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步点了点头,瞧了瞧成大字型趴在地上的徐崇峻还有旁边刚刚被拿下的胡炎熙,冷笑道:“带下去审问清楚,整理好了给老子送来便是。”
小旗狞笑着道:“大人放心,小的会让他们把小时候尿了几回床,还有几岁才学会偷看大姑娘洗澡的事儿都想起来!”
关步再一次点了点头,便向着城头的方向走去,扔下那小旗独自去审问徐崇峻和胡炎熙。
回到了城楼上之后,许显纯才开口道:“表现怎么样?”
关步躬身道:“够冷静,够狠辣,应变机智却经验不足,还是得慢慢的培养才是。”
被许显纯的话弄的有些糊涂,徐弘基干脆问道:“不知道许指挥使说的是何人?”
许显纯道:“宜妃娘娘的胞弟林幻羽,也就是刚才城门洞子里面的那个小旗。”
徐弘基惊道:“那可是国舅爷!你们就给放到这种生死之地去了?”
许显纯斜了徐弘基一眼,淡淡的道:“国舅爷怎么了?他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还特意求了宜妃娘娘去向陛下要的恩典要进锦衣卫。
可是陛下说了,锦衣卫不养闲人了,以后要么自己积功升上来,要么趁早滚蛋。
林国舅自己选择的道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次的功劳已经差不多可以让他升到总旗了。”
徐弘基一愣,一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许显纯说的没错啊,国舅爷怎么了?大明朝的国舅爷多了去了,往少了数也得十几个。
问题是,周皇后家里的两个国舅爷,老大已经被砍了,理由就是替父受过,赐自尽。
当初这事儿一出来还闹的沸沸扬扬的,天下不知道多少人在议论崇祯皇帝的狠辣。
但是有个毛用?
不光是自己的大舅哥,连自己的亲叔叔都能干掉的崇祯皇帝还会在乎别人怎么议论自己?
而且这次也算是对这个林幻羽照顾有加了许显纯都特意把自己身边的心腹派出去查看情况,足以证明对此人的重视了。
把林幻羽的事儿抛到一边后,徐弘基才道:“不如咱们就在这里等等,看看其他几个城门的情况?”
许显纯点了点头道:“等等吧。”
几个人等待的时间不长,连一壶酒都没有饮尽,其他几个城门处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其他几个城门比聚宝门可简单的多了,毕竟像徐崇峻这样儿的人并不是太多,骗过他们也更容易一些。
四个城门,五个家族的下任家主,人人都是被挑了手筋脚筋之后才被送到了许显纯的面前。
许显纯饮了一杯之后,从椅子上起身,慢慢的踱步到了几人身前,笑眯眯的道:“徐氏,胡氏,吴氏,陈氏,王氏,五家人!盘踞江南过一句话,说是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的才好。”
徐弘基打了个寒颤,开口道:“既然如此,那这几个人就交给许指挥使了,本公也要回军府去了。”
许显纯拱了拱手道:“公爷请自便。”
曹化淳同样拱手道:“公爷请,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来通知咱家和许指挥使便是。”
徐弘基点了点头,自顾带着手下亲兵往南京军府方向而去。
许显纯则是打了个哈欠道:“把这五个混帐东西都带回去,好生养着,等他们九族到了再送他们一起上路。”
……
徐文爵带着大军昼伏夜行,一路到了华亭徐氏所在之后,望着眼前坞堡一般的徐氏大院笑道:“这几家倒也有几个是懂行的。”
但是并没有什么鸟用,徐家的坞堡搞的再怎么结实,在徐文爵看来依然是漏洞完之后,徐文轩又转头对几位家主道:“这里看样子是守不住,咱们过会儿也往山上去。”
其他几位家主都是黑着脸应了。
刚才你他娘的把牛皮吹上了天,说什么易守难攻,现在又说守不住?
你自己在干些什么,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
这是造反,是诛连九族的买卖!
