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明舰队扬长而去,赶往下一个目标。

    短短一个月之内,整个扶桑所有的沿海城镇几乎都被轰炸了一个遍,那些扶桑人现在看到大船就害怕,甚至一些人在很久之后还有这种后遗症。

    被称为“巨炮症”。

    这样的一轮炮击之后,彻底地摧毁了扶桑上下对于大明帝国军队的抵抗心理。

    他们想要提出和谈,但是被陆战营拒绝了。

    随即最后的决战开始。

    扶桑天皇召集了五万人的军队,这是他们集合所有的力量之后形成的最后一股战力。

    对抗大明帝国的四千人军队。

    仍然是一面倒的屠杀。

    扶桑天皇被俘后又被斩首,天皇一族被灭,扶桑大贵族被灭。

    平安京时代提前终结,进入了大明帝国统治的美好时期。

    相信十年后,扶桑人民上下一定会感激大明帝国带领他们走向幸福生活。



    第300章 斩尽杀绝

    

扶桑被消灭是必然的。

    大明帝国需要尽快的掌握扶桑的银矿和金矿,进而确立银本位的货币制度。。

    现在受到南宋的统治的影响,中原大地上使用的货币是铜币,而现在的经济发展,严重受到了货币发展的制约。

    中原地区本来就缺少铜矿,铜钱获利又少,发行起来根本没有多大的利润。

    而同时,南宋制作铜钱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生产和商业发展的需要。

    进而,催生了票号和交子这种早期的银行和纸币的出现。

    大明帝国已经具有了非常成熟的银币制作技术,而银本位制度,也是保证大明帝国的经济可以快速辐射全球的关键。

    银币会和银钞一起发行,银钞直接替代铜币,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最有力的帮助。

    扶桑的银矿非常丰富,加上现在的扶桑对那些矿产还没有有效地开发,大明帝国完全可以用这一处银矿支撑起整个帝国的初期白银消耗。

    当然,其它地方的银矿,大明帝国也不会放过,只是需要一步步来。

    当务之急,是获取扶桑银矿以维持初期“大明皇家银行”的货币储备金需求。

    皇家银行只是一个开始,在大明帝国时空,有着煌夏银行和皇家银行进行竞争,而在这边,煌夏银行并不准备入场。

    一个世界的财富足以令一些人彻底抛弃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纯粹的商业组织是无法受控的。

    所以萧升和朱由检一致认为,新世界的银行只能是国有控股的方式存在。

    陆续还会建立大明建设银行,大明农业银行,大明工业银行与大明商业银行四家国有银行,彼此之间形成竞争,分别对不同身份的用户给予帮助。

    经历了金国导致的战乱,重新获得一统之后的中原王朝土地上,经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尤其是货币的制作和使用流通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私人铸造货币,利用铁质货币混杂铜币,以及铜钱的成色极差等等,导致货币体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大明帝国想要发展经济,发展工商业,必须要先整顿货币。

    大明帝国是从另一个时空过来的,全新政权不用考虑旧有的任何一个贵族或者一方势力体系。

    所以,他想要做一件事,只管去做,不用担心其中牵扯多少人的利益,谁敢跳出来,就灭了他,有另外的一整个世界作为后盾,多少浪费都是无所谓的。

    大明帝国在南宋时空这边的都城最终确定为开封,以此作为新帝国的帝都,也就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对这个新帝都的建设,由煌夏建筑商会全责承包,预计建设成为第一个近现代化大型城市。

    从道路交通系统,水利供应系统,电能供应系统到商业区域,工业区域等规划,都是早已经在大明帝国时空那边做好的预案。

    战乱之后,相当于全国经历了一场大的灾难,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以工代赈,以工钱的方式推动银元和银钞流通到社会之中,进而用这种新的,优质的货币驱逐劣质的货币。

    当然,在同时,对所有的私人铸币厂和金,银,铜等矿场进行查封。

    所有的资源都是属于大明帝国的国有资产,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产业。

    对一些主动上交的个人或者家族,大明帝国提供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大明帝国出一部分钱,对矿场上的设备已经工人进行赎买,虽然给的不多,但至少也是给了。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让那些被家族或者个人掌握的矿产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那些人获得一部分股份,接受分红,不插手管理。

    从长远来看,当然是第二个选择更加有利,毕竟理论上开矿不会亏钱,相当于每年固定拿到一笔丰厚的分红,何乐而不为呢?

