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崇祯皇帝笑道:“有道是人之将死嘛,朕就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
    顿了顿,崇祯皇帝便接着道:“自从河南府的事情之后,朕就打算好好看看这孔雀明王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人物,敢在大明搅风搅雨,当真是好胆识!
    你倒也聪明,在西安府的时候就直接转向了松潘卫而没有留在西安府碰运气。
    只是,恰恰是你的聪明把你给暴露了出来。
    你就不能动脑子想一想?松潘卫屁大的地方,突然出现一些陌生人,谁心里能没有个逼数?
    更何况,你还是跟着朕的大军从河南府出来,然后经过了西安府又出现在这松潘卫的。”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是冷笑一声,接着道:“千不该万不该,你还有胆子敢上街跟朕玩什么偶然相遇的那一套,想要色诱于朕。
    虽然朕玉树临风又英俊潇洒,可也不是你能觊觎的,如今却是傻眼了吧?露馅了吧?”
    惨然一笑,白衣女子道:“好一个狗皇帝,本座这回栽的不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崇祯皇帝却冷笑道:“别他娘的在老子这里装的大义凛然的模样,上一次你们孔氏北宗倒霉是你们自己家的人作死,虽然说跑了一个小姑娘,朕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连海捕文书都懒得让人发,就是想着朕有好生之德,为人要宽宏大量不是?
    而且你他娘的把账算到了老子头上,老子都还没生气呢,可是你倒好,还他娘的整出来个什么孔雀明王来给老子添乱?”
    白衣女子冷笑道:“孔子大成至圣先师教化万世,如今却是落得个满门被灭的下场,狗皇帝,你的良心就不会痛么?”
    崇祯皇帝又捡起了折扇,唰的一声展开之后轻轻的摇着,开口道:“瞧瞧,多他娘的大义凛然?
    可是朕想要问一句啊,大成至圣先师不先师的先不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话,可是你孔家的老祖宗说的吧?
    到现在已经多少世了?还没斩光呢?
    就算是孔子遗泽够深够厚,可是你孔氏怎么分了南宗北宗,你自己心里也没有点儿逼数?
    五胡乱华进没见你孔家如何,蒙元来了你孔家跪舔的倒是挺积极的。
    朕都在想,若是有朝一日建奴进关了,你孔家是不是还得再上个什么劝进表?”
    白衣女子怒道:“蒙元之时,我孔家为了保住祖庙而忍辱负重,这才分裂成了南北二宗,这还不够么?
    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这些过错,就要尽灭了圣人之后,昏君!狗皇帝!”
    崇祯皇帝却笑道:“没错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说你孔家就得为自己犯的错误承担代价不是?
    别跟朕说你孔家向关外建奴走私粮食的事儿你不清楚,孔兴燮可是都老老实实的交待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却是以手抚额,仿佛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一般:“不过也对,你一个小娘们儿能知道些什么玩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下百姓的疾苦与你何干?”
    白衣女子怒气更甚,却又找不到话来反驳崇祯皇帝的说法,脸色更是青红不定,显然已经怒极。
    崇祯皇帝却轻摇折扇道:“瞧瞧,被朕说穿了你们孔家的真面目就气成这个鸟样儿,可是你家犯的错事你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非圣贤就给揭过了?
    朕想问一句,凭什么?
    孔子讲究礼,可是当时尚有周天子,他周游列国干什么去了?
    孔子讲究个华夷之辩,可是蒙元外族南侵,你孔家又干什么去了?
    不要脸就好好的不要脸,非得立个牌坊干什么?嫌丢人丢的不够,还想要找块遮羞布?
    那不好意思,朕觉得这事儿不成,朕觉得是到了给孔圣人正名的时候了,不能让你们这些个混账东西败坏了他老人家的名声。”
    又是一声冷笑后,崇祯皇帝接着道:“对了,既然都说到了这里,朕不妨再多告诉你一些东西。
    北宗暗杀了南宗的事儿,其实是朕派人去干的,栽赃陷害嘛,就像是孔子诛少卯正一般,朕也会玩。
    还有除了衍圣公的爵位,也是朕指使的,就是因为朕看你孔家享受的太多却忘了自己的祖上到底干过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也是为了防止有一天你孔家再去跪舔外族。
    打着圣人的旗号享受着超然的待遇,却干着给圣人抹黑的事儿,朕想问问你,脸呢?”
