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五千硬怼三万的游侠儿,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当权者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万一这些货不去怼外敌而把自己这个皇帝给怼了
所以墨家任侠一系也倒了大霉,慢慢的也凉凉了。
等到武力支持的任侠一系凉凉了之后,失去了保镖系统的墨家辨论派和务实派,也不得不转入地下活动。
依着崇祯皇帝所看过的资料来看,除了前唐之时还有过墨家活动的踪迹,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了。
而在前唐之时活动的墨家一支也不是什么好鸟。
自号田襄子的那家伙引诱了朱桀去吃人以求长生登仙之道。
好好的经愣是被这些家伙们给歪成了歪经。
等到朱桀在大唐武德四年兵败遭擒,被李二在洛阳给宰了之后,墨家的踪迹就再也难寻了。
如今崇祯皇帝就很头疼。
你说好好的务实就务实呗,研究科学技术就研究呗,没事儿搞他娘的什么兼爱非攻啊。
愿意攻就让他们攻去,反正是谁受谁倒霉,你说你们一帮子科学家非得操这个心干嘛。
到了现在,朕想给你们个好的待遇都找不到。
蛋疼无比的崇祯皇帝也不管徐光启请罪的事儿了,开口道:“墨家早就没有了影子,现在眼看着是指望不上了,否则的话,朕倒是想把他们都找出来,什么高官厚禄的都无所谓。”
徐光启却是躬身道:“启奏陛下,墨家倒也不是没了影子,只是已经避世不出而已。”
崇祯皇帝却是很好奇的道:“避世不出?那他们以何为生?徐爱卿还认识墨家传人?”
徐光启干笑了两声。
这事儿严格说起来属于卖队友的行为。
但是有句话不是说的好么,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再说了,如今崇祯皇帝明显是重视这些在传统文人们看来颇有些奇技淫巧的道道,岂不正是合了墨家务实派的理念?
这么一想,也算是自己为他们好,又怎么能说是卖?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说是卖呢?
将心理压力卸去的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墨家传人如今尚在,只是分了两派,两者虽然理念不同,却也都是为大明效力的。”
崇祯皇帝好奇的道:“徐爱卿说说看。”
徐光启应了一声,接着道:“务实一派,倒也没甚么好说的,他们搞出来的许多东西,都是慢慢的传入民间的。
至于任侠的一派,倒是让微臣佩服的很。”
崇祯皇帝心道文人就是文人,嘴上各种鄙视那些玩刀子的,实际上也是玩了命的打压武人,但是实际上,心里却是对任侠随性的游侠儿羡慕的紧。
虽然身体和嘴上都是拒绝的,但是心理上却是很老实嘛。
徐光启见崇祯皇帝的脸上似笑非笑的笑容,知道自己的那种任侠情怀被看穿,老脸当下便是一红。
轻咳了一声,徐光启便接着道:“陛下,臣心中向往着那种游侠儿的生活不假,可是这墨家的任侠一派,倒是真的为我大明出了力的。
远了不说,便是戚大帅治倭之前,墨门的游侠儿便已经活跃在抗倭的战场上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埋骨东南地。
后来戚大帅将倭人治理服帖了之后,墨门任侠一派的钜子觉得不能任由倭奴在我中原大地上任来任往,又派了一批游侠儿去往倭国报复。
只是据微臣所知,派去的游侠儿都已经战场在倭国,没有一人逃回大明。”
徐光启的话说话,崇祯皇帝心中也是肃然起敬。
这墨门钜子很合自己的胃口!
寇可往,我亦可往!
凭什么倭奴就能来中原,中原却不能报复回去?
仁义?道德?
狗屁!
