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却从来没有谁敢当着崇祯皇帝的面儿把这个问题捅破。
    原因很简单,一旦捅破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人为的制造南北对立。
    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而洪承畴现在之所以把这个话题给挑破,说白了还是赌一把。
    反正依着崇祯皇帝现在对于铁道方面的重视,加上自己的忽悠,只要是南北沟通上的问题解决掉,那南方的问题也就不会再成为问题了。
    而自己更可以借着忠心敢言的这个印象分,在以后争取下能不能入阁。
    所以说洪承畴在赌,赌的就是崇祯皇帝现在对于南方也不满意,更赌上崇祯皇帝对于铁道部有足够的重视。
    崇祯皇帝对于洪承畴的这种心态,其实心里也是有数的。
    就像是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一般,有多少人是抱着火了包养嫩模不火下海干活的心态在写书的?
    虽然说大部分,甚至于百分之八十的作者都避免不了下海干活的命运,可是总有那么一些顶尖的作者实现了当初包养嫩模的豪言壮语。
    当然,还有很多就是不上不下,钱有的赚,饭也有的吃,可是想要包养嫩模,钱还是不够。
    洪承畴现在就是这种心态。
    赌一把,赢了,自己就能把这个铁道部揽在手里,甚至于以后争取入阁。
    输了,撑死了就是当个傀儡尚书,再或者是回家种地。
    而洪承畴就算是有回家种地了,那也叫致仕,该有的好处一样儿都少不了。
    甚至于只要这家伙主动提出来去新明岛上跟着唐王朱聿键他们几个混,那崇祯皇帝就得给更多的好处。
    比如说大量的赏赐和升官,这些也都是应有之意。
    毕竟现在新明岛上连太尉太师和丞相还都没有整明白呢已经去了新明岛的那些人,没有合适的人选,而能够承担起太尉和丞相之职的人选,又没有人愿意跑到新明岛上去混日子。
    洪承畴敢赌敢下注,崇祯皇帝就敢接,更何况人家洪承畴已经这般表态,就差把自己的一片忠心挖出来后让崇祯皇帝瞧瞧了。
    呵呵笑了几声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好,不愧是朕看中的人选,爱卿之言,果然是老成谋国之道。”
    洪承畴谢恩之后,崇祯皇帝又笑道:“爱卿以后这铁路,应该怎么个修建法为好?”
    洪承畴道:“启奏陛下,臣未曾看过工部测绘的结果,不敢妄言于何处修建为上,但是臣心中,却也有一点儿想法。”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爱卿尽管说来听听。”
    洪承畴道:“启奏陛下,铁路之修建,首先以运兵方便为宜,其次以方便货运为宜,再次以方便百姓出行为宜。
    如今此物刚刚开始修建,速度比之马车尚且多有不足,故而不考虑方便百姓之事,仅考虑运兵与货运即可。
    而用兵之地,以我大明如今的情况来说,无非是北边的蒙古,东北的建奴,西南之地,南洋各国。
    如果有朝一旦铁路所需的铁轨产量足够,那么便应该将之铺遍大明,现在则只考虑蒙古与建奴即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问道:“那南洋各国与西南之地呢?”
    洪承畴道:“南洋各国,原本就侍奉我大明如父,现在更无敢擅起刀兵者,故而可以先缓一些。西南之地,土司众多,不服王化者甚众,奢安之乱便是例子,故而缓不得。
    方今之势,应该先修通往山海关的铁路,然后再依靠铁路不断的修筑堡垒以向建奴方向推进。
    其次,则是修建通往南直隶的铁路,然后由南直隶分岔为三路,一路向着东南,一路通往四川,另一路则通向云贵之地。
    通往东南之地的铁路,乃是为了方便将东南之地的粮食等物运往北方,通往四川和云贵之地的铁路,乃是为了方便投送兵力至彼,镇压土司判乱。
    甚至于如果可行,由京城通往山西、陕西之地的铁路也应该进行修建,到时候东南之地粮食产的多,便可以通过铁路运往京城,然后再运往山西陕西之地。
    此物虽然行的较慢,却仍是快于人力运送,更是没有什么火耗,臣以为,此物便是我大明之骨,不可不重。”
    听着洪承畴的一番话,崇祯皇帝干脆站起了身,鼓掌笑道:“好,洪爱卿所见与朕略同,朕心甚慰啊。”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笑着道:“可是,铁路的修建,即便是除云铁轨和车头车厢的生产之后,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洪爱卿有没有想过?”
