《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通马屁却是正好拍到了宁完我的心尖儿之上,只觉得通体舒坦的宁完我笑道:“屠先生可真是会说话儿。
    你说的不错,这可是合则两利的事儿,对你家督师大人有好处,对我大金国也有好处。
    罢了,反正我家大汗已经同意了,宁某就简单地说下我家大汗地要求。”
    那屠先生却是大喜过望,对宁完我道:“愿洗耳恭听。”
    宁完我淡淡地道:“其一么,你家督师要求的配合你等散播谣言一事,我大金国大汗英明,却是直接允了。不过毕竟此等谣言有损大汗英名,却是需要有所补偿。”
    屠先生道:“应该的,应该的。此乃应有之意。我家老爷愿在得偿所愿后,让出一部分辽东的土地给大金国,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宁完我笑道:“不错,如此一来,宁某在我家大汗面前也好有个交待,也不枉我为你家督师多方奔走了。”
    屠先生陪笑道:“如何便多谢宁大人了。”
    宁完我接着道:“先不忙谢,宁某刚才的要求还没有说完呢。
    这其二么,便是要你家督师得偿所愿之后,宰了那毛文龙蛮子!此贼不除,莫说我大金国如鲠在喉,便是你家督师,只怕也得如履薄冰,每日里提心吊胆了。”
    那屠师爷应道:“宁大人放心,学生来时,我家老爷便交待过,一定替大金国除了那毛文龙去。要不然,你我两家,都要受制于此人,忒不爽利。”
    宁完我唔了一声,说道:“如此便好。只是还有一点,你家老爷所求的分成,却是太多了,我家大汗不能同意。”
    那屠师爷心中不爽,却只能暗中压下心头怒火,问道:“不知宁大人的意思是?”
    宁完我道:“你家老爷忒也贪心,什么都不干,坐享高位不说,还要从中抽取四成,这心也未免太大了些。我家大汗说了,二八分成,你家督师占两成便好。”
    屠先生却是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说道:“不成!我家督师要四成,原本便不多。且不说朝中各路大人需要打点,且说这其中所提风险,也值这四成了!”
    宁完我闻言却是冷笑道:“其中风险固然是大,只是没有我大金的助力,莫说四成两成,便是你家督师想要起复,也未必那么容易!枉论获得甚么好处了。
    不过,我家大汗也不是不通人情,毕竟辽东还需要你家督师多多配合,这样罢,两层半,却是不能再多了。”
    那屠师爷见有的谈,像再次坐到椅子上,说道:“三成半。少于三成半,学生回去不好交待不说,这朝中的各路大人还需要打点到位,总不能让我家老爷自己出钱罢?”
    宁完我道:“便是两层半,也已经不少了。钱可都是我大金国出的,你家老爷坐享其成不说,将蛮子朝廷上下打点好了,你家督师便是搏个公侯,也未必不可能。”
    屠师爷闻言,却是心动不已,想到来时自己家老爷交待的底线,便道:“既然如此,咱们便打开天窗说亮话,三成,此乃我家老爷的底线。倘若宁大人能做的了这个主,学生便以此回复我家老爷。如何?”
    宁完我笑道:“好!屠先生和你家督师果然都是痛快人!三成便三成,屠先生回去之后,我大金便会派细作去散布谣言,争取让你家老爷早日得偿所愿!”

第九十章 忠奸
    崇祯拿着眼前锦衣卫的密报,却是冷笑不止。
    站在崇祯面前的田尔耕,头上也是冷汗不止。每次皇帝冷笑,几乎都是伴着人头滚滚,这一次又露出这样儿的笑容,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倒霉!
    其实不光田尔耕,便是在场的魏忠贤、许显纯、曹化淳一众厂卫的首脑,加上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施凤来,这些人其实都很担心崇祯皇帝的这种冷笑。
    权威日重地崇祯现在越来越让他们感到一种压迫感,仿佛座在龙椅上的那个面若冠玉地少年皇帝不是刚刚登基半年且年不满二十地少年皇帝,而是传说中的太祖高皇帝一般,生杀予夺,尽乎于一心。
    其实难怪几人会有这种错觉,承平已久地大明,在崇祯之前的几个皇帝都是玩弄人心权谋地高手,又有哪个皇帝像当今的崇祯一样,脸皮不要,抄刀子就砍人了?
    动不动诛连九族的做法,除了开国时期的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又有哪个敢玩?
