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平无奈,只得一磕马腹,让战马与高迎祥彻底拉开距离。
    高迎祥此时心中也是暗道一声好险。
    若不是刚才自己突然间加速,使得这朝廷狗官的关刀劈下来的时间稍微晚了那么一丝,只怕自己现在不是大刀被磕飞,便是自己被一刀两断了。
    拨转马头,高迎祥又是帮计重施,向着赵平冲了过去。
    赵平见状,心中暗骂一声,却也是毫不避让地向着高迎祥冲了过去。
    两个人就此你来我往地斗了十数合,却也不曾分出胜负,王和尚见状,心中恼怒不已,便即打马出阵,向着两人冲了过去。
    此时赵平刚刚将高迎祥劈向自己腰间的刀给格开,却猛然间发现又一柄长刀从向着自己的脖子递了过来。
    大惊之下,赵平却是借着腰力猛然向后一倒,在马上硬生生地使了招铁板桥。
    人未起,刀先转。赵平借着马上起身的功夫,先是调整好了刀柄,接着便是忽地起身,借势将关刀向着王和尚劈了过去。
    王和尚举刀格刀的功夫,却觉得手腕处一轻,却是手中的长刀被赵平给砍断了。
    赵平来不及心疼关刀上被碰出来的豁口,接着又一刀劈向了王和尚。
    刀被砍断,王和尚也只得暗骂一声,打马便逃。
    张应金生怕王和尚有什么闪失,抄着长枪便拍马而上,敌住了赵平。
    此时高迎祥又打马过来,一时间又成了张应金和高迎祥一起围攻赵平的局面。
    赵平一番抵挡之下,渐渐的觉得力气不济,便猛地格开两人,调转马头便向着延安府城门方向而去。
    张应金见赵平逃了,心中更是得意,便直接打马追了过去。
    高迎祥原本倒想着穷寇莫追,只是见张金应追了过去,自己也只得跟了上去。
    赵平回头看了一眼,却发现张应金离着自己越来越近,心中暗道一声好,接着便猛地一勒战马。
    战马吃痛,一声长嘶便人立而起,赵平却是硬生生的一拽缰绳,逼得战马人立着转了一圈。
    等到战马四蹄着地站定之后,此时的局面却便成了赵平正对着张应金,不复刚才被追杀的局面。
    赵平猛地一磕马腹,复又向着张应金冲了过去。
    张应金躲闪不及,一颗大好头颅就此被斩,落在地上骨碌碌地滚了几滚,无头的身躯才从马上滚落。
    赵平放开马缰,左手一擦额头上的汗水,接着右臂又擎起关刀,刀尖斜斜高举,喝道:“杀!”
    身后足足两千名士卒闻言,却是很干脆地拿出弓箭,搭弓便射。
    正向着赵平冲过来的高迎祥大骂一声“入恁娘!”,接着便一勒马缰,斜斜地躲了过去。
    不躲的是傻子!
    这狗日的官军大将可够阴的。先是诱杀了混天王张应金,接着又是一阵箭雨。虽然高迎祥对自己的身手有信心,却也不觉得自己在两千多支箭组成的箭雨之下完好无损。
    一轮箭雨过后,两千多士卒却是很干脆地扔了手中的弓箭,便是连瞧也不再瞧上一眼,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士兵直接从地上抄起大盾抵在身前,一番交错之后,两排便混成了一排。
    此时已经变成第二排的第三排却又将长枪架在大盾上,口中发出“杀!杀!”的声音。
    后面的士卒也皆是举刀在手,左臂上小盾斜在身前,口中一如前排士卒一般喊出杀声。
    待身后的喊杀声开始整齐了之后,第一排的盾兵便开始双臂使力,竖举着大盾便往前行去。
    许是三秦之地这块地儿就比较邪性,老百姓和普通卫所的士卒都是喜欢看斗将,至于两军对垒,明刀明枪地干,基本上都是斗将过后的事儿,而且更操蛋的是,斗将输了的一方常常会士气低落。
    高迎祥一方折了张应金,士气顿时就是一低,虽然见对面的官军列阵前行,自己一方也打起精神列阵前冲,可是这士气上就是莫名其妙的低了一些。
    高迎祥此时也是回天乏术,纵然自己再怎么厉害,只要不能现在就杀了赵平这个狗官,己方的士气便是妥妥的比不过官军。
    然而对面的狗官此时早已勒马跑远了!
