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像老赢家老刘家老杨家老李家还有老赵家的那些黑历史放出来也就算了,反正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可是老朱家的呢?
    前边一十五位皇帝的黑历史,虽然自己不太在乎,可是就这么给放出来,未免有些不太厚道吧?
    孟绍虞斟酌了半晌之后,又接着躬身道:“陛下,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再重新从民间收录一些典籍?”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也有这个打算,趁着此次誊抄典籍的机会,看看民间有什么孤本典籍一类的,都多多誊抄几份。
    等誊抄完了,原本还给其主人,副本往天下各中收录,也省得以后再出现典籍失传一类的事儿了。”
    孟绍虞更激动了。
    除了自己的意见被崇祯皇帝采纳之外,还因为崇祯皇帝提出来多多誊抄典籍往天下中收录的事儿。
    这是什么?
    这妥妥地的就是文治!盛世才能有的文治!
    斟酌一番后,孟绍虞又躬身道:“陛下,这?”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干脆向王承恩吩咐道:“去找温阁老还有来阁老,还有工部尚书薛凤翔入宫来见朕。”
    崇祯皇帝把这几个人召进宫来是为了什么,郭允厚和孟绍虞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出来。
    孟绍虞是无所谓,巴不得崇祯皇帝把这事儿搞的动静再大一点儿,郭允厚则是在微微一阵蛋疼后就释然了。
    身为大明的户部尚书,最怕的是什么?
    别说是大明的户部尚书了,历朝历代凡是跟银子这个词挂钩的,就没有谁是不怕缺钱这两个字的!
    但是自己不一样,最难熬的也就是天启年到崇祯初年的那一段时间,后来就很少有缺钱的时候了。
    尤其是现在,国库里面大量的银子就在那里堆着,时不时的还得翻出来打理一翻才成。
    别说是什么两京十三省再加上其他几个地方建了,就算是把这个数量再翻上几倍,现在的国库也支撑的起!
    而且皇帝把钱花了,等他下次再琢磨着带兵出去浪的时候,自己也有更好的理由反对了不是?
    一举两得!
    温体仁和来宗道则是很懵逼,完全搞不明白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把两人跟薛凤翔这个平时八杆子打不到的工部尚书一起召进宫中。
    等听完了孟绍虞的话后,三个还一脸懵逼的人顿时也激动了起来。
    别说是大明了,就算是从强秦开始算起一直到故宋,谁手里有本书不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就连皇家也不例外,各种典籍搜罗了不少,可是都放在皇室秘藏里面吃灰,从来就没有人想着把这些典籍刻印无数份后公之于天下。
    自己这些人在任的时间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儿,后世的史书上再怎么瞎鸡儿写,自己这些人的功劳都是无法抹去的!
    哪怕是自己这些人支持着崇祯皇帝南征北战,杀人盈野,那也改变不了自己这些人的功劳,甚至于会因此而往好了大写特写!
    但是在冷静下来后,温体仁还是躬身道:“启奏陛下,此事牵连太广,还需要从长计议。”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一人智短,三人计长,温爱卿和来爱卿回去后先各众位阁臣商议一番,差不的时候再拿到大朝会上讨论便是。”
    告辞出宫之后,温体仁就笑眯眯的捋着胡子道:“本官这一生,值了啊!”
    来宗道凑趣道:“辅弼天子平天下,又逢此等盛事,温阁老当真是羡煞旁人啊!
    便是我等,能得附骥尾,也是三生有幸的大喜事啊!”
    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之后,温体仁才道:“陛下一片苦心,我等千万可不能出了岔子,几位不如一起去内阁,好生商议一番?”
    孟绍虞道:“下官求之不得!正有一个问题想要向首辅大人请教呢。”
    温体仁依旧笑眯眯的道:“孟大人有话请讲。”
    孟绍虞道:“我大明人口何止万万?然则除了我大明拔地而起,又如何挡住蛮子冒充我大明百姓去学习这些学问?”
