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番客套之后,完颜宏拍着胸膛保证道:“夏兄弟放心,咱们都是炎黄苗裔,又同为圣天子效力,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互帮互助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额哲很感觉,离着不算是太远的沈阳城里,黄台吉很很感动,尤其是收到代善等人带回来的战利品之后就更感动了。
    战马,刀剑,弓箭,粮食,女人,奴隶,要啥有啥,应有尽有。
    在这个代善等人大胜归来之后分战利品的日子里,自己的心头肉海兰珠又给自己生下了个儿子,那就更感动了!
    黄台吉一感动,觉得得让天下人知道本汗的仁德,都得跟着感动感动才行。
    然后黄台吉就选择了大赦天下建奴那边的牢房顿时为之一空。
    大赦天下这招,是黄台吉跟着汉人的皇帝们学会的,听说汉人皇帝总是会在喜庆的日子里面选择大赦天下。
    实际上,大赦天下是要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才会颁发的赦令。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的存在,那就是凡蒙大赦之人,被赦免之罪不能作为刑事前科和累犯的理由。
    黄台吉本身只是高兴,特别高兴,但是布木布泰就不这么觉得了。
    自己也同样生了个儿子,早早的就取名福临,可是海兰珠的儿子却迟迟没有取名。
    再加上黄台吉大赦天下的动作,更是让布木布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黄台吉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下一任的大汗。
    大金国哪怕是再怎么日薄西山,再怎么一天不如一天,那大汗也不是普通的固山能比的吧?
    更何况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那也轮不到她海兰珠的儿子吧?
    可是皇太极这个老狗现在的作法,明显就是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储。
    如此一来,自己之前拉拢分化多尔衮和代善他们的关系,到最后竟然是替海兰珠生下来的孽种做了嫁衣?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暗自咬牙切齿一番之后,决定给海兰珠送些被身子的东西。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大明的崇祯皇帝也很不高兴。
    崇祯六年的正月,原本京师下了场大雪,都他娘的赶上雪灾辣么严重了,可是开春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的雨。
    不光京师,连江西那边也是一样,死活就是不下雨。
    这时候想要搞什么南水北调工程,纯属于扯蛋就算是人力和技术要求都满足的情况下,南方的水量也达不到要求!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颇有些先见之明的要求把正月里的雪都化成水然后储存起来,整个京师及附近,在崇祯六年就别想有一粒粮食的收获。
    然而就是在这么大旱的情况下,大明的官员们依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该贪的还是贪,该伸手的还是伸手。
    至于自己也贪了那么一点儿。
    砍完了人之后,崇祯皇帝又一拍脑袋,觉得这些个混账东西都是管的轻,上下勾连的破事儿肯定不少,尤其是一开始当官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开始研究些歪门邪道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告诉吏部,这事儿得注意:“朕惟祖宗朝求才用人,原不徒凭文艺,尽拘资格;惟在敦尚行谊、选建贤能,以佐治理。
    故童子必入小学,遇试先核德行;自入学以及释褐,必有实德,方许登用。异日败行,考官并坐。
    至于四海之大,岂无潜修硕德、积学弘才、清直刚方,实堪大用者乎!更宜简拔一、二,以示风劝。
    若科道,不必专出考选;馆员,须应先历推知:并当廷议,垂为法守。”
    别的基本上可以忽略,最主要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谁的人谁负责。
    你们不是讲究什么座师么?不是喜欢玩什么师徒同窗么?
    没问题,朕也不强制你们改掉这一套臭毛病,甚至于朕还赞成你们玩师徒情谊谁的学生犯了事儿,考官座师同罪!
    让你们这些个混账东西继续讲座师情谊!朕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少个脑袋够这个情谊砍的。
    工科给事中孙晋觉得前边几年又是山西又是陕西的,光研究这两个地方的河道桥梁了,连两条铁路都修的那么稳定,现在也应该想想别的地方了。
    然后孙晋就告诉崇祯皇帝:“徐、邳而下至安山,无岁不决,无决不害;而最剧者,莫如苏嘴、建义等处。宜亟讲求疏塞之方,此天下兵饷通塞之间也。”
    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这六部的给事中们终于开始干自己该干的事儿了,不再成天的想些别的事儿,这就是个进步。
    毕竟你一个户部侍郎却总想着人家五军都督府的事儿也不太像话不是?
