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自己心疼了。
所以当李鸿基敲开了朱聿键的舱门之后,就发现舱中十多双眼睛齐齐的盯向了自己。
压力山大。
定了定神,李鸿基拱手道:“启奏殿下,李过已经带队回来了,一个千户所,一人未损。”
朱聿键闻言高兴了起来。
有岛就有水是肯定的事儿,一时半会的找到没找到其实没多大关系,早晚会找到的。
至于吃食,海上有的是鱼,这个更不用担心。
只要人都活着,那就是好消息。
心中大喜的朱聿键连声吩咐道:“快,传李过进来答话!”
李鸿基错开了身子,让出了自己身后的李过。
李过先是向着朱聿键等人行过礼之后,才躬身道:“殿下,岛上有人居住的痕迹,看起来没什么危险。至于能吃的植物和动物什么的,卑职不敢确认。”
朱聿键高兴的道:“好!不敢确认没什么,毕竟这是个陌生的岛,上面只要没有危险,种子什么的都好说。”
随手又扯下一块玉佩,朱聿键道:“这一趟辛苦你了,这块玉佩就赏你了,再接再励!”
李过接过玉佩之后,便单膝跪倒在地,顿首道:“愿为殿下效死!”
等到李鸿基和李过都退出去之后,朱聿键才对郑芝龙道:“命兄弟们用饭吧,然后咱们直接上岛。”
郑芝龙却迟疑道:“殿下,就算是这一个方向没有危险,其他的方向却是不好说,不如咱们先派人去岛上弄些吃食和水,再探一探?”
朱聿键却摆手道:“不必了,海外之事,原本就是风险极大,如今咱们找到了这么大的岛,看样子弄个几百万人过来也填不满,这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今天先去李过找到的那片地方休整一番,等到造好了能住的营寨,再说其他的。”
郑芝龙道:“殿下,那卑职何时返航回大明?”
朱聿键沉吟道:“不急,怎么着也得营寨造好了再回去。海上怎么航行,你比本王懂这些,只要安全的回到大明,剩下的可就都好办了不是?”
郑芝龙应道:“殿下所言极是,只要卑职回到了大明,就先向陛下禀报这个好消息,然后看陛下的安排,再送下一批的将士们来这个岛。”
朱聿键道:“下一批不光要运将士们,还要运送些工匠过来。有了工匠,咱们才能烧砖筑城。”
想了想,朱聿键又道:“还有钦天监那边,你去跟陛下要两个人过来,这地方天时气候咱们都不清楚,到时候钦天监的人可就能派上用场了。”
等到郑芝龙应了之后,朱聿键又起一事来,吩咐道:“还有,种子,多弄些种子过来。
凡是大明有的,除了罂粟那破玩意,剩下的能弄到什么种类的就都给本王弄一些过来。最起码要一艘福船上面全是各式各样的种子,本王要看看这里的地力到底怎么样儿!”
最快更新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求陛下赐名
农耕堂口的人吧,不管到了哪儿,总想着在地里抓挠两下,不种点儿什么玩意好像这日子就没办法过了一般。
朱聿键现在就犯了不种点儿东西能死的病了。
在朱聿键看来,像南洋的那些番国都能一年三熟,好像连冬天都没有一样,那这个大岛在更南边的南边,还不得一年四熟?
现在是七八月份的时间,就算是郑芝龙在海上的速度再怎么慢,两个月跑一个来回也差不多了吧。
到时候在这里先种下了看看,万一收成好呢。
郑芝龙却拱手道:“殿下,这岛上若是有人的话,估计还是会有一定的危险,不如先筑城,至于种子,晚一些再说?”
按照郑芝龙的想法,自己想办法多跑几趟,多弄些大明的的也有些道理,七八千人分散到三个人的手底下,平均一个人也不过是两千多人,万一碰上个几万的原住民,估计也是让人欺负的份。
想了想,朱聿键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在这里耐心等待吧,等郑提督将其他的人手都送过来之后再另行打算。
另外,这一片地方是本王最先发现的,理应为本王所有,到时候二位王侄可不要怪我这个当王叔的不讲究啊。”
你丫可真他娘的讲究!