坞堡外的徐文爵正盯着眼前的坞堡欣赏炮弹带起的一阵阵爆炸,远处却飞驰过来一匹快马,到了身前后才滚鞍落马,拜道:“启禀小公爷,有急令!”
ps:今天献祭大神作品《北宋大表哥》。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番筹划尽付东流
徐文爵接过信使递过来的急报看了半晌,嘿嘿冷笑一声后,一连串的命令就传了下去,接着又把头转向了面前的坞堡。
徐氏经营江南,除了自己之外,就只有自己的那个儿子,下一代徐家的家主徐崇峻才知道。
现在官兵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除了自己的那个儿子说出来的这个出口,官兵怎么可能知道?
唯一可惜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混帐儿子肯定是落入了厂卫的手里,也就意味着自己这些人筹划的事儿彻底失败。
然而自己这些人干的事儿是造反,这种诛连九族的大罪,求饶有用的话,那还要大明律干什么?
徐文爵盯着徐文轩看了半晌后,突然开口笑道:“徐老爷似乎并不意外?”
徐文轩冷哼道:“有什么意外的?不过是峻儿也失败了而已。成王败寇,随阁下处置便是。”
徐文爵点了点头道:“是条汉子。”
夸赞完后,徐文爵便直接喝道:“捆起来,带走!”
徐文轩得到的待遇不错,既没有被挑断手筋脚筋,也没有被五花大绑,仅仅是一条小牛皮绳子将两只手倒背着捆起来,由几个士卒押着向前走去。
但是随着向前走的路越远,徐文轩的心就越凉。
路边各处散落的刀剑不少,更多的则是还有点点滴滴的血迹。
虽然没看到什么尸首,但是徐文轩心里也清楚,自己这边的几万亡命徒在对上有备而来的官兵之后,除了被剿杀干净或者投降之外,基本上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
几天的时间过去,徐文轩和胡长风等人就被送到了南京军府,也见到了徐弘基和许显纯等人。
许显纯啧啧有声的赞道:“好胆子啊!自从崇祯三年以后,你们是第一波敢举起大旗造反的!本督都佩服你们了!”
徐文轩哼了一声道:“成王败寇而已,徐某只求一死。”
许显纯道:“你的九族可都得跟着了,不知道徐老爷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正所谓杀人诛心,许显纯现在就是打算好好的刺激一番徐文轩,不求气死他,只求自己心里爽。
自从崇祯三年以后,这整个大明还有谁敢说造反?
偏偏徐文轩这些混帐们就搞了出来!
这不是赤裸裸的打锦衣卫的脸面是什么?说锦衣卫的凶名都镇不住这些人,想造反的只管举旗就是了?
彼其娘之,这不是搞笑是什么?
但是许显纯的目的显然没有达到,徐文轩只是呵呵冷笑一声后,便开口道:“老夫的九族跟着老夫享尽了荣华富贵,如今陪着老夫上路,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不知道,我家峻儿如今怎么样了?”
许显纯点了点头,笑着道:“好胆识!本督都不得不佩服你了!
至于令公子,徐老爷完全可以放心,虽然手筋脚筋都被挑了,可是有人喂他吃的喝的,就等你们一起来了好上路了。”
徐弘基却是极为好奇的道:“话说,你怎么就想起来造反了?陛下天威赫赫,你居然还敢跳出来造反,本公爷可是好奇的紧。”
徐文轩道:“魏国公不知道?你怎么可能不知道?”
徐弘基被徐文轩问的一愣,疑道:“本公爷为什么要知道?本公爷可从来没打算造反,为什么要知道?”
徐文轩呵呵冷笑道:“徐某敢问国公爷,贵府的收入比之天启年间少了多少?”
徐弘基有些心虚的瞄了许显纯和曹化淳一眼,开口道:“自然是少了许多。”
徐文轩呵呵笑道:“那不就是了?徐某家中每年的收益,照比天启年间少了近万两!万两白银!国公爷不知道万两白银代表了什么?”
徐弘基还没有开口说话,许显纯却是大怒,开口道:“你所谓少了的万两白银,想必是说的商税吧?
可是就算收了你万两白银的税又能如何?你赚了多少,可曾计算过?”
徐文轩冷冰冰的道:“若是不交,岂不是更好?那皇帝每年收取的赋税岂在少数?便是手指头缝里随便漏出点儿来都够了,又何必与我等小民争利?”