    孔允祯此时的脸色已经是通红一片。太他娘的羞辱人了,仿佛自己浑身上下的衣服已经被扒的一干二净。
    可是扒光了也就算了,这狗皇帝的行为就像是在说太丑,朕都硬不起来一般,这就是裸的羞辱。
    从小不说锦衣玉食也算得上是娇生惯养的孔允祯什么时候受过这般的羞辱?
    只是这狗皇帝说的这些事情,自己就算是知道的详细,也可以说是隐约知道一些。
    狗皇帝并没有撒谎,基本上都是真的。
    恼羞成怒之下,孔允祯道:“多说无益,如今本小姐落在你狗皇帝的手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崇祯皇帝笑了笑,唰的一声又将折扇收了,笑道:“杀了?剐了?你一个小娘们儿,还当不得朕费这么大的功夫。”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宣许显纯过来见朕。”

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祯审案
    钓鱼嘛,崇祯皇帝还是有胆子玩一玩的,尤其是针对于想要造反搞事情的什么孔雀明王。
    而钓鱼的方法也很简单,崇祯皇帝从洛阳离开之时,后边就跟了一堆的人,有普通了,您这吃百姓的民脂民膏已经够肥了,临行前要是再吃那么好的,怕您消化不了,到阎王那儿不好交待。”
    刘之愚语塞。
    锦衣卫校尉都把话说的这么直接了,再想别的又有什么用?
    等到锦衣卫校尉离开了,刘之愚才对着狱卒吩咐道:“去,给老爷弄些好酒好菜过来,剩下的银子都是你的。”
    说完之后,又从靴子里面摸出来一张银票谁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瞒得过进牢之前搜身的。
    狱卒接过了银票,却根本就没有出去,反而冷笑道:“老爷,您就别想啦,前几天皇帝在城中闲逛,没有人管您,小的也乐意赚上几两银子。
    可是现在,牢房外全是锦衣卫的人,小的哪儿来那么大的胆子去给您买酒买肉的?
    您哪,安心的等着死就是喽,何苦还想这呢有的没的呢?”
    刘之愚眼睛一瞪,怒道:“你!”
    狱卒却缩着身子赔笑道:“您瞧瞧,小的拿了这银票,后面不还得帮着收殓您老人家么,您到了底下,可别编排小人的不是啊。”
    刘之愚却突然笑道:“罢了,你先拿着罢。等过几日皇帝走了再替本老爷去买就是了。”
    狱卒好奇的问道:“过几日?老爷,您糊涂了哇,刚才那锦衣卫的老爷可是说了,这就是您最后一顿饭了啊?”
    刘之愚笑笑,却没有再理会这狱卒。
    松潘县的县衙,往日里不是没有人敲过这鸣冤鼓,但是不管谁来敲,都是做为苦主的一方来敲的。
    当然,苦主到底苦不苦的,那就另说有的是真苦,可是这样儿的往往敲了鸣冤鼓也没有什么,除了挨上一顿揍之外。
    有的么,只是名义上的苦主,但是这些人往往又真是靠赢了官司。
    其中都涉及到了些什么东西,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可是今天这松潘县的大堂前,敲响鸣冤鼓的却是锦衣卫百户关步关大人陛下说了,这鼓是替松潘县的百姓敲的,务必得让百姓们看到。
    所以这鼓敲起来可就带劲的很了,敲一下可不成,敲一阵也不成,敲上几声之后停下,过上一会儿再接着敲才成。
    关步的这种敲法,很快就引来了百姓位的围观原本以为今天审判县官大老爷的传言就是有人造谣,想不到还是真的。
    除了戏文里面的类的,还没有听说过皇帝老子亲自审问县令的?
    这是个稀罕事儿,得去看看。
    崇祯皇帝这长相,跟老百姓们想的不一样。
    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崇祯皇帝应该长的慈眉善目,英武不凡,神灵转世,仙人下凡,再加上崇祯皇帝在草原上干的事儿,起码也得是身高丈二腰围八尺,胳膊上能跑马,拳头上能站人。
    可是现在坐在大堂上的那个小白脸是什么人?当今天子?崇祯皇帝?
