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完颜玉卓没有开口说话,周皇后却开口道:“陛下,燝儿还小,现在就去幼军,未免太早了些?连教导燝儿的那些夫子也说燝儿天生陪慧,理应多读书才是。”
    崇祯皇帝笑道:“朕的儿子,朕也心疼,可是正因为心疼,才让他去幼军中学习。”
    顿了顿,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这鲁哀公的话,皇后想必是知道的。天家子弟成长于深宫,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百姓生活,与蠡虫何异?
    燝儿是朕的孩子,钦定的辽王,不知如何为人,不知如何为君,如何为一国之主?国中丞相与太尉说什么便是什么?”
    周皇后道:“妾身也知是为了燝儿好,只是燝儿尚且年幼,于宫中开蒙也就是了,不若再等上几年?若燝儿已经十二三岁,陛下此议,妾身定然遵从?”
    崇祯皇帝却望着完颜玉卓道:“玉卓,你的想法如何?可以跟朕说说,今儿个没有旁人,都是一家人。”
    完颜玉卓迟疑了半晌,才咬牙道:“妾身愿意听从陛下安排!”
    完颜玉卓虽然性子娇憨,却不代表是个傻子自己的娘家身份在那儿摆着,自己的儿子朱慈燝皇长子的身份也在那儿摆着,崇祯皇帝的安排可以说是真正的替孩子考虑。
    身为皇长子,天生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哪怕是他的娘亲是一个外族母以子贵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与其一直留在宫中,倒不如早早的出宫就学,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至于周皇后担心的燝儿还小这个问题,完颜玉卓倒是不太担心辽东草原上,比这小的孩子也要开始学习牧羊跟骑射了。
    崇祯皇帝看着气鼓鼓的周皇后还想再说些什么,就笑着摆了摆手道:“皇后莫急,朕的意思是先让孩子出宫跟着学习,可也没说出宫之后就不回来了吧?
    这样吧,以后凡是满了七岁的孩子,上午在宫中就学,下午去幼军之中学习骑射,这总可以了吧?
    再说了,就算是去了幼军,也有锦衣卫的暗中保护,出不了差子。”
    周皇后怒冲冲的道:“信王当真心狠如斯!”
    崇祯皇帝闻言,也是无语至极。
    周皇后哪儿都好,就是一急眼就直呼信王皇帝不能骂,信王还不能骂了?
    讪讪的笑了一声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也不想如此,但是朕的儿子可以出些像刘据和李承乾那样儿的,却不能出李佑,李愔还有司马衷那样儿的。
    皇后能如此对待燝儿,朕的心里也高兴,说明朕的后宫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朕糟心。
    但是慈母多败儿的道理,皇后想必也是明白的。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燝儿以后是辽王,这些苦也是他该吃的,除非他愿意以后做一个庶人!”
    崇祯皇帝斩钉截铁的话让坤宁宫里的气氛冷了下来。
    道理谁都懂,可是真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愿意接受?
    谁也没想到崇祯皇帝会突然之间就冒出来这么一个举措,而且是针对自己的孩子。

第五百六十二章 谁愿意败家?
    崇祯皇帝狠起来,不光是坑藩王,连自己的儿子都坑,也真下得去手。
    就像是朱慈燝一般,未来的辽王,就藩的时候就有一大片的土地和百姓在等着他,甚至于整个锡伯族都是他的。
    但是现在这个才刚刚七岁的孩子,放在后世应该是流着鼻涕上小学的娃儿就得一边接受之乎者也的教育,一边学习弓马骑射。
    谁让他有个当皇帝的爹呢。
    远在非洲的郑芝龙也很挂念自己家的娃儿。
    郑福松,也就是朱成功已经十四岁了,正好比皇长子朱慈燝大了七岁,主要任务就是和后来被崇祯皇帝从张献忠那里要来的张定国一样,跟着崇祯皇帝的身边行走,学习。
    至于学习些什么,郑芝龙不知道,但是想来也应该是有用的东西,要不然崇祯皇帝至于把这两个小屁孩儿带在身边?
