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商议一番,卢象升与秦良玉分别去点兵聚将,崇祯则命人练过建奴,快马传递消息给林丹汗。随后再次率兵出征。
崇祯这边在积极准备着去怼皇太极,皇太极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了。
待皇太极率兵抵达多尔衮的大营,入目却是一片狼藉。被烧了的粮草还在冒着烟,建奴兵造下的满地“黄金”,直令人无处下脚。整个营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臭气。
脸色一片铁青的皇太极待到了多尔衮的中军大帐,却见多尔衮也卧在榻上,捂腹呻吟。
见皇太极进来,多尔衮赶忙要翻身起来行礼。皇太极却道:“罢了。你先躺着。本汗问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多尔衮道:“大汗,奴才依范文程那个狗蛮子所说,与这边的晋商联系。不曾想,他们送来的酒肉之中有问题。
奴才本来也是防备了的,命军士们间隔半个时辰错开用饭,却不想这药间竟然诡异至斯,最早用饭的将士们隔了一个时辰方才发作。
后来宣府的狗蛮子又过来袭营。我大金的将士们却是因为中了这毒药,以至于无力抵抗,只能任由宰割。
奴才无能,丢了大金国的脸面,请大汗责罚!”
皇太极闻言,虽然恨不得现在就弄死了多尔衮,却也明白罪责不尽在他,加上现在还是用人之际,便道:“罢了。此事待回盛京后再议。
如今那刘爱塔狗蛮子已经反叛,引毛文龙蛮子攻打盛京,我等需速速回师盛京。”
只是一转脸,皇太极又对范文程怒道:“你这狗才!如今这些晋商是怎么回事?速去查探清楚!”
接着又对代善道:“大哥命人通知阿敏,命阿敏变为前军,回师沈阳。”
一番安排下去后,皇太极觉得崇祯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追击,加之盛京报急,接着又道:“不行,还需速速撤离,以免为蛮子所趁。
传令下去,立即收拾东西,我们这就走。已经烧毁的和营中的尸首不要了,扔给狗蛮子。”
众建奴当即开始收拾锱重粮草,准备撤离。
只是待建奴收拾完撤离,崇祯所派天雄军前锋也到了此处。
见建奴营地已然一空,只扔下了一堆破烂及满地尸首,只得无奈地回去禀报。
接到回报的崇祯却是很不开心,愤然道:“这狗建奴,跑的倒是快!”
只是己方骑兵不如建奴,再追也是无益,便命人前去打扫建奴营地,收拢尸首,自己则恨恨地率兵返回宣府。
回到宣府的崇祯皇帝又开出了一件大事。却是因为建奴退走,崇祯一肚子的邪火无处发泄,干脆命内厂之人调动民夫,于宣府北门外筑京观!
卢象升与秦良玉劝阻无效之下,只得执行。
待京观筑好之后,崇祯挥笔写下:“朕晓谕八荒六合,际天极地,罔不为汉臣妾?但有不臣者轻汉,穷搜八荒六合,亦绝其苗裔!大明天启七年十月”
随即命人立石碑于京观之前,拓碑文于上。
对于文官们,尤其是当时那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关心一下的东林党众来说,杀气腾腾的碑文宣示了崇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堪比秦始皇一样残忍好杀!
对于还有着一丝上进心的武将勋贵们来说,这意味着以后自己家的军功可以更进一步了。
只有百姓们,尤其是对于宣府的百姓们来讲,崇祯就是明君!大大的明君!便是千古一帝也不过如此!
先是下狠手处置了那些汉奸,接着又下诏免除了所有的加派,从商人身上收税来补贴平民。
如今又立了仇虏的京观以震慑不臣。如此皇帝不是明君,那又有谁能称得上是明君了?
宣府的百姓站在宣示武功的京观前面,只觉得心中满是自豪。
看吧,狗建奴叩关而入,纵有汉奸卖国,不也被皇帝给筑成了京观了?
人群中有读书人道:“天子此举过矣!筑京观岂是仁君之所为?所谓内修德政,则四夷宾服。如此赤裸裸地宣示武功,又怎能以德服人?”此人身旁几个同窗好友也是纷纷赞同。
却不料此话惹恼了旁边一个汉子。那汉子相貌奇异,当即一巴掌便是拍到了那读书人的脸上。
那读书人捂脸怒道:“好胆!你可知某有功名在身?便拿了你去见官,教你一辈子吃牢饭!”
