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给阎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
崇祯皇帝却是呵呵冷笑一声。
若是说起来,昨天晚上刚刚生了个女儿,今天正是高兴的时候,确实不应该杀人太多。
如果昨天晚上生的是个儿子,只怕还要大赦天下以示普天同庆之意。
只是陕西的那些混账东西们却不应该得到这个机会。
若不是他们,陕西会乱?
历史上原本的崇祯皇帝虽然能折腾,但是在收到李应期和马茂才上的奏章说陕西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之后,可也是边剿边抚,连内帑都给掏出来了。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可不是穿越过来的这个崇祯皇帝,那个被正人君子们给忽悠得傻了的傻蛋当时可是没对付藩王没向着八大蝗商下手。
为了解决边军的军饷,连宫中的银器都被那个蠢蛋指使太监拿出来卖了换钱了。
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傻蛋不还是想尽办法从内帑之中抠出钱来赈济西了?
可是到最后呢?
活不下去的陕西出了个李自成,最后逼得拿内帑赈济陕西的崇祯皇帝自己挂到了煤山之上。
可是在李自成进京之后,却没能从内帑之中弄到钱,反而是在文武勋贵们的身上弄到了几千万两银子。
哪怕就是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在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却依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跑去从中上下其手。
如果说其中只有建奴黄台吉派来的人搞事情也就算了,可是连一省巡抚胡廷宴都对于州县报上来的“盗贼”之事自欺欺人地认为这些盗贼都是饥民,来年夏收有了粮食以后,自然就会解散,根本就不尽心处置。
这种情况下,还指望崇祯皇帝能饶了他们?
若是饶了他们,谁又能让李自成饶过崇祯皇帝?
心中越想怒气就越大的崇祯皇帝干脆望着温体仁道:“朕以为倒也没什么,皇长女出世,正需这些混帐的血来庆贺一番。”
说完,崇祯皇帝便直接吩咐道:“此事便着温爱卿主持,大理寺并刑部、吏部三堂会审,着锦衣卫与东厂派员旁听记录,之后将结果报与朕知。
总之,朕的要求就一点,该杀的杀,该流的流,总之不放过一个害民之辈。”
等到温体仁和大理寺卿等人躬身应是后,崇祯皇帝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一样,接着道:“还有那个蓝田县令和一些混账东西逼得法朕杀贪官是为了一个女人等于五初有成效,只要炉中的火不停,水壶中的水不干,这东西便可以一直运转,当真是好东西。只是,还有些许难题,臣也是感觉无从下手。”
一开始还高兴的崇祯皇帝一听到只是这个词,心中就是咯噔一声,暗道你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难道朕就知道了?到底是不是找朕来要钱的?老徐你直说,朕挺的住……
暗中琢磨的崇祯皇帝没有开口,只是示意徐光启继续说下去。
第二百六十六章 内修德政,四海宾服(4千字第一更)
徐光启斟酌了半天,才开口道:“其实最大的问题,倒还是在于浪费。”
崇祯皇帝被徐光启弄的一头雾水。浪费?这玩意就是用于节约人力资源的,怎么还扯上浪费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便问道:“徐爱卿说的浪费是怎么个浪费法?”
徐光启一边引着崇祯皇帝向前走,一边道:“启奏陛下,臣所说的浪费乃是此物消耗木头和石碳。其实对比之下,使用此物倒不如直接使用人力来得节省,唯一的优点,大概便是只要燃料与水充足,此物便可不眼不休地劳作。”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边走边道:“先慢慢来嘛,以后总会研究出比现在要好的多的,至于现在么,浪费些石碳没甚么,尽管浪费,我大明之外有的是这东西,大明养着卫所也不是用来吃干饭的。”
对于崇祯皇帝语气中赤裸裸的不要脸之意,徐光启只能表示佩服佩服要不然怎么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就能东拒建奴北征蒙古?就冲这不要脸的劲儿,实在是大明历代皇帝中的独一份。
只是佩服归佩服,但是问题还是问题。
徐光启接着道:“还有一事,便是这蒸汽机的密封问题。
臣以为其实这蒸汽机浪费的木头与石碳较多,根子上的原因还是密封所造成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想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只能无奈的承认,自己确实不是那天材,上学时很多东西都还给老师了瓦特那家伙是怎么解决的密封问题,崇祯皇帝表示根本就没印象。
比如这种密封性的问题,除了知道跟橡胶有关之外,剩下的根本就没记住……
只是,单独一个橡胶的问题,就足够崇祯皇帝头疼了,而且这个橡胶的问题问题目前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当然,要说一定要解决橡胶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一点儿的办法也没有只要派兵去占领美洲,弄到橡胶就齐活了。
哥伦布现在有没有去美洲,崇祯皇帝表示不知道,也不关心。
但是大明去美洲却是一定要去的。
印第安,殷地安,这摆明了就是天朝自古以来的土地,所谓的印第安人,肯定是殷商遗民。
而做为天朝上国的大明崇祯皇帝,又怎么能允许炎黄之后,殷商遗民浪落在外受人欺凌?
