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算是他们没遇上什么致命的危险,光是缺水和饥饿都能要了他们的命,哪怕是换成锦衣卫的人进去也是一样。”
红着眼睛的郑芝凤怒道:“五个一起从大明出来的兄弟,没有死在跟蛮子们打仗的海上,没有死在吕宋,偏偏死在了这么一片森林里边!
如果当初不是我下令让他们去探索这片该死的森林,他们就不会死的这么没有价值!”
郑芝龙叹了一声,绕到了郑芝凤所在的位置,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郑芝凤的肩膀道:“他们是大明的士卒,这就是命!
当初你不下这道命令,我也会下这道命令,一样会死人,区别在于死的可能是别人,而不是这五个兄弟。
不管怎么说,这五个兄弟也告诉我们一件事,那就是森林危险,不得轻易进入,他们的死,也算值得了。”
郑芝凤知道大哥郑芝龙在安慰自己,而且郑芝龙所说的也是事实。
当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死在去战场的路上,又有多少人上了战场还能囫囵着活下来的?
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也仅仅只有一个,大明的士卒没有赵子龙的那般本事。
但是明白归明白,心里难受归心里难受,拗不过这个弯来归拗不过弯。
恨恨的捧起水洗了一把脸,又呸的一声将不小心渗入口中的水吐了出去,郑芝凤才道:“什么狗屁森林,我已经下令将之彻底抹去,以后那里再也不会有什么森林了!”
郑芝龙闻言一愣,转而又拍了拍郑芝凤的肩膀,笑道:“抹去了就抹去了,以后不要再这么鲁莽了便是。”
郑芝凤嗯了一声,之后便泡在水中,不再开口说话,让人摸不清楚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郑芝龙再一次的叹息一声,也不再理会郑芝凤,而是吩咐人去准备酒菜。
像这种心结,别人没办法替,也没办法劝,只能依靠他自己走出来才行。
走出来了,就是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
走不出来,要么以后从文,要么就会成为一个废人。
但是郑芝龙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小五成为一个废人,只能尽自己的一份薄力。
酒菜很快就准备好了,一些简简单单的鱼肉,一壶酒。
鱼是海里的鱼,肉是亲兵们猎到的小兽,经过舰队厨子精心的烹制,倒也别有一番味道。
至于酒水,因为军中严禁饮酒但是又携带了酒精用于消毒,所以这些舰队的家伙们早几百年就发明了往酒精里掺水的玩法能喝,喝不死人就行,不敢奢求太多。
郑芝凤一口将杯子中的酒饮净,红着眼睛问道:“大哥,你说这些人死的到底值不值?他们会不会恨我?他们的家人会不会恨我?”
郑芝龙再一次给郑芝凤将酒斟满,却又按住了郑芝凤想要端起杯子的手,盯着郑芝凤的眼睛道:“值!不会恨!”
缓缓的松开按着郑芝凤的手之后,见郑芝凤没有再一次端起杯子的意思,郑芝龙才暗自舒了一口气,接着道:“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一样,命令你不下,就得由我下,他们不去,就得有别的同袍去。
这就是命,做为一个士卒的命。
在这种森林的面前,其实并不分什么士卒与将领,就算是你我带兵进去也是一样。
像这种因为探路而亡的兄弟们,是属于阵亡,不是老死于病榻之上,更不是死于行军路上,光这个,就值!”
再次叹了一口气后,郑芝龙又接着道:“老五,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心里也不好受,他们还不如死在与佛朗机人的战场上,那样我心里还能痛快点儿。
但是不成啊,路总得有人去探,想要替我大明占领这块土地,就必须得有人做出牺牲!
别说是这五个兄弟,就算是领兵在外清剿蛮子的老二,谁又能保证他一定是安全的?谁又能保证你我一定是安全的?”
郑芝凤嗯了一声,端起眼前的酒杯一饮而尽,重重的将酒杯顿在桌子上,又伸手从郑芝龙的手里夺过酒壶给自己斟满,才红着眼睛道:“我知道,我都明白,可是我就是心里难受!”
望着又一饮而尽的郑芝凤,郑芝龙颇感无奈的道:“然后呢?你能让他们活过来还是我能让他们活过来?