    但就是有一些人想不开,他们认为那些矿产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于是就以一些人开始闹事,甚至冲击官府。

    大明帝国对这些人的态度,那就是四个字,斩尽杀绝。

    逮到一个杀一个,绝对不让他们有任何侥幸的心理。

    大明帝国保护的是哪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整个华夏民族,或者说,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百姓,而不是那些有野心,不知进退,惹是生非的败类。

    任何一个敢于动摇国家统治的人,都是只有一个下场。

    随着大明帝国对扶桑的征服进度推进,大量的扶桑奴隶被送到大明的国土之上,来进行道路网的建设工作。

    对内发展,对外的战争也并没有停止。

    东边小国,高丽,扶桑,琉球都已经归附,澎湖也已经建立了布政司,基本上宣告了平定。

    但是在南边和西边,仍然有一些土地是被异族占领着。

    比如西北地区,此时正处于夏仁宗时期统治的西夏国。

    在这一时期,西夏文化思想的发展到达高峰,对金朝大致上处于和平状态。但是他重文轻武、务虚废实的方式,使西夏军力逐步走向衰落。

    大金国忽然灭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措手不及的事情。

    原本,在大明帝国北伐大金国初期,他们想要趁机占领一部分土地,但是岳飞派岳云等岳家军将领率军驻守西安等地,让他们暂时放下了这个想法。

    之后,大金国在极短时间之内灭亡,更是让他们意识到了这个新出现的国家是多么强大,当然不敢继续造次。

    他们派出了使者刺探大明帝国对西夏的态度,还不等传回消息,南宋被大明帝国覆灭的消息先传回来了。

    这下,不管大明帝国是什么态度,他们都不敢主动挑起什么事端了。

    等到大明帝国的态度表明的时候,就是曹变蛟率领两万士兵向西夏进军的时候。

    西夏国主此时权力衰微,被宋朝降将任得敬把持大权,这一次得知大明帝国派军队来讨伐攻打,也是由他亲自挂帅,足足调集了十万人,试图一次让大明帝国认识到西夏的强大。

    任得敬此时权力在握,已经有些膨胀了,他虽然知道大明帝国很强大,但并不认为区区两万人能够战胜西夏十万人。

    他甚至以为,或许还可以趁机从这场战争之中获取到一些利益也说不定。



    第301章 灭亡西夏

    

西夏被灭了。

    这个国家原本存在的历史就不长,从崭露头角到被蒙古灭亡,不到二百年。

    大明帝国的乱入使得它存在的时间更短了。

    任得敬率领的十万人连五万金国女真人的战力都不到,又怎么可能是两万大明帝国军队的对手呢?

    仍然是一触即溃,在火力覆盖之后,就是奔走逃亡的场面。

    战争是很残酷的,也是很现实的。

    在短时间之内死亡数量达到一个量级,那么人类必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十万军队覆灭之后,西夏也就没有了任何抵抗的能力,两万人长驱直入,覆灭了西夏国的都城,然后就是接管西夏国各部分地区的过程。

    从开战到灭国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跨越时代的战争,劣势的一方不可能有任何逆转战争局势的能力。

    就像是西班牙人用几十个人就征服了半个南美洲一样,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投机的人自然会帮助强大的一方。