    就像户部侍朗刘荣嗣说的那样儿:“今承宗督辽,复施其旧策,当派员督促,命其速速进兵以平奴。”
    你他娘的是户部的,人家孙承宗怎么干那是五军都督府的事儿,关你屁事儿?
    心中不爽的崇祯皇帝干脆就把刘荣嗣半年的俸禄给没收了,然后告诉刘荣嗣好好把自己那一摊子事儿搞明白,你户部是不是太闲了?
    既然太闲了,就把田赋的事儿给朕研究一下,看看该怎么个收法,现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跟以前都不一样了,不能按以前的老套路来。
    然后刘荣嗣振振有词的告诉崇祯皇帝:“「赋役全书」款目错杂,田亩、丁口又率不得原额;增减多少,何由稽考!莫若以「万历会计录」为据,合派辽饷,另立一门,庶攒造为易。”
    然后崇祯皇帝的眼睛就眯了起来,盯着郭允厚道:“若年年如此,要户部核查天下田地民册还有何用?郭允厚见事不明,着罚俸三月。”
    对于刘荣嗣,崇祯皇帝并没有说该怎么处理,是杀是砍?还是千刀万刮都没有说,但是在第二天,崇祯皇帝就收到了刘荣嗣要求告老还乡的诏书。
    然后许显纯手下的狗腿子们就开始了疯狂的活动,可是发现这家伙确实算是比较干净的那个,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回报给许显纯。
    既然查不出什么毛病来,那就荣归吧挂了个户部左侍郎的衔,然后随便加了个根本就没有鸟用的太子少傅,刘荣嗣就回老家了。
    由于崇祯皇帝早就看着户部除了郭允厚以外的其他人不顺眼,所以司礼监太监张彝宪也跳了出来,表示户部加上工部这两个部门到现在还欠着陛下的钱呢。
    累计达到了一千七百万两,是赋,不是税。
    正在心疼自己内帑的崇祯皇帝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儿,当即就乐了,然后告诉户部和工部要把这七千七百万两银子给朕交回来。
    郭允厚和薛凤翔就恨上了刘荣嗣。
    如果不是刘荣嗣,崇祯皇帝也不会看户部不顺眼,更不会有张彝宪这个死太监跳出来搞事情。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刘荣嗣干脆选择了去新明岛,离着大明远远的,省得哪一天就莫名其妙的消息了。
    刘荣嗣一跑,跟着刘荣嗣混的一些官员们也选择了跑路不辞官,请调新明岛。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尽数允了,然后就打算把崇祯六年的科举之事赶快搞定。
    只是还没有等崇祯皇帝把科举的事儿想明白,辽东那边儿就来了消息新鲜出炉的皇帝忠犬夏额哲,搞了个大新闻。
    

第四百四十七章 疯狗咬了矮矬子
    时间眼看着就入了夏,到了崇祯六年六月的时间。
    南直隶到苏杭这一条线上,或者说沿海的这一片地方算是遭了灾了。
    先是狂风,其声如雷,大杨尽拔之,门首桥板重三四百斤,直接就被疯给掀到了河里。
    然后是暴雨,雨五六寸,水涨三四尺,靖江半夜之时江水就泛溢入城,通州、瓜州等处也是一样被淹,就连没有下雨的六合县,水都淹了五六尺之深。
    头半年滴雨不下,说下就来了这么一场大的,江南之地现在等同于大明的多半个粮仓,然而结果很可能就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颗粒无收。
    崇祯皇帝觉得脑袋疼,一个有两个大就不说了,脑袋瓜子就像是被人拿金瓜给砸了一样,嗡嗡嗡的响着疼。
    江南,水灾,没粮食,救灾,买粮食,修铁路,皇家学院,辽东建奴,建奴人头。
    这些关键词连在一起之后就组成了一个字,钱。
    国库和内帑刚刚收上来的赋税还没捂热乎就得花掉一大半。
    就在崇祯皇帝头疼自己家的内帑又要没钱了的时候,夏额哲在辽东搞出来一个大动静。
    夏额哲还没有去辽东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曾经拿着自己注释过的论语,结合工科狗的理论,对夏额哲解释了一番比如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
    “蛮子嘛,有君主都比不上咱们炎黄苗裔没有君主的时候,更别说咱们现在有君主了。当然,这个君主指的是朕。”
    比如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吃了大明给的食物却对大明没有尊敬爱戴,就这是连猪狗禽兽都不如啊。”
