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效镛回到座位上之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重重的将酒杯放下,冷哼道:“本王回头便上书陛下,请求置换封地。”
    朱亶塉没有翻开小册子看,虽然眼光已经瞄到了小册子封皮上面的字眼,却不清楚里面都写了些什么,当下便好奇的问道:“王叔祖?”
    朱效镛冷哼道:“自己去看!”
    等朱亶塉开始翻看小册子,额头上同样开始冒冷汗了之后,朱效镛才开口道:“好狠!”
    剩下的话,朱效镛没有说,但是其他一起开始翻看小册子的藩王们都知道朱效镛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可怕,但是好多本,甚至于是用小箱子来装,就很吓人了。
    无孔不入的厂卫搜集到这么多亲王、郡王,甚至于是镇国将军到奉国将军们的黑材料,他们想干什么?
    监视天下宗室和文武的没错,本王与庆王每日里游猎无度,也踏坏了不少百姓的田地,但是百姓们却是一点儿的意思都没有,沈王叔可知道其中原因?”
    朱存机插话道:“赔钱呗,踏坏人家一亩地就赔人家两亩地的收成,那些百姓还巴不得你多踏坏几亩地,也好多落下好处呢!”
    朱聿键道:“沈王兄若是还不相信,不如与本王打个赌赛如何?”
    朱效镛疑道:“什么赌赛?”
    朱聿键道:“明儿个一早,沈王兄先去向陛下请求置换封地到海外,回头咱们一起向陛下求个恩典,一起微服去民间走走,如何?”
    朱效镛道:“微服去民间?然后呢?”
    朱聿键笑道:“自然是纵马踏坏几亩百姓的粮食,然后照价赔偿,沈王兄看看百姓们可有意见?”
    朱效镛心中一紧朱聿键这个混帐东西是不是想要坑自己?
    原本厂卫已经收集了这么多关于自己沈王一系的黑材料,自己还要主动送把柄给他们?
    要是这个把柄送不好,可就变成送人头了!
    朱聿键一看朱效镛满脸狐疑的神色,只是转念一想就知道了这个渣渣在想什么,当下便笑道:“沈王兄大可以放心,踏坏百姓田地的事儿由本王的亲兵去办,一切的罪责也由本王担着,如何?”
    朱效镛老脸一红,讪讪的道:“这怎么好意思?”
    但是朱效镛却一点儿不好意思的表示都没有,反而默认了朱聿键的提议。
    揭过了这一篇之后,朱聿键又接着道:“至于国中的丞相和太尉,沈王兄只要听从陛下的安排就好了,反正治理百姓和打仗也并非你我之所长,倒不如大胆放权给他们。”
    朱效镛的神色有些不满:“所谓的实权藩王,便是这么个实权?”
    朱聿键笑道:“要不然呢?沈王兄可知道一个封国每日里需要批复的奏章有多少?可知道如何排兵布阵?”
    见朱效镛摇头,朱聿键便接着道:“既然不懂,那就放权让手下的大臣去干好了。
    沈王兄自己想一想,每天批复十几斤的奏章是个什么感觉?天天操心那些行军打仗的事儿又是个什么感觉?
    像本王和庆王、秦王一样,每日里除了纵马游猎,就是大吃大喝的有什么不好?
    咱们要做的只要看好这些大臣便是了,干的好了有赏,干的不好就换。
    没事儿就研究一下哪里有蛮子,哪里有矿产,哪里能赚到银子,比那些国事兵事什么的有意思多了。
    到最后,百姓念着的还是咱们的好儿,比自己劳心劳力的可要强多了。”
    一众藩王自己的晚宴散去之后,崇祯皇帝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奏报。
    来回看了几遍之后,崇祯皇帝才笑道:“唐王是个聪明人,至于这沈王,呵呵。”
    侍立在崇祯皇帝身旁的王承恩躬身道:“皇爷,要不要?”
    崇祯皇帝摇头道:“不用了,让他们去祸害吧,唐王心里会有分寸的。
    等这些家伙走了之后,你再安排人给那些遭了这无妄之殃的百姓家里送些补偿过去,不用太多,意思一下就好。”
    不得不承认,朱聿键这三个渣渣回来一趟的作用很大,起码对于搞定这些藩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ps:今天献祭《全职武神逛诸天》

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过了,败家!
