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卢象升对底下士兵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自己要去要求别人,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如果说在士兵整体素质方面; 卢象升还是有着绝对的自信的。

    尤其是,这一批人还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其个人能力更是出类拔萃。

    军务兵团之后就是曹变蛟率领的蓟州军,他们有一个任务,就是演示火枪射击。

    列队,举枪,装弹,射击; 轮换; 再射击。

    整个队伍行云流水,火药味弥漫整个街道,然而众人没有一个露出不满的表情,反倒是一个个神情激动。

    火枪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属于一个男人的浪漫。

    硝烟味只会让男人们感觉到更加兴奋,而女人们看到兴奋的男人也会跟着一起兴奋。

    广播响起了对他们的介绍,听到这支军队斩杀两万建虏,带头的将军甚至斩杀了建奴的大汗黄台吉的时候,气氛来到了一个小高潮。

    蓟州军过去,登莱水师代表团上场,新式的水师服装立刻让大家眼前一亮。袁可立亲自带队,老骥伏枥,仍旧巍峨!

    紧接着,由满桂率领的秦军和宣府军联合代表团出现,他们的军服也是特制的; 草原特供版,让观礼的人感觉非常新奇。

    然后,“辽东军代表团”,“东江军代表团”,“黄河镇抚营代表团”依次登场。

    九支队伍,合计一万八千多人列队站到了城门前面,等待皇帝的检阅。

    在朱由检检阅之前,还有一项演示。

    炮击!

    这才是此次阅兵的重点,让大明的百姓看到大明的火炮可以射多远,让他们知道国家的强大。

    首先展示的是“甲字号轻型野战迫击炮”,五十门迫击炮排成一排,对着准备好的小土山,齐射而出。

    小土山瞬间被抹平,周围布置的稻草人被炸得稀碎,可想而知,如果这些炮弹打在人群之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而这,只是最小口径的一种便携式火炮。

    随后展示的是“丙字号城防初阳火炮”,这是一种常规配置的防御火炮,也可以用来攻打城墙。

    十门火炮齐发; 直接将垒起来的一面厚厚的墙体砸得破碎开,飞溅起来的石头; 把周围的土地砸出了一个个坑洞; 可见其蕴含的能量多么巨大。

    再之后,“甲二号投掷手雷”,“乙五号木氏跳雷”,“乙七号狂风火箭炮”,“丁一号元成榴弹炮”等等。

    第一次阅兵式,展示的火器种类并不是很多,但毫无疑问,对大明百姓的冲击那是巨大的。

    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这是第一次看到火炮发射的威力。

    那种恐怖的破坏力,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大明的信任感。

    九支兵团展现出来的高等素质,让百姓们对军户自古以来的印象大为改观。

    以前大家最多也就是觉得当一个将军觅封侯才是当军户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

    现在则是觉得,只要加入大明官军,那就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了。

    武器装备展示结束,所有士兵列队在城门之前,意气风发。

    这是他们做军户第一次扬眉吐气的日子。

    朱由检通过扩音器,开口说道:“大明!万胜!”

    下一刻,两万人一起抬起胳膊,握拳到头顶,高声喝道:“大明万胜!”

    一连叫喊了三次,一声盖过一声,震得周围观礼的一些人都捂住了耳朵。

    人群中,一些老书生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口中喃喃道:“这就是大明王师啊!”

