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图孟克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心直接冲到了头顶,最后整个人都像是掉进了冰水里一般,从里到外都彻底凉透了。
    这种东西自己在汉人的书里见过,甚至于之前也听到过察哈尔那里被立了十多个,可是任凭自己怎么去想,也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这个时间,亲眼看到一座真实的,巨大无比的京观。
    回过神来的巴图孟克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
    不是因为明军,而是因为莫思巴图尔汗。
    自己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然后身后是一座巨大的京观,莫思巴图尔汗会不会静下心来看一看自己身前的这块木牌?会不会有耐心听自己解决?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好几万的鞑靼部民被人筑成了京观,说不定这里面就会有莫思巴图尔汗的家人,他不发疯就已经是祖先保佑了,还能静下心来静静的思考问题?
    事实也同如巴图孟克所预料的那样,莫思巴图尔汗确实快要发疯了,心中所下的第个决断就是砍死巴图孟克,无论眼前的这场惨剧到底是不是他造成的。
    望着死死盯着自己的莫思巴图尔汗,巴图孟克的脸上挤出来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道:“大汗,您听我说,这一切都是明军干的!”
    莫思巴图尔汗冷冰冰的道:“本汗相信,这一切都是明军干的。所以,是你把明军引到这里来的?”
    巴图孟克指天发誓道:“长生天在上,我巴图孟克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投靠明军当走狗!更不可能把他们引到杭爱山!”
    莫思巴图尔汗的神色依旧没有一丝的变化,死死的盯着巴图孟克道:“当初你背叛了本大汗,现在又出现在这里,本汗若是不杀了你,只怕长生天都会怪罪!杀!”
    随着莫思巴图尔汗的暴怒吼声,早就已经按捺不住的鞑靼骑兵们开始催动战马,冲向了跟在巴图孟克身后的骑兵。
    巴图孟克身后的骑兵跟莫思巴图尔汗手下的骑兵一样,都是鞑靼人又同为骑兵,都清楚战马一旦冲刺起来会有什么样儿的威力,自然也就不可以坐以待毙。
    巴图孟克知道今天这事儿没办法善了了,想要解决掉今天的问题,自己和莫思巴图尔汗之间必须得死掉一个才行。
    或者说,自己身后的三万骑兵和莫思巴图尔汗身后的十五万余骑兵,必须得死掉其中一方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
    败在明军手里之后,莫思巴图尔汗可以通过各个部落获得补给,甚至于又收编了一丝战士,将人数再次扩大到了十五万。
    自己的手下却还是当初的那三万,甚至于还折损了几百个,再加上一路之上很难弄到补给,现在自己的实力可谓是一退再退。
    这种情况下却要跟莫思巴图尔汗死磕?
    巴图孟克很想跑,但是却无处可跑,身后的骑兵都已经提起了速度,对面的骑兵也是一样,自己稍微慢一拍就能可能会被双方的骑兵给踏成肉泥!
    十五万对三万,巴图孟克身后的骑兵在双方交错而过的时候很快就被凿穿,整个阵型都变得有些稀稀拉拉的。
    而对面莫思巴图尔汗手下十五万骑兵组成的阵列之中,虽然死伤肯定不会小,但是却不像巴图孟克这边的情况一样。
    十五万人,死上个一两万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别,三万人死上一万可就很明显了!
    如果可以,巴图孟克很想再一次调转马头跑路,就像之前跟明军交战的时候一样。
    但是在现在这种不拼命就只有死路一条的情况下,跟在巴图孟克身后的骑兵还是握紧了手中的马刀,再一次向着巴图孟克靠拢,重新组成了箭矢阵型。
    巴图孟克身上的战马有些不耐的打了个响鼻,右前蹄不断的刨着草面,随时都在等待着主人的命令。
    眼睛的余光掠过身后的骑兵们,巴图孟克也再一次举起了手中的马刀。
    已经无路可退了,那就死战吧!
    双方都是箭矢阵型,高速奔驰的战马相对着呼啸而过,带走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这个世界上,死亡才是最公平的——无论是谁,无论身份高低还是财富多寡,都有死去的那一天,时间只是早晚而已。
    就像鲁迅曾经说过,没有谁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
    远处的山坡上,崇祯皇帝有些无聊的打了个哈哈,笑道:“张爱卿,你看咱们怎么才能帮那个巴图孟克一把?要是让他就这么死在莫思尔巴图汗手里,可就太没意思了。”
    ps:献祭一本元末的新书《重生元末做皇帝》,开局就误杀朱重八的狠人……

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宪,兴亡继绝!
