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门出现了,没有留在原地,而是在距离萧升两米远的一个位置出现。
萧升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这个时空门是和他绑定的。
他穿过时空门,果然再次回到了自己现代的房子里。
朱由检坐在那里,看到萧升出来就走了过来,询问道:“萧兄,这个门刚才不见了一次,是你做的吗?”
萧升点点头,道:“走,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大明,这是最后一项验证。”
接下来,两人就一起穿过了时空门。
然后萧升将时空门关闭,再打开,返回,确认这里仍然是原本的场地。
“现在可以确定了,这个时空门是稳定存在的,而且是和我绑定的,我可以把他在大明的任何地方打开,这样今后你去了皇宫,我也可以把时空门开在皇宫里。
不过在皇宫也不方便,等我弄点银子在京师买套房子,有事你再让人找我入宫。”萧升高兴地说道。
朱由检也很高兴,说道:“那就太好了,有萧兄的帮助,我一定可以让大明重现往日辉煌的。”
“我相信你可以,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接下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登基为帝,稳住朝堂,让阉党和东林党继续针锋相对。
同时暗中发展自己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只有手里有一支真正的强兵,才可以开展后续的一系列活动。
来来,我搜集一些资料,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制定一个大概的方略。”
确定了时空门可以稳定存在,并且完全受自己的掌控,萧升也是非常高兴。
现在已经是夜里九点多,但他却是兴致勃勃,那可是一个世界的财富。
而且,帮助朱由检再造大明,让世界遍地插满大明的旗帜,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一件事!
于是,这一晚,两人彻夜长谈,一直到凌晨三点多,一份大致的计划方略被制定出来。
考虑到朱由检刚十六岁,还要长身体,萧升就让他赶紧回去休息。
“身体是再造大明的本钱,复兴大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需要努力锻炼身体,我也一样。”
萧升语重心长地嘱托道。
朱由检很感动,幼年被排斥的他缺少关怀,皇家无情,这个刚结拜兄长却是如此关切自己。
他重重地点点头,说道:“兄长,我必不负你!”
第三章 做好准备了吗(求推荐票求月票)
送走了朱由检,萧升也休息了。
第二天是周五,萧升直接请假,他已经打算辞职了。
有时空门了还要打工?
当然是要自己当老板,这样才可以获得“时间自由”。
在两人协定的计划之中,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两界贸易生钱,以钱掌权,低调发展,稳中求胜”。
反应到萧升这边,就是要先积累一笔财富,然后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形成稳定的贸易渠道,成立一个跨国性大型集团。
拥有时空门,积累原始财富很容易,不过要找一个稳妥的方法。
除此之外,关于初期对朱由检的帮助,萧升也需要好好考虑一番。
不说什么驱逐鞑虏的宏愿,就算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投资一个未来的皇帝,也算是“奇货可居”了。
另一边,朱由检一大早就起来了,虽然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但精神头很足。
吃过早食之后,当即命令下人去寻找上年份的人参。
这个时候的人参并不贵,王府之内就有一些,带回来不少。
朱由检让人用盒子一棵棵装好,放到一起。
中午,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朱由检提前交代好,下午不会有人来打扰,关好了书房的门。
时空门出现,他放下心来,抱着几个盒子走了进去。
“兄长,这是你要的人参。十株五十年份以上,还有一株百年份以上的。时间仓促,只能准备出这些,等日后我再派人为你寻来更多。”朱由检把那些盒子放到茶几上说道。
萧升需要钱,虽然他觉得自己应该需要帮助一下那些淳朴的华夏百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发财享受生活。
又不是什么圣人,心里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燃就是赚钱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首先他就想到了古董,金银和宝石。
古董少了从时空门拿出来,少了几百年的历史沉淀,没准会被认定是假货。
金子在古代价格很高,不划算:银子在现代价格极低,卖了才不合适。
宝石倒是可以拿去卖,但这种东西,没有门路卖出的价格不会太高,而且还可能会引来麻烦。
萧升仔细思考了一阵,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最后确定下来要倒卖的东西,药材。
上年份的中草药都很值钱,那些大富豪愿意为了那么一丝的功效去花费几十数百万。
现代的药材价格被炒上去主要是因为高年份的药材几乎被挖光了,稀少所以昂贵。
而在古代市场,生态保护完好,应该还不至于那么贵。
尤其是人参这东西,在这明末可是多得很。
萧升决定就从人参下手,于是嘱咐朱由检弄来一些,没想到他效率这么高。
萧升闻言上前打开一个盒子,看到里面的人参鲜活的样子,顿时笑道:“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卖不少钱,这些可以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
来,这里是我整理出来的一些历史资料上记载的忠臣良将。其实在这段时间有着不少很厉害的人,只不过被奸人所害,而且你也没有能够护住他们,才导致大明灭亡在你的手里。”
朱由检闻言脸上一热,说道:“不会了,现在我已经有了兄长帮我辨识人才,我一定会让这些人好好活下去!”