    还解释了一翻什么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你今天多抓一个建奴,建奴就少一个,你今天不抓,建奴就还是那么多。”
    然后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书籍就扔给了夏额哲,要求他到了辽东以后好好学习。
    当然,这些书都是被崇祯皇帝注释过的,尤其是墨子里面,重点突出了兼爱的那一部分。
    夏额哲去了辽东以后,也确实是好好学习了,甚至于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然后这家伙从论语和孟子里面就读出来四个字:“尊王攘夷”。
    尊王这两个字没什么好说的,伟大的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那就是中原,草原,天下所有日月所至之地,所有一切能呼吸生物们的指路明灯,灯塔,红太阳。
    重点在于攘夷。
    首先是攘这个字,提手旁,说明了要用手去实现,这个字的意们,比如山东响马,比如陕西老秦人,比如四川袍哥们则是表示懵逼。

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头疼
    山东响马头子觉得既然草原上的蛮子们组团抢了矮矬子,那自己联合上老秦人还有袍哥们把蛮子们抢了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看着草原蛮子高举着的明字大旗还有夏字的帅旗,自认为还算是饱读诗书,在学问上面能全面压制老秦人和袍哥们的响马头子也有些懵逼的感觉。
    山东响马头子孟繁星拉着离自己不远的老秦人头子王豪杰还四川袍哥头子大扁担刘航开始研究了起来。
    研究的主题就是对于这伙儿蛮子该怎么处理,要不要下手黑吃黑一波算了?
    刘航觉得搞他一下就好了嘛,一看那些标志性的罗圈腿还有那红乎的脸上长着的络腮胡子就摆明了是蒙古人蒙古人哎,四川跟他们仇大的很,搞一下子出出气也是好的。
    就在三个人正在研究的时候,蒙古人那边却驰来一骑,马上的汉子明显也是蒙古人。
    来到三人不远处勒马停下施礼之后,那汉子便操着一口别扭的大明官话开口道:“子曰,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家侯爷请三位头领过去一叙。”
    孟繁星表示自己的脑袋有点儿不够用。
    自己身为孟子他老人家的后人,现在有个蛮子在自己跟前说子曰?还有朋自远方来?
    朋是谁?听他话里的意思,朋是指的自己这伙人?山东响马加上陕西老秦人还有四川袍哥?
    侯爷?蛮子成了大明朝的侯爷?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互相使了个眼色之后,孟繁星便开口道:“请前头带路。”
    见到了夏额哲之后,就见这个一身大明侯爷打扮的蒙古汉子大声笑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得见三位,实在是荣幸之至。”
    孟繁星和王豪杰还有刘航继续懵逼你一个蒙古蛮子混成了大明朝的侯爷,这个事儿可以理解,毕竟混成国公的死忠份子也有过,可是也没听说谁跟你丫的一样子曰诗云的啊。
    夏额哲却是显得很高兴:“在奴尔干都司得见我大明百姓,本侯这心里实在是高兴。这样儿,一会儿咱们先喝酒,回去的时候,三位各自带上百十个蛮子,当是本侯的见面礼了。”
    孟繁星等人更懵你这是把我们当成一伙儿的了?不过也对,毕竟这家伙是大明的侯爷,跟自己等人也算得上是一伙儿的。
    夏额哲见三人拱手致谢,心中更是高兴,当即便吩咐手下人去准备些吃的反正附近应该有些小部落,弄些羊来吃是很简单的事儿,远了也不怕,反正战马的速度足够快,去抢就是了。
    孟繁星等人虽然也看那些个矮矬子们很不顺眼,可是好歹都是干的同一件事儿,奴尔干都司的地方够大,奴隶够多,因为倒也没起过什么冲突谁抓了谁就去卖,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夏额哲这家伙一来就把倭奴们给连锅端了,这事儿会不会惹得倭奴发火,然后再和建奴搞到一起去?
    夏额哲则是很不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