    张之极的画风有些多变,前几天还像一个铁血上将一般的家伙,现在笑的如同刚偷到鸡吃的黄鼠狼:“陛下放心,早就按区域埋妥当了,保证莫思巴图尔的手下会栽掉一大批。
    另外,微臣为了保险起见,还特意带出来一些神射手,现在正好能用上。”
    崇祯皇帝点头道:“埋起来的东西不要动,让神射手出去,先让莫思巴图尔那边乐呵乐呵。”
    张之极点头应了,接着又低声身着等候在旁边的传令兵吩咐了几句,让传令兵把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
    崇祯皇帝很快就见识到了张之极的安排鬼知道究竟从哪里冒出来一群同样是鞑靼人打扮的家伙,正好位于莫思巴图尔汗大部身后的位置,张弓搭箭向着莫思巴图尔汗军中射了过去。
    这些家伙也不恋战,射完之后转身就跑,根本就没有给莫思巴图尔汗一点儿反应的时间,转瞬就消失在山坡的丛林之中。
    按照有效杀伤人数来说,这群家伙射出去的弓箭根本就没有给莫思巴图尔汗的手下带来多大的损伤,甚至于连一千人的死伤都没有达到,至于说有头有脸的大佬们,更是一个都没有伤到。
    但是压倒骆驼的往往就是最后一根稻草莫思巴图尔汗本就向剩无几的理智因为这一波箭雨彻底消失不见。
    死死的盯着对面的巴图孟克,莫思巴图尔汗怒吼道:“给本汗杀!杀光他们这些长生天的叛徒!”
    巴图孟克其实也是懵逼的自己安排过弓箭手?还是这种能射极远的射雕手?
    天地良心,就算是自己想要安排这么多的射雕手,自己手下也得有这么多合格的人才行啊!
    自己手下三万精骑,连三啊,小心本侯爷告你诽谤!诬告!治你个反坐之罪!
    至于莫思巴图尔汗,崇祯皇帝暂时没有顾得上,已经没有了多少人的莫思巴图尔汗就算是跑的再远也没有什么鸟用,只要大明不停的追杀就行了。
    失去了大部分兵力的莫思巴图尔汗再想像之前那样袭扰大明的军队?想多了!
    虽然说想要袭扰肯定是可以的,而且大明还得被动应战,但是当大明以千户所以上的组织一起行动之时,哪怕是莫思巴图尔汗带着的全是骑兵也得好好合计合计!
    更何况,只要莫思巴图尔汗还没有死彻底,他就是自己不停扫荡鞑靼草原最佳的借口!
    当然,这片草原肯定不能再称之为鞑靼草原了,以后这里的官方称呼就是勒石草原。
    不要问这个有些不伦不类,也不太好听的名字是怎么出来的,因为这是崇祯皇帝在想到了勒石燕然这四个字后就迸发出来的想法。
    而身为大明皇帝,崇祯皇帝天然就有权利可以给他想命名的一切命名比如说把哪条河命名为杀胡河?哪座山命名为定胡山?
    这就是身为天子和普通人的区别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握秉乾坤,兴亡继绝!
    ps:今天献祭掉《极品小赘婿》,好好的大老爷们非得当赘婿,有毛病?

