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王饱有了栾霄的指点,势力快速地发展起来,从九月三日栾霄进入起义军,到十一月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已经掌握了一支数量在两万人左右的,成建制的军队。

    原本历史上,在崇祯元年七月才会起义响应的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今年十月份就在陕西府谷等地举起义旗。

    整个陕北,各处都是起义军。因为王饱的天道军名头蕞响亮,而天道军又划分为若干校尉统领,所以他们就自称是天道军某某校尉。



    第六十二章 伟大的事业

    

截止十一月底,名义上天道军已经有了八万之众,其中虽然只有两万是直属于王饱的精锐,但其余六万人之中,也不乏一些边军叛将,实力同样也不可小觑。

    这样的一股势力,着实不小了。

    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二号,陕北一个叫做“望川”的里,一座原属于某个豪绅的院子,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书“总参务处”四个字。

    院子里,做了一圈人,这些,都是天道军校尉级军官,包括直属于王饱的二十个校尉以及主动投奔的八个校尉。

    王饱开口说道:“现在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需要确定我们的下一阶段目标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讲一讲各自的想法。”

    “俺们都是大老粗,不知道什么想法,目标。现在既然投奔了天公将军,那么自然就一切听从天公将军的安排!”

    起义军代表之一的王嘉胤开口说道。他本来为边兵,后逃亡归里,没有读过几本书,知道自己什么斤两。

    他明白自身是需要依附于天道军这个大腿而存在的,否则一旦朝廷大军杀来,这些农民叛军,很可能一触即溃。

    王饱则是说道:“既然这样,那么就让我的总参务长来讲一讲。”

    话音落下,众人把目光集结在起身走到中间的栾霄身上。

    对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大家却没有丝毫的轻视,来到这真正的天道军之后,方才认识到叛军乱民和天道军的差距,而他们打听到,这一切都是这个少年做出来的。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到南方去。”栾霄直接先给出了结论,虽然声音不大,但是那种坚决的语气,却是让大家心中为之一振。

    随后听他继续说道:“朝廷的军队都在北方,刚得到消息,皇帝花费巨资炼出的六万新兵已经把北直隶的匪患平定大半,这样的精锐部队,一旦与我们交锋,就算我们可以获胜,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义军,也会被打得所剩无几。

    而只要朝廷再征集一些其它的军队,我们必然会陷入死局,想要摆脱这种局面,唯有先走为上。

    其二,我们天道军不事生产,以掠夺来的财富为基本,一旦停止掠夺,就无法维持军队的稳定和发展。北方,尤其是晋地,辽东多为贫瘠之地,且连年遭遇灾害,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要去南方富庶的地方,那里的地主豪绅,上等人手中,有着大量的财富,占有大量的土地,一旦获取,我们义军的数量就可以快速地发展起来。到时候,即使是有朝廷的精锐部队围剿,我们也可以有实力去与之作战,甚至覆灭他们!”

    这两条的理由很充分,他们谁也没有把握和正规军打,而且掠夺财富这种方式也的确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顾虑。

    “总参务长,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但是有一点,我们的家人和土地都在这里,一旦我们离开了,谁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高迎祥说道。

    华夏人最看重宗族,故土难离,所以大部分的起义军,都会固守在某一个地方,而实际上,这就是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

    高迎祥的话引起了一阵的议论,显然这也是大家心中考虑的问题。

    “大家一定要明确一件事,我们要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在做的,是一件颠覆王朝,消灭上等人,让穷苦人不再受到压迫的伟大事业。

    所有的伟大事业,都是需要有流血和牺牲的,如果有所顾虑,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地完成伟大事业。

    这里的土地,我们不需要,南方有更好的土地在等待我们去从上等人的手里夺过来。我们的家人,可以带走,一起投身到伟大事业之中来。

    没有回头路,我们没有任何退路,一旦失败,就是千刀万剐,万劫不复,那些上等人会把你我,把你我的家人朋友,全部挫骨扬灰!

