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还要留到崇祯十年?
    只不过,崇祯皇帝明显不只是怼死黄台吉那么点儿小事儿,毕竟还有毛文龙那边也要考虑考虑:“如今东江府情势如何?”
    张惟贤拱手道:“启奏陛下,东海舰队目前向东江镇所送兵员约摸五万余,至于火铳、火炮及弹药,亦足够其三月之所需。”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吩咐道:“继续运,兵员差不多了就继续运弹药,要足够其半年之所需。
    告诉毛文龙,弹药不用节省,能用弹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将士们拿命去填,要是出了岔子,朕要他好看!”
    旁边的郭允厚则是直接打了一个哆嗦弹药是要花钱的!花银子的!国库穷的要死!
    然而崇祯皇帝显然并不怎么在乎这一点。
    习惯了后世的大炮洗地步兵收尸那一套的崇祯皇帝表示现在老子没有啥太高科技的装备,要不然分分钟把大明卫所变成专业的收尸队!
    至于花钱,那才能花几个钱?性价比啊亲!
    死一个士卒得花多少的抚恤银子?家人要给多少的优待政策?一发炮弹才多少钱?
    当然,克扣抚恤银子,取消优待政策也不是不行,毕竟军户制度这玩意能保证兵源。
    可是质量呢?谁愿意真个卖命送死?
    自己一死倒是无所谓,家人可就跟着倒了霉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士卒不愿意拼死血战的原因。
    而解决了这些士卒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知道自己死了能进忠烈祠享受血食,家人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这带来的改变可就很明显了。
    最起码在这些改变之后,卫所士卒怼谁都没怂过不管是怼黄台吉还是怼林丹汗,或者是怼奢安叛兵,慷慨赴死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从这方面来讲,崇祯皇帝其实不希望大明有什么英雄人物的出现英雄人物的出现其实往往是伴随着牺牲,而且是怼人没有绝对的胜算下才会出现英雄人物。
    比如后世的192。
    商量完了辽东的事儿,崇祯皇帝又把目光转向了许显纯:“爪哇那边如何了?”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爪哇王梅加瓦欲降,被郑提督拒绝,眼下正在向着爪哇王宫推进。
    目前爪哇的战事已经很少,李吖子等人带领着手下正在大肆抓捕爪哇人,南海舰队主要也是转运这些个俘虏。”
    工部尚书薛凤翔开始哭惨:“启奏陛下,臣执掌工部,也是需要人手,否则天下河道桥梁等工程,眼看着就要无人可用了?”
    洪承畴则是嘿嘿一笑,反驳道:“薛尚书何出此言?事有轻重缓急,修缮河道桥梁固然重要,可是铁路一事,事关大明天下之大计,缓不得。”
    说完之后,洪承畴干脆对崇祯皇帝道:“启奏陛下,爪哇的俘虏,微臣全要了,否则现在这些建奴死的太快,根本就不够用。
    至于薛尚书之所需,不如等平定建奴之后,再将建奴划给薛尚子?
    毕竟那些建奴大部分都能听得懂人话,不似爪哇奴一般,尽是些不通人言的猴子!”
    看着薛凤翔跟洪承畴又吵了起来,崇祯皇帝的脸色开始一点点儿的变黑这两个家伙每次见面都要为了谁多分一些劳工的事儿开吵。
    如果不是各自还要点儿脸面,同时年经也不小了,这两个混帐东西估计都能干出在金殿上演全武的事儿来。
    反正大明朝的文官在朝堂上打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打着打着就变成打群架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眼见着崇祯皇帝的脸色黑了下来,温体仁便重重的咳了一声,开口道:“那些个俘虏的事儿,回头再说,现在吵成这个样子,简直有失体统!”
    对于这两个家伙的事儿,温体仁也是心知肚明,甚至于整个几阁和六部都知道工部尚书和铁道部尚书不怎么对付,甚至于还得加上交通部的尚书,三个人互相都看着不顺眼。
    没什么别的原因,不是什么政见不同,也不是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就是因为苦力不够用这么点事儿。
    都想着往自己手里多划拉一些,然后让自己手下那摊子事儿的进度能快点儿。
    可是俘虏总共就那么多,总得一批批的往大明运吧?你这次多分了,下次还想多分?
    开什么玩笑!
