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中暗暗决定,以后要通过收税再把这笔钱收回来。

    然而,听完他如此“重金”悬赏,却是仅有十几个人堵到了门前。

    他们这些人来到这里,并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们是王府养的死士,世代都是王府的家仆,所以保卫王府实际上是他们下意识认为的守护自己家的缘故。

    虽然在朱至澍眼中,他们根本就不算人,这里没有一草一木是属于他们的。

    蜀王府的面积极大,几乎占了整个成都城池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土地。

    墙高丈余,不比成都府城的城墙矮多少,城墙上还有箭楼之类的防御设施,如果有足够的人手防御,想要攻入其中,还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事实上,蜀王在川蜀之中,就是这地区的土皇帝,川蜀就相当于国中之国一样。

    而蜀王府就是缩小了的紫禁城,也有太监宫女和妃嫔,里面殿宇,房舍数百间,皇宫里有的,这里都有。

    放到以前,这样逾越的建筑,就能够坐实造反之罪,但在大明,福王等一些王爷,其宫殿大多都不合规矩。

    秦良玉率军来到了这蜀王府门外,看着门口伫立的石雕,再想到一路走来看到的灾民,心中也就明白了皇帝一定要除掉蜀王的决心。

    那些大臣都以为朝堂上皇帝说的那番话只是怒火冲天而说出来的气话,但秦良玉却是觉得,就是因为蜀王逼反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吃不饱饭,皇帝才决定要除掉蜀王。

    朱至澍站在城头上,怒目圆瞪,对着秦良玉等人喝道:“你们要做什么?这是蜀王府,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包围这里的?”

    “秦良玉奉陛下之命将反贼蜀王抄家,押送至凤阳问罪,如有反抗,可就地处决!“

    秦良玉手持长枪,虽然年岁已高,但身上的气势却压到蜀王府城墙上那些人不敢与之对视。

    “诬陷!这都是诬陷!本王怎么会造反?本王,呃——”朱至澍话没有说完不敢置信地捂着胸口倒下了。

    李若琏放下手弩,对一旁的秦良玉说道:“忠勇伯,开始抄家吧!”



    第155章 朱由检要的不只是西南(求月票)

    

蜀王府很快就被攻破了,蜀王一系的所有人都被抓了起来,他们并不会全部带走押送到凤阳,送那么多人去,这一路上花费可不少。

    在王府之中,有几个手上没有沾上一点鲜血的,朱由检给他的命令就是; 罪孽达到一定程度的,直接按照谋逆罪一起处死就行。

    还有成都府城之内,和蜀王沆瀣一气的官员们,包括那个知府冯让,都是要被一起处理掉的。

    不过,办案是讲究证据的。

    于是一番严刑拷打是少不了的。

    按道理来说; 秦良玉才是抄家的主要负责官员; 但事实上; 她这些天就是帮着维持秩序而已,再有就是防止一些逆贼逃跑,关闭城池,满城搜捕。

    成都府的菜市口,每天都会有上百甚至数百人被宣读罪状之后斩首,血腥味充斥整个府城,然而那些百姓的脸上除了恐惧之外,更多的则是一种快意。

    被杀的人之后,或许有些人按照大明律法,罪不至死,但也是有罪的,他们都是恶人,是欺辱百姓,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