    朱效镛不得不承认,朱聿键说的话很有道理。
    最起码,自己这么多人纵马踏坏的那些农田在赔偿了之后,也就是泡着喝的,有没有都无所谓,反正日子还得一样过。
    往大了说,这玩意就是重要的战略性出口物资!
    除了喝还有什么用用?但是别人得真金白银的来买,然后这些银子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崇祯皇帝家的钱包里面,这个就很关键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大小老婆们没钱买胭脂水粉,崇祯皇帝连宜妃都舍下了,匆匆忙忙的就跑路了,顺便还命人去传召了温体仁和郭允厚。
    温体仁和郭允厚见到崇祯皇帝的时候,神色也是颇为凝重对于浙江遭灾的事儿,两个人也收到了消息,正打算连找崇祯皇帝汇报呢。
    一看到温体仁和郭允厚脸上的神色,崇祯皇帝就知道这两个家伙也收到了情报,正糟心呢。
    挥手止住了行礼的两人,崇祯皇帝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之后才吩咐道:“去给温爱卿和郭爱卿搬椅子过来,先歇歇。”
    温体仁和郭允厚谢恩之后,崇祯皇帝就指了指桌子上面的奏章,开口道:“两位爱卿也得到消息了吧?”
    温体仁躬身道:“是,浙江布政使八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浙江连续大雨,田地都被泡了,山区可能还好一些,但是损失也是极大。”
    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之后道:“先命浙江那边全力赈济百姓,搞好善后,确保百姓的生活不成问题,更不能出什么乱子。”
    温体仁和郭允厚一起躬身应了后,郭允厚又斟酌着道:“陛下,那明年的赋税?”
    崇祯皇帝一听,这心里就更烦闷了。
    都特么受灾成这个鸟样儿了,还怎么指望明年的赋税,不让朕自己再拿出银子来倒贴就算是好的了!
    当然,崇祯皇帝也明白郭允厚的意思是不是该把浙江地区的赋税给免一免?
    斟酌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颇为肉疼的道:“凡受灾之地,崇祯十三年的民赋皆免,商税减半。”
    崇祯皇帝心疼,自己的内帑,明年又丢了一大笔的收入虽然在民赋这一块似乎从来都没收到过什么银子,但是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
    而且打从自己登基开始,好像就没有哪一年能好好的收一回民赋上来的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地方遭灾,然后自己就免赋减税!
    甚至于自己生儿子生女儿啥的都在免过民赋来着?
    败家败到让自己心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接着败家!
    “命工部派员,与地方官府一起帮助灾受百姓重建房子,让卫所出人,费用由国库、内帑、地方官府共同分摊。
    凡受灾之地,年六十以上百姓赐米十石,银十两,未满六十者赐米五石,由少府拔付。”
    决定大出血的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就有些杀气腾腾的意思了:“回头告诉下面的官员们,平时贪点儿银子,朕可以当没看到。
    但是不管是谁,敢在百姓受灾的时候上下其手,朕就要依大明律处置!”
    温体仁和郭允厚齐齐打了个寒颤,一起躬身应是。
    崇祯皇帝嘴里的依大明律处置,绝对是六十两以上就扒皮食草,顺便再加上各种名目之后再牵连三族的那种。
    等温体仁和郭允厚退下了之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命曹化淳和许显纯过来见朕。”
    同样收到了风声的曹化淳和许显淳在见到崇祯皇帝之后,便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垂手立在一旁,等候崇祯皇帝的吩咐。
    果然,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还是跟以前一样充满了杀气:“浙江之地受灾,必然有些混帐东西不老实,替朕给盯紧了,该抓的就抓,朕特许你们直接抓人回诏狱,无须什么驾贴!”
    曹化淳和许显淳一起躬身应了后,开口道:“皇爷,民间?”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民间的事儿先不要管,只要替朕记录下来便好,自然会有人去处置。”
    许显淳躬身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把该看的,该听的,都整理出来呈给陛下。”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起身踱步到了那副地图的跟前。
    许显淳是条好狗,话里的意思明显就是抓几个贪污腐败的出来顶缸,也好让自己能够向天下人交待皇帝是好皇帝,官员们贪污腐败才让上天降下大雨以警示天子。
    问题是,从自己登基到现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就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还算是消停一些,剩下的时候几乎是无年不大灾!
