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急之下,老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臣要弹劾琉璃侯浪费国力,以图享乐!”

    这边他话音刚落,萧升的声音就传来了。

    “好你个毕老头,我这刚到就听到你背后说我坏话,你是不是经常这么干?!陛下,您可不能听从这老头的谗言啊!”

    朱由检摆摆手笑道:“好了,你们两个就不要争吵了。毕尚书,这可不是享乐的东西,而是利国利民的国之重器!

    李理事,现在准备好了吗?”

    这边李之藻刚走过来,听到皇帝询问,赶紧回复说道:“陛下,已经全部检查一遍,您可以上去了。”

    朱由检闻言笑道:“好好,来,琉璃侯,毕尚书,咱们一起上去!”

    他说着,一左一右把住了两人的胳膊,朝着打开的火车门走了上去。

    其他人也是紧随其后,虽然他们内心对这个大家伙还是有些害怕。

    但是进入其中后,却是被里面的景象镇住了。

    这里面很亮堂,刚才没有注意到,这个大家伙两侧的窗户竟然是用透明的琉璃制作而成。

    要知道,虽然现在随着市场上琉璃镜以及一众琉璃产品的增多,琉璃的价格跌落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但那也是比较昂贵的材料。

    全部都是用琉璃制作,当真是奢侈至极。

    实际上,在京郊萧升已经建立了一个大型的玻璃烧制厂,囤积了很多玻璃,只是为了继续获得高额利润,所以一直没有全力推广。

    而这一次火车建造,就是一个契机。

    之后玻璃要在大明普及起来,走量也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

    这都是后话。

    却说这些大明官员一个个走上车厢,看到的是一个个小房间,里面有着四个座位,座位前各放了一个小桌。

    装饰算不上奢华,但也是颇有心意,山水雕刻,富有一番韵味。

    装饰什么的当然并不是这些人关心的,重要是这种布置出现在这个大铁壳子里。

    毕自严忽然想到了进来之前看到的轮子,顿时惊呼道:“难道是要让这大铁箱在那铁条上奔跑起来?可是这需要多少马匹才能拉得动这么重的铁疙瘩!?”

    他的话马上引起了众人的联想,而这个时候,萧升却是开口笑道:“所以不用马匹,陛下还有各位同僚请捂一下耳朵,接下来会有很大的声音。”

    说完,萧升走到一个地方,按了一个开关,随即,一声巨大的嘶鸣,让众人吓了一跳。

    在外面守卫的侍卫们,看到那铁疙瘩忽然冒出一道长长的烟气,然后,它动了!

    如果不是皇帝吩咐了,不管发生什么,就让他们守在这里不要惊慌或者乱动,他们早就冲出去了。

    只见那大铁疙瘩发出了一阵阵“哐当,哐当”的声音,随后竟然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一直到它都没影了,侍卫们还没有反应过来。

    留下的徐光启稳定了一下人群之中的骚乱,说陛下是带着众位大臣去天津巡视一圈,两个时辰之后就会回来。

    大家闻言感到震惊无比,因为骑马从京城到天津需要将近四个时辰,一来一回就是八个时辰,那个大铁疙瘩那么重,载了那么多的东西和人,竟然一来一回只需要两个时辰,这太不可思议了。

    更加震惊的还是那些大臣。

    能够跟着上车的都是脑子灵活之人,他们看着火车外面快速掠过的景色,顿时就明白了这是大铁疙瘩跑了起来。

    毕自严忍不住问道:“琉璃侯,这么大的铁疙瘩,肯定不是马匹可以拉得动的,那么这究竟是如何驱动的?为何速度如此之快?还有,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哈哈!毕尚书你不要着急,问题也要一个个来解答啊!琉璃侯,你和他们好好讲一讲这个东西是什么吧!”朱由检看热闹笑着说道。

    萧升闻言点头笑道:“那我就在诸位面前卖弄一下了。毕尚书可曾见到过热水化气,蒸腾冲盖而起的画面?”