哪怕是殷商遗民已经因为失去了来自母国的文明而变得如同野人一般,那也是堂堂的炎黄贵胄不是?
至于失去了文明的传承,没关系,反正儒家最喜欢干的事儿不就是宣扬教化么,只要派过去足够多的大儒去教化不就行了?
而且去美洲还有一个好处。
地方够大,中原人够多,往那里可劲扔就是了,反正装得下去。
啥玩意?跟朕要如何证明印第安人就是殷商遗民的证据?
笑话!朕的话就是证据!
尤其是那块大陆面积够大,物资又足够丰富的情况下,谁敢说不信,谁就去天上找三皇五帝他们问问吧。
实在不行去地府找纣王问问也行。
问完了记得回来告诉朕一声啊。
可是可惜的很,现在的大明自己还一屁股屎没擦干净呢,还去打南洋和美洲?
崇祯皇帝一边心中暗恨现在真是屁事一堆,一边又在替美洲大陆可惜。
算了,早晚的事儿。肉早晚得烂在大明这口锅里,急不得,尤其是这蒸汽机,有了这玩意,去美洲也更方便不是?
崇祯皇帝边走边想着这些事儿,却突然脑子一转,想起来在穿越者培训教材上看过的内容。
在唐砖里,云烨好像是拿牛筋捣烂之后又掺上了鱼鳔弄成过密封垫子。
云烨拿来干什么,崇祯皇帝不记得了,但是隐隐约约记得有这么回事儿。
姓云的能这么干,朕当然也能这么干。
反正都是穿越者,这种事儿就不客气了。
为了避免大明已经有了这种密封手段,自己说出来后丢人,崇祯皇帝却是问道:“不知道徐爱卿现在是如何解决密封问题的?”
徐光启苦笑一声后说道:“启奏陛下,臣先是以漆为密封,其效果聊胜于无,过不得片刻时辰便会泄漏蒸汽,此时蒸汽机便会停下。
后来臣又以白麻为筋,然后筛细石灰,和桐油混为密封,效果亦不佳。
再后来,臣又将石灰和桐油、鱼油、厚绢、细罗一起捣烂,效果也不甚佳。”
崇祯皇帝斟酌一番后才道:“朕于宫中古籍上看过,前唐之时,曾将牛筋捣烂混以鱼胶以为漆,密封性极好。
其中一鳞半爪的,朕也不大记得了。但是徐爱卿不妨一试。”
徐光启嗯了一声,,只是陛下召唤,微臣才没有去成,想来便是为了这翻译一事。”
崇祯皇帝感叹道:“好人呐!