    唯有成功,唯有成功!!

    如果没有舍身成仁,为了伟大事业,为了今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受到上等人的压迫而献出生命,献出一切的决心,那么,现在,就请退出。

    天道军,需要的是一群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一切艰难的勇士!”

    栾霄一字一句地说着,声音一点点变得激昂,高亢,振聋发聩,直击人心,让在座的所有人看向站在中间的他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光!!

    作为首领的王饱第一个激动地站起来说道:“说得好!我王饱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是总参务长的话我听懂了,当我们举起反旗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只能获胜,获得总参务长所说的真正的胜利。

    我决定了,明天就开始着手动员所有人准备南迁,我们要一路打到南方去。如果你们之中有人想要留下,我也不会拦着。只是,请你们不要以天道军的名字来称呼自己了,因为,你们不配!”

    他的话说完,周边的二十个跟随他一路走来的校尉互相看了一眼,一起站起来说道:“愿为将军效死!”

    这个时候,以王嘉胤为首的投效势力也是跟着说出了愿意跟随的话语。

    经此会议之后,天道军算是第一次进行了思想的统一,那些前来投靠的起义军,也知道了这个军队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七号,七万天道军大军开拔,裹挟百姓二十万,向南迁移,声势浩大,所过之处,官兵无敢阻拦者,地主豪绅抵抗者皆被杀,所获财物分发,跟随百姓人数逐渐增多。

    西安府,陕西巡抚衙门,孙传庭接到了朱由检传来的密信。

    “天道军之事朕已知晓。朕已令人带来圣旨,授你便宜行事之权,持尚方宝剑,同朕亲临,亲王之下宗室勋贵,一品之下官员,皆可先斩后奏。

    天道军将至,可令秦王出钱整兵,犒赏三军。然官兵出动,不可伤及百姓。卿之任务在肃清陕西境内叛军,境内乱贼,除恶务尽!”

    孙传庭懂了,皇帝的意思就是要放天道军过去,不过要趁这个机会,敲诈秦王一笔,用这些钱来训练军队,然后去剿灭那些不是天道军的乱贼。

    其实,真要他挡,也不一定挡得住,现在皇帝发话让他不要管,那正好。

    只不过,皇帝究竟要做什么,造反吗?!



    第六十三章 小年(求推荐票求月票)

    

天启七年十二月下旬,也就是现代一月二十五号这天,萧升决定回家了。

    已经是阴历十二月二十三,北方过小年了,他也该回去准备过年的事儿了。

    如今明朝时空那边已经布置了很多东西,现在就是需要时间去等待播下的种子结出果实,能够做的东西不多,也用不到他每天去盯着。

    半年没有回家看看,现在可是要好好在家待几天,虽然没有能够带回一个儿媳妇,但硬着头皮,也是要回去的。

    各种营养品,好酒,买了一大堆,亲戚多,每家都买一些,不知不觉就搞了很多,自己那个车还装不下,想到了自己在市里上班的表哥孙哲,于是打了个电话。

    表哥孙哲是大姨家的孩子,已经结婚了,孩子今年刚出生。

    萧升之前在县城上学,甚至后来上班来回家里,都是孙哲开车接送的,因此对这个表哥,感情也是非常好的。

    那天把表姐和二姨送走之后,萧升就想到了孙哲,给他打了一个视频电话,询问了一下近况,孙哲说过得挺好的。

    孩子刚出生,各种花销肯定不少,表哥只是在工厂做普通技术工人,工资并不多,这个时候,肯定是钱不够花的。

    萧升知道他也是好面子,于是也没有主动说什么,只是说有时间过去看一看侄子,过年的时候好好聚一聚。

    孙哲已经把媳妇和孩子送到了村子里大姨家,听到萧升的召唤,开着车来到了购物广场门口。

    看到萧升身前那一堆比自己还高一个头的东西,孙哲一脸懵逼,说道:“小升,这些都是吗?”