眼下我们要做的是收殓好兄弟们,把他们带回大明,让他们能进入忠烈祠得享血食。
然后呢?然后我们还要继续探索这片土地,直到我们彻底摸清楚了这里的情况,直到这里彻底成为我大明所有!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兄弟们不断的死去,因为疾病,因为与蛮子们的交战,因为猛兽,因为看不见的危险。
但是那又能怎么样?我们能停下探索的脚步吗?
先不说陛下会不会饶了我们,也不说我们就此停下后是否对的起这些死去的兄弟们,光说你自己的心里,能过的去?”
端起自己眼前的酒杯,将掺了水的酒精一饮而尽后,郑芝龙的眼睛也红了:“凭他娘的什么?
这里的土地你看到了,到现在都没有入秋的意思,洒下种子就能结出粮食,凭什么归那些蛮子?凭什么不能归我大明所有?嗯?!
我告诉你,这里必须是大明的,也只能是大明的!
咱们兄弟做为大明的将领,就必须学会站到将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用海盗的想法来看问题!”
从郑芝凤的手里夺回酒壶,自斟自饮了一杯后,郑芝龙的舌头已经有些打结:“以后,都是你聪明,你看问题比哥哥更长远。
可是这一回,老五,你,不行!
不能光想着什么兄弟情谊,你还得,还得记着你是大明的靖海侯,是开拓这片土地的先锋!”
咣当一声,郑芝龙手里的酒壶便掉到了地上,酒水也洒了一地,脑子中的最后一个念头就是水掺少了……
郑芝凤嘿嘿笑了一声,红着眼睛想要去捞起地上的酒壶,却不想没把握住身体的平衡,噗通一声便摔倒在地上,连着屁股底下的凳子也一起摔倒。
在帐外的亲兵们冲进来后,只见郑芝龙趴在了杯盏狼藉的桌子上,郑芝凤倒在地上,脑袋不远处便是向外滴着酒的酒壶,两个人已经开始打起了鼾。
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历史
崇祯皇帝很头疼,再一次的感觉当皇帝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天除了要去后宫的几个妃子那里交公粮,还得面对朝堂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哪怕是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这两边都已经进入了消停期,崇祯皇帝也一样感觉头疼。
眼看着秋闱就在眼前,怎么坑一坑这些粉嫩嫩的士子们?怎么挖几个听话好用还能办事儿的人出来?
温体仁和施凤来这些家伙还有其他的几部尚书都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了,放在后世都已经妥妥的退居二线,现在这些家伙却硬撑着在朝堂上被自己支使。
就连这些人里最小的一个洪承畴,也已经四十多岁,而担着铁道部的重担,让这一个四十多,应该算是正值壮年的铁道部尚书看起来跟五十多接近六十的老头子一样。
就算是不考虑这些事儿,毕竟大明朝当官的人多,人才也不少,其他的事儿一样让崇祯皇帝头疼。
比如阿敏和莽古尔泰。
按照计划,这两个家伙手下的士卒已经完成了整训,可以向西边儿进发了。
一理计划能够实现五军都督府那些个坏头顶流脓脚底生疮的家伙们原本的谋划,别说是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了,连李白的出生地都得重新回到大明的手里。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或者说刺激,整个五军都督府现在没事儿就琢磨地图,看看哪里的蛮子们又不老实了,或者说又轮到哪个蛮子不老实了。
然后大明就应该兴兵以伐无道,毁其贡献,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再然后就是大家排排坐,分军功。
这不是朕想要的生活!现在这些家伙都总想着捞军功打仗,没有人带着朕去!
几次亲征之下,喜欢上操刀子砍人的崇祯皇帝突然就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再一次无聊的铺开地图之后,崇祯皇帝就把目光投向了西宁卫。
按照五军都督府的做战计划,阿敏和莽古尔泰在手下正蓝旗和镶蓝旗整训完成之后,需要由袄儿都司西进到陕西行都司,然后视情况决定是南下西宁卫。
而这个所谓的视情况,就是视崇祯皇帝的心情而定。
老顺义王俺答汗是完犊子了,可是小顺义王卜失兔汗还活着呢,鞑靼土默特部也因为崇祯皇帝当初怒怼林丹汗而没有西迁,眼下就在祁连山以西。
而依着崇祯皇帝那小心眼的性子,这一次会不会顺手把土默特部给干掉可当真不太好说,哪怕卜失兔汗和他儿子俄木布现在就赖在京城也是一样。
毕竟,顺义王这位位置是怎么来的,自嘉靖之后历代皇帝都忘不了的庚戌之变是怎么回事儿,大家伙儿的心里都没点儿逼数?
