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再有人进入县城行里应外合之举,城池不攻自破,甚至不少官员见到那密密麻麻的军队和迁移人口之后,直接吓得开城投降。
进入河南之后,栾霄是非常震惊的,而后心情变得非常沉重。
他本以为,陕西连年干旱,土地贫瘠以至于易子而食;但是来到这土地肥沃的河南府之后,所见到的景象,并不比陕西要好多少。
百姓一样是饿肚子,一样是面黄肌瘦,一样是无家可归!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思想。
一次开会的时候,他这样讲道:“一路饿殍大家也都见到了,在这样的沃土之上,没有连年的天灾,没有外敌威胁,却依旧是这样的悲惨世界。
所以,明朝的凋敝根本原因,不是外敌入侵,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是那些上等人,是藩王宗室,是封建官僚,是地主豪强,是他们导致了这地狱一般的世界!
我们必须要消灭这些上等人,才能真正地让穷苦人得到解放。”
崇祯元年三月下旬,天道军连克永宁,宜阳,兵围洛阳,福王朱常洵惶恐不可终日。
洛阳城外,军帐之中,一众天道军校尉一起商讨进攻洛阳的策略。
王嘉胤说道:“洛阳城坚固,远不是平阳那样的县城可以相比,如果以硬攻,必然死伤无数。
而且,洛阳城早就戒严,不允许出入,我们无法安插内应,自然也就没办法由内突破,这洛阳城怕是进不去了。
我的建议是直接绕过洛阳离开,先行进入南直隶安定民众。”
“正是,进入洛阳城,我们又不占领,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最多就是获得一部分财富,为此牺牲太多的人,这并不划算。”高迎祥也是这样说道。
他们的话让其他人也都是点头同意。
洛阳是一座坚城,他们没有攻城器械,只是凭借这些人手,无法快速地攻破。
而过程中的伤亡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最后大家把目光放到了栾霄的身上,想听听他的意见。
栾霄开口道:“现在快要到达南京了,南京城的坚固,比洛阳更甚,难道我们还要绕开吗?
诸位,我们的信念就是消灭上等人,而此时的洛阳城内,就有一个为祸整个河南府的上等人。如果不把福王杀掉,我们一走,那些分到百姓手里的土地又会被收回去,甚至还可能使那些百姓受到迫害。
我们不可以丢下烂摊子不管,在革新的时候,必须要彻底,否则留下的隐患远比此时做出牺牲要损失更大。
对进攻洛阳这件事,我认为是一定要打下来。至于如何打,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那就是你们这些将领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这边的王饱跟着说道:“对,我们不能让那些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的百姓再次受到福王的迫害,这洛阳城,必须要打下来。
里应外合行不通,那就去建造攻城器械,我们需要积累攻城的经验,不可以畏难!”
王饱的话也就给这件事做了定论,于是这些校尉们也就不再争辩什么,而是开始讨论如何进攻的问题。
第八十二章 理想照进现实(恭喜书友“怂龙”晋升舵主)
天道军准备攻占洛阳。正在他们准备攻城器械的时候,忽然一个人来到了驻地之外,请求与天道军首领一见。
栾霄陪同王饱一起召见了那个人。
当栾霄和那人四目相对之后,两人陡然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而后高兴地把住对方的手臂,一起说道:“同志!”
来人正是当初分派出来十七个孤勇者之一的钱旭。
钱旭是一个二十几岁的落魄秀才,能读会写,和妻子小儿一起被萧升收容。
而后留下妻儿在京城,自己来到了河南府暗中发展。
“看到你在陕西搞出好大的声势,我当真是高兴得很!你就是扛旗之人,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为你铺平道路。
我在这里发展的远不如你,只是聚集了城内乞丐,也算是有一些人手可用。
去岁开始,我就安排挖地道,以备不时之需。今日大军压境,可由此派精兵入城。届时我让人在其中举旗造反,吸引官军注意,而你们则趁机夺城门,进而攻入洛阳府内。
那福王是真真的上等人,逼的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请务必将其消灭掉!”