崇祯皇帝想起了前世一个叫仇圣的家伙。
知道仇圣是何许人也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这句诗,知道的就多了。
除了这首男儿行,仇圣还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宣言,也叫做血洗小日本,只是除了某一段时间内曾经广为流传过,后来已经很少有人看过了。
但是崇祯皇帝还记得男儿行中的另外一句“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若说是这首诗有什么内涵,崇祯皇帝自认满脑子1和0的自己找不出来。
但是崇祯皇帝却无比认同仇圣的观点没有一个日本人是无辜的,对于日本东京,应当屠杀血洗以进行报复。
冷哼了一声,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寇可往,我亦可往,墨门钜子干的好。朕正有意血洗日本,只是一时腾不出手来罢了。”
徐光启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崇祯皇帝了。
依着崇祯皇帝能下旨不许饿死一个百姓的德性来看,怎么着也不是这种嗜杀无度的狂人。
哪怕是在漠北草原上连筑十余座京观,也远远称不上血洗草原。
如今却是赤裸裸的说出了血洗日本这种话,鬼知道日本到底是怎么招惹到这位爷的。
徐光启躬身道:“陛下慎言,若是传了出去,恐于陛下圣誉有碍。”
崇祯皇帝却是嗤的一笑,开口道:“狗屁的圣誉!看破千年仁义名,杀人百万心不惩。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不血洗日本,朕心不安。
大明现在腾不出手来,等大明腾出手来,这日本诸岛,朕定然要其寸草不生。
徐爱卿记住了,宁要大明的草,不要敌国的苗!”
定了定神,崇祯皇帝又低声吩咐道:“今儿个这番话,不许传出去。若是让日本有了防备,小心尔等的脑袋。”
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王承恩和方正化心中皆是一凛,一起躬身应是。
徐光启也躬身道:“陛下放心,此间之事,定然不会有一个字传出去。”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接着道:“那墨家传人都藏在哪儿了?朕派人去把他们找来。”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墨家传人此时应该在山东泰安州,泰山与方山、隔马山之间。”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徐爱卿放心,只要有了地点,就跑不了他们。”
被崇祯皇帝一句跑不了他们给弄的半晌无言,徐光启定定神后躬身道:“陛下,臣只担心陛下传诏,墨家传人未必肯来。到时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
崇祯皇帝呵呵一笑,开口道:“朕又不是那嗜杀无度的昏君,对于这些务实之人,还有一心为国为民之人,朕向来宽容的紧。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单凭他墨家钜子能派人去日本报复,除谋逆之罪外,哪怕是他指着朕骂暴君,朕也唾面自干。”
徐光启心中大汗不已,全大明谁不知道您是有名的暴君,哪怕是夏桀商纣那两个家伙加一块儿,跟您比还嫌不够呢。
夏桀商纣加一起杀的人可能还没有您一次北征草原所屠掉的部落人口更多一些。
更别说受了您老人家的指令的毛文龙在东江干的那点破事儿了,搁历朝历代都没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贩卖人口,劫掠无度,抽冷子就放火,杀完人就跑。
崇祯皇帝要是知道徐光启心中所想,一定会笑掉自己的大牙。
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了,还他娘的讲究什么仁义道德?
哪怕是为了老子不用把自己挂树上去,自己就恨不得毛文龙干的再过分一些。
又再一次叮嘱了一番徐光启,要求一定要再想办法提升蒸汽机的效率和速度之后,崇祯皇帝就扔下了腹诽不已的徐光启跑路回宫了。
身为专门替崇祯皇帝干一些脏活的黑手套,许显纯又一次被崇祯皇帝召唤到了宫里见驾。
脏活干的越多,许显纯就越发的不担心自己以后会不得好死。
如今他许某人在大明的名声,只怕比之纪纲钱宁都强不到哪儿去,不知道多少人恨自己不死。
但是皇帝陛下私下里有句话说的好啊,锦衣卫若是有甚么好名声,就是对于皇帝最大的背叛。
许显纯对于崇祯皇帝的这句话深以为然,也早就做好了自己落得和纪纲一般下场的打算。
但是崇祯皇帝却是用许显纯用的很顺手。
看着躬身站在御案之前的许显纯,崇祯皇帝开口说道:“朕从徐爱卿那里得到了墨门的消息。
许爱卿亲自去,或者派得力的人手去一趟山东,地点在泰安州的泰山与方山之间。”
许显纯垂首问道:“敢问陛下,是杀?是俘?”