    在百姓的眼中,他们就是该死的。而百姓觉得他们该死; 那就是该死的。

    锦衣卫在成都府之内大兴牢狱,换取到了满城百姓的赞誉。

    当然,获得声望最大的,还是秦良玉; 因为在名义上,就是她带领军队覆灭了蜀王藩,把这些坏人全都杀掉的。

    仅仅是抄家,查抄以及清点蜀王府的财产,就用去了四天的时间。

    蜀王真的是太富有了,坐拥川蜀之地,完全就是一个土皇帝。

    而且,他并不需要像坐在紫禁城之内的皇帝那样,处处受到文官的掣肘,在这里,他为所欲为,可以用尽一切手段敛财。

    王府名下的土地以千万亩计,虽然有些只是挂靠,但此时作为“赃款”一并被收缴了。

    四天之后,李若琏带来的煌夏商会的帐务人员终于把厚厚的账本做完了。

    白银五百九十四万两,黄金四十三万两,蜀锦一万四千多匹; 玉石珠宝估价更是有着三百七十多万两之多。

    商铺仅仅是所占地皮房屋; 总价值超过了四百万两;田庄土地; 总价值超过了八百万两;还有一些字画古董之类的东西; 无法进行估值的,都是一一记录下来。

    这么多的财富,当秦良玉看到这个账本的时候,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作为石柱土司,秦家其实也很有钱,否则她也不能直接招揽那么多的士卒出来,但是和蜀王府这一比,她家里那些钱,就显得有些拿不出手了。

    “这么多东西,恐怕运送到京师也是一个麻烦。”秦良玉感慨道。

    李若琏闻言笑道:“所以不送去京师。”

    秦良玉眉毛一挑,她知道李若琏不敢将这么一大笔钱财贪墨掉,毕竟她和她的白杆兵都在这里,于是问道:“陛下有其它安排吗?”

    “忠勇伯且等等吧,估计等我们该走的时候,处理这笔财富的人就到了。”李若琏笑道。

    秦良玉于是就在成都府之内等着。

    然后她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应该要站出来却仿佛消失了一样的人。

    川蜀巡抚朱燮元。

    朱燮元是一个名臣,有勇有谋,历史上官职最高达到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左柱国。

    正是在他的指挥之下,朝廷才平定了西南奢崇明和安邦彦两大土司引起的动乱。

    而此时,正处于奢安之乱时期。

    天启五年,明廷将川、贵督府合并,升授朱燮元为兵部尚书,兼督云南、贵州、广西军务,赐尚方剑,移镇遵义。

    天启六年二月,安邦彦乘朱燮元赴重庆、官军未动之机,分别派兵入侵云南及遵义。

    而负责攻打永宁的奢崇明之子奢寅被朱燮元收买的阿引刺杀。

    奢寅死后,奢崇明年迈无能,安邦彦也愿意接受招抚,朱燮元便将此事奏禀朝廷,派参将杨明辉前往招抚。

    六月,朱燮元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杨明辉根据制书,只说招抚安邦彦之子安位,却未提及赦免安邦彦。

    安邦彦大怒,杀死杨明辉,重新备战。

    而接任巡抚的张鹤鸣在任期间,无所作为,致使水西安氏得以养精蓄锐。

    崇祯元年三月,朱由检起复朱燮元为五省总督,总管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川蜀巡抚。

    根据之前的功劳,朱由检加封朱燮元为太子少保,忠定伯。

    朱燮元虽然是川蜀巡抚,但是为了更好地制衡水西土司,他移驻到了贵竹司。

    招募流民,开垦土地,一边恢复经济一边立营垒,充实军伍,积极备战。

    朱由检和萧升一开始并没有关注西南的战事,因为他们始终把建虏这个敌人放在第一位,一直做的努力就是征讨建虏。

    并且,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朱燮元也是凭借着永宁之战一战解决了奢崇明和安邦彦两大土司。

    故而朱由检并没有担心西南战事。

    就算是现在,他仍然没有担心。

    只不过,原本把绝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对抗建虏和草原势力上,现在他不说要放眼全球,但至少东南亚地区,是不能放过的。

    因此,西南战争,越早结束越好。

    不仅如此,川蜀是个好地方,以川蜀为跳板,向西可以进一步掌控青藏地区,向西南过云南进取缅甸,印度地区,向东南则是可以过贵州,取泰国及东南亚岛国地区。

    川蜀可以作为京师向更南方地区进取的一个中转站,只要把这里驻扎一支强军,随时可以进取热带国家的丰富资源。

    蜀王府的财富不会运走,因为这就是新军发展的基础。

    自古以来,入川便是一件难事,然而朱由检偏要打通川蜀和外界联系。

    川蜀要建立新军,同时,还要修路。

    现在正在修建的是从太原到西安的铁路和水泥公路,接下来要修的就是从西安到成都的铁路和水泥公路。

    只有道路通达了,京师的政令才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到川蜀,形成对川蜀地区的直接管辖。