    这人的吃相啊,就不能太难看!
    然而温体仁的话音刚落下去,许显纯就开口道:“两位尚书大人不用着急,这一批的俘虏足有两万之数,后面还有更多,用不着抢。”
    许显纯的话说完,崇祯皇帝也感兴趣了:“爪哇那边能抓到多少?”
    温体仁表示我就看看,我不说话,好好的朝堂让皇帝陛下跟这两个尚书搞的跟那些占山为王的强盗窝一样,大明三百年江山估计也就这么一个这样儿的皇帝。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总数约摸有十万余,只是南海舰队毕竟还要向爪哇王宫推进,想要全部转运回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一家一半。工部一万,铁道部同样一万,不许再生事端!”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意味深长的对着薛凤翔道:“洪爱卿也是为了早些修完铁路,工部万不可在这事儿上面卡铁道部的脖子!”
    薛凤翔也是连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工部必然不会在这上面拖后腿。”
    其实不光是后宫里面勾心斗角,朝堂之上比之后宫也没强哪儿去之前因为崇祯皇帝强势偏帮了铁道路,大量的苦力都扔给了铁道部那边,工部早就心生不满了。
    每次苦力们一来,铁道部大手一挥就会捞走一大部分,然后剩下的歪瓜裂枣的才会分给工部。
    心生不满的工部又不能把怒火朝着崇祯皇帝头上去发,自然而然的就只能发现了正主儿身上铁道部。
    你丫不是有着皇帝的宠爱你牛逼么?
    行,没问题,可是你丫需要的铁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还是得走爷的工部呢!
    所以心中不满的工总也就总是有意无意的卡铁道部的脖子,这事儿洪承畴已经找温体仁告过好几回状了,就连崇祯皇帝也是隐隐约约的知道一些。
    所以才有了今天崇祯皇帝对于工部的敲打互相找麻烦没问题,但是谁要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耽误了铁路的修建,朕可就要好好的找他说道说道了!
    铁路这个东西,现在就已经显现出了它的巨大威力,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的大佬现在正在跑部进京找洪承畴求情,先把自己那边的铁路给修了?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鸟用,洪承畴是铁道部的尚书没错,可是最基本的修建线路其实是崇祯皇帝定下来的。
    在崇祯皇帝的指定线路还没有修完之前,地方官再怎么跑也没有什么鸟用!

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的黄台吉
    虽然已经过完年了,可是在辽东,或者说在朝鲜,雪一旦下起来,依然会像年前一般没完没了。
    哪怕是厚厚的营帐中已经点了数个火盆,也仅仅是让营帐之中不至于冷到骨子里面,至于说让营帐中有些许的暖意,却是不太可能的事儿。
    掀开帐门不一会儿时间,扬扬洒洒的雪花便让多尔衮头上白了一层,整个人看起来倒像是白头翁一般。
    抹了一把头上的雪花,看着雪花在手上化掉,变成了水,然后又感觉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之后,多尔衮才甩了甩手,把手在衣服上面蹭了蹭。
    帐中的济尔哈朗笑道:“怎么,还没冻够?要不然你出去凉快一会儿?”
    多尔衮没有理会济尔哈朗的笑声,反而低声道:“冬天,还没有过去啊。”
    济尔哈朗也笑不出来了。
    济尔哈朗虽然没有多少心眼,平日里也是大大咧咧的习惯了,可是久居高位的他,怎么着也能听出来多尔衮话里的意思。
    生活里的冬天,在过完年之后,其实也就差不多了,再有那么两三个月,就该暖和起来了,再过四五个月,辽东就可以进入热死狗的模式了。
    然而大金国的冬天呢?
    等到了草长莺飞三月天的时候,大金国的冬天也就开始了。
    到时候明国的蛮子皇帝尽起大军来辽东找大金国的麻烦,能抗的住么?
