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然北山女真部也不至于混到现在还是跟野人一样了。
    呸的一声,夏额哲吐了口吐沫,恨恨的道:“算这些蛮子们走狗屎运!咱们向东南兜个圈子回捕鱼儿海,去找刘兴祚!
    他娘的,这么多的蛮子,都便宜刘兴祚那家伙了!彼其娘之!”
    事实上,夏额哲所说的兜个圈子也不是玩什么武装游行,而是属于搂草打兔子的那种,路上逮着一个部落就怼掉一个部落,或抓或杀,总之不能空着手。
    从卜鲁丹河卫到额克卫,又通过木里吉卫到阿伦卫,再绕回到捕鱼儿海的这一路上,夏额哲和孟繁星等人足足弄到了一万多的蛮子,再加上之前抓的毛奴和其他蛮子,数量已经无限接近两万了。
    这就意味着最少十万两银子,甚至于是二十万两银子。
    咂巴咂巴嘴,夏额哲道:“果然,还是抓蛮子什么的最好了,既能替圣天子开疆扩土,又能给自己捞银子,当真是两全其美之事!”
    孟繁星则是有些心疼:“古里河卫那里的山也太恶心人了,你说那些个蛮子没事儿总往山里跑什么?就不能战出来堂堂正正的打一场?
    现在好了,咱们几个没弄到的那些个蛮子,后边全便宜刘兴祚了!”
    刘兴祚在接到夏额哲的出兵请求时,其实是懵逼的。
    最开始自己为什么带着四十万大军跑来了奴尔干都司?还不是因为这边有夏额哲他们搞不定的毛奴,据说人数还不少?
    自己来了奴尔干都司这边都这么久了,也没看到有什么毛奴的存在,反倒是光看着夏额哲等人抓蛮子回来了。
    然后夏额哲现在跟自己说遇到了搞不定的蛮子,不是毛奴,而是北山女真?在大山里?
    刘兴祚能怎么办?刘兴祚也很绝望啊自己带了四十万的大军是不假,可是问题在于捕鱼儿海这里正在修建陛下的行宫,还有二十万的的朝鲜其心可诛什么的,崇祯皇帝也只是置之一笑。
    朕又不是不知道朝鲜其心可诛,现在还是在想着法儿的从大明这里占些便宜。
    但是没关系,现在尽管让他们占,反正早晚都得还回来,不过是早一时晚一时的事儿罢了。
    崇祯皇帝打定了主意引进派遣制劳工之后,鸿胪寺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去跟周边的小国们谈一谈,看看哪个国家能派出劳工过来干活儿。
    当然,这个劳工的意思嘛,大明都懂,每个月都有银子可以拿,起了还有抚恤金可以拿,唯一的问题就是死的太多了点儿。
    然后周边的小国们就高兴了。
    毕竟大明的天灾多,大家的家里也是问题不少,现在人口怎么看怎么多,能消耗一些是最好的了。
    本来战争才是最好的消耗人口的方式,可以偏偏上面还有个大明爸爸在盯着,随随便便的找周边的国家开练,很有可能会被大明爸爸给虐到删号重来。
    尤其是在日本出了个胆肥的丰臣秀吉怒怼朝鲜的事情之后,剩下的国家心里就更虚了。
    如此一来,各个小国就各有各的为难之处了。
    现在好了,大明爸爸需要劳工,国内那么多的贱民终于有地方安置了统统弄到大明去做劳工去,既能创收,还能减少国内的人口,解除隐患,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合算。
    至于说会不会有劳工被累死?或者干什么危险的活儿死掉?
    死就死吧,反正那些贱民一个个的都那么能生,总是死不完,能在大明死一些更好,反正有银子可以拿就行了!
    对于这些逗逼们的逗逼想法,崇祯皇帝表示万分理解朕也头疼大明国内的百姓太多了,所以你们瞧瞧,现在不是往奴尔干都司迁移就是往新明岛迁移。
    前前后后弄出去得有一两百万了吧?可是这人还是不见少,头疼!
    现在你们就好了,有大明给银子接收你们的百姓,多好的事儿啊,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心动不如行动,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但是就在崇祯皇帝暗自算计着这些逗逼们能给自己弄来多少苦力的时候,许显纯就匆匆忙忙的进宫了:“陛下,马六甲那边出事儿了!”