看起来古人说的不错,唯有内修德政,方有四夷宾服。
如今大明可不正是人心所向么,便是海外蛮夷,亦知心慕中华。”
徐光启被崇祯皇帝不要脸的自吹自擂给打败了,只是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内修德政,自然有八方来朝。”
在徐光启的吹捧下,崇祯皇帝简直功追三皇,德配五帝了只是不知道被崇祯皇帝怼过的黄台吉和林丹法,还有东南的豪商还有东林党是怎么想的了。
一番感叹之后,崇祯皇帝才想起来正事:“这位金尼阁先生既然心慕王化,朕这便命人将他接进京城,来这皇家学院安心做学问罢。”
徐光启拱手道:“陛下,金尼阁此时已经是年逾五十,只怕未必能撑得京城。”
崇祯皇帝却是笑笑道:“来不了便来不了。朕派个御医过去,若是能来便来,来不了,便让他安心在杭州翻译便是。但是这七千西书,朕会替徐爱卿弄一份来皇家学院。”
说完,崇祯皇帝又对身后的王承恩吩咐道:“记下来,回头命许显纯派人去办理。”
等到王承恩也应是之后,几人却是已经到了皇家学院颇为靠里面的一间院子,此时院子中还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推门走了进去,徐光启才转身请崇祯皇帝进去,指着院子中的一台正轰隆隆运转着的大家伙道:“启奏陛下,这正是臣等所制蒸汽机。”
此时崇祯皇帝只是随便挥手命院子中跪了一地的人起了,却是一言不发地盯着那台大家伙看了起来。
明明一副傻大黑粗的样子,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比没穿衣服的美人更为娇艳动人。
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
眼前的这台机器,用傻大黑粗来形容都是一种赞美。
看起来整台机器充斥着崇祯皇帝在后世时看到过无数次的毛熊风格,粗犷,钢铁,笨重,这就是用来形容这台机器的关键词。
炉子中的的熊熊火焰不断将上面锅炉中的水烧开变成蒸汽,蒸汽再带动着上面的一根轴承来回往复运动,由于没有套接上任何的机床或者说机械,光秃秃的轴承看起来颇有些邪恶的意味。
然而不管这台机器有多么丑陋,这玩意都是崇祯皇帝的希望。
只要有了这玩意,以后就能基于这东西玩出更多的花活。
比如说用于火铳的枪膛钻孔。
之前用人力手掏膛,一个手熟的工人,掏出一根枪管大概要十来天的时间。
但是用这玩意呢?
一个人能看着许多台锅炉,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许多台锅炉就能同时钻许多根枪膛。
而且这玩意又不知道累,只要及时的更换钻头,基本上三个人轮班,就可以在三五天的时间内钻出来许多根枪管。
尤其是火车的作用。
别管现在造出来的火头跑的有多慢,不知疲惫不用草料就已经是最大的优势了。
想象一下,无数的物资通过托马斯小火车日夜不休的运往辽东,运往任何一处大明想要征服的地方,由于节省了人马和粮食,而且还是不眼不休,这种优势就足以怼死任何大明看不惯或者说崇祯皇帝看不惯的人了。
更何况蒸汽机这玩意改造改造还能用到船上。
一艘艘不知疲倦的大船栽着兵员和物资去美洲大陆上解放炎黄苗裔,赶走欧美鬼畜,想想都激动。
此时的崇祯皇帝越看这台傻大黑粗的机械越是激动,也顾不得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工科理科双小白,外加历史小白政治小白的那种小白的小白,干脆问徐光启道:“徐爱卿,这台蒸汽机目前还有甚么比较棘手的问题?”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目前这台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密封性的问题。由于不断地会出现漏气的情况,以至于要浪费许多的木柴和石碳,而且还总是停摆。
还有那根用来带动其他机械的曲轴,由于漏气,总是动作不连续而且慢。
其实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台机器便可以用到许多地方。只是材料上面却还是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用这机器来钻火铳的膛管,钻头的寿命却是不长,一两天便要更换。”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激动的心情却是慢慢的恢复了一些。
自己这种渣渣根本就不懂工科理科的知识,炼钢炼铁什么的知识根本就不懂,记住的一些知识,也是那些穿越者培训教材中一麟半爪提到的。
沉吟了半天后,崇祯皇帝才道:“密封的问题么,刚才朕已经说过了,徐爱卿尽管去试,反正不怕浪费。
还有就是材料的问题,主要还是在钢铁之上。
不过,朕以为可以试试用高炉来炼铁炼钢。”
徐光启一听到高炉这个词,本能的便感觉到这个词的不简单,当时便问道:“不知道陛下所说的高炉指的是什么?”
崇祯皇帝心道朕知道个屁的高炉是怎么回事儿大概就是炉子的烟囱特别高一些罢。
斟酌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以为炼铁或者炼钢,最为关键的地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温度,再一个便是杂质。”
嗯,你说的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