    “自然见过。”毕自严说道,其他人也是跟着点点头。

    萧升继续说道:“这个铁疙瘩,名为火车,顾名思义,就是需要火才能动起来的车。而它所应用的原理正是那“蒸汽冲盖”的现象。用石炭作为燃料,燃烧热水,使其化为蒸汽,然后用这个蒸汽的力量去推动这火车前进。

    我这么说,大家或许并不是很明白。诸位且休息一个时辰,等我们到达天津之后,我们去前面的车头处,我可以为大家细细讲解!”



    第八十八章 铁道建设司(感谢书友“赵元清”的支持)

    

“琉璃侯是说我们一个时辰就可以从京城到达天津吗?”工部尚书南居益闻言愕然道。

    萧升笑道:“今天第一次发车,一个时辰差不多,等之后跑熟了,应该不会用一个时辰。”

    “这火车当真是好东西,如若通往江南,怕不是半旬便可到达。如此各方军资来往,迅捷无比,若有战事,则可迅速引兵,实乃国之重器!”刑部尚书乔允升啧啧感叹道。

    毕自严也是说道:“如若粮饷运输皆以此法,那沿途损耗便可降到极低,确实为利国利民之物!琉璃侯,我之前错怪于你,我向你道歉了!”

    这边萧升看着这几人那惊叹的样子,心中还是有些自豪的。

    虽然这技术并不是他自己的,但能够让火车在大明先一步奔驰在大地上,的确应该为自己的努力而小小自得一下。

    “毕尚书言重了,你也是为了大明而言,并非为一己之欲,我岂能因此事怪罪。

    诸位且好好欣赏一下沿途景色,看看这大明的河山,茶水糕点马上就来,一个时辰后,我们就到天津了。”萧升摆摆手说道。

    众人不再围着萧升言说,和朱由检请示之后,各自找人坐下去谈笑风生。

    朱由检,萧升,毕自严,李之藻同在一桌,讨论着关于这火车性能的问题。

    自登上火车开始一个时辰之后,复辽号平稳地停在了天津站之中,停靠的位置距离计算得到的位置偏差在可控范围之内,这说明这一次的实验是完全成功的。

    从火车上下来的众位大臣们,看着不远处的天津城,顿时啧啧称叹起来。

    朱由检开怀大笑道:“好,好!我大明终于有了火车这等国之重器!琉璃侯,李爱卿,你们功劳最大,当赏!大伴你且记下,封李之藻为通远伯,赐大明一等功勋章一枚,升琉璃侯为一等侯,各赏黄金百两,以彰其功!”

    萧升本来就是侯爵,如今不过是晋升到了一等而已,还没有封国公,所以并没有触及到这些文人的底线,而且火车这种国之重器,的确值得赏赐,他们自然也就没有说什么。

    虽然到了这天津城外,但朱由检也没有进城,而是随各众位大臣一起听李之藻讲解了一下火车的构造和原理,尽管他早就知道了,此时听到李之藻讲得明白,却也是频频点头。

    现在他和萧升选拔的人才,大多都是从史书上看到的,并不能保证这个人的才能真的就非常高超。

    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朱由检还是会观察他们的行为,给予自己的评价。

    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发现,这个李之藻的确是个能做实事的,可以委以重任,成功带领团队制造出蒸汽火车,给一个伯爵的荣誉,是应当的。

    火车转向完成之后,大家坐上火车返回了京城。

    而后就通过报纸向北直隶的人宣告了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并且于第二日朝会上,商定了关于大明铁路网建设的规划问题。

    目前来说,大明财政还是很困难的,而现在水泥公路的建设和新军的建设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所以没有多余的钱财来做这件事。

    因此,最后得到的结论还是由民间也就是煌夏铁道商会自行筹建,不过因为这个过程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所以需要抽取三成的运营利润,而且在运送军需的时候,享受优先权。