当然,政治这玩意本来就脏,尤其是老朱家的朝堂跟蒙古人的关系在那儿摆着,导致这里面的破事儿根本就洗不白。
简单的说,就是老朱家干的也不怎么地道。
嘉靖二十年,俺答汗派遣使臣来到长城下,表示自己愿意给嘉靖当小弟,认同大明朝是世界扛把子的身份,请求开市交易。
但是前面有土木堡之变的教训摆着,再加上老朱家一惯头铁的传统也在那儿摆着开市是不可能开市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开市,也只有跟蒙古人三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
所以大明朝廷不但没答应俺答汗,还扬言要悬赏俺答汗的首级不答应俺答汗的入贡请求也就算了,还扬言要买人家的人头。
于是,俺答汗率领大军越过长城,杀掠长城内人丁数以万计,用事实告诉嘉靖皇帝,老子愿意认你当老大是看的起你,不是你真够牛逼,你也不是你家老祖宗,别那么嚣张。
到了嘉靖二十一年五月,俺答汗一瞧光靠抢还是生活的不太好,想要生活过的去,边市这玩意还是得搞。
于是又派特使石天爵到大同请求通贡开市。
大同巡抚龙大有将石天爵押至北京,吹牛逼告诉嘉靖是他用计擒获了一名间谍。
大喜之下的嘉靖一高兴就把龙大有升为兵部侍郎,那些把石天爵押解到北京的数十名军士也个个得到了奖赏,唯独表示了不服气的石天爵没落得个好去。
被判了个磔刑被大明给剁了。
石天爵事件过去四年之后,也就是嘉靖二十五年五月,俺答汗依蒙古最高规格的“九白之制”,准备了金锅一口、银锅一口及白驼九峰、白牛九头、白马九匹,打算再一次诚恳地向明朝表示自己愿意认嘉靖当世界扛把子,前提还是通贡互市。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次求贡仍然以悲剧收场“边将杀其使”,在文献仅仅是寥寥数语,几笔带过。
然后被毁书斩使的俺答汗终于怒了,打算好好跟嘉靖皇帝讲讲道理讲不通就动拳头算了!
嘉靖二十八年,准备妥当的俺答汗直接带着大批的马仔来到大同军营外,“束书矢端,射入军营”,又把先前抢来的汉人放回去几个,让他们带话:“以求贡不得,故屡抢。许贡,当约束部落不犯边”。
至于说不同意会怎么样儿,大家伙儿的心里都还有点儿逼数,用不着说的太明白。
宣大总督翁万达把这事儿报给了嘉靖皇帝之后,一惯头铁的嘉靖皇帝再一次表示了拒绝当小弟可以,互市别寻思!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汗兵临大同,大同总兵仇鸯以厚礼贿赂俺答,要求其绕过大同。
俺答汗是个讲究人,拿了银子就办事儿八月,绕过大同的俺答汗攻破古北口,劫掠怀柔和顺义,兵临通州,直抵北京城下。
当然,就像是土木堡之变一样,大明上下对于俺答汗兵围京城并不是很担心拖着丫的,然后各路勤王大军齐至了再怼死丫的。
然而俺答汗却突然停止了进攻,释放之前俘虏到的八名太监,让他们回去后给嘉靖皇帝带个话我还是愿意认你当老大,只要你愿意跟我互市。
对于这种妥妥的真爱,嘉靖皇帝也终于感动了,或者说心里终于开始虚了围绕着俺答汗的提议,经过廷议,最终采用了大学士徐阶的主张,含混答应了俺答汗的请求。
终于成功认下了老大的俺答汗也就退兵回师,安心的等着互市的开放,毕竟大明朝的信誉还是有的,说头铁就头铁,说互市就肯定会互市。
次年,大明于大同为俺答汗开设马市进行贸易,俺答汗对此十分高兴,在开市之日还亲到此地,向大明献上蒙古最高规格的“九白之贡”。
不仅如此,高兴不已的俺答汗还约束族人要严守秩序,并且要保证马匹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