    温体仁道:“老夫也隐约有些担心,正好回到内阁后好生商量一番。”
    宫中的崇祯皇帝不清楚自己手下的马仔们正在头疼,在收到了王承恩回报说永乐大典正本已经陪葬永陵,而嘉靖副本也抄录不全之后,崇祯皇帝就摸着下巴上不多的胡子头疼了起来。
    过来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吩咐道:“命许显纯六百里加急回京来见朕。”
    ps:今天献祭都市文《逆流完美青春》

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坟
    许显纯正在江南浪的起飞,跟曹化淳一起忙着处理那些个该死的官员。
    虽然没有特意的把这场清理行动扩大化,但是就光是这些证据确凿的该死之徒,都是以千为单位计算的。
    突然之间却被崇祯皇帝以六五军都督府那边有没有什么计划,光是咱们从辽东弄回来的那两个孩子,你就给忘了不成?”
    田尔耕恍然道:“你要是不说,我一时间还真没想起来!”
    许显纯道:“既然陛下要把那两个孩子训练好了让他们去执行最终任务,那么小野獾那边现在就不能出现意外。这些人绝对不能派去奴尔干都司。”
    许显纯的话说完,两个人顿时更愁了。
    命令这些执行任务的人自尽倒是没问题,这种当成死士训练出来的人,别管是别人的性命还是自己的性命,他们都不会在意。
    就算是想要命令他们自尽,也只是一道命令的事儿,很简单。
    但是这些千辛万苦才训练好的死士直接命令他们自尽,太过于浪费了一些吧?
    纠结了半晌后,许显纯才道:“要不然,派到莫卧儿那边去?”
    田尔耕的眼睛顿时一亮,笑道:“没问题啊,莫卧儿也好,还是南洋那些番邦小国也好,让他们尽最后的一次忠也就是了!”
    许显纯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执行完这次的任务之后就让他们去莫卧儿那边潜伏下来,有必死的任务再唤醒。”
    田尔耕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
    甲一,这个就是自己的名字,也是自己的代号,是自己存在于世间的唯一证明。
    除此之外,自己还拥有些数不清的身份,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想要什么身份,换一个就是了。
    自己和手下的十一个兄弟一样,是大明的死士,更是皇帝的死士,为大明皇帝尽忠,就是自己这些人存在于世间的唯一意义。
    至于其他的,金钱?美色?好酒?
    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别人很难得到的东西,自己这些人从来都不用担心,想要什么都得能得。
    就连自己这些人的孩子,也早早的就注定了以后的生活。
    蒙学,是锦衣卫内部的蒙学,开蒙之后就会一边读书一边习武,成为下一代的锦衣卫。
    只是自己的孩子跟自己这些人的路不一样,他们不需要成为死士,他们的路很光明,甚至于可以科举做官。
    这么好的待遇,自己这些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左右不过是烂命一条,死就死了,活着享福都享的造孽!
    跟以往去杀掉指定的目标不同,也跟以往执行过的其他必死任务不同,这次的必死任务,几乎就是真正的必死了。
    除了上一个甲字课的人手集体出去执行过任务再也没有回来之外,这样儿的任务就再也没有过了。
    自己这些人跟上一个甲字小队不同,不会死,却终身不可能再回到大明。
    在执行完任务之后,要喝掉特意调配出来的汤药,从此变成一个哑巴,再也不能开口说话,而且要潜伏到一个叫卧莫儿的国家,然后等着有一执行真正的,自杀式的任务。
    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自己这些人活着的意义不就是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吗?
    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人生足矣,总比老死病榻上要强的多!
    只是这次的任务有些奇怪。
    如果不是锦衣卫指挥使大人带着宫中的公公,持着陛下的信物一起来传达了这道旨意,自己恐怕会毫不犹豫的杀掉眼前的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从来没听说过身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尤其是自己这些锦衣卫里面的死士,被派去祸害先皇陵寝的。
    但是有了皇帝的信物,一切就不一样了,这是皇帝的意思,纵然不理解,执行就是了。
    破坏皇帝的陵寝很麻烦,比挖绝户坟这种事儿的难度要高的多,起码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首先得想办法避过守陵人。
    守陵人不光有守陵太监,还有守陵的卫所士卒,更有居住在周边的百姓。
    可以说,一次不成功,就绝对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那些守陵人为了自己的性命,也绝对不会让自己这些人靠近寝陵半步!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在自己一行人的眼里,这些守陵太监和士卒们比普通百姓也强不了多少。
    最大的问题是帝陵跟普通百姓的坟,他就不是一个概念的!