    并且,铁路的所有权只有三十年,三十年之后,铁路就要收归到大明新设立的“铁道建设司”名下,不再归属于商会所有。

    对于火车则是则是由铁道建设司出钱以不低于成本价购买。

    朱由检和萧升都很清楚,现在如果把铁路和公路的建设权以及管理权都交给那些大明官绅去搞,肯定会弄出一堆“豆腐渣”工程,这交通运输业就别想发展起来了。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的便捷性是商业流通的基础,只有交通发展起来,商业才可以变得更加繁荣,经济才可以获得新动力。

    因此,在前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都要由萧升这里通过商会,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进行掌控和推进。

    虽然也避免不了一些贪腐,但至少要比让大明官员士绅来搞好太多。

    火车的出现,成为了崇祯元年四月份的头等大事,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普通座位只需要3块的银钞,相当于300文钱,高级软座则需要15块银钞,也就是1500文钱。

    对于那些文人士子来说,出行的方式主要是乘坐马车。

    马车的标准速度,每天可以行驶大约35公里。以京城到天津140公里来算,就需要四天时间。

    收费方面,如果乘客没有很多行李,车夫的收费是每50公里100文。也就是说,不算中途可能的住宿费用,仅仅是乘坐马车就需要280文。

    单轮银钱的花销,绝对是比坐火车要高的,何况一路颠簸,让人头晕目眩。

    并且,四天的时间消耗,比起一个时辰的时间成本来说,真是相差太多了。

    虽然是一种新鲜事物,但有了《大明周刊》和《煌夏日报》的报道之后,很快就被京津两地的人们所接受了。

    消息发布的第三天,火车票就没有剩余了。

    因为现在条件有限,所以只能采用现买现上车的方式。

    火车每天白天来回各三趟,夜里来回一趟,一趟一个时辰。

    需要提前一个时辰来购票,然后凭票上车,如果没有买到那只能怪你自己了。

    所携带的行李有着重量限制,接受一部分商业性质的货物运输。

    四月二十三日,就出现了“票贩子”,实在是火车票一票难求,每天售票处都排很长的队,外来人根本买不到。

    而很多人知道火车以后是慕名而来的,就想要坐一坐,也就不在于多花几文钱,甚至多花几两银子了。

    火车道两侧都设立了围栏,每天都会有很多百姓围观,就看那冒着大烟的铁盒子快速地掠过。

    这都成了北直隶的一处景了。

    第二条铁路已经开始修建了,从京师到大同镇,全程346公里,中间停靠两站,每次半个小时,全程共七个小时,三个半时辰,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

    夜里是返程,不过速度会慢一些。



    第八十九章 煌夏船厂(感谢书友“日尼禾尔”的支持)

    

铁路交通的利润是不小的。

    仅仅是京津铁路,一天仅仅车票钱就有5472两白银,一个月十六万四千两,一年就是将近两百万两。

    而消耗的煤炭和人工费用是极少的,纯利润一年至少会有一百八十万两。

    另外,由于发现了大家有代运信件的需求,又开设了隶属于煌夏商会的煌夏镖局,专门从事快递押运和信件传递的业务。

    而来往京津两地的快递业务,就和煌夏铁道商会达成了合作。

    这项业务目前也稳定下来,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两三万两银子。

    再加上一些货物的运输也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润,虽然建造铁路和蒸汽火车的投入巨大,但用不了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铁路运输发展起来有很大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刺激钢铁产业的蓬勃发展。

    萧升并不是一个喜欢吃独食的人,他自己要那么多钱也没有用。

    现代的财富足够他享受,而在古代这边,他和朱由检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大明雄霸于世界。

    所以,煌夏钢铁商会积极和大明其它的钢铁厂合作,大力推广新的钢铁冶炼技术,以订单式生产,共赢发展的理念,把大量的钢铁厂联合到一起。

    整个北直隶,现在八成以上的钢铁厂都是属于煌夏钢铁商会的成员所有的。

    技术人员共享,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革新。

    没过一个月,北直隶钢铁产量就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然而如果要全力发展铁路产业,仅仅是一个北直隶提供钢铁那还远远不够。

    目前煌夏钢铁商会正在积极开拓山西,山东以及河南的钢铁厂,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张的脚步。

    正因此钢铁厂如此给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