    阅兵式结束之后,各方兵团陆续返回驻地,凡是参加这一次仪式的士兵都了哟获得两枚银元作为奖励。

    正月初五大朝会。皇帝主要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涨工资”。

    明朝的官员工资相对较低。

    从九品,如县教谕副职,待诏,通事舍人之类的小官,月5石,年60石。

    正九品,如一县主簿,月5。5石,年66石。

    正七品,如知县,月7。5石,年90石。

    正二品,如六部尚书之流,不过月61石,年732石而已。

    正一品,月87石,年1044石。明代自胡惟庸之后没有宰相,所以一品大员属于虚职。

    要知道,明代不仅仅是发禄米,还要配合着大明宝钞一块发放。

    而且明代货币贬值现象非常严重,明初时候,大明宝钞还值点钱,到了明中后期,大明宝钞形同废纸。

    一个古代的家庭,全靠家里的一个顶梁柱提供金钱上的支撑,并不是说一个人养活自己。

    七品县令一个月薪俸折合现在大约3255元,养家糊口勉强可以,再养一批县吏,文员,衙役等,那是不可能的。

    大明新的工资标准发布。

    首先,所有大明官员的工资,统一使用大明银元和煌夏银钞发放,不以布匹等东西折算,发放实银。

    从九品官员月俸银元3枚,一年合计36枚银元。

    正九品官员月俸银元3枚以及银钞三十块,一年合计银元39枚及6块银钞。

    从八品,月俸银元4枚,年俸48枚银元。

    正八品,月俸银元4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54枚银元。

    从七品,月俸银元5枚,年俸60枚银元。

    正七品,月俸银元5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66枚银元。

    从六品,月俸银元6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78枚银元。

    正六品,月俸银元8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102枚银元。

    从五品,月俸银元10枚,年俸120枚银元。

    正五品,月俸银元12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150枚银元。

    从四品,月俸银元14枚,年俸168枚银元。

    正四品,月俸银元16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198枚银元。

    从三品,月俸银元20枚,年俸240枚银元。

    正三品,月俸银元23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282枚银元。

    从二品,月俸银元30枚,年俸360枚银元。

    正二品,月俸银元35枚及银钞五十块,年俸426枚银元。

    从一品,月俸银元50枚,年俸600枚银元。

    正一品,月俸银元60枚,年俸720枚银元。



    第142章 给的太多了

    

这些只是基本工资。

    《大明官吏俸禄标准》确定了大明官员除了享有基本工资之外,还享有“季度福利”和“年终奖”两部分薪资。

    其中“季度福利”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由大明官方核定上一季度的国家税赋情况,按照增幅多少给予原则上不低于该官吏一个月薪资,不高于三个月薪资的福利奖励。

    各地财赋情况不一样,奖励程度也不一样。

    “年终奖”则是根据“清吏考功司”对官员的考核于第二年第一季度末发放。

    丙等给予两个月薪资奖励,乙等三个半月; 甲等五个月。

    这样一算,实际上,一个官员最起码都有着十八个月的薪资奖励。

    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工资最少可以拿到99枚银元!

    只要稍微突出一些,就可以拿到二十个月的薪资。

    全部以实银发放,可以说待遇非常好了。

    这还不算完,接着宣读的是退休金制度。

    正五品及以下官员,到了五十五周岁可以提出“乞骸骨”的请求,六十周岁强制退休。

    官员退休之后; 每个月可以领取到加一品等级官员基础工资的三成。

    也就是说,一个七品知县退休,那么他之后每个月还可以拿到六品官员月俸的三成,即2。55枚银元。

    正五品以上的官员,七十周岁强制退休,退休后可以拿到四成本职衔等级的退休金。

    接下来还有,关于子女教育。

    如果一个官员有子女入学,这里的入学是指兴建的新式学堂。

    无论男女,按照一个“蒙学生”一个月两块银钞,“小学生”一个月五块银钞,“大学生”一个月一枚银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这相当于直接解决了小孩子的学杂费问题。

    然后是侍奉高堂。

    如果一个官员家中有年龄在“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需要赡养,官员以及正妻的父母,任何一个满足条件,按照每人每月四块银钞进行补助。

    然后是后事问题。

    官员在职期间过世,一次性给予直系亲属该官员半年也就是六个月的基本工资作为抚恤金。

    其亲属仍然可以凭借“官员亲属”的身份; 继续享有子女教育和侍奉高堂的福利待遇。

    然后,设立“大明官吏标准”,将吏员正式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对各地官吏数目进行核查,确定工作所需要实际吏员数目,吏员的工资也由大明朝廷统一发放。

    这样也就省去了官员养仆从,小吏的花销,同时也是把最基层的官吏抓到手中。

    这么高的工资福利标准一经宣读,朝堂上的诸位大臣都懵了。

    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工资,福利,补助,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全部都给安排好了。

    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可以做到这一点?