朱倬纮和朱存机心中一起嘀咕,便是连郑芝龙心中也是这般的想法要说最先发现这个大岛的是俺老郑!不是你唐王殿下!
朱聿键却是毫不在乎。
作为一个跟着崇祯皇帝混的时间最长的藩王,朱聿键也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个道理脸面那玩意就是拿来擦桌子的,剩下的屁用没有。
只有好处是真实的。
就像是现在的情况一般,自己先占下了一块好大的地盘,以后这里的码头也是自己的,哪怕是他们再弄出其他的来,自己这儿由于占据着先期的优势,必然还是会占些便宜不是?
所以脸这玩意吧,该不要的时候就不能要。
郑芝龙万分的庆幸,自己的归程的时候没有再遇到任何的麻烦。
不管是狂风还是龙吸水什么的,都没有遇到,反而是安安稳稳的回到了松江府。
崇祯皇帝还在松江府停留,并没有返回京城。
原本以为郑芝龙他们去一趟,怎么着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返回,只是不成想,连两个月的时间都没用了,丫的就回来了!
看着眼前的郑芝龙,崇祯皇帝道:“那一千余将士的身份牌,先交给锦衣卫罢,回头送到忠烈祠供奉起来。
哪怕这些人不是为国战死,也算是为国而死,朕不能让他们没个下场。”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回头把这些将士们的资料统计一下,按照阵亡的标准去抚恤。”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郑芝龙也是为之色变。
崇祯皇帝登基以前,抚恤的标准说是可有可无也没什么,反正是没有几两烧埋银子。
若是某些地方规矩再讲究些什么侍死如侍生,那发下去的烧埋银子都不一定够办葬礼的。
但是崇祯皇帝登基以后,这种情况就彻底的改了。
首先是烧埋银子,按照崇祯皇帝的说法就是抚恤银子,可是不管是官还是兵,还是喜欢称呼为烧埋银子。
这个烧埋银子就直接从十两提升到了一了,蛇胆和蛇皮皆能入药,命人小心一些抓捕就是了。”
只是到现在,崇祯皇帝都没有弄明白这破岛到底是哪个岛。
请原谅穿越者崇祯皇帝那少得可怜,基本上都已经还给老师了的地理知识,记忆里根本就没这么个地方。
李家坡还是哪里?
没听说李家坡还盛产毒蛇这玩意啊。
印尼大岛?
那上面的印尼猴子倒是挺多的,听说毒蛇也不少,可是远远达不到郑芝龙所说的情况吧?
再者说了,朱聿键给自己的奏章里也没提到岛上有人啊虽然有个小木屋,可是好几天都没有找到人,估计是灭绝了?
郑芝龙却突然间开口道:“启奏陛下,外面有臣自那大岛上抓回来的一些个生灵,进献给陛下。”
崇祯皇帝这下子感兴趣了。
你只要不是把黑叔叔给朕抓来,你抓来啥玩意都行。
只是当崇祯皇帝看到了被关在笼子里的那两样儿生物之后,心中还是不禁卧槽了一声。
在自己穿越之前曾经读过的著名历史参考读物《我要做皇帝》里面还是那本《大汉之帝国再起》里面,曾经提到过这些玩意,也就是说,提到过这个大岛。
虽然说哪本书记不清楚了,但是这种喜欢打拳击的生物,崇祯皇帝可谓是如雷灌耳。
最主要的,还是后世的那些留学在那个大岛上面的留学生们搞出来的好东西。
什么袋鼠精,袋鼠宝,袋鼠鞭,搞了个什么袋鼠三宝出来。
而名字就会令人本能的往滋阴壮阳上去想的这些玩意怎么会有人不感兴趣?
反正崇祯皇帝就挺感兴趣的,哪怕自己根本就用不上这玩意,该感兴趣的还是感兴趣。
更别提那边的土著妹子们经常牵着个这玩意逛街逛超市了给袋鼠套上个口罩,然后牵着出门,买了什么东西往它胸前的袋子里面一扔就齐活了。
比购物车可方便多了。
而且这玩意还能当成保镖来用天生的就会打拳击,也是个奇葩了。
至于另一个个子娇小的,那玩意崇祯皇帝也认识。
考拉,长的挺萌挺可爱的,就是有点儿挑食。
只吃桉树叶子也算是这小玩意的招牌了。
回到屋子里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唐王他们有没有说这个大岛叫什么名字?”