那汉子却哈哈笑道:“笑话!刚才某听你说要天子以德服人,如今你也以德服了洒家如何?至于拿了某去见官?汝欲试吾刀利否?”
那读书人这才注意到这汉子腰间还带着一把刀,当即后退两步,离那汉子远远的道:“不当人子!当真是有辱斯文!”
那汉子却是呸了一声道:“没卵子的怂货!陛下此举乃是为民,偏有尔等聒噪烦人!若建奴来时,便该将你全家都送至建奴处,看建奴如何对你父母妻儿!”
那书生怒道:“你这人好生无礼!不当人子!”
汉子却笑道:“那书生,你可知某是何人?”
书生一想,何不问了名号,再报官抓起来慢慢收拾?便道:“你且报上名号来,也让我等见识一番!”
只是那汉子却是哈哈大笑道:“蠢货!你既不知,爷爷留名于你,等你报官来抓么?”
说罢便扬长而去。周围百姓见此,亦是觉得大快人心,便纷纷叫好。唯有几个书生,脸上却是一阵青一阵白,直如开了那买染色铺子,灰溜溜地钻出人群走了。
ps:推荐一本娱乐文,《娱乐圈子独占星光》,对娱乐圈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作者是跟朕一样的小萌新,不过那货手速快,已经几十万字存稿。文中写的很现实,值得一观。
第三十八章 辽阳之屠
崇祯皇帝在宣府城门外筑京观,又收拢了一波民心。先是活剐了豪格,又御驾亲征追亡逐北,挟大胜之威的崇祯表示,有东西厂有内厂,还有锦衣卫,军心民心在手,哪个渣渣敢反对朕?
崇祯很开心,但是想要回师去求沈阳的皇太极可就很不可以了。甚至于已经愤怒到想要亲自操刀子去砍人了。
先是豪格失陷在蛮子的京师,原来稳稳的功劳没劳到不说,还把小命给扔进去了。
更可恨的是蛮子的狗皇帝,居然有胆子御驾亲征。每日里也不与自己正面交锋,只是不停地袭扰,就像草原上的狼一样,抽冷子就咬一口,如今光是从蛮子京师到宣府这段路,就已经折损了近千的大金勇士。
多尔衮这个混账又折损了三千多人马,粮草还被狗蛮子给烧了个精光,如今与这混账汇合,反而拖累大军。
还好阿敏比较让人省心。虽然阿敏这混账是个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蠢材,不过好歹没出什么意外。
如果说只是以上的问题,那皇太极咬咬牙也就忍了。毕竟回师去求盛京要比这些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神转折一样的林丹汗也他娘的来凑热闹了!
一路之上的袭扰战法与那蛮子狗皇帝简直是如出一辙!
等到过了锦州,快要到盛京的时候,皇太极惊奇地发现,带出来的五万建奴大军,如今只剩下四万不到!十余万的汉军八旗与科尔沁骑兵,更是折损了七七八八。
待到了盛京附近,却见附近村庄是一个也无。便是原本就长于附近的树林,亦是被人放火烧光。
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恼怒?本来已经休养地差不多的皇太极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等被人救醒后,第一句话便是咬牙切齿道:“崇祯小儿,本汗誓不与你干休!”
皇太极在此吐血不提,毛文龙与刘兴祚可就开心的很了。
趁着皇太极绕道蒙古之时,刘兴祚便已经悄然回兵,一肚子坏水的孙国祯还又人登莱调了两个卫所塞给了刘兴祚。
等到皇太极兵围京师,刘兴祚已经与毛文龙合兵一处,一路上绕道,前往沈阳攻去。待到了辽阳地界,两人复又分兵,毛文龙率军围攻辽阳,刘兴祚则继续往沈阳进发。
最后,在皇太极回军之时也未能打破沈阳城墙的刘兴祚见势不妙,当机立断,在沈阳周围完美了执行了烧光、抢光战略,待烧抢一空后又跑到辽阳与毛文龙一起攻打辽阳。
最终,在皇太极的大军到达沈阳之前,两个坏种打破了辽阳。
待辽阳城破之后,刘兴祚却是问道:“毛帅,刘某记得陛下给您的旨意里曾经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样的话?”
对于自己得到过皇帝亲旨指点这一点上,毛文龙可是颇为自得——咱也算是天子门生了吧?便是你袁蛮子重任了蓟辽督师,还敢在俺跟前吆五喝六的?