    高迎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变成了事实溃败,而且溃得一塌糊涂,就像是一个男人在窑子里面爽完的最后一刻一般,只要一开始崩溃,便会一直崩溃下去,不到崩溃干净了不算完!
    赵平看着崩溃的叛军一路远去,高迎祥和王和尚两个也跑得没有影子,却也不去追,只是任由叛军远去,回过头来却吩咐道:“补刀!没死的全补上一刀!将战死兄弟们好生收殓了,来日再好生安葬!还有,受伤的兄弟们都抬回去,命郎中好生医治,若是哪个郎中不听的,尽管绑了去。”
    吩咐完,赵平也不再管剩下的士卒们如何打扫战场,却是径直回了延安府城,向着城楼而去。
    城楼上,延安府知府张辇早已哈哈笑着迎向了赵平,拱手道:“哎呀呀,本府今日方知赵都司身手如此不凡!有赵都司在,延安府必然稳如泰山!”
    赵平却是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接着便拱手道:“只怕未必。
    今日里实在是这些叛贼太过于大意,若不是方才那个混天王张应金大意之下被斩,单凭叛军的人数,今日也必然是一场血战。”
    说完,赵平却是苦笑一声,对张辇道:“今日卑职冒险出城,实在是想先挫一挫叛军的锐气,否则,延安府城也未必能坚守到朝廷的平叛大军前来。
    若真是有那一日,我等又该如何面对陛下隆恩?”
    张辇闻言,也是失望不已,苦笑道:“是本府太心急了。原想着凭借赵指挥使的能力,仅我延安府便可扫平叛军,却不曾想事情如此之棘手。”
    赵平道:“延安府行都司原本便只有三卫之兵,不过三千余人,方才卑职带出去两千多,已经是冒险之举,也亏得叛军没有聚拢太多,否则万一有人趁机攻城,只怕”
    张辇闻言,也是打了个寒颤。
    赵平说的没错,如果再突然出现一路叛军来攻打城池,单凭城头上的防守,不需要太多,只要有着三五千人,这延安府就必然失守。
    然而谁又知道延安府还有多少处会突然冒出来一股叛军?
    别的不说了,延川的张应金和王和尚是怎么和高迎祥勾搭到一起的?
    延安府下辖的县城又多了些,只消再有一两个县城来上这么一出,这乐子可就真的大发了。
    然而不管是赵平还是张辇,此时却都没有意识到赵平一刀砍了的混天王张应金,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是打过延川、米脂、清涧诸县的狠人,如今却被赵平一刀斩在了延安府城墙之下。
    当然,得到锦衣卫急报的崇祯皇帝其实也摸不清楚这个混天王张应金到底是何许人也,只是依着前世上学之时,在课堂上看武侠小说的经验本能地判断出此人应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角色。
    一来,自己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个家伙,足见其不出名,二来,混天王这么个匪号,一看就是大老粗,看看人家宋江,及时雨,还有些甚么叫玉麒麟,花和尚的,哪个不比他混天王的匪号好听的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今天也算是阵斩一路匪首,击退叛军,这也算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儿了。
    开心不已的张辇此时也变得大方起来:“赵指挥使且先去休息一番,本府这就命人整治宴席,待会儿再差人去请赵指挥使和众位有功将士。”
    赵平拱拱手,对张辇道:“多谢府台大人美意,只是叛军刚退,实在是不宜饮酒。”
    张辇心道也是,万一喝的高了,这他娘的城防可就麻烦了,当下也不再劝,只是对赵平道:“既然如此,本府也不便勉强,待会儿本府便差人送些肉食甚么的去劳军,赵指挥使代本府将这些分给众将士们。”
    赵平心道,狗日的,这打仗的时候知道要靠着老子这些武夫了?咋不再拿你的鼻孔来瞧老子?
    心中这般想着,面上却是拱手道:“定当如此。”
    延安府中张辇开始拉拢人心,赵平也自己去歇息一番,可是逃跑的高迎祥和王和尚可就纠心了。
    一路跑一路上收扰溃军,最后大概统计一番,此次一共拆过去接近两千余人!
    高迎祥心疼地道:“他娘的,还是没想到官军中也有能人!”