    “对啊,一不小心就买多了一点,我还以为你在市里,早知道你在村里我就直接叫一辆货车帮我拉回去了。”萧升笑着说道。

    孙哲摇摇头说道:“真是当了大老板了。不过你回去肯定会被我姨说一顿,做好准备。”

    “说就说呗,反正都买了。”说着,萧升让一边的销售人员帮着搬东西。

    这些东西可是花了二十几万,要求两个人帮着搬一下,商场还是有这种服务的。

    东西都搬上孙哲的车里,因为萧升自己的车里已经放满了。

    看到萧升开的车,孙哲眼前一亮说道:“这车不错啊,宾利,回去让我开一开。”

    萧升知道这个表哥很喜欢车,于是笑道:“这样,你开我车回去,我开你车回去。”

    “嘿!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让哥先过过瘾。”

    兄弟俩之间的感情用不到那些虚的,大家心里都是有啥说啥,不需要避讳什么。和家人在一起还要顾及这顾及那的,活着多累啊!

    两人回到村里,先把东西都送到萧升家,果然被萧母一阵的唠叨。

    家里的三层小楼盖好了,带着院子,车子开进去,东西搬出来。

    看到其中一样东西,萧父惊喜地说道:“哎呀,茅台!没想到我还能喝到茅台,不行,我得把你大姨夫他们叫来,好好地整两杯。”

    “你看看,我一直劝你爸少喝,你这给他带来那么多好酒,肯定少喝不了了。”萧母埋怨地说道。

    萧升笑道:“大过年的,就让我爸喝点吧,好酒不伤身,您看着我爸点不让他喝多就是了。

    来,妈,我又给你带回来十盒黑金面膜,还有最新上市的黑金精华乳。”

    萧母喜滋滋地接过礼物,白了萧升一眼,说道:“算你还有良心,你几个姨和你姥姥她们的备好了吗?”

    “那当然备好了,我自己公司生产的,还能短了家人自己使用嘛!行了,妈,您先进去吧,我一会儿跟我表哥先去大姨家一趟,把东西送过去,顺便把我大姨他们接来。”萧升说道。

    “我去叫你四姨夫和小姨夫,正好今天菜做的多,好酒给他们也尝一尝。”萧父兴冲冲地抱着酒走进了屋子里。

    中午饭点,除了在另一个村不方便过来的二姨家,四家人围坐在了一张大桌子周围。

    大姨夫喝着茅台,高兴地说道:“这几千块一瓶的酒味道就是好啊!小升,大姨夫这次是沾了你的光了。”

    四姨夫闻言说道:“要不说上学好呢!你看咱家就小升学习好,这果然就是赚大钱的。我可要把家里那俩盯紧了。”

    “那是人家小升自己能力强,有眼光,能够做成这么大事情的人,光靠那点学历可是不够的。”小姨夫也是笑呵呵地夸奖道。

    萧父脸上笑容掩饰不住,嘴上却是说道:“行了,你们再夸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来,咱们走一个!”

    吃吃喝喝过了一阵,四姨忽然开口说道:“三姐,有件事我想请你帮帮忙。这不是我们准备把理发店翻修一下,盖成二层小楼嘛,就是还差点钱,你看能不能先借我们八万?”

    谈钱伤感情,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在寻常的家庭里,大家过得都不是很宽裕,如果借给别人,自家很可能就要降低生活水准,或者承担一些风险。

    为了几万甚至几千块钱闹矛盾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家庭,也不是没有。

    不过,现在萧升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

    “四姨,你不要说借这样的话了。小时候家人们都很疼爱我,我既然有能力了,当然是要报答。这样吧,我在姥姥那里放一千万,作为给四个姨还有舅舅家改善家庭生活的费用。

    每一家两百万,只要你们提出合理的需求,得到我姥姥的同意,就可以支走一部分钱。

    这样安排怎么样?”萧升说道。

    大姨夫首先开口道:“不怎么样。我们自己也有儿子女儿的,有他们给我们养老,花你这个大侄子的钱,那算怎么回事!”

    “各论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