    每一个地方都不缺少这样的投机分子。

    西夏国的存在和高丽一样,对大明帝国来说就是顺手就可以征服的目标。

    而覆灭大金国,收复南宋地区之后的重点战略目标则是放在了蒙古。

    金军在夹山俘获辽天祚帝,辽国灭亡。

    原本依附于辽国的室韦部落准备依附金国,但是自次年开始,金军主力南下大举伐宋,完颜宗望、宗翰、宗磐、宗弼等重要将领全都去攻打宋国了,没有分出多少兵力去管蒙古草原。

    其中乞颜部落的首领孛儿只斤·合不勒率部脱离旧辽的管辖,在草原上自立门户,成为了新的蒙古部落,被推选为合不勒汗。

    金太宗不久后就病逝了,即位的金熙宗完颜亶派完颜宗磐率领金军征讨乞颜部落。

    史料记载这些蒙古部落以勇猛善战出名,用鲛鱼皮做盔甲,可以抵挡流矢。虽然完颜宗磐打赢了这一仗,但是并没能消灭合不勒汗。

    后来,金熙宗又派胡沙虎带着一万多骑兵前去征讨乞颜部落,但是被合不勒汗诱敌深入蒙古草原,打断后勤运输线,然后分割迂回击败。这也是后来成吉思汗战法的雏形。

    铁木真此时还没有降生,但是蒙古已经显现出它的难缠和对中原地区的威胁。

    对这种草原悍匪,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成长下去,如果他们不能安分地载歌载舞,那就要将它彻底覆灭。

    金国的铁浮屠无法消灭蒙古部落,大明帝国的冲锋枪可以。

    那些骑兵可以跑,可以他们的老弱妇孺无法逃跑,只要把人口消灭了,那些骑兵也就是无根之萍,没办法继续发展下去。

    而且,就像是之前大明帝国在原时空对草原部落的安置方式一样,每攻占一部分地区,就要对一部分地区进行彻底地管制。

    合不勒汗对大明帝国没有什么概念,虽然知道大金国和西夏都被大明帝国灭亡了,但是这似乎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大金国还是西夏,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在他们还是辽国的一部分的时候,宋国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大不了就是过一段苦日子,只要儿郎们还在,他们就可以把一切都抢过来。

    无论是那些女真人还是汉人,都不可能真正的占领草原,草原是属于他们蒙古人的。

    此时的他们还没有蒙古的概念,但对中原百姓的迫害那是早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的一种生活。

    不事生产,以掠夺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的骨子里就是有一种强盗的血液。

    对待这样的人,要么将其彻底同化,要么必须彻底消灭。

    大明帝国攻占西夏的时候,合不勒汗趁机掠夺西夏百姓的财富,甚至还有一些胆大的直接进入了如今被大明帝国占领,原本属于金国的境内进行掠夺。

    大明帝国没有直接出击,而是等到西夏被彻底灭亡,然后大军整顿,向着草原进攻。

    进入了从时空进行远征的大明,帝国军队可不只是步兵而已,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从当初草原游骑兵之中被选拔出来的。

    抽调了一万人组成一支骑兵,携带着军粮,以及冲锋枪等武器,直接冲入了草原之中。

    这些人里面其实有不少就是草原人,但在大明帝国文化的熏陶之下,他们只是把自己当作是大明帝国的一份子,而不是属于某个野蛮的文明。

    这些骑兵的战马是从金国获得的最优良的战马,在速度和耐力上足以与合不勒汗所率领的军队相媲美。

    也就是说单凭战马,他们是无法逃脱大明帝国骑兵的追击的。

    合不勒汗派出来的小队骑兵,接连被吃掉四五支,战马加上冲锋枪,他们根本无法逃跑。

    子弹穿透他们的身体,血液染红了草原。

    后来那些骑兵看到大明帝国的军队,就直接远远的逃开。

    可是就像是一开始大明帝国计划的那样,他们这些骑兵可以逃跑,但那些牧民,他们的其实儿女是无法直接逃走的。

    屠杀!

    这些牧民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们从骨子里就有一种掠夺的基因存在,每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就被教导要去南方掠夺财富。

    有几个孩子,但是在看到大明帝国士兵前来的时候,已经拔出了刀向他们冲了出来。

    无论老幼,这些人都是敌人,对待敌人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冰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