    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马六甲?那边不是有郑芝龙的舰队来回通航么?还能出什么事儿?”
    ps:推书《重生佬》
    

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许显纯躬身道:“陛下,郑芝龙部在途经马六甲航线的时候,正好遇到几个一起出海的海商被追杀,下手的是爪哇和荷南人。
    受雇于那几个海商的李吖子舰队也是损失惨重,李吖子重伤,手下几乎死光,负责保护监视李吖子的锦衣卫总旗沈炼也暴露了身份。
    如果不是正好遇到郑芝龙部归航,只怕一个活口都剩不下。
    郑芝龙部虽然击退了荷南人,可是他自己那边也有一艘福船沉没,整艘船上面的铁矿石全部沉了,倒是人员上没什么伤亡。
    臣估计,五军都督府那边的奏报也快要到了。”
    崇祯皇帝的脸色有些难看,嗯了一声之后问道:“起因呢?无缘无故的他们就敢袭击我大明的商人?”
    许显纯躬身道:“回陛下,据沈炼回报,爪哇眼红于我大明商人往来货物之利,所以联合了荷南人一起设卡收税。
    因为此前从来没有过这种关卡,这些商人就选择了冲关,所以才起了冲突。”
    崇祯皇帝的脸色依旧难看,却没有再说别的。
    大明商人不喜欢交税这事儿属于社会科学,那根本就是一门伪科学,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后世,偷税漏税也是大家在想着办法搞的事儿。
    君不见多少大佬都栽在这个上面了,比如某美的大老板某某裕,还有一代女皇某晓庆,也是栽在了这上面。
    如果说这些家伙们在大明敢这么玩,崇祯皇帝会毫不犹豫的关门放锦衣卫,可是问题在于,现在这些家伙是在马六甲那边出的事儿。
    然后崇祯皇帝就觉得不爽了自己家的事儿自己关起门来怎么处理都行,砍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那也是朕自己的事儿,爪哇和荷兰这两个逗逼敢搞事情?
    凭什么?谁给你们的勇气对大明的,冰雹大如鹅卵,还堆了足足有三尺深。
    与此相比,平谷和遵化的蝗灾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毕竟那玩意根本就没来得及成灾就被抓的差不多了,连庄稼都没来得及吃上几口,就被南洋那边黑瘦的猴子多了一些,个个都没有三分的人样,可是好好调教一番用来干活也没问题吧?
    这破铁路修起来那么要命,建奴白奴昆仑奴死了那么多,怎么样儿也不够用,等有了这些猴子接着去填,一定会再提高一些速度吧?
    等到京城到南直隶的线路修通,俺老洪也差不多该入内阁行走了吧?
    郑芝龙在接到五军都督府传来的军令时,整个人都陷入了狂喜之中爪哇行军大总管啊,灭国之功啊!
    俺老郑这回不捞个国公也得捞个侯爷!
    唯一或者说唯几蛋疼的,就是那些个藩国的使者了从来没见过,甚至于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皇帝会像这位爷这般任性妄为的!
    直接在朝堂上面赤裸裸的喊出了焚其祖庙绝其苗裔的话,这位皇帝未免也太狠了点儿?
    万一哪天这事儿要是落在自己国家的时候该怎么办?
    至于说私下串联,一起组成联军来怼大明,这种事儿想都不用想,但凡还有点儿脑子的就不会这么干。
    光一个沐王府的黔国公就能吓的缅甸不敢动弹,更不要提大明那么多的军队,比黔国公更吓人的将军还有不知道多少呢!
    唯有朝鲜使者金彦涵还有琉球使者尚家鸣表示很蛋定天下间就再没有哪个藩国比老子更乖更孝顺了,大明爸爸的板子怎么样儿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至于你们这些个好好的孝子不当,非得当逆子的家伙们,死光了干净!
    尤其是尚家鸣,现在怎么看那些个藩国的使者都是战五渣琉球并入大明之后,老子可就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官员了,身份就高你们一等,现在跟你们玩,那是瞧得起你们!
    至于因为琉球国小而瞧不起自己的那些个渣渣,以后老子就是你们高攀不起的存在!
