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祝此行顺利,来,我等共饮一杯!”
思巴儿监藏和阿哈买提的脸色一样难看,气氛也尴尬了起来。
思巴儿监藏是赞善王,算是出家受戒之人,而阿哈买提的身份也在那儿明摆着,不吃猪肉等东西,更不能饮酒。
阿敏现在却举起了酒杯,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他不知道这里的规矩?
不可能,不事先了解一番这里,怎么可能直接就带兵来这里攻打和硕特汗?
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是想逼两人破戒,还是想要试探两人?或者别有目的?
过了半晌之后,阿哈买提的脸上才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向着阿敏躬身道:“请大人谅解,我与赞善王都是出家之人,并不能吃肉饮酒?”
阿敏佯做一愣,呵呵笑道:“既然如此,那便算了,本指挥使事先不知,还望两位莫怪?”
阿哈买提和思巴儿监藏自然是连声道不敢,然后顺势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阿敏心中的杀意愈发的重,脸上却又笑的灿烂无比:“两位,本指挥使心中还有一事不解,望两位能有所教我?”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道:“指挥使大人请讲?”
阿敏笑道:“本指挥使亲率大军来此攻打和硕特汗,因为路程赶的急了,一应粮草等物未能来得及备全,两位?”
思巴儿监藏双手合什,躬身道:“指挥使大人率兵不远万里而来,一应粮草等物,本王可以代其他人答应供给。”
阿敏点了点头,却又将目光投向了阿哈买提:“那不知道你们色目人怎么说?”
阿哈买提强挤出一丝笑意道:“我等与赞善王一般,愿意替大军提供粮草。”
阿敏哈哈大笑道:“两位果然爽快,既然如此,本指挥使就先行谢过了。”
说完之后,阿敏便对旁边的莽古尔泰道:“既然此处粮草由赞善王等和色目人提供,莽古尔泰哥哥便可以修书给五军都督府,告诉他们后边不必再运粮草过来,多运些弹药也就是了。
另外,还要请莽古尔泰哥哥上书给天子,替赞善王和阿哈买提一起向陛下请功?”
待莽古尔泰笑着应了后,阿敏拿起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菜,开口道:“赞善王和阿哈买提可以尝尝这几道素菜。
虽然都是全都是由果蔬所制,但是经过了大厨的精心烹制,却是与肉味别无二致。”
思巴儿监藏心中暗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之后,便拿起了筷子,夹起一筷子的素菜放入了口中,赞道:“好手艺!”
阿敏一副极为高兴的样子,将目光投向了阿哈买提:“怎么,这也不合你的口味?”
阿哈买提心中有如吃了苍蝇一般,强忍着恶心道:“此物与那大肉看起来有何区别?纵为素菜,阿哈买提也不愿吃,望指挥使大人勿怪!”
一张老脸在刚才还笑的有如菊花,听到阿哈买提的说法之后,阿敏的脸色便冷了下来:“这是素菜!非是由大肉所制,何来破戒之说?”
阿哈买提心中咯噔一声,却强忍着惧意道:“指挥使大人何必强人所难?虽不是大肉所制,但是食之与肉无异,阿哈买提唯恐自己心中破戒!”
阿敏冷笑道:“你既识得与大肉所制无异,那便是你吃过大肉!否则,你如何会识得?
既然吃过,这戒便早就破了,今天食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除帐中诸位之外,便再无一人知晓!”
阿哈买提噌的一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怒道:“指挥使大人血口喷人!阿哈买提宁死不食这些东西!”
阿敏干脆没有再说话,而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踱步到了阿哈买提的面前,脸上挤出一丝冷笑,死死的盯着阿哈买提的眼睛道:“本指挥使没有听清?你再说一遍?”
阿哈买提只觉得双眼被刺得一痛,心中暗恨自己被阿敏吓到,当即便怒喝道:“再说多少遍也是一般!阿哈买提宁死不食这些东西!”
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
“那你就去死吧!”
随着话音落下,阿敏手中的短刀也从阿哈买提的腹中抽了回来又刺了回去。
反复几刀之后,阿哈买提的眼中已经彻底失去了光泽,有如死鱼一般倒在地上抽搐。
这,和说好的剧本不一样?