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但是当夏额哲部在兴致勃勃的筑完了这座超大型的京观,张之极所部打扫完了战场一起整齐列队之后,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几乎人人带伤的四万精骑,也忍不住从心底倒吸了一口凉气。
    实际上,崇祯皇帝下达的屠杀令把莫思巴图尔汗手下除去跟巴图孟克交战和被张之极用手雷改版地雷炸死的那些之外,大概还剩下了接近八万多的骑兵全给屠杀掉,带给崇祯皇帝手下马仔的损失也不是一般的大。
    最起码,崇祯皇帝可以说是头一次面临着这么大的损失,无论是北征林丹汗还是东征建奴,或者是干脆把后来自己没有亲自参与的吕宋和爪哇等地的战争战役都算上,崇祯皇帝还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大的损失。
    足足五万多精骑,无限接近六万。
    夏额哲部的两万疯狗精骑直接折进去一万多,基本上算是打残了。
    刘兴祚所部的两万精骑也差不多折进去一万多,也可以算得上是打残了。
    与刘兴祚当初一起砍过夏额哲他爹林丹汗的巴特尔所部一万精骑,更是直接折进去八千多,基本上也算是废了。
    至于张之极的京营五万精骑,虽然号称是精锐,但是在用马刀砍人这方面跟夏额哲部比起来,还真的就不如人家更专业。
    所以张之极所部的五万精骑折损也是最严重的,甚至于达到了接近三万人的程度。
    锦衣卫和内厂太监倒是没死几个,但是人人身上都带伤。
    崇祯皇帝自己心里都清楚,如果不是自己在这里,如果不是自己亲自操刀子砍人,今天这事儿的输赢,其实真不太好说。
    除了种花家的土鳖陆军之外,崇祯皇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支军队能硬抗着接近六成伤亡率还能拼死作战的。
    今天就见识到了两支这样儿的军队巴图孟克手下的三万精骑,在明知必死无疑的情况下选择了死战到底。
    自己手下的十万精骑因为自己在场,再加上前面巴图孟克那三万精骑的刺激,所以也选择了死战到底。
    最后的结果就是莫思巴图尔汗手下的八万骑兵被加固到了京观上面,以致于在东方的土地上,可能法,就是崇祯皇帝自从这一仗起,便在大明军事体系中奠定了自己的军事神话!
    当一个原本就已经被民间神话的皇帝再被军事体系神话之后,会产生什么样儿的效应?
    朱纯臣自认为不傻,这种用屁股想都能想到的简单问题根本难不住自己。
    从此以后,崇祯皇帝将真正的为所欲为,而不必再像以前一样,时不时的还得借助厂卫的凶名!
    换个简单点儿的说法,就算是有人造反,打到了京城,只要崇祯皇帝出现在城头之上,再大的叛乱也会立即平定,没有任何疑问!
    更何况,也根本没有人会有这种胆子造反!
    当然,这是崇祯皇帝自己得到的好处,大明得到的好处,可就更多了。
    首先就是鞑靼草原,被崇祯皇帝改名为勒石原的那里,从此以后就是大明不可侵害的固有领土。
    而突然多出来的这么多土地,内阁和五军都督府想必都会头疼不已内阁和户部那些文官系统的衙门要研究着怎么迁民实边,防止这片土地上面再现辽东建奴故事。
    五军都督府就更蛋疼了,哪里建城,哪里设置卫所,需要从哪里调兵,调多少兵过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要考虑那些混帐文官们可不会管兵大爷有多头疼,而是会把所有的问题一股脑的推过来。
    想到自己还没有拍马屁,朱纯臣赶忙躬身补救:“微臣恭喜陛下,陛下开疆万里,功盖秦皇汉武!”
    崇祯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朱纯臣不用在意这些细节上的问题。
    见崇祯皇帝现在的心情还算是不错,朱纯臣在斟酌了半晌之后,才躬身道:“陛下,原本的计划?”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原本的计划确实需要改动一些了。
    原本计划修的铁路,要建的城池什么的,一概不变。
    但是逼迫莫思巴图尔充当西征先锋的计划说不得要改一改了,弄不好,还真就得我大明亲自上阵。”
    朱纯臣先是躬身应了,然后才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再讨论西征之事,倒不如休养生息两年?”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呵呵笑道:“成国公什么时候学会替内阁和户部考虑了?”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不是替内阁和户部考虑,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陛下此番出征已经拓土万里,将这么一大片草原变成我大明的土地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何况朵甘思和乌思藏那里还在对叶尔羌用兵?”
    听朱纯臣提到叶尔羌,崇祯皇帝也来了兴致:“那边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么?”
    自己带兵跑到杭爱山搞事情,几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自己对于整个大明的军事动向确实不太清楚,对于朝堂上面的问题,更是两眼一抹黑。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阿敏和莽古尔泰率正蓝、镶蓝两旗北进叶尔羌,巴勒提、卡拉胡鲁木,还有原于阗故地皆已经落入我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