    殊不知,崇祯心里也是有苦自知。作为一个苦逼的程序猿,不懂军阵指挥,不懂造枪造炮,有限的历史知识全是网上得来,如今在大明,生怕一不小心就得自挂东南枝,也只有手中的屠刀,才能带给他那么一丝的安全感。
    看完了手中的密报,崇祯才开口对温体仁道:“温爱卿对于皇兄的老师孙承宗孙阁老,还有原来的辽东巡抚袁崇焕,有何看法?”
    温体仁见崇祯发问,略微捊了捊思路,开口道:“启奏陛下,以臣愚见,孙承宗此人倒是有几分本事。只是过于书生意气了些。
    至于其所献平辽计策虽然有用,但是糜费颇多。先帝之时的国库,不足以支撑其平辽计划。若是国库充足,按其计划步步推进,却实可以将建奴赶尽杀绝。
    至于原辽东巡抚袁崇焕么,臣说不好。臣愚钝,望陛下恕罪。”
    崇祯却是似笑非笑地道:“不知是怎么个说不好?温爱卿尽管说来,说错了也没甚么。”
    温体仁这才道:“启奏陛下,袁崇焕原本虽然名为辽东巡抚,实际上却是与辽东督师无异。
    此人与满桂不合,便请调走满桂,与王在晋相左,便请调王在晋。故而,臣以为,此有过于刚愎自用,可用,而不可大用。而且……”
    瞄了一眼魏忠贤后,又低头道:“而且,此人于巡抚辽东之时,尚且请建魏公公生祠。”
    魏忠贤闻言,心头上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心中直骂这些文官可真他妈不是东西啊,在皇爷面前给老子上眼药,这是恨老子不死啊!
    只是不管怎么恨,魏忠贤还是赶紧跪地请罪道:“皇爷,奴婢该死!
    袁崇焕请建生祠一事,原本是有的。可是奴婢和他绝无私相授受啊,望皇爷明鉴!”
    崇祯却是面无表情,淡淡地道:“掌嘴。朕问你话了吗?”
    听到崇祯的处罚,魏忠贤慌忙劈哩叭啦地自己扇起了耳光,只是心中却是大喜。这顿打挨了下来,自己的命却是保住了。
    唯独温体仁,却是深感遗憾,看起来这魏忠贤圣眷颇隆,怕是比之先帝之时虽有不如,亦不是轻易可以搬倒的。
    崇祯见魏忠贤打的卖力,一张老脸都快变了形,便道:“好了,停下罢。以后朕没问你,不许插话,可记住了么?”
    魏忠贤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叩头道:“奴婢多谢皇爷,皇爷仁慈。”
    崇祯这才道:“起来罢。将那袁崇焕的事儿跟朕说说。”
    其实崇祯也是很好奇。袁崇焕这个人的争议太大了,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忠是奸,到底可靠不可靠。
    魏忠贤见崇祯发问,这才道:“回皇爷的话儿。袁崇焕原本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及第,名列三甲第四十三名,授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进京述职,时任御史的侯恂举荐,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曾经单骑出关考察局势,上书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山海关。
    当时朝廷众臣皆称赞其勇于任事,因此又超擢为后备佥事,户部拨银两千两,先帝又拨内帑二十万两,许袁崇焕招募兵卒,协守山海关。
    袁崇焕至辽东,归经略王在晋节制,颇得倚重。王在晋奏请提名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后因防务安排,与王在晋不合,超级奏请原首辅叶向高,后经左光斗提议,大学士孙承宗以阁臣掌兵部事,巡视辽东。
    当时建奴攻破广宁卫后,强迫锦州、义州百姓东迁。义州有一部约十万众占领了十三山后求援。
    袁崇焕要求派五千人镇守宁远,并派大军营救十三山。
    孙阁老与蓟辽总督王象乾商议后认为兵无战力而不可救之,因此袁崇焕与王象乾、王在晋龌蹉更甚。
    及至天启三年九月,孙阁老决意坚守宁远,乃命袁崇焕为主,满桂副之。其年袁崇焕父丧,请丁忧,而朝廷夺情留任。
    天启六年,守住了宁远,却失了觉华鸟,岛上万余民众遭建奴屠戮一空。
    然过不掩其功,袁崇焕仍升任辽东巡抚,加兵部右侍郎。
    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曾上书要求于宁远、前屯,为奴婢竖生祠。只是因其不救锦州遭劾,袁崇焕乃告老回乡,七月获批。”
    崇祯听完,更觉得糊涂,按理来,不管是温体仁的描述还是魏忠贤的描述,都在向崇祯皇帝表明袁崇焕是个忠臣。
    尤其是魏忠贤,当时魏忠贤手握锦衣卫与西厂,若说袁崇焕有问题而锦衣卫却不知道,那纯属扯蛋。可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忠臣,后来干的事儿却是怎么看都不像是忠臣能干得出来的。
    尤其是在袁崇焕下狱后,祖大寿带兵逃跑,给人的感觉都不像是要求袁崇焕,更像是要置其于死地的感觉——崇祯皇帝派人招不回祖大寿,却被狱中的袁崇焕一纸手书招回,你袁崇焕想干什么?