    当然,郑芝龙的心里也清楚,崇祯皇帝把郑福松带在身边未尝没有牵制自己的意套了,匆忙的拱了拱手便向前面赶去。
    入眼之处,一条金丝大蟒盘踞在树林的边上,扁铲一样的蛇头上一颗暗红略带紫色的信子正在来回伸缩着。
    嘶的一声,林镇胜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一些的蛇,大家伙儿不是没有见过,但是最粗的也不过是小孩子手臂那么粗,长也不过丈许。
    但是眼前这条大蟒,却是有着碗口粗细,盘踞在地上的身子看样子得有三四丈的长度,确实为生平仅见。
    林镇胜低声喝道:“慢慢退后!”,同时拦住了身后的郑芝凤一起向后退去,生怕激怒了这条大蟒,再惹出什么事情来。
    郑芝凤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道:“这怕不是要变化成蛟了?”
    林镇胜道:“成什么都不管,这林子里有这东西,谁也别想讨了好儿去!”
    郑芝凤点点头:“还是刚才那话,这里你指挥,你说了算!”
    林镇胜也不再客套,而是慢慢的抬起手臂,低声喝道:“准备!”
    唰的一声,周围的士卒们便已经举起手中的火铳瞄准了眼前的大蟒,靠后一些的士卒们也将腰间的腰刀抽了出来。
    眼前的大蟒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倒不是变形,而是蛇头高高扬起,随时都在准备着发动攻击。
    林镇胜的手臂猛的落下,口中也同时喝道:“开火!”
    乒乒乓乓的一阵有如爆豆般的响声之后,刚刚随着林镇胜的动作而猛然向前冲出的巨蟒身形一顿,身上也冒出了一团团的血雾。
    就以这种攻击的密度,换成一头野猪或者狮子老虎也只就死的透透了的,然而眼前的这条巨蟒却一时之间不死,反而因为吃痛而激发了凶性,径直向着林镇胜冲了过来。
    林镇胜手中握着腰刀,胳膊却拦着郑芝凤一起疾步向后退去,附近的士卒将是将手中的腰刀向着巨蟒砍去。
    事实证明,这条蟒蛇虽然巨大,可是根本就没有变成蛟龙,也没有成精毕竟崇祯皇帝说过,除了他自己,这世间绝不许有什么精怪神仙的存在。
    噗嗤噗嗤的刀子入肉声中,长约三四丈的金丝巨蟒身上顿时被砍中了二十多多刀,最重的一刀直接将其从中间断为两截。
    但是生命力极强的巨蟒哪怕是断为两截,一时间却也未死,两截身子在地上不断的卷曲滚动着,惊的旁边众多士卒不断向后退去。
    过了好半晌,巨蟒总算是死的透透的,林镇胜手中的腰刀也总算是放了下来。
    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后,林镇胜才对郑芝凤道:“必须得先用火炮轰击外围!轰一层砍一层的树,就这么层层推进!
    这要不是刚才发现了这个家伙,估计今天的伤亡小不了!说不得咱们两个刚才都得交待进去!”
    郑芝凤同样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道:“刚才我就说过了,这里你指挥,你说了算!”
    林镇胜点了点头,大声喝道:“兄弟们,准备一下,先炮轰这片树林的外围,然后砍一些树就接着再轰,保证安全!”
    林镇胜的吩咐很快就被落实了下去郑芝龙舰队之中带着的大炮和一些实心炮弹被拉了过来,开始准备轰击这片森林。
    回到了郑芝龙所在的中军大帐后,郑芝凤神色阴翳的道:“大哥,这么下去绝对不行,再多的兄弟们也不够这里的森林祸害的!”
    郑芝龙眯着眼睛道:“那你的意思呢?”
    郑芝凤咬牙道:“干脆,挖出隔火带,然后放火烧林!”
    郑芝龙呵呵笑道:“这个大岛上有多少林子?全烧了?你知道不知道那些木头究竟代表了什么?”
    点了点头,郑芝凤道:“当然知道,那些都是上好的造船木料,哪怕是不造船,弄回来当劈材也够烧上许多年的。”
    郑芝龙嗯了一声道:“知道你还想烧了这片林子?败家也没有你这么个败法吧?”
    郑芝凤苦笑道:“谁愿意败家?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么?”
    ps:再献祭一本书《大晋太宰》

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绝!