    涌进大堂中的百姓们有些懵逼实在是这个家伙不少人见过,经常摇着一把春宫扇在这松潘县里晃悠……
    这下子,松潘的百姓就有些挠头了。
    跪肯定是要跪的,连一个县令大人都要跪,更别提皇帝老子了。
    可是这看起来跟其他浪荡公子哥儿并没有什么区别的家伙……
    大堂之中的百姓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山呼万岁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崇祯皇帝努力的想要保持一些自己的威严,可是脸上却是忍不住笑意,最后干脆放弃了努力,开口道:“都起来吧,地上凉,就不要跪着了。”
    懂的多一些的百姓,还知道谢个恩什么的,剩下的只觉得这皇帝挺亲切,没什么架子,当下也就顺势站了起来。
    崇祯皇帝见状也头疼了还是紫禁城里上朝的时候,那些个官员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好看。
    咳了咳嗓子,崇祯皇帝便拿起了身前的惊堂木,重重的拍了下去,喝道:“带刘之愚!”
    等刘之愚被带上了大堂后,自然就有锦衣卫过去一脚踹在腿弯处,让其跪在地上。
    崇祯皇帝却是直接从身前的案几之上拿起一本小册子,翻开后念道:“天启五年二月,贪银一千三百两;天启五年四月,得田二十亩;天启五年九月,得银一千两;
    天启六年一月,得银两千两,纳小妾一房;天启六年三月,得田百五十亩,刘之愚面有得色;
    天启七年一月……
    天启七年二月……
    崇祯元年,刘之愚私谓上刻薄寡恩;
    崇祯二年三月,刘之愚得银三百两,长叹不已,谓之曰今上刻薄;
    崇祯二年七月,得田五十亩,复叹之曰大不如前云云。”
    念完之后,崇祯皇帝便随手将小册子扔回了案几之上,神色玩味的道:“大不如前?不知刘大人是怎么个大不如前?
    你刘大人自从天启四年为官以来,就第一年的时候没贪,崇祯元年的时候没贪,剩下的时候你哪年少贪了?”
    刘之愚干脆叩首道:“罪臣罪该万死,望陛下息怒。”
    崇祯皇帝叹息道:“天下粥粥啊,朕欲借汝人头一用,如何?”
    出乎崇祯皇帝意料的是,刘之愚根本就不怕死,反而挺起了身子道:“启奏陛下,以臣之罪,自该剥皮实草,罪臣不敢求饶。”
    这还是个不怕死的?8)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家少林寺
    此时大堂上的来说去,就是不让公子爷进去是吧?”
    小沙弥依旧是双手合什,只是低低的宣了一声佛号:“阿弥佗佛。”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却是没有再话说,反而是转身向着山下而去。
    回到了迎客亭之后,崇祯皇帝就对着等候在此的许显纯等人吩咐道:“摆开仪仗,登山。”
    皇帝登山,少林寺再多几个胆子也不见得敢玩什么封闭山门的手段。
    只是由于少林寺现任的住持海宽大和尚还在京城的锦衣卫里面苦逼的跟着张显庸和段小荣等人在编写大明版的佛本是道,现在的少林寺暂时由海宽大和尚的师叔如心在执掌。
    一连串的迎驾礼仪,等崇祯皇帝进了少林寺之后,便笑呵呵的开口道:“今儿个朕突然想要来少林寺瞧瞧,原本应当广开山门的少林寺却闭了山门,莫非是佛祖怪朕杀业太重,这佛法与朕无缘?”
    如心和尚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一声不好,当下便躬身道:“阿弥佗佛,佛法有云,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陛下虽然在草原与辽东多有杀戮,却是为了天下之百姓,佛祖又如何肯怪罪?
    今日之事,实在是敝寺与同门之间交流佛法,不宜为外人所观,又不知陛下光降,这才有了闭寺之事,还请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呵呵的笑道:“朕虽然不懂佛法,却也知道理越辩越明这个道理,不知道朕能不能听一听?”
    如心和尚有心拒绝,却也没有胆子直接开口拒绝,心里就开始有些纠结了。
    今天如果说少林寺有稳赢的把握,还用得着封闭山门?
    问题不就在于没有稳赢的把握么?
    现在要是让崇祯皇帝再看到少林寺被同行批驳成死狗的模样,那人可就丢到了释迦摩尼头上去了!
    只是皇帝开口,也由不得如心和尚再拒绝,当下只得合什道:“阿弥佗佛,陛下愿意听佛法辨论,自然是好事。”
    崇祯皇帝见如心和尚应了,便接着问道:“不知道今儿个与贵寺辩论的是哪家的和尚?”
    如心和尚躬身道:“回陛下,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