当下手抚胡须道:“不错。陛下是曾有过交待,命本将在东江先以保人为主,必要时可暂时放弃地方。”
刘兴祚却道:“既然如此,那这话对建奴来讲也是一样的了?”
毛文龙一愣,问道:“不错。既然陛下这样说了,想必对于建奴来讲也是一样。”
刘兴祚当即狞笑道:“既然如此,这辽阳城中可是有不少建奴!”
本来就鬼心思多的毛文龙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问道:“那这辽阳城?屠了?”
刘兴祚道:“不错。反正据探子回报,皇太极这狗建奴要明天才能到沈阳。不如我等将这辽阳给他屠了。没了人,老子看他怎么存人!”
毛文龙也狞笑道:“既然这样儿,不如我们来点儿彩头。以日落为限,你我重新在城门处汇合。便比一比谁杀的建奴更多,以人头为算!”
两人约定好,刘兴祚向东,毛文龙向西,便径直前去杀人砍头,为免累赘,每人都唤了亲兵,推着鸡公车,上面放着一个大框装人头。
毛文龙与刘兴祚在辽阳城中大杀特杀,有时候干脆找一条街,便撵走已经在街上杀戮的明军,自己包圆了整条街再杀。
此时的辽阳城中,到处都是狞笑着的明军士兵。骑兵们不管不顾地骑着战马在城中横冲直撞,看到头顶上留着猪尾巴的建奴,也不管是建奴兵丁还是百姓,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冲过去就是一刀劈下。
行动较慢的步卒,则跟在骑兵后面,骂骂咧咧地绞杀漏网的建奴——挨个门踹开看看,若是汉人,头上门就走,若是建奴,再冲进去杀戮一番。
兼之刘兴祚和毛文龙这两个坏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货色还命人大声在城中散布谣言,使得辽阳城中越发地混乱。
“皇太极已经被大明皇帝杀死在京城脚下!”
“皇太极被明军的大炮给轰死啦!”
“多尔衮被人毒死啦!”
“大明十万大军攻打辽阳,要屠城啦!快跑啊!”
消息越传越乱,整个辽阳城已经彻底地乱成了一团。
不要说东江镇的兵丁们在疯狂地进行杀戮,单只是辽东汉人被建奴欺压已久,又怎么肯放过这等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好时机?杀起建奴来,简直比毛文龙与刘兴祚手下的兵丁更狠。甚至于发生了腰斩,削成人棍等虐杀行为,掳掠更是不在话下,逼得毛文龙不得不派出人手去巡视维持。
待到太阳夕下,毛文龙与刘兴祚二人在城门处汇合时,辽阳城中反而听不到多大的喊杀声了——城中建奴都被屠的差不多了。
两一数人头,毛文龙以七八个的优势胜出,笑道:“与刘老弟一起共事就是痛快!倘若换了那袁蛮子,少不得又要叽叽歪歪!”
刘兴祚道:“刘某与建奴之仇,不共戴天!这回却是杀的痛快!”
两人看城中汉人多半都聚集在城门口,商议一番后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辽阳城中的汉人去东江。至于这辽阳城,一把火下去,让建奴伤心去吧!
第三十九章 难收的商税
等到皇太极派阿敏率兵前来支援辽阳时,毛文龙与刘兴祚早就一把火烧光了辽阳城,两人带着辽东汉人与东江镇的兵丁,跑回东江去了!
得到阿敏回报的皇太极更是怒上加怒,但是此时从宣府率兵回到京城的崇祯皇帝可就高兴的很了。
自从成祖皇帝之后,由于太子都是由文官教导,以致于文官系统逐渐把持了朝政。即使是有嘉靖皇帝、正德皇帝等使用阉党与之抗衡,也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其实在崇祯看来,五千年上下,历朝历代,除去秦汉之外,都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尤其是这个问题还是从汉孝武皇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时开始就埋下了祸根。
可是,为什么每一朝的开国皇帝都可以无视文官系统呢?
因为每一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马上皇帝。不管是老流氓刘邦,还是有着胡人血统的李二,或者北宋的赵匡胤。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马上得的江山,在军中威望极高,甚至于被神话。
这些开国皇帝手握军权,根本不怕人造反。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文官还是勋贵,在自己手握屠刀的情况下,要么听话,要么去死。
崇祯现在就很想对着东林党的那些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