    实际上,就连崇祯十二年也没消停到哪儿去,两京、河南、山东等地都是大旱。
    如果不是自己早几年就玩起了收购蝗虫的业务,这些大旱之后的地方再出现个蝗灾什么的,那才是真的让人头疼!
    毕竟,大旱再怎么旱,大水再怎么涝,也不至于真的就颗粒无收。
    但是蝗灾这玩意却是真的有那个本事让田地颗粒无收!
    这种天灾太多,老天爷总是示警,是不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在自己这个皇帝下罪己诏和让某些官员们去死这两个选择中间,蛋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在考虑了半晌之后还是选择了后一条路。
    让官员们去死好了!
    自己堂堂圣明无比,爱民如子的大明天子,下罪己诏?
    成何体统!
    望着地图发了半天呆的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后才叹了一句道:“快过年了啊!”
    听着崇祯皇帝的感慨,曹化淳和许显纯都有些懵逼。
    好好的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出?陛下是不是又打算搞什么事情了?
    一想到崇祯皇帝可能又要搞事情,两个人的心里就忍不住的有些激动皇帝当着自己两个特务头子的面儿发感慨搞事情,那要搞的事情还能小了?
    只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两个人都有点儿懵逼:“南洋诸番国,现在怎么样了?”
    锦衣卫对于海外的渗透力度是最大的,甚至于比东西厂加起来渗透的力度都要大。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后许显纯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据前两个月的回报来看,南洋诸国现在还算是老实,没有什么人敢跳出来。”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那么大的产量地,还盛产罂粟这种好东西,必然有人对我大明心怀不轨,没有人闹事是不可能的。
    命人加大力度,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对我大明心怀不满,或者说有人想要对现在的南洋诸番不利。
    我大明身为天下诸番之宗主,必须要保证这些蕃国的安全才是。”
    崇祯皇帝这么一说,许显纯就明白了。
    估计这就是看着自己家里遭了灾,心里不痛快,打算从南洋的那些小国里面挑那么一两个开刀了。
    沉吟了一番之后,许显纯才躬身道:“启奏陛下,南洋诸番虽然对于我大明恭敬,可是其国内局势倒是难说的很。”
    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笑道:“说说看。”
    许显纯道:“陛下,南洋蛮子多数都不识教化,更不讲什么君臣之道,时有弑主夺位之举。”
    崇祯皇帝顿时被许显纯这不要脸的精神给惊呆了。
    弑主夺位的事儿倒是真有过,可是发生在爪哇那边,南边那几个猴子那边还真没听说有这事儿。
    许显纯不要脸起来,显然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儿了:“而且南洋诸番不识礼教,诸国互相攻伐更是常有之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让锦衣卫加大向南洋诸国渗透的力度,朕要知道他们的动向。”
    顿了顿,崇祯皇帝似乎在解释,又或许是自言自语:“万一这些蛮子们有二心,我大明也好提前应对。”

第六百零六章 抢生意的来了
    崇祯皇帝不是没有想过把这些说呗?
    洪承畴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之后却是不发一言,让温体仁不禁心中暗恨。
    搞不清楚崇祯皇帝的想法,也没有时间去琢磨,温体仁干脆拱手问道:“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道:“朕的意思是,让工部、铁道部、交通部,招募这些,十两银子想打发了咱们?太少了点儿吧?
    管家也是一脸懵逼的看着面前这些百姓。
    声势是挺大的,但是真正拿出户籍册子去登记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过了好半天才登记了聊聊几人之后,管家干脆不登记了,灰溜溜的跑回去跟自己家王爷反映情况去了。
    崇祯皇帝向着许显纯使了个眼色,吩咐道:“弄清楚这些百姓为什么都响应却又不愿意登记。”
    许显纯应了,起身之后就下了酒楼,崇祯皇帝这才转身对着温体仁等人道:“那些藩王什么的也在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