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策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非常正确,没有任何毛病,但一分析就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
皇帝似乎没有下令清缴叛军!?
练新军,抚百姓,守凤阳,看似都是为了对付叛军,但实际上也都可以不与叛军正面交锋。
远在山西潞安府新建立的黄河镇抚营驻地组织招募新军的洪承畴在接到命令的时候,马上就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c
他原本在收到洛阳被攻陷的消息之后,还有些紧张,担心皇帝催促他带兵去围剿,只怕这还没有真正成军的镇抚营,到了叛军面前再溃败,到时候就是罪加一等了。
而既然皇帝强调了三件事,那么这些就是主要的,所以练新军不可以操之过急,还要继续练。
首先把这镇抚营练好了,其次是安抚好河南府的百姓,最后就是要守住凤阳府。
新军的训练,其实他也插不上手。
因为从招募到武器的配发,再到人员配置和训练内容,都是由派遣过来的那些京营“老兵”负责的。
不过,这支军队成型速度很快,以勇卫营的训练方式,还没有正式成军,他们已经有了不错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如果调令起来,战斗力应该不错的。
练新军这件事并不需要他操心,这段时间,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地方衙门的熟悉,以及对流民百姓的安置上。
洪承畴对灾民,难民的安置效率非常高,而且积极地去采用新的方式。
比如现在山西境内正在建造“司道”,其实就是省道。
明朝行政区划最高级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之前建造了“京太公路”,现在正以太原为中心,分别向西,北,南三方建造水泥公路。
其中向北到大同,向西到到陕西绥德,向南则是有两条,分别是到平阳府和潞安府。
这几条路算是山西目前规划的主干道,这里对外贸易繁忙,公路收取过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前期投入肯定是巨大的,但出于战略意义,这路自然是修建的越早越好。
就目前而言,山西境内的灾民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去修路了。
事实上,各地方积存的粮食并不少,关键是要让这些粮食流通起来,这样才能让灾民不至于饿死。
煌夏商会直接促成了北方各地粮食的流通,通过种种手段,使得原本被藏在富户和地主官绅家里的粮食被释放到了市场上。
而通过做工,百姓获得了工钱,可以买到口粮,自然也就没有了动乱。
这段时间,勇卫营把山西境内八大晋商的余孽铲除掉,还平定了几次由晋商引起的小规模的叛乱,可以说是完全将乱情镇压了下去。
朱由检让孙传庭三司总督的身份直接节制甘肃,陕西和山西的剿匪安民工作,而孙传庭也很好地利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到崇祯元年四月份,基本上平定了内部的祸患,灾民有了妥当的安置。
现在洪承畴安抚黄河两岸的百姓,也是打算采用这种方法。
不过,除了公路建设之外,他这边还有一项重大的工程。
治理黄河。
自古以来,对黄河的治理都是朝廷的一大难题,各朝各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水利能人。
其中明朝中后期的潘季驯就是代表人物。他吸取前人的成果,全面总结了华夏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
他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思想,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华夏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位老先生已经逝世,但也有不少人学习到他的知识,虽然没有能够成为新一代专家的,可被好好利用起来,也可以做出不少功绩。
第八十六章 复辽号(求推荐票求月票)
洪承畴就找到了其中两个人,一个叫做赵端仪,另一个叫做宋少尹。
他们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文人雅士,身上甚至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前者四十多岁,后者也有三十好几。
但经过洪承畴的打探,这两人的确是在治理黄河方面颇有一番心得。
其中宋少尹自称是潘季驯的徒孙,也就是弟子的弟子。
洪承畴以这两人为主,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幕僚小组,专门针对治理黄河一事提出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于崇祯元年四月初五,上奏朝廷“治黄河以抚百姓”的策略。
作为一个务实,追求功名的人,洪承畴虽然也有着明代文人贪财,对皇权“畏威而不怀德”等缺点,但却也知道该做什么可以获得皇帝的奖赏。
当前,黄河镇抚营的训练不需要他,而皇帝的三点命令之中,最后的守卫凤阳府也是在新军建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目前来说,能够做的就是“安民”。
守在黄河边上,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一方面。
能不能治理好先放在一边,提出一个策略,让皇帝看到,那就是一份功绩。
朱由检在接到这个奏章的时候,还是被惊讶了一下的,毕竟在他的印象里,洪承畴还有着“大汉奸”的标签在,没想到他会上这么一个奏疏。
事实上,对农田水利方面,萧升和朱由检一早就着手安排研究了。
比如在京师大学堂之中就有着农科,这个科目之中,就分出了专门研究学习水利知识的一部分人。
徐光启在水利方面有着不错的研究,后来萧升又从现代带来了大量关于水利方面研究的资料,这些人在这方面的积累突飞猛进。
专业的水利治理,是需要很好的数学思维的,至少在算学上,要有一定的基础。
水利专业的这些学生,则是在这方面比其他人来说有着更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取知识。
现代和古代相比的优越性,很突出的一点就在于获取知识的便捷性。