    洪承畴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铁路毕竟不像是直道的修建,不便之处尽可以绕道而行,其中涉及藩王众多,百姓民田更多,该当如何是好?”
    洪承畴见崇祯皇帝提出了这个问题,则是苦笑道:“启奏陛下,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大问题不好解决。”

先分享两个段子,别的作者编出来的黑朕的
    校花对我表白了,她羞涩地站在我面前,问我:“你愿意当我的男朋友吗?”
    我没有说话,默默从衬衣口袋拿出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温婉动人的女孩子。
    她看了一眼,眼神便黯淡下来:“她是你的女朋友吗,很漂亮,我比不上她!”说完,她伤心地跑开。
    望着她黯然离去的背影,我没有说话,把照片放回衣兜,点燃了手中的烟。
    心中想道:“妈的都没暴君女装漂亮还想当我女朋友?”——
    女:“你有房吗?”
    暴君:“没有!”
    女:“你有车吗?”
    暴君:“没有!”
    女(愤怒状):“那你怎么有脸跟老娘求婚?”
    暴君(一脸平静):“虽然我没房没车,但我写了《回到明朝当暴君》!”
    女(震惊):“啊?那本一看就能断定会成神的《回到明朝当暴君》,是你写的?”
    暴君(点头):“嗯!”
    女(开始脱衣服):“咱是先去领证呢?还是先洞房再说?”
    暴君(匆忙掉头):“先洞房,先洞房!”
    完事后……
    女(妖娆无限的搂着暴君):结婚后你能不能把稿费都给我管着?我会是个持家的好女人。
    暴君(一脸无奈):我也想,可是我的稿费卡在老婆那。
    女(吃惊的):你有老婆,还把稿费都给了她?
    暴君(一脸纯真):嗯啊……
    女(有些失望):那你能给我什么?能给我换个新手机吗?
    暴君(坐起来拿过手机):我看看能不能从山水逼王那借点……
    女(一巴掌打在暴君第三条腿上):写了这么火的书,还穷成这鸟样,你怎么不去死?——
    ps:朕想砍死这两个写段子的。

第四百一十八章 赌赢了
    崇祯皇帝笑着问道:“是什么问题?”
    洪承畴躬身道:“启奏陛下,乃是黄河的问题。若是想要从京城修建铁路直通南直隶,则无法绕过黄河。
    黄河河面之宽超乎想象,往常渡江皆是用船而行之,修建铁路过去,则必须修建大桥横跨黄河才行,否则的话,便只能修建到河岸,换乘渡船之后,再由对岸的火车接力。
    虽然说这样儿也不会耽误多少,可是比之有大桥横跨黄河,毕竟是差了一层。”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道:“爱卿所虑,朕也已经想过了,只是现在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寄希望于皇家学院与工部,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罢,实在不行,便只能是南北接力而行之。
    倒是朕方才所说的问题,又该如何是好?”
    洪承畴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话来。
    崇祯皇帝看着洪承畴满脸为难的样子,笑道:“怎么,洪爱卿是有什么想说却又不敢说的么?”
    洪承畴躬身拜道:“启奏陛下,微臣心中确实有些想法,只是太过于大逆不道,故而不敢言之。”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知道洪承畴说这话的意运列车?
    如果真那样儿,运人的时候倒是压力大减,但是铁道部的部长下台也是肯定的事儿了——整个中国多大,每天需要通过火车来转运的货物又有多少?
    现在的大明倒是不用考虑这个,可是那比马车慢了无数倍,跟骡子差不多的火车跑起来想要运人?