    关系到未来对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地区的利益问题,朱由检可不放心让这里全部托管给某个人或者组织。

    这里一定是要直属于皇帝管辖的,而这样的条件,就是基于便捷的交通上的。



    第156章 西南指的是西亚和南亚(求月票)

    

蜀王谋反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五省总督兼川蜀巡抚的朱燮元不可能不知道。

    而且,血衣贼的事情,本来秦良玉受到朱燮元前往剿灭的指令,但随后就没有了音信。

    仿佛朱燮元对这件事并不在乎一样。

    这段时间,朱燮元没有任何表示。

    事实上,在当初朱燮元上报血衣贼的事情之后不久; 他就收到了朱由检的圣旨。

    “全力准备平定奢安乱党,其它事情不须管。”

    很简单的一句话,也就是因为这道圣旨,无论是听到血衣贼,蜀王军,还是蜀王被抄家的事情,他都没有管。

    新帝登基后; 先灭阉党; 后平草原,又灭女真大军,在朱燮元眼中,这个皇帝很有作为,一切安排都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要做的就是配合好。

    于是他便作壁上观,只是紧盯奢崇明和安邦彦乱党的动向。

    如今这两个土司已经再次积蓄出了一定数量的军队,而且联合在一起,想要平定,恐怕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皇帝关注这件事,他需要更加仔细地安排。

    崇祯二年三月初七,一支人数在两万人左右的军队进入了成都府境内,跟随在队伍后面的,还有三千多人的工匠商户。

    “……组建西南军机处,直属于皇帝管辖,设军机大臣,位列二品武职。

    第一届西南军机大臣有朱燮元,孙应元; 秦良玉,孙传庭,满桂五人,共同参务陕甘,川蜀,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其它西南地区军政。”

    西南军机处是一个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官署,它只是规定了五个人的权限,表示他们可以统筹西南地区所有的军务,并且有着直接上奏皇帝,并且接受皇帝指派军事指令的权力和义务。

    目前来说,孙传庭和满桂还不能和其它三人进行紧密的联系,他们两个如今主要的战略部署在甘肃和西北草原,所以暂时只是挂名。

    西南军机处指的并不是仅仅“西南地区”,而是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战略范围非常广大; 定位的是对整个西亚和南亚地区的经略。

    孙应元带着两万勇卫营步兵团士卒翻山越岭; 来到了成都府,将这一道旨意告知了秦良玉,而随后,朱燮元也来到了成都府,三位亲封的二品军机大臣完成了会晤。

    原成都知府衙门,现临时军机衙门之中,三人围在一张巨大的地区前。

    孙应元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然后说道:“奢安之乱,不足为虑,今年秋收之前,将其覆灭。之后的事情,才是紧要的。陛下的旨意是,让我们在两年之内,彻底完成对川蜀,云贵地区的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建设真正的官府衙门,真正做到平定叛乱。”

    朱燮元当即反驳道:“本官在西南地区为官多年,对这些土司颇为熟悉,改土归流推行起来,只怕是难如登天,那些土司,一个个都是极为难缠,稍有不慎,就会再次引发新的叛乱,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秦良玉本身就是石柱土司,此时听到孙应元如此不避讳地说要彻底消灭土司,也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孙应元看向秦良玉,问道:“忠勇伯,陛下对我说,整个西南地区,唯一可以相信的土司只有您一人,整个西南,也只有石柱土司秦家是忠于朝廷的。朝廷不需要阳奉阴违的土司,所有的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朝廷要一视同仁,就不能有土司这样的长官司存在。”

    “石柱土司愿意配合朝廷改土归流!”秦良玉闻言直接回道。

    孙应元的这段话很明显就是在让她表明态度,而皇帝的信任,也是让她非常的感动。

    一个女人坐上军机大臣这样的高位,这在古代是从未有之的存在,就算是武后临朝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

    皇帝都给出了这样的条件,她若是还不能全力支持,那恐怕之后的下场不会很好。

    “本官也知道改土归流对朝廷来说百利无一害,然而这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完成的事情,一旦操之过急,恐怕遍地烽火!”朱燮元仍然反对说道。

    孙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