    

第四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
    对于爪哇还有后世的荷兰,现在的荷南,让大明的所有河南人都极度不爽的那些人的作死行为,整个大明不管是文官系统还是武将勋贵系统,都已经陷入了狂欢之中。
    作死好啊,虽然说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总是想着自己跑到辽东去怼死建奴而不让自己这些个人去,但是陛下的想法嘛,做臣子的老老实实的执行就好了。
    但是对于爪哇和那个什么荷南,想要怼死他们可就爽快的多了反正皇帝陛下已经透露出来消息,自己没打算御驾亲征。
    这就意味着,大把的军功在向自己等人招手,就等着去取了。
    哪怕是最大的一块已经被皇帝陛下指定给了新鲜出炉的爪哇行军大总管郑芝龙,可是剩下的可还没指派出去呢。
    就算是郑芝龙照顾他自己人,起码也得拿出来一些分一分吧?
    你分一点儿,我分一点儿,灭国之功人人有份,岂不是美滋滋?
    至于爪哇王会怎么想,谁在乎?从这傻缺一开始敢在南洋设卡收税并且把目光盯向了大明海商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注定结果了。
    大明可没有什么出海了就不算是大明子民的规矩,更不可能视为叛徒而任由别人杀戮从炎黄二帝开始就没这个规矩!
    伴随着大明武将勋贵一脉狂欢的是张惟贤感觉自己无比头疼。
    上午送走了张家,下午又得接待李家,李家的事儿还没完呢,赵家陈家吴家刘家什么乱七八糟的就都找上门来了。
    对于这些大佬们的想法,张惟贤表示理解,毕竟灭国之功在那儿摆着,不想着捞上一口尝尝的都是傻缺。
    但是对于这些家伙们的行为,张惟贤表示很拒绝。
    而且不是口嫌体正直的那种拒绝,是真正的拒绝。
    大明朝的勋贵武将一脉,其实早就已经不堪大用了从土木堡之后,这些家伙就算是废的差不多了。
    自己家的事儿自己清楚,就连张家其实也只能说是矮子里面挑大个儿,靠着皇帝的青眼有加和老国公张辅的余荫才走到了今天。
    四平安南历仕四朝的张辅在土木堡为了老朱家战死,享受多大的哀荣都是可以理解的。
    自从土木堡之后,其实各家勋贵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太出挑的人才出现了,而且文官方面也不希望看到有出挑的人才出现在勋贵一系。
    所以当这些家伙们找上门来之后,张惟贤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想要拒绝的。
    灭国之战,功劳大是肯定的,可是一旦捅出来个篓子,那责任基本上也是大到没边儿的。
    不砍掉几颗甚至于几十上百颗的人头都不叫事儿大。
    这种情况下要是把这些家伙们安排去了爪哇,偏偏又捅出篓子来,后果很可能就是害了他们。
    到最后,蛋疼无比的张惟贤干脆在一大把年纪的情况下住进了五军都督府里面走正规流程来,你们先递上请战书,然后由陛下定夺让谁去不让谁去,张某顶不住啊!
    对于这些勋贵们的表现,崇祯皇帝只有忍不住的笑意。
    终于有了点儿勋贵们的样子了。
    勋贵嘛,武将系统的家伙们,不操刀子砍人算怎么回事儿?朕大把的银子花着是养猪的?
    虽然很满意于勋贵们的态度,但是崇祯皇帝很想把沐天波扔到爪哇去混军功毕竟这么有名的家伙,有名到历史小白崇祯皇帝都知道沐天波忠心赴死的事儿,忠心肯定是有的。
    这样儿的家伙不好好提拔一下简直就是没有天理的事儿。
    虽然说沐天波的天资差了点儿,但是忠心啊,忠心耿耿到陪着皇帝去死的人才是皇帝该重用的对象。
    人才这玩意大明什么时候缺过了?随便划拉划拉就能弄出一堆来。
    远了不说,讲武堂里面能挂帅南征爪哇的就能找出几十个来,孤儿幼军里面可堪一用的也不在少数了。
    在大明,十六七岁的少年已经完全算是成年了,扔到军中做个低级军官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等到爪哇平定了之后,这些人不管是留在爪哇还是调回大明,资历都足够他们再向上爬那么一级两级的了。
    当然,崇祯皇帝还没有打算用这些孤儿幼军,最起码现在不是用这些人的时候。
    区区一个爪哇就要用到这些人的话,崇祯皇帝也别混了,大明的勋贵们更别混了,统统找棵树吊死就行了。
    比如煤山上的那棵老歪脖子树就不错?
    跟张惟贤一样头疼的还有郭允厚和崔呈秀。
    郭允厚头疼的是比如粮草的调派,比如征发民夫等等问题,崔呈秀则是头疼后面的军功统计和升赏什么的,这些可都是兵部的事儿。
    虽然说看起来崇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