“历史记载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而且人心是会变的,有些人其实也可以利用。
比如那些被逼无奈或者走投无路投降满清的人,他们的行为虽然不能被歌颂,但做出那样的决定也是人之常情使然。
如果你可以利用好他们,他们就是你手里的力量,自己手里多一份力量,总比把他们推向敌人那边的好。”萧升提醒道。
朱由检顿时头如捣蒜,一个劲点头。
他并不是东宫太子,没有经过系统的帝王之术的培养,加上少年时期孤独无靠,这些道理,没有人给他讲。
而这些东西都是切切实实有用的,听到朱由检的耳朵里,只觉得萧升这个大哥是真的为他好。
紧接着,萧升就把整理的一系列关于明末文臣武将的资料拿给朱由检看。
这上面都是简体字,不过在萧升的帮助下,朱由检还是完全看得懂的。
看到“吴三桂,孔有德,祖大寿”等人归降鞑子,“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劫掠四方,他气愤地攥紧拳头,咬牙切齿;
看到“李若琏,范景文,倪元璐,刘理顺”等忠臣殉国,他感叹我大明也有铮铮铁骨;
看到“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贤才被自己怀疑罢免,最后他们仍然为国尽忠而死,他又羞愧地恨不能钻到地缝里。
粗略地看完了这些资料,朱由检脸上的表情倒是恢复了平常。
“有什么感想吗?”萧升问道。
朱由检闻言道:“等我登基,依旧改元崇祯,只不过,此时的崇祯,已经不再是史书上那个我了!”
萧升不由得露出赞赏的神色,笑道:“很好,我相信你可以说到做到。”
“对了,根据记载,李自成现在应该还没有起义,不如我现在派锦衣卫去除掉他,免得他荼毒百姓。”朱由检忽然说道。
萧升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问道:“你该不会是怕他再攻破京城吧?”
“当然不是!”朱由检闻言顿时宛如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炸毛了,大声说道:“我现在有了兄长的帮助,无论是李自成还是黄台吉都别想踏进京城一步!”
萧升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就算不是猜对了十成,至少也有六七成。
但这样很正常,平心而论,如果萧升处在他的位置上,预知自己是被某个人逼到了绝路上,肯定会想办法先把他弄死。
朱由检现在才十六岁,就算是生在帝王家有了一些气度和见识,但属于少年人的性子还是存在的。
他现在还不是帝王,尽管距离他登基没有多少天了,但是在这些天,对他的影响却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朱由检真正的掌握了权力,萧升对他的教导他不一定可以听得进去。
所以有些思想,需要提前灌输。
于是,萧升拍了拍朱由检的肩头,说道:“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的建议是不要这么做。首先一点,根据记载,目前陕西境内已经出现了好几股起义军,也就是乱贼。
就算你杀死了李自成,自然还会有其他人站出来,如果你还是原来的自己,必然会有一个叫做张自成或者刘自成的人再次把你逼到走投无路。”
“可我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我了。”朱由检反驳说道。
“的确。”萧升点点头继续说道:“所以第二点才是主要的,你需要这一股乱贼。”
朱由检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问道:“我怎么会需要他们?”
萧升点开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文档,说道:“这是我整理的关于天启年和崇祯年人民生活,官员腐败等情况,总得来说,世家窃国,土地兼并,民不聊生。
此时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而想要根治这种病症,唯有下一剂猛药,那就是颠覆一切。”
“颠覆一切?”朱由检被萧升的话震惊的说不出话,磕磕绊绊地重复了一句。
萧升则是兴致冲冲,继续说道:“对,不破不立,想要根本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强大的国家,就要让一切重新洗牌。
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士大夫,还有皇亲国戚,都是附在这个国家上的蛆虫,唯有将他们消灭,把他们占有的土地和财富掌握到国家手里,才可以让大明重获新生。
而要做到这一点,你不可以直接去做。至少现在不可以,因为你还太弱小,而且将来你做了皇帝,就更加不能硬来。
叛军,流贼,就是很好的清道夫。你可以借他们的手把那些土地和财富夺回自己的手中。”
朱由检被这些话冲击的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有些不理解地说道:“皇亲国戚是代表皇权的啊!“
“不!他们不能代表皇权,你要明白,你真正的权力来自于哪里,不是官僚士大夫,更不是藩王宗室,而是大明千千万万劳苦的底层百姓!”
萧升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朱由检的脑海中炸响,他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然而这边萧升还在继续输出:“皇帝是孤家寡人,因为在他的身边,那些官员,甚至亲人都不是和他一体的,他的根本利益在皇城外,在田间地垄的那些百姓身上。
所以,皇帝是一份很艰苦和孤独的工作,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你做好准备了吗?”
第四章 你能(求收藏求推荐票)
“我,我,我能做好吗?”
朱由检喃喃自语道。
他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成为皇帝,更加不可能受到关于“帝王之术”的教导,此时骤然听到萧升通过现代视角对皇帝这个“职位”的解读,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
于是彻底陷入了一种迷茫的状态。
萧升承认自己有点好为人师的小癖好,对教导一个未来的皇帝这件事还是感觉很爽的。
看到朱由检那个样子,顿时继续说道:“你能!有我帮助你,有那么多忠诚的文臣武将,有千千万万淳朴的大明百姓,你一定能,也必须能!”
朱由检怔怔地看着萧升,他从来没有被人如此相信过,从来没有人给他赋予这么大的责任。
谁的年少不轻狂?!
朱由检此时也是一个热血的少年,要不然也不会一开始便跪拜萧升这个神仙,祈求他帮助自己拯救大明朝。
被人给予如此大的信任,他感觉心中燃烧起一股激情。
“我能!我一定能!”他开口说道。
说完,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萧升,说道:“兄长,还请你详细为我讲一讲,该如何去做。”
萧升研究了一上午,明末的局势复杂,但直接矛盾还是可以找出来的。
分别是“大明帝国与后金女真人”,“大明帝国与起农民义军”,“士大夫官僚集团和平民百姓”“皇帝和士大夫官僚集团”。
这些矛盾主体互相纠葛,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们需要一些人,一些绝对忠诚的人,加入到农民起义军之中,去引导李自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