而这也就给很多人造成了“知识很廉价”的错觉,但对于这些明朝人来说,他们非常的珍惜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废寝忘食。
正月初这些人开学,到现在四月初,已经过了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直在学堂里闷头学并不是快速成长的方式,所以朱由检和萧升以及徐光启一起商量了一下,而后决定下来,增加“轮职实习”的项目。
学堂这两千人,一开始的计划是全部用来做老师,培养下一代。
两千人,一个人带一个班三十个人,以两年为一届,那就是六万的新学种子,然后又两年,就是一百八十万人。
以此类推,几十年之后,新学也就在大明普及了。
但后来一想,一种学问如果只是推广教学,而不能将其快速应用融入到生活中,那么接受程度肯定不会太高。
而且,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也需要这种新学的学生来完成推动,所以不可能完全就当做老师来培养,必须要让其投入到实践之中。
现在洪承畴提出了治理黄河的策略,正好就用来安排实践。
计划是以三个月为一季度,两种实习方式,一种是教学,即到新成立的“京师小学堂”任教,另外一种就是到河道等现场进行实践性地帮助和指导。
一个季度之后,两批人返回学校继续学习一个季度,下一季度交换实习方式。
如此以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上古代人本就对学习十分刻苦,相信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将这些人培养成学术骨干。
于是,朱由检在朝会上对洪承畴的策略进行了褒奖,并且和一众大臣进行了讨论,最后定出了一个方案。
出三十万两作为第一笔“黄河治理专项银”,用于对黄河的治理以及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
并且派出一批“水利”以及“河道”方面的学者组成顾问团,帮助洪承畴进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洪承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朱由检真的对他有了一些看法。
当然,距离扭转内心的固有印象,还差得远。
为了防止专项银被盗用,以御史和锦衣卫联合构成监察组,对洪承畴及相应人员监视之外,也对彼此进行监视。
三方互查,最大程度防止贪污腐败的现象。
朝廷如此重视,让洪承畴感觉到了机会。
只要做出一些功绩,甚至不需要太大,怎么着也是可以青史留名的。
马上就对现有的布置做了更深一步的安排,这样等那些人来了,就可以直接开展工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做出成绩了。
崇祯元年四月十六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
这一天,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轨完成了最后一轮的检修,大明第一列蒸汽火车,“复辽号”,开始第一轮试运行。
蒸汽火车的技术在现代非常容易得到,甚至萧升后来还买了一个国外被当作收藏的火车头,拆解下来,送到了明朝这边作为参考。
朱由检让宋应星负责机械设备的开发,而实际对蒸汽火车项目专项负责的,是一位叫做李之藻的老先生。
李之藻曾随利玛窦学习西洋历算,主张西法,一生致力于介绍西方天文学、数学、逻辑学等。
他有着不错的数学基础,在研发蒸汽火车的过程中,焕发出第二春。
有着御医帮助调理身体,他的精神头越来越好,干劲十足。
终于在崇祯元年三月初完成了大明第一个火车头,也就是“复辽号”火车头的制造。
复辽号是一辆客运列车,一共十五节客运车厢,火车道轨距是1500,设计最高时速是110千米/小时,运营时速是70千米/小时。
一节车厢高2。8米,宽度为3。3米,全长25。2米,十五节车厢,硬座11节、豪华2节,餐车1节、行李车1节,共计载客数为1424。
在去年的大明周刊上,公布了新的计时单位,小时,规定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现在京城之中正在建造一座钟楼,只要那个东西建好了,小时的单位就可以深入人心。
不过,在科学院之中,宋应星等人已经普遍开始使用小时,分钟,秒这种单位,用萧升提供的一些机械表作为计时器。
经过全力研究和制造,主要是蒸汽机技术成熟之后,第一列蒸汽火车诞生了。
(临近上架,今后固定更新时间改为每天十二点五分,系统延迟会有三到五分钟)
第八十七章 这得多少马匹?(求月票)
蒸汽火车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都很大,所以火车站建立在京城外西北方向,称为“京城北站”。
火车制造,轨道的铺设是同步进行的。
本来,朝廷就在建设从京城到天津的水泥公路,再加一条火车道,直接抽调了大量的工人。
那些从灾民转化而来的第一批轨道工人甚至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
他们不知道自己亲手创造了历史!
蒸汽火车并不是朱由检主持建造的,而是由萧升,准确地说是由煌夏商会来主持建造。
就在今年二月份,宣布成立了“煌夏铁道商会”,铁轨的铺设,就是这个商会负责的。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毕自严和那些大明的文人绝对不会让朱由检把钱花在这些“奇淫技巧”之上。
也正因为如此,火车站的建设以及火车的建造,都没有引起那些士大夫太多的关注。
有几个人提过,说萧升靡费大量精铁,简直就是败家子!
毕竟钢铁可是军需物资,虽然现在大量的钢铁厂都是私人性质的,甚至京城最大的钢铁厂就是煌夏商会的。
但萧升这么“浪费”,还是引起了那些人的眼红。
不过,这都是小事,相比于叛军,皇家银行的成立以及辽东局势,根本不起眼。
皇家银行会在五月份开业,目前正在紧急的筹备之中,大量的银元已经就位,就等着门面设立好了。
今天,一直在京城的诸公被朱由检带到了皇城之外的火车站里。
看着眼前这长几百米的庞然大物,众位官员都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毕自严则是瞪大眼,他不知道眼前这是什么东西,但是他知道,这玩意是用精铁做的啊!
这么多的钢铁,如果用来制造兵器铠甲,那可以武装多少军队!?
气急之下,老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臣要弹劾琉璃侯浪费国力,以图享乐!”
这边他话音刚落,萧升的声音就传来了。
“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