    省省吧。
    所以崇祯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这事儿,除非等到哪一天火车头的速度达到了跟马车跑起来的速度差不多了才会考虑。
    但是洪承畴显然不这么想。
    快了还是慢了无所谓,有跟没有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只要先有了运人的车厢,慢慢的乘坐火车的人多起来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倒逼皇家学院想办法给车头提速了。
    大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洪承畴自然是没有理由再留在宫中了——崇祯皇帝本来就就瞧洪承畴不顺眼,难道还能留下他吃个饭什么的?
    洪承畴出宫之后,崇祯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东边。
    穿过了无数山河之后,崇祯皇帝好像看到了黄台吉正在抽着福寿膏的模样,冷笑道:“你抽,但是别抽死你丫的,等爷过去了好好让你抽!”
    崇祯皇帝穿越到了大明朝已经快整整三年的时间了——从天启七年到崇祯三年。
    这三年里,崇祯皇帝每时每刻担心的事儿就两个。
    一个是那个送快递的,别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然后带着手下浓烟滚滚的杀到京城,把自己逼的挂在老歪脖子树上。
    另一个就是黄台吉这个混账东西了。
    毕竟没穿越之前,崇祯皇帝可是看多了包衣奴才们的吹捧——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真到穿越之后,崇祯皇帝才发现狗屁的不可敌,连戚继光手下的浙军都差点儿把建奴给怼死,还不可敌?
    算逑吧,吹牛逼也得有个限度不是?
    现在自己的兵已经练出来了,铁路也修出来了,连最头疼的税收问题也给解决了,剩下的呢?
    剩下的就是等铁路修到山海关之后去怼死黄台吉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围大凌城
    崇祯皇帝万分挂念的黄台吉此时也在想着怎么样儿才能一改当下的态势,然后去把明国的狗皇帝怼一波。
    最好是让那狗皇帝承认自己在辽东的统治地位,否则的话,总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想了半天之后,黄台吉才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都是已经死了的努尔哈赤留下的麻烦。
    瞧瞧这破缺席,玩什么八王议政?本汗自己一个人的权利要分给八个人,这八个人如果搞到一块儿去了还能够罢免本汗?
    彼其娘之,这不对劲啊,得改。
    而且自觉得自己手里有了红衣大炮的黄台吉认为自己的家伙儿也够硬,没道理不好好收拾收拾然后去灭了那狗皇帝。
    所以黄台吉干脆把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给召集到了一起,研究一下改制的事儿。
    其实所谓的商议,基本上也就是黄台吉的一言堂。
    代善跟黄台吉不对付,可是当初被多尔衮给摆了一道之后,代善就恨上了多尔衮,两人嫌隙渐生,如此已经是势同水火。
    阿敏就更不用说了,身为大明的建州都指挥使,虽然是暗地里一直见不得光的,可是阿敏觉得黄台吉这种蛮子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自己只要把消息报给大明朝廷就行了,剩下的也不用自己多管。
    至于阿济格和多铎则是站在多尔衮一边的,哪怕是现在多尔衮要造反,两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反。
    而多尔衮则是因为布木布泰的关系,暂时性的跟黄台吉搅和到了一起。
    济尔哈朗是舒与哈齐的第六子,本身应该是与阿敏走的最近,可是实际上,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努尔哈赤的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
    所以济尔哈朗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与阿敏的关系倒是一般中的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济尔哈郎才会在舒尔哈齐和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谋反不成,舒尔哈齐被幽禁至死,阿尔通阿和扎萨克图被杀之后继续受到信任和重用。
    而这里面最倒霉的应该就算是阿敏了。
    莫名其妙的差点儿被老奴努尔哈赤给弄死,后来就算是在黄台吉等人为了收买人心所以坚持求情的情况下免于一死,一半的家产也被老奴给没收了。
    所以阿敏在面对着大明的锦衣卫接触之时,立即就倒向了大明反正建奴自己的日子不好过,黄台吉比之明朝的那个小皇帝差的太远,而跟明朝搞到一起又能实现自己那个死了的老爹的遗愿,怎么看都是很合算的事儿。
    至于莽古尔泰,虽然自己不爽黄台吉很久,可是却被压制的死死的,因此也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随着黄台吉这狗东西折腾去。
    八大贝勒里央除了代善与莽古尔泰算是一条心,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