    “陛下体恤臣子,臣等不胜感激,然此时内忧外患,骤然加俸如此之高,恐怕国库无法满足。还请陛下三思!”毕自严上前请奏道。

    根据年末反馈的官员名单,如今大明文官全国核查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按照七品知县的工资估算; 一个月朝廷需要支付给天下官员八万两千五百枚银元,一年则是一百四十八万五千枚银元。

    这确实远超过了之前朝廷在官员俸禄方面的财政支出; 毕竟天启七年的税赋才几百万两,这一次拿出一两成去给官员发工资,那还要不要干别的事情了?

    毕自严发声之后,又有两个人站出来让朱由检三思而后行。

    这几人都是户部的,他们最是知道国家钱财花销有多少,这国库钱少了,他们就很难做事。

    朱由检却是说道:“毕尚书莫要劝了,朕知道你担心什么。国库的银子还有,就算国库没有了,朕还可以向琉璃侯借钱。

    大明善待士子,乃是太祖遗训。朕只希望,大明的官员拿着这份工资,可以安安分分地为老百姓的生活,为大明的安定做一些实事。”

    “臣等谢陛下隆恩,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新生派官员钱嘉征上前说道。

    立刻引来大量的官员附和,一时间全都是对朱由检的歌颂声音。

    紧接着,朱由检又让王承恩宣读对武将的俸禄发放标准。

    现在通行的标准,基层士兵一律月例二两,这一次提升到了每月三枚银元,和文官不一样,他们没有季度福利,但是有半年奖和年终奖。

    甲等四个月工资,乙等三个月,丙等两个月,也就是最低年俸为十六个月工资。

    其它关于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的福利一样,在后事处理方面,则是一次性发放一年的工资。

    全国清点官兵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根据去岁卢象升的清查,估计全国士兵应该有六十万左右。

    六十万士兵,以最基层士兵俸禄计算,一年也需要支付两千八百八十万枚银元!

    巨大的军费开支数目,直接让计算出数额的毕自严猛地窜了一下,上前颤抖着说道:“陛下!当今各地天灾,陛下已经下令取消多地税赋,如此高额的军费支出,恐怕国库无力支撑啊!”

    “大明将士为保卫国家安定抛头颅洒热血,每个月区区三两银子,是他们应得的。

    如果这一点都无法给予,凭什么要求他们去效死呢?毕尚书,朕既然做出了决定,自然是有办法的。

    朕决定取消屯田卫所兵,让士兵可以专心训练,提高战斗力。士兵没有了田地,更是需要更高的粮饷作为保障。

    军屯取消后,一半的士兵会被裁撤,军费支出自然会减少一大半,而这些士兵可以选择成为农民,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

    也可以选择由煌夏商会提供的工作机会,通过做工来赚取银两养活自己。

    大明的官兵制度需要改一改,这件事决定下来,阁老你来牵头,给出一个章程。”

    朱由检说到后面,看向了孙承宗。

    孙承宗在被调任之后,先返回了京师,参加了阅兵式。

    作为兵部尚书,这件事应该是由他牵头。

    昨天晚上,朱由检已经找过他了。

    阅兵刚结束,孙承宗也是正激动着,朱由检趁热打铁,把彻底军改的事情和他说了一下。

    此时,孙承宗闻言在众人瞩目之下,站出来,说道:“臣领旨!”



    第143章 我有预感(求月票)

    

军屯的模式是朱元璋为了不让军费的负担增加到老百姓身上而设立的。

    但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