许显纯被徐文轩的话噎的一愣,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曹化淳道:“若是没有了商税,拿什么养兵?拿什么疏通河道桥梁?拿什么修建铁路?尔等自己受益的事儿却看不到?”
徐文轩冷哼道:“太祖高皇帝自打立国,便优待我辈士人,何以到了崇祯皇帝这里便是不停的打压?是何道理?”
徐弘基叹道:“人心,本贪啊。你华亭徐氏盘踞江南百年的时间,搜刮了无数的民脂民膏,想不到还是不知足!”
徐文轩呸了一声道:“你魏国公府又比我徐家强到哪儿去了?你魏国公府每年赚的银子还少了不成?”
许显纯闻言,直接打断了徐文轩的话,挥手道:“都带走吧,都安排好,择日处斩!”
许显纯不敢再让徐文轩这个混账东西继续说下去了——万一翻出点儿魏国公府的破事儿,自己查还是不查?
真要是把魏国公府给逼反了,到时候崇祯皇帝能饶得了自己?
徐弘基显然也知道这定点,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后,对着许显纯拱手谢道:“多谢许指挥使。”
许显纯笑道:“陛下早就说过,崇祯三年之前的事儿,既往不究,只要魏国公以后遵纪守法,自然无虞。”
徐弘基连忙点头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一边说着,徐弘基一边打定了主意,还是得把家里的那些生意和亲戚们都好好的查一遍,省得到时候真被厂卫找上门来。
……
时间过的很慢,又过的很快,短短三天的时间过后,徐文轩一伙人就在南京城里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
徐文轩、胡长风等五人凌迟,余者斩,凡七十以上,七岁以下者,不在此列。
这倒是锦衣卫头一回遵照大明律来办事儿——崇祯皇帝不在场,还是依着大明律来处置为好,要不然再被西厂的人给盯上,可就恶心的很了。
收到许显纯等人回报过来的消息,这段时间一直心情不爽的崇祯皇帝才算是稍稍的舒展开了眉头。
这些个混账东西造反简直就跟儿戏一样,人家说秀才造反是三年不成,看起来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土财主们造反也没比秀才造反强到哪儿去。
整个平叛过程中,出力最多的是厂卫,其次就是南京军府,连一点儿的声势都没有掀起来就宣告了结束。
纯属就是跳出来恶心自己的。
ps:今天献祭《明末好国舅》
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
五家盘踞大明江南百年之后的庞大家族,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到就宣告灰飞烟灭,让所有人都重新衡量起了崇祯皇帝。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崇祯皇帝对外征伐不断,海外及奴尔干都司等地杀的人头滚滚,对于大明的动作却是轻了许多。
不光没怎么收拾藩王们,就连官场上的动作都小了许多,起码没有动不动再诛连九族什么的,更多的则是针对于官员本身。
正是这几年消停的时光,让某些人有了错误皇帝开始修身养性,打算以人治国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五家的事儿一出,妥妥的证明了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那个狗皇帝。
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动辄诛连九族,比他老祖宗可狠多了。
最起码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掀起来的那几场大案,死的人数也不过是以万为单位,而崇祯皇帝的单位是十万。
直接把单位给递增了。
而这五家作死带来的后续影响显然不止是以五家的人头落地而告终。
徐弘基也终于显露出了身为大明魏国公应有的狠辣在报呈了五军都督府后,直接就在南京军府之中掀起了一波清查行动。
这一次五家作死的过程中,居然有那么多卫所的千户响应,足以证明江南的卫所到底被渗透成了什么鸟样。
这一次还好,仅仅是五家,还有一些依附着的小家族,没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可是下一次呢?
万一响应的家族更多一些,牵连进更多的卫所呢?自己是跟着一起清君侧还是一死以谢君恩?
如果清君侧能成功也就罢了,可是看崇祯皇帝这雷厉风行的作派,再加上砍了那么多的官员,南京城中百姓的反应,只怕清君侧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到时候左右都是有死而已,后者还会牵连自己九族老小进去。
与其自己去死,不如先把南直隶的军中清查一遍,让那些有异心的去死好了。
至于许显纯和曹化淳,则是放出了厂卫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