    如此一来,也就难怪袁崇焕在后世争议不休了。
    只是崇祯觉得,既然有争议,就算自己心中疑惑,更偏向于袁崇焕有问题,最后还是决定亲眼看看这袁崇焕,再下定论,以免冤枉了好人。

第九十一章 有上进心的驸马
    就在崇祯等待孙承宗与袁崇焕进京的时间里,后宫里面热闹了。
    皇后的寝宫坤宁宫之中,周皇后看着眼前眼前的小姑子头疼不已:“皇妹,本宫已经派人去请你皇兄过来了。你这儿跟我闹,也没有用啊。咱大明自从太祖高皇帝开始就有规矩,后宫不许干政,你也不是不知道。”
    宁德公主朱徽妍却是仗着天启和崇祯的宠爱,蛮横道:“我不管我不管。皇嫂一定要帮我才行。一会儿皇兄来了,您一定得多帮衬着小妹才行。”
    周皇后以手抚额,无奈道:“好啦。你皇兄是个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你看看自打他登基以后,这朝堂上下被他砍的人头滚滚的,你说你们两口子不好好过日子,非跟着凑什么热闹!?”
    正说话间,就听到一阵笑声先行传了过来,接着便是一连串地跪地行礼的声音。
    崇祯进到坤宁宫后,看着周皇后的样子,再看看宁德公主,止住了正要行礼的朱徽妍,笑道:“皇妹一向可是稀客。今天怎么跑到皇兄这里来了?”转头对王承恩道:“派人去御膳房支应一声,让他们中午多做两个皇妹喜欢吃的菜式。”
    朱微妍却道:“皇兄,臣妹有事儿求皇兄来了,您可一定要帮我啊。”
    崇祯笑道:“好好好,你说。皇兄能做到的,绝不推辞便是。”
    朱徽妍道:“皇兄,驸马想要进入新军,可是却被人拦了下来。求皇兄做主,收他进去。”
    崇祯一听是关于新军的事儿,脸色当即一沉,喝道:“胡闹!”
    穿越过来的崇祯威严日盛,又久不与宁德公主等见面,当即便吓得宁德公主跪地请罪道:“皇兄息怒,臣妹知错了。”
    向来将新军当成心尖子的崇祯如何能容忍有人打新军的主意?却也不让宁德公主起身,只是沉着脸问道:“新军一事,莫说是你,便是你皇嫂也从来不许她多问,你又如何敢跑这儿来替附马求情?说,驸马想要干什么?”
    朱徽妍跪地泣道:“回皇兄,驸马只是想要进入军中,为国效力。是臣妹该死,想着让他进入新军之中,一来好立些功劳,二来也较边军安全一些。”
    崇祯听完,却是冷笑道:“好啊,你一些想着驸马的安危,倒是伉俪情深了啊。不过,你似乎忘了你本是天家之女吧?都想着自己家人的安危,谁来想着大明的安危?其他将士的安危又有谁来担心?!”
    原本还高兴朱徽妍进宫来看望自己的崇祯此刻却是失望无比。果然是女生外向,出嫁之后,想的全然是夫家,却连自己天家之女的身份都给忘了。
    见崇祯发火,周皇后赶忙站了起来,走上前去扶起朱徽妍,对崇祯道:“陛下何必如此动怒?即便新军不行,让驸马去京营不也是一样么?
    毕竟都是一家人,陛下还是暂息雷霆之怒,听皇妹把话说完可好?”
    崇祯冷哼一声,道:“让她说。一五一十地给朕说清楚,是你自己来求情让驸马进入新军,还是驸马撺掇你来求情地,朕自会派锦衣卫去核实。倘若有一句假话,朕饶不了你!”
    被崇祯吓到地朱徽妍却是再也不敢像刚才对着周皇后那样撒娇耍赖,只是泣道:“回皇兄,驸马自从上次去过忠烈祠后,便心心念念地想要去从军,便是连城南千户所地差事,都不像以前那么上心了。
    驸马原本已经在新军征兵之时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