无视了吓的站起来的思巴儿监藏,阿敏的脸上透出一股子狰狞无比的笑容:“宁死不食是吧?不吃就去死!”
将还插在阿哈买提身上的刀子抽回,在阿哈买提的尸首上擦了擦之后,阿敏直接吩咐道:“来人,拖出去喂狗!不是不吃大肉和狗肉么?喂狗好了!”
跟在阿敏身边的包衣阿哈将阿哈买提的尸体拖了出去,很快就在人将一片狼藉的地上收拾干净,仿佛阿哈买提这个人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般。
回到座位上,阿敏又端起了酒杯,笑着对思巴儿监藏道:“赞善王,请?”
思巴儿监藏心中一突,连忙端起酒杯道:“指挥使大人请!”
两人一齐将杯中的酒饮尽之后,思巴儿监藏赞道:“好酒!”
阿敏心中暗骂一声贱胚子。
不喝酒不吃肉?现在不也是酒真好肉真香?一切臭毛病都是被惯出来的,治了就好!
放下酒杯之后,阿敏便笑着对思巴儿监藏和莽古尔泰等人道:“我倒是有个想法,请大家替我参详一番?”
莽古尔泰笑着道:“说来听听?”
阿敏道:“咱们这回带着大军出征,五军都督府的命令下的忒急了些,粮草上面未免有些不足。
而赞善王这里又只能提供些普通的粮食,对于肉食却是没办法提供太多。
当然,咱们理解赞善王的情况,可是也要替我大明的士卒们考虑不是?”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赶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挥使大人,小王这里一定尽可能的提供粮食和牛羊给大军食用,断不敢耽搁。”
阿敏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赞善王对于万岁爷的忠诚,本指挥使已经知道了,自然会回报给主子爷。
羊肉也就算了,这牛么,还是少吃一些的好。而且本指挥使麾下的士卒不喜食羊肉,倒是对于猪肉颇为喜欢。
所以本指挥使想着,让那些色目人去养些猪,以供大军食用,也能让他们赚些银子养家糊口。”
思巴儿监藏斟酌着道:“这朵甘思宣尉司,并没有多少猪仔,一时之间只怕难以凑齐吧?
除此之外,那些色目人家中也未必能养得下这许多的猪?就算能养得下,这些色目人又岂会老老实实的去养?”
阿敏狞笑道:“这个倒是无妨,本指挥使是命人去山陕等地收购猪仔,保证让每家每户都能养上。
至于说家中养不下,就养到他们的圆顶庙里面去!至于不愿意老老实实养的,就让他们跟阿哈买提去做伴!”
思巴儿监藏心中打了个突,却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眼前这个人就是疯子,跟上一任的朵甘思宣慰司指挥使完全不是一类人!
上一任的朵甘思宣慰司的指挥使虽然也是荤腥不忌,但是在表面上却还过得去,起码不会如同眼前的这人一般,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
但是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当思巴儿监藏以为自己能躲过一劫的时候,就听阿敏接着道:“当然,为了能改善朵甘思宣慰司,如果有一户或者一个大明百姓死了,这同一甲的九户色目人不光要全部偿命,连带着他们的亲戚也要一起去死,没有上限!
两个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不到,整个朵甘思宣慰司的蛮子们就被杀掉了十余万之众。
此外,还有近万的大明百姓被打断腿,更有近千人被杀。
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在还没有跟和硕特汗硬怼起来之前,整个朵甘司宣慰司就彻底的平静了下来该种地的种地,该养猪的养猪,再没有人敢跳出来闹事。
一连好长时间都没有再收到让自己闹心的消息后,阿敏才命人准备了酒宴,笑着对莽古尔泰道:“怎么样儿?我说这些个蛮子们就是欠收拾,没错吧?”
莽古尔泰道:“行行行,你说的都对!这些该死的蛮子就是欠收拾!给他们好脸就敢上天,杀狠点儿就老实,都是些贱胚子!”
阿敏嘿嘿笑了笑,又接着道:“后面,咱们还得跟陛下要点人才是。”
莽古尔泰一脸懵逼的问道:“要什么人?咱们带着正蓝旗和镶蓝旗,兵力可不算少了!再要人干什么?莫非你还担心那什么和硕特汗不成?”