郑芝龙想了想,还是没有想想来唐王朱聿键到底有没有给这个岛子起名了应该是没有,就算有,皇帝在这儿,他起的破名算什么?
斟酌一番后,郑芝龙道:“启奏陛下,唐王殿下说那岛太大,非人臣可以取名,故而求陛下赐名。”
第三百七十五章 达则自古以来
崇祯皇帝道:“《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大明立国三年年,今日发现一方新的大陆,不正是应了其命维新?
明者,照临四方,日月同辉,阴阳并举也。那大岛暂时就唤做新明岛。
至于唐王所要的,不管是人还是种子,朕一概准了。
这段时间,就辛苦郑爱卿了,多来回跑几趟,早些把人送过去,让唐王能在那边打开局面。”
向来不学有术的崇祯皇帝对于给地方命名这部分,实在是有心无力了些。
这具身体原本的正牌主人是一个面临着国土不断丢失的倒霉藩王,而穿越过来的那货就更扯蛋了一些。
后世什么鬼扯的地名没有出现过,连万县,万州,万郡这种明显就是单名一个万字的都能在改市的时候被搞成了万县后,足见后世之人在给地方命名时有多操蛋了。
指望在这么一个环境下成长的程序猿小白能想出多好的地名来?
反正平头哥也说了,就是暂时叫做新明岛,回去了再找几个鸟大一些的文人们商量商量。
总之得弄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出来。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道:“还有,六畜及各种生灵,郑爱卿也带一些过去,尤其是牛羊。”
安排完郑芝龙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就打算跑路。
朱聿键还有朱倬纮、朱存机那三个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倒霉的混账居然没有去成印度,反而跑到了后世的澳大利亚。
这让崇祯皇帝心中跑过了无数头的神兽羊驼。
原本想着左手抠屎的印度向来都是个弱鸡,这三个渣渣过去虐菜然后抢地盘也算是自己对于藩王们的恩典了。
可是不成想一场龙吸水把这些家伙给弄到澳大利亚去了。
那破地方可是有着几的。
总之无数人求之而不得的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就砸到了自己两个人的头上。
而现在这事儿就他娘的成了个笑话!
发现了一块跟大明差不了多少的国土,结果却要封给藩王,说不好听点,跟朝廷简直就是屁的关系都没有。
那还有什么好事儿落在自己头上?
到时候史书上面会怎么写?
两人估计会被骂为当世最大的败家仔,谄君误国的昏庸小人。
而崇祯皇帝想到的问题,两人同样也想到了当初崇祯皇帝可是说过的,流民随便他们招募多少。
张惟贤还好一些,总觉得自己大明自己的刀子够硬,皇帝够狠,几个藩王谁敢跳?
但是温体仁就不一样了,什么事儿都能瞬间想出七八种可能性的文人哪儿有什么好的货色?
就算是好,那也是针对于皇帝来说的忠心,而不是说这个人就不坏了。
一如眼前的温体仁。
沉吟了一番之后,温体仁才道:“陛下,其实这也算是好事儿。宗室们愿意移封到海外,我大明的拉兄弟一把!
只是张惟贤毕竟是个实诚人,说起来倒是比温体仁这样儿的老狐狸更像是个正人君子,闻言便讪讪的道:“陛下,老臣?”
崇祯皇帝却笑道:“英国公不急,爱卿的身体未必撑的住海上的大风大浪,而且朕打算的英国公封地可是在英吉利之地,虽然远了些,却是极为关键之所在,换了别人去,朕不放心。”
张惟贤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现在就想要弄块封地去浪,但是既然皇帝已经说了要晚一些,那就晚一些呗。
就算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儿子总是能看到的。
这就足够了。
安抚了张惟贤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命宗人府通知其他的藩王,先往新明岛上面多置换一些过去。三家分岛,实在是不妥。”
崇祯皇帝的想法很简单,老子是个不懂政治的小白,但是知道推恩令和掺沙子是怎么玩的就行了。
新明岛那块地盘就算是再大,多弄几家藩王过去一分,一个藩国有几个布政使司的面积,那就差不多了。
再加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