钱旭重重地说道。
栾霄感受到钱旭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身体的颤抖,那是愤怒的表现,显然是在这段时间里,目睹了不少的惨剧发生。
于是栾霄坚定地说道:“请同志放心,我们必然还洛阳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这边,栾霄先派人去确认了地道的情况,发现这个地道允许两人并排进出,城内的出口在一个乞丐聚集的城隍庙后面,有一座小山,非常隐蔽。
王饱随后召集了一众校尉,栾霄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而后道:
“这就是百姓的力量,天下上等人虽然多,但最多的还是我们这种普通人,穷苦人,只要我们联合起来,一定可以推翻上等人的统治,消灭他们!”
崇祯元年三月二十八日,夜晚,钱旭在城隍庙高举火把,对着那些衣衫褴褛的乞丐们说道:
“天道军已经来了,众位兄弟姐妹,且随我一起,让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鱼肉百姓的贪官,横行不法的勋贵,感受到我们穷苦人的怒火!”
经过几个月的熏陶,这些乞丐虽然没有达到“孤勇者”的那种思想水平,毕竟只是一种不成系统的讲述,有些地方,钱旭也无法解释明白,需要一起讨论。
但是他们接受思想熏陶的时间比较长,大部分都已经跟随钱旭五六个月以上。
这足以让这些之前习惯受欺负的“老实人”迸发出埋藏在内心最底层的怒火和激情。
他们早就期盼着天道军的到来,等待着钱旭为他们所讲述的“理想世界”的光亮照进这乌漆麻黑的现实。
此时钱旭登高一呼,直接点燃了他们心中那股狂热。
五百天道军精锐通过地道来到了城隍庙,然而当他们在凌晨向城门发起突袭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就是那些乞丐。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这些乞丐没有衣服,没有鞋子,什么都没有,只有对上等人的愤怒。
他们单打独斗或许不是持刀着铠的官兵的对手,但是他们是三五个人同时对一个人发起冲击的。
直接把一个人按倒,然后用拳头,用牙齿,用尽一切办法,去杀掉他。
这种凶狠的劲头,那些天道军精锐也不如。
就是一批这样的人,吓得那些兵卒直接溃逃,几百个身穿铠甲,手持长刀的大明官兵,被几十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追得满街跑。
什么守城,什么御敌,统统被抛到了脑后,面对一群“疯子”,他们想到的只有赶紧逃跑。
城门被打开了,出乎意料的顺利,天道军随即大军杀入,目标直指福王府。
朱常洵以重金招募的勇士守护在福王府的外面,同样在福王府外面的还有洛阳城的衙役官兵,拼拼凑凑也有着两千多人的武装力量。
然而,当看到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王府门口冲杀而来的天道军精锐的时候,他们不少人都是下意识地后退。
天道军这一路走来缴获了不少的武器,王饱把所有的武器铠甲集中发给几个校尉,如今天道军的精锐之中,有着五千人以上的穿着精良铠甲,拿着雪亮长刀的士兵。
这五千人一起跑动起来,地面的震动和铠甲连接部位摩擦的响声,让守在王府门口的那些人的心理防线逐步瓦解。
王府还有一些火铳手,听到这声音,看着那密密麻麻涌来的天道军士卒,他们控制不住自己提前开始发射弹丸。
没有打中任何一个人,甚至天道军的队伍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他们没有能够放出第二枪,本来填充弹丸火药的速度就慢,加上慑于天道军的气势,惊慌之下,根本无法完成射击。
天道军还没有和这些人正面交锋,在距离五十米左右,他们就自己溃散了。
一个时辰过后,整个福王府之内满是血腥之气,朱常洵被抓到了栾霄的面前,当即跪倒在地,颤抖着说道:“大当家,本王愿意拿出十万,不,五十万两银子,还请您高抬贵手,不要杀我。”
栾霄冷漠地看着他,心中满是厌恶,看他这一身的肥肉,与道路上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
他的身体上,都是民脂民膏,要饿死多少百姓,才会让他长出一块肉?