摇了摇头,阿敏笑道:“区区和硕特汗,连林丹汗那个废物都比不过,还配让咱们兄弟担心?”
楼诚却是咳了咳嗓子道:“夏额哲如今也是我大明的侯爷……”
自知失言的阿敏讪讪的笑了笑,然后才开口道:“且不说那什么和硕特汗,这事儿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我的意思是,咱们应该上书陛下,请陛下移一些大明百姓来此居住。
大明百姓多而蛮子少,那蛮子们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更何况,以后平定了朵甘思和乌思藏之后,还有更西边的叶尔羌等地。
那些地方跟这两处不同,那里的蛮子可是一个都不会留下的,到时候空出来的地方怎么办?不还是得让陛下移大明百姓来此?”
莽古尔泰干脆命人挂起一副地图,走到地图前斟酌着说道:“咱们现在还在赞善王驻地,整个朵甘思也不过是刚刚平定下来,连乌思藏都还没有彻底平定。
现在就考虑叶尔羌等地的问题,是不是太过于早了些?
不过,我倒是赞成你要移一些百姓过来的想法,只有大明百姓多了,这里才能牢固,不至于咱们退兵后再让蛮子们重新占据?”
阿敏点头道:“正是如此,多好的一块地方,让那些又脏又臭的蛮子们住着,当真是可惜了!”
接到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奏章,还有楼诚的密报之后,崇祯皇帝被这几个家伙弄的一脸懵逼。
王胡子附体?
ps:献祭一本书,《吴策》。
第五百七十章 认怂
对于阿敏和莽古尔泰联名上书的移民实边奏章,崇祯皇帝大笔一挥就批了一个准字。
崇祯皇帝批准了之后,这份奏章就被转到了内阁和户部。
因为内阁和户部也早就看过这份奏章,所以对于崇祯皇帝会批准根本就没有感到一点儿的意外,甚至于户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要迁移百姓的范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些地方不是又遭大旱和蝗虫了么,直接就从这些地方选呗。
至于怎么让这几个地方的老百姓去朵甘思和乌思藏那种地方也很简单,毕竟前面迁移百姓们去辽东和吕宋等地,也算是有了成熟可靠的套路。
首先就是利诱,每个人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你去不去?连还在肚子里的都算,照样给十两,一家几口人就是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几十两银子,去不去?
而且一路上吃住全免,到了有现成的房子给住,种子和耕牛农具什么的也不用担心,官府一手全包了,动心没?
至于安全问题,大家伙儿也不用担心,一路上跟着你们去的肯定有卫所士卒,他们跟你们一样,到了之后也是耕种,顺便还能教大家伙儿家里的汉子们学习怎么砍人。
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机会,心动就要行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当然,就算是这样儿也没有什么鸟用这么大的大明朝,肯定会有人去,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想去。
反正就算是遭了灾也有官府管着,饿不死的情况下谁愿意去?
至于说官府放任天灾不去救济,以此逼着老百姓们迁去朵甘思和乌思藏?
还真就没有哪个地方官敢这么干!
先不说锦衣卫会不会把这种行为暗中上报给崇祯皇帝,然后导致自己的脑袋被砍,光是京察下来的时候就足够要命了。
而且一要就是全家的脑袋!
但是没关系,内阁和户部的大佬们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之前移民去辽东的时候不也是一个鸟样儿,主动响应的没几个,最后闹到了强制迁移。
干脆,这回也如法炮制算了。
百姓们愿意去的,自然是好处多多,实在是不愿意去的,虽然好处也不会少了谁的,但是说不得就会用上强制手段了!
强迁了解一下?
被打扮成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崇祯皇帝一袭白袍,出现在良乡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眼前一条长龙明显就是在行军,不时的传来人群中的哭喊声和官吏们的喝斥声。
当然,哭喊是没有用的,就算是再怎么哭再怎么喊,能斗得过如狼似虎的官差?
不至于拔刀子砍人,但是挨揍却是少不了的。
崇祯皇帝站在路边看了半晌,才向着离自己不远处的一个老者问道:“这是咋了?”
老者摇摇头,叹息道:“哎,官府移民实边,要迁这里的百姓去朵甘思和乌思藏,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