    王和尚也是恨恨地道:“老张就这么没了,可是咱们一时半会儿的还没办法替他报仇雪恨。”
    高迎祥点点头,原本还担心王和尚因为心疼张应金战死而冲动之下胡来,如今看来,却是比自己想象中要好的多了。
    沉吟一番,高迎祥道:“不管咋说,咱们短时间内是拿延安府没办法了。”
    见王和尚一副赞同的表情,高迎祥又道:“罢了,咱们先去打安定。他娘的,等汇合上了王嘉胤兄弟再说旁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 炊骨为薪,煮肉为食(4千字第一更)
    高迎祥和王和尚带着收扰完的溃军一路北跑了,紧赶慢赶结果还是晚了两天的崇祯皇帝一下子扑了个空。
    本来在过了野猪峡时,崇祯皇帝便收到了战报说高迎祥叛军在攻打延安府。
    历史小的崇祯皇帝不知道高迎祥原本历史是怎么发家的,但是只要是提到高迎祥这个名字,崇祯皇帝便有股抑制不住的激动。
    不激动不行啊,李小哥没找到,别他娘的是已经投奔了高迎祥吧?
    所以抱着早点儿怼死高迎祥,早点儿解决到快递李小哥的心思,崇祯皇帝干脆带着一万五千骑狂奔向延安府,等到了府城下才发现一场大戏都散了场了。
    暗骂了一声彼其娘之,崇祯皇帝也只能率兵先进了延安府——没说的,延安府选择的人西安府的还要多,这事儿得问问,不问清楚了可不成。
    延安府,府衙后院的正堂之。
    看过延安府锦衣卫千户所的密报之后,面沉如水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恭恭敬敬站着的延安府知府张辇和行都司指挥使赵平,屈指敲了敲桌子,崇祯皇帝吩咐道:“诏巡按御史李应期,湖广副兵备道马茂才前来见朕。急诏延绥副总兵杜焕回延安府前来见朕,所部兵马由京营暂行看管。”
    一直随侍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方正化躬身应是,接着便命人去传召崇祯皇帝刚才说的这几个人。
    待到巡按御史李应期和湖广副兵备道马茂才来到巡抚衙门的后院见到崇祯皇帝后,却是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善。
    二人心咯噔一声,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儿惹得这位爷不高兴了,心忐忑不安地向崇祯皇帝见礼问安之后,便站立在一旁,等候崇祯皇帝问话。
    若说在场之人,唯有延安府知府张辇心暗自高兴不已。
    这李应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惹到了皇帝,只消自己在旁边敲敲边鼓,不所此人不除,到时候,谁还能来参奏自己一本?
    果然,崇祯皇帝开口问道:“李应期?”
    体态宽硕的李应期硬着头皮应道:“臣在。”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接着道:“朕看你是万历丙辰年间进士?”
    李应期闻言,颇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启奏陛下,臣正是万历丙辰年间进士。”
    崇祯皇帝又嗯了一声,接着问道:“你升迁陕西巡按御史的时间也不短了,你来跟朕说说看,眼下的民变到底因何而起?又当如何而治?”
    李应期斟酌了一番后,拱手道:“启奏陛下,陕西之地连年凶荒,灾以继灾,至今岁则酷烈异常。
    至陛下御极,崇祯元年三月至今,数月不雨,以致于秋,三伏亢旱,禾苗尽枯,赤野青草断烟,百姓流离,络绎载道。臣尝便衣出行,所经之处,灾民数百成群,拥道告赈。
    及且延安之宜、洛等处,西安之韩城等属,报有结连回罗,张旗鸣金,动以百计。白昼掠,弱肉强食。盖饥迫无聊,铤而走险。与其忍饿待毙,不若抢掠苟活为。”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李应期,嗯了一声后道:“那你说说看,如今延安府、西安府皆有饥民揭竿而起,又当如何治之?”
    李应期斟酌一番,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大明自有国法,纵然再有天灾之因,然则诸贼反叛却是事实,臣以为当进兵围剿,早早灭之为宜。”
    崇祯皇帝却是意外了。
    这李应期看起来斯斯的一个御史,此时不应该为民请命?不应该求自己从轻处理?再说些甚么只诛首恶以彰显天恩浩荡一类的话?
    如今倒好,这家伙直接要求大军围剿,尽数灭掉?
    这个灭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大概的意思是只要选择了的家伙们,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送去见阎罗王好了。
    只是意外归意外,崇祯皇帝却又略过了李应期,望向了马茂才,问道:“马爱卿呢?又是如何看的?”
    马茂才却突然间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