栾霄看向王饱,说道:“将军,我建议把福王和那些豪绅一起带到城外,让他们接受洛阳百姓的审判!”
听到这句话,朱常洵吓得赶紧匍匐到王饱跟前,哀求道:“不,将军,本王,小王愿意把王府所有的银子都给你,如果不够,小王还可以让皇帝给你送来,孤是皇帝的亲叔叔,他一定会给你送来很多的银子,只要你不杀我,不把我交给那些暴民。”
朱常洵见过那些饥民的眼睛,简直就是要把他剥皮吃掉的样子,所以他自那一次之后从来不会到城外,就怕被那些暴民一拥而上,夺肉分食。
“这自然是应该的,来人,把福王押下去看好。”王饱自然不会管福王说什么,他现在对栾霄的建议都是全盘采纳的。
以栾霄在天道军和跟随百姓之中的威望,他其实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处处维护王饱的权威,这一点王饱看在眼里,对栾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第八十三章 不怕吗(感谢书友“熊大老了”的支持)
进入洛阳城的只有天道军,甚至只有一半,也就是四万人,其它的天道军和跟随的百姓都在城外等着。
人一多,就多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不可控因素太大了。
洛阳城之内非常繁华,借着天道军的威势,如果有人趁乱去劫掠普通百姓,祸害一方,那就是莫大的罪过了。
不只是进入洛阳城,在之前进攻任何一座城市,甚至是镇子,栾霄都实行的是精兵入侵的方式。
用有着信仰的“战士”去做这些事,才能防止悲剧的发生。
栾霄并不是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不会认为天道军之中就一定没有手脚不干净,甚至心思歹毒的人。
但是在严格的军规和互相的监督之下,可以把这些人限制住。
总之,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内部出现叛徒,出现思想滑坡的人。
福王府之内的财富很多,上万人去清点搬运,也需要好一段时间才能将其搬到马车上。
然而,栾霄等人的目光却并没有放在这个上面,而是放在王府几处粮仓积存的那三十多万担粮食上。
天下饥民何其多,粮食才是这乱世之中最根本的依仗。
那些百姓为什么跟着天道军,因为天道军会给他们粮食,大军因为要快速移动,不可能携带太多的东西。
而得到的粮食,基本上是每人分一些,多则七八天,少则一两天的口粮,随军出行,这些人吃得甚至比之前种地的时候还要多一些。
不过,这种方式不能一直持续下去,真正想要发展,必须要有基本盘,不事生产是无法长久的。
栾霄等一众校尉已经感觉到了百姓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适应甚至依赖,这并不好,他们需要尽快地稳定下来。
但目前来说,还是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大军存在的基础,这也是维持稳定的关键。
从凌晨攻破洛阳开始,一直到中午,才堪堪把福王府之内的财货清点完,而洛阳府之内,显然不只是有福王这样一个上等人。
单靠天道军自己去挑选,那样效率太慢了。
天道军封闭了洛阳城,只开了一个门,而这个门两侧都有士兵把守,一直蔓延到一个由人群聚集而成的圈子里。
圈子中间临时搭建了一个三米多的高台,福王被绑在了中间的柱子上,瑟瑟发抖。
王饱站在高台上,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百姓,开口道:“诸位河南府的百姓们,俺是天道军的首领,王饱。天道军来到这里,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这些欺压良善百姓,鱼肉一方的上等人。
什么是上等人,眼前这位大明朝廷皇帝的亲叔叔,福王,就是上等人。那些乡里的豪绅,地主,还有那些不为民做主的官员和文人就是上等人。
而俺们,你们,就是受上等人欺压的穷苦人。现在天道军来了,你们不需要再忍受,俺们会为你们做主,从斩杀这个河南府最大的上等人开始!”
说完,王饱一挥手,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天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