    如果是以前,别管是济尔哈朗还是多尔衮,都可以信心十足的说一声抗的住,甚至于还会有人叫嚣着给蛮子们一些教训。
    整个大金国上上下下的都不会怀疑这一点。
    然而一切的一切,自从崇祯元年,也就是天聪二年开始,就都变了个味儿。
    蛮子们好像换了个人,不再贪生怕死,不再兵无斗志,而更可怕的是,不只是一个蛮子这样儿,而是所有的蛮子都是这样儿。
    黄台吉最中意的汉人奴才范文程被蛮子的锦衣卫抓回去铸成了跪像,就连大金之友袁蛮子,也很快就被弄死了。
    甚至于盛京城都被蛮子们攻占了一次,老汗起就用心经营,仿明国蛮子皇宫所营造的汗宫被付之一炬,到现在都没能彻底恢复过来,
    所谓年轻一辈中的第一勇士鳌拜,更是死的连条狗都不如,无声无息,仿佛世间从来就没有过这人一般。
    就这,还只是蛮子皇帝没有尽起大军而来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果蛮子皇帝尽起大军前来,大金国还有希望么?
    反正多尔衮也好,济尔哈朗也好,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甚至于连黄台吉的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否则的话,依着黄台吉的性子,会让多尔衮和代善去捞什么军功?
    打压还来不及呢!
    定了定神,济尔哈朗开口劝道:“就算是再冷的冬天,也一样会有过去的那一天,春天依旧会来!”
    多尔衮脸上的神色似笑非笑,甚至于比哭还难看:“可是大金国会有多少人等不到春天的来临?人没了,大金国还会有么?”
    济尔哈朗哑然。
    人没了,还有个屁的大金国?
    而依着蛮子们前几次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一次不把大金国彻底的灭掉,蛮子们会收手么?
    济尔哈朗觉得自己再傻也不会相信蛮子们会轻易收手。
    心中憋闷的济尔哈朗干脆端起酒杯,将杯子里面的酒一饮而尽后才开口劝道:“别想那么多,自然有大汗去操心。
    至于咱们两个,只要把朝鲜拿下来,也算是给大金国找了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多尔衮脸上的神色依旧怪异:“这一次,我倒是觉得攻打朝鲜是个错误。”
    济尔哈朗一愣,问道:“为何?”
    多尔衮道:“如若我大金国退向朝鲜,到时候又能向哪里退?倘若宽甸有失,我等便是连退向建州的退路也被断了,到时又该如何?”
    济尔哈朗迟疑道:“难道那狗皇帝还能追到朝鲜来不成?就算是追到朝鲜,我等便不能退向奴尔干都司?”
    略微停顿了一下,济尔哈朗又接着道:“倘若我等现在便舍了朝鲜,直接北上奴尔干都司呢?
    可是奴尔干都司那边的情况你也有所了解,额哲所部,完颜宏所部尽在彼处,我等又该如何?”
    话音落下,一股寒风正好吹了过来,直面寒风的多尔衮打了个哆嗦,当下也不站在营帐门帘处了,而是放下门帘之后回到了桌前端起还有一些温度的酒一饮而尽。
    吐出了一口浊气后,多尔衮无奈的道:“我也不知道该当如何是好。
    真要到了那般局面,我等便是想要西进或者北上,也只得看那狗皇帝的意思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朝鲜绝不是什么好地方,一旦被堵在朝鲜,我等唯有等死一条路可走了。”
    两人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什么结果来,只得一杯接一杯的饮酒解闷,除此之外,便是对朝鲜的小娘子都没有什么兴趣。
    同样纠结的还有黄台吉和代善等人。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在朝鲜操刀子砍人,黄台吉和代善等人也没有闲着,同样在研究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随着新年一过,辽东的天气过不了多长时间也就会暖和起来,到时候明国狗皇帝的大军必然会来到辽东,到时候该怎么选择就成了大问题。
    多尔衮担心的那些事儿,黄台吉和代善同样也担心。
    虽然口口声声的说着要给那狗皇帝一些教训,甚至于还先行出兵怼了哈达部,乌拉部和辉发部,可是实际上,自己这一边跟明军那边的实力对比,大家伙儿心里都清楚的很。
    之所以在怼掉哈达三部后还要南征朝鲜,甚至于叫嚣着要怼死毛文龙,不过是给下面的士卒增加一些士气罢了。
    至于真个怼死毛文龙,黄台吉等人则是连想都没有想过。
    毕竟毛文龙经营东江镇十余年,要是这么容易就能怼死,也根本用不着等到现在了——要是能早点儿怼死毛文龙,大金国也不至于舍了南四卫之地。
    现在的大金国,就像是一个弱鸡的脖子上又套了一根绳索,随着绳索的收紧,随时都有可能把命丢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