    天寿山阳翠岭南麓的位置是个好位置,永陵之中不光有世宗皇帝,还有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
    做为仅次于成祖皇帝长陵的永陵,世宗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里,足足花了十一年时间在永陵的建造上。
    花费十一年时间,在风水宝地上面建造的永陵,破坏起来的难度,绝对不会小。
    而且,自己这些人还不能真的动用炸药一类的东西对永陵进行破坏,甚至于连真正的让永陵渗水都不行。
    自己这些人的任务,是营造出一种永陵渗水的假象!
    至于其他的事情,跟自己这些人无关,那是陛下的事情。
    小心的避过了守陵护卫之后,我甲一终于带着自己的十一个手下,成功的来到了玄宫所在的位置。
    “动手!”
    直接吩咐自己的手下人按着原定好的计划开始操作,开始在永陵上弄出渗水的假象。
    托了天气的福,崇祯十三年四月的天气正是多雨天,稍稍动动手就行了。
    ……
    大朝会上收到永陵有可能渗水的消息,崇祯皇帝阴晴不定的脸色来回转变了半晌之后,才冷哼了一声道:“工部尚书何在?”
    ps:今天献祭《丰碑杨门》
    
    

第六百二十一章 牵动人心的《永乐大典》
    薛凤翔蛋疼无比的出班道:“臣在!”
    薛凤翔自己心里也清楚,永陵渗水这事儿肯定是要了命的大事儿,这板子却肯定会打到自己身上,虽然不会要命,可是想要轻松过关,却也不太可能。
    问题在于,嘉靖十五年就已经开始了修建的永陵,选址是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最后确认的是江西一带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
    甚至于阳翠岭这个名字都是因为世宗嘉靖皇帝嫌原本的十八道岭这个名字不好听而下诏改的。
    主持修建永陵的是翊国公郭勋和辅臣李时。
    这两个人里面,李时也在嘉靖十七年时去世,郭勋也在嘉靖二十年就下了诏狱被论死。
    至于营建永陵的工匠,那更是万人之数,现在上哪儿找这些人去?
    高居龙椅上面的崇祯皇帝冷哼道:“永陵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当年何人主持营造?何人参与选址?为何会突然之间渗水?”
    崇祯皇帝冷冰冰的话问完之后,温体仁就直接躬身道:“启奏陛下,无论是主持之人还是营造之人,已经在嘉靖年间做古。工匠等人的资料如今也是多有佚失。
    唯今之计,当讨论如何善后之事,至于追责,不如等事情平定之后再议之?”
    薛凤翔感激的瞄了温体仁一眼——这时候能伸手拉兄弟一把,够意气。”
    薛凤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永陵渗水一事非同小可,陛下的板子要是打下来,下官可是首当其冲,只怕因此事而告老也未为可知。”
    温体仁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个慈祥的老者,依旧笑眯眯的道:“事涉世宗皇帝陵寝,陛下要是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怕为天下人笑。
    薛大人此次临阵受命,主持迁陵一事,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啊。”
    薛凤翔点了点头,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苦笑道:“下官回头便组织人手勘陵。”
    说完之后,薛凤翔正打算向温体仁告辞,却听温体仁突然间开口道:“对了,老夫冒昧的问上一句,不知道薛大人对永陵迁陵事涉之葬品怎么看?”
    像是温体仁这种老狐狸,绝对不可能突然之间开口谈起永陵葬品的问题,只要开口了,就肯定是有什么问题在里面。
    斟酌了一番后,薛凤翔才试探着道:“下官打算先组织人手勘陵,然后对其中的葬品进行清点后再行入葬。”
    温体仁喝道:“糊涂!世宗皇帝何等尊贵的身份?这些被起出来的葬品如何能再第二次陪葬?”
    薛凤翔道:“那温大人的意思是?”
    抿了口茶后,温体仁才淡淡的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