    望着海上穿梭不停的船只,德川家光语气中略带苦涩的对仙台藩藩主伊达政宗道:“看到了吧,国家不够强大,往来的海上船只皆是明国所有,而没有一艘是我日本的战舰!”
    独着一只眼的伊达政宗也是心有戚戚焉:“大将军说的是,我等当为了国家而努力!
    只是,单凭我日本的造船之术,可比得过大明?那些西夷?”
    摇了摇头,德川家光道:“那些西夷若是有本事对抗明国的水师,又何至于连大琉球都丢了?听说如今连吕宋也落到了大明的手里。
    由此可见,那些西夷虽强,却也远远比不得大明,我日本学习他们又有何用?
    伊达先生,我日本蜗居岛上,唯有一断的向强者学习才能有未来。
    而放眼天下,最强者唯大明而已,余者皆是了了之辈,所以我们要学习,也唯有学习大明!”
    已经颇显老迈的伊达政宗点了点头,开口道:“是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大明,还是那些西夷,我们必须要学习他们的长处!”
    德川家光冷笑道:“这一次,就看那些传教士识相不识相了。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冥顽不灵,那就把他们卖到大明去挖矿!”
    伊达政宗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不知道这一次他们的总督请您过去是有什么事情?”
    德川家光摇了摇头道:“不清楚,只是说有一笔特别大的生意要谈,却又没有详细说明,传话的使者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伊达政宗点了点头:“明国人指明要跟您亲自谈的生意,必然是所图非小,一切当心。”
    点了点头之后,德川家光才道:“马上就要到明国人的港口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
    德川家光饮尽了杯子中的酒后,才哈哈笑道:“天朝上国的好酒,果然不是清酒能比。只不过,施先生喝惯了天朝上国的美酒,尝试一番清酒也是别有滋味啊。”
    施凤来轻轻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德川将军所言极是,施某闲暇之时,倒也喜欢一瓶清酒浅酌,颇有一番滋味。”
    德川家光呵呵笑道:“施先生喜欢就好。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施先生请在下来九州岛,究竟是所为何事?施先生信中所说的大买卖,究竟大到了什么程度?”
    施凤来放到了手中的酒杯,呵呵笑道:“自然是大了一些,让其他人在其中来回传话,本督倒是有些不放心。”
    德川家光正色道:“还请施先生指教?”
    施凤来却是把话题转到了别的地方:“德川将军这几年没少赚吧?”
    德川家光一愣,继而笑道:“还好,托任公公和施先生的福,这些年多少也赚了些银子。”
    施凤来摇头道:“福寿膏虽然赚钱,但是却也有尽时,就算是人人都吸食,又有多少?”
    德川家光赞同的点头道:“施先生所言极是,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买的起福寿膏。
    只是眼下虾夷人那边也渐渐的少了,不知道施先生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德川家光对于福寿膏这东西很清楚,论起利润来肯定要比贩卖虾夷人的利润要高。
    但是贩卖虾夷人的利润同样不低而且胜在持久性和成本比较低,倒不像是福寿膏这东西,注定了有权有钱的人才能享用的起,更多的那些贱民就算是想要享受这些东西,也根本买不起。
    虾夷人就不一样了。
    德川忠长还有萨摩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抓捕虾夷人——德川家光开出了每个虾夷人三两银子的高价。
    每抓捕一个虾夷人,德川家光就能从中获取到二两银子的纯利润,同样被银子刺激的有些眼红的德川忠长和萨摩家现在疯了一样的在抓捕虾夷人。
    但是,人口的增长受制于许多条件就不说了,就算是各种条件都合适,想要完全长成一代人也需要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
    而虾夷人现在的条件并不好,甚至因为德川忠长和萨摩家的无度抓捕,已经造成了人口的逆增长,能抓的人越来越少。
    德川家光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等到虾夷人被抓光了之后怎么办?就算是占领了虾夷那块地区又能怎么样?
    施凤来却是呵呵笑道:“不知道德川将军有没有听说过劳务输出?”
    浅浅的饮了一口杯中的酒后,施凤来接着说道:“之前德川忠长先生手下的那些武士,如今在我大明担任着一些监工的差事,生活上也算是不错。”
    德川家光点头道:“是的,他们在大明的生活,确实是很多日本百姓都比不上的,天朝上国之富庶,可见一斑。”
    施凤来点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