崇祯皇帝笑道:“别总是弄的这么血淋淋的。要是那样儿的话,朕派新军去便是了,用不着锦衣卫去。”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许爱卿还是亲自跑一趟罢,让别人去,朕不太放心。”
许显纯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许爱卿去那里找到墨门的人之后,跟他们商议一番,看看能不能请他们进京,加入皇家学院之中。
只要是有真本事的,高官厚禄随他们开。
做为交换条件,朕许他们宣扬墨家学说,不加以限制。只要他们干的别太过分,哪怕是跟儒家有冲突,朕也会向着他们一些。”
听到崇祯皇帝连这种条件都开出来了,许显纯也大概的知道了崇祯皇帝心中对于墨门诸人的重视。
许显纯当下便躬身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请墨门诸人进京。”
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礼可是有学问滴
崇祯皇帝却是突然间开口道:“左右人都在那里,跑不了他们。你先去走一趟漕运,看看现在这运河成了什么个样子。
还有,朕听闻民间有盐帮贩卖私盐,你去替朕看一看,到底是剩下的那些私盐仍然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这家伙还总是拿出钱来去干些修桥铺路,养老济幼的善事。
而且这家伙干这些事儿还不是单纯的邀买名声做做样子,而是真金白银的往外拿。
你说你你当个盐枭,你就坏的天怒人怨呗,你要是想当个好人,就趁早收了手去读书做官好不好?
可是这家伙偏不,一边儿把私盐贩的风生水起,一边儿当着大善人,每日里手不释卷。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大明的藩王们没出来搞什么妖蛾子。
或者说,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已经早早的洗干净,不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了。
虽然有些出乎于自己的意料,但是许显纯也能猜出几分原因来。
自从崇祯皇帝先是透露出允许藩王们去海外开国,当个实权的国王,这些藩王们就在有意无意的收手。
等到崇祯皇帝把自己的福王朱常洵一家子都送去见太祖高皇帝之后,大明的藩王们更是乖巧那可是皇帝的亲叔叔,说弄死就给弄死了,自己这些离着更远一些的藩王还不老实一些?
再等到唐王朱聿键和秦王庆王三人一起在陕西招募起流民准备出海之后,这些藩王们干脆就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生意都给砍了。
既然有机会出海去当个土皇帝逍遥自在,那就没必要现在给自己找麻烦那些乱七八糟的生意能弄来钱不假,但是若得皇帝不开心,还没等着出海建国就被除了爵,自己又上哪儿说理去?
至于出海建国之后,身为土皇帝一般的藩王,自己还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办?撑死了把海外的藩国给祸祸玩蛋了,自己跑回大明来继续当猪也就是了。
许显纯阴沉着脸,冷哼一声道:“且不去管他,咱们这就出发去山东,至于这扬州上上下下,以后再说。”
等到许显纯一行从扬州快马赶到山东泰安州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晚上了。
许显纯摸了摸腰间的一块牌子,吩咐道:“先进泰安休息一晚,明儿个直接去泰山后边找人。”
第二百九十七章 误会了
别人都去休息了,许显纯却没有去休息,还把泰安千户所的千户杨云奎给留了下来。
身为皇帝陛下的一条忠犬,许显纯的打算很简单。
明天先按照崇祯皇帝的吩咐去跟墨家的人见面,如果墨家的人老老实实的听话跟着进京,那万事好说。
如果不听话,如果能强制带进京去就强制带进京去,如果不能,就送他们去死。
墨家的人太危险了,这些家伙有着自己的机关术,想必要造火铳甚么的也简单的很。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家伙还有着自己的武装力量。
任侠尚武的那一派,从古至今都是些让人头疼的家伙。
自己既然当了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那肯定是要站在朝廷这边儿的。至于江湖道义什么的,那玩意跟自己没啥关系。
看着眼前忐忑不安的杨云奎,许显纯问道:“情况都摸清楚了?”
杨云奎躬身道:“是。那个叫田家庄的村子里面住着的,应该就是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