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本身具有的担当。
为此,他当然是会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媳妇,也对父母有些愧疚。
一直以来的借口就是三十岁之前不要孩子,给自己和妻子留下足够的空间来过二人世界。
事实上,两个人能够度过的时光并不多。
洛筱岑自己就是一个极其负责和严谨的人,在成为萧升的夫人之后,更是对集团的事务上心,甚至比萧升自己还要忙碌。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大部分也是工作时间。
真正出去玩,一年也就是那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但是,洛筱岑正如同当初萧升认识她的时候那样,对他有着一种善良,对这些委屈从来没有表露出来过,只是努力做着自己的事,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在孝敬萧升的父母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
这要放在古代,应该就是那种传闻之中的“大妇风范”。
萧升对她的喜欢也是非常深刻的,越是有这种在乎的人,他就越是担心。
这个空间门出现的很随意,铜钱的纹身还在胳膊上,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在某一天,他待在古代的时候,门突然无法打开,纹身消失了。
这种感觉很折磨人,还好抓住洛筱岑的手的时候,他就快速地获得了安宁。
未来,是无法预知的,握紧现在身边人的手,才是正确的选择。
崇祯三年度过的是非常安稳的,相比于忙碌的崇祯二年,这一年萧升在大明这边停留的时间削减了一半。
而且,他并不是像去年那样努力地用各种方式“合理地”帮助大明帝国攀登科技高峰,只是在搬运一些古代的文化,到现代去丰富一些遗失的东西。
在现代那边,原本只是增光添彩的文化产业被他大力地发展,通过资本的运作,使得这项产业快速地在世界范围之内流行开。
一股“复古华夏风”的潮流在一双无形的大手的操纵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让华夏似乎要再一次带领世界文明的发展。
同时,他还利用雄厚的资金去收购外国的一些科技公司。
不管是不是什么尖端的科技,只要是华夏这边没有的,他都会去收购,然后与国内的公司合并,将技术合流。
再小的科技,只要是先进的,那么对整体的科技发展来说都是有着正向促进作用的。
用一堆华丽的翡翠或者钻石,换来最新的高科技和高技术人才,这笔买卖在萧升看来是稳赚不赔的。
他还大力投资体育事业,组建了一支私人足球队,一方面是为了向大明帝国那边的蹴鞠队伍传授经验,一方面也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培养出来的球队,到底能不能行。
事实证明,真的能行。
他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支球队,用最刻苦的训练方式,如此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重金约占了一支扶桑球队,一支欧洲球队以及一支美洲球队。
三战三捷!
并不是华夏人不行,在蹴鞠这项运动里,华夏可是发源地,只要挑选出体质足够好的人,脑子也正常的,用最严格的方式训练,总有几个天赋异禀的涌现出来。
怎么就可能一直输?
所以说,接下来萧升就是要让这些人去冲击世界杯,把华夏蹴鞠的名头给挣回来。
这不只是什么荣誉的问题,这关于民族的颜面!
除了蹴鞠这项运动之外,他还投资了很多项国家这方面比较弱的运动,不计成本地挖人选人,训练和邀请对抗赛,他们快速地成长着。
而这对萧升整个商业集团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是意料之外的,因为他的种种“爱国”举动,使得整个孔方集团的企业形象变得非常的伟岸,他自己也被评选为杰出人物和青年慈善家等等。
虽然说是虚名,但名声有时候就代表着巨大的利益。
集团整体营收因此而获得了一波不小的涨幅,而这个时候大家忽然发现,这个集团竟然没有上市,除了一部分子公司之外,主体部分,竟然是独资的。
真正的商业巨鳄!
萧升知道自己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了,所以在一些动作上也更加谨慎,即使他的行为从来没有违反过法律,但其中还是有些顾虑。
国家这一层面,最终还是会让他们知道时空门的存在,但不是这个时候。
那个时候,是萧升与朱由检心目中的那个大明帝国形成的时候。
(
第255章 进占西伯利亚(求推荐票)
只是有着贸易和远方战争的崇祯三年过去了,崇祯四年就又是一个战争的开端年。
这一年,大明帝国主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西伯利亚!
统一北亚,在北冰洋边缘建立一个科考基地,是一个战略的一部分,当然,建立科考基地还是需要时间的,毕竟现在大明帝国还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存保障。
崇祯四年,西伯利亚战争就是主旋律。
当然,大明帝国想要掌握西伯利亚地区实际上的敌人只有沙皇国一个。
真正的战争并不会持续多长时间,更多的还是对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规划与建设。
在崇祯三年之间,曹变蛟已经率领军队从苦兀岛沿着亚洲东海岸向着北方一路占领建设海岸线以及周边地区。
现在这个时期中西伯利亚以及东西伯利亚还没有被沙皇俄国统治,大明帝国所需要做的,只是去派兵占领这些地方,将大明帝国的旗帜插在那里,宣示主权。
在北冰洋的直接影响下,东西伯利亚成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夏短冬长,春天化冻晚,而秋天上冻早。
在冬季长达九、十个月的北部地区,河流和土壤只在夏季有限的三两个月里解冻,依偎地面热气的植物匆忙开花结果,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往往延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这种严酷的气候条件使农业发展极其困难。
但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如今还没有得到开发,其木材储量保守估计也有300亿立方米。
占领这些地区,最重要的还是运输。
只有把这些资源运送出来,使其得到利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崇祯三年一年的时间里,曹变蛟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带人在东西伯利亚东海岸一带探查,做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带着一位地理学家,大明帝国地理研究第一人,徐霞客。
除了他之外还有他的学生,这些人,沿途对植被和矿石进行记录和研究,给予了曹变蛟开发这些地区的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定的距离,曹变蛟都会留下一部分人修建一个中转站,健全一些基本设施。
他称之为“暖堡”,这种堡垒的主要作用还是提供温暖的休息场所。
休整之后,继续前进,非常的有规律和条理,克服种种艰难的地形,没有抛弃任何一个人。
这种安静艰苦地研究是一个方面的进展,另一方面,就是看崇祯四年的战争了。
在收复喀尔喀蒙古诸部地区的战争之中,为了追拿逃兵,马大勇派人攻下了沙皇国雷宾斯克堡。
解放了被哥萨克人欺压的通古斯人,后到达奥卡河,解放了那里的布里亚特人。
沙皇国哥萨克小队的指挥官别凯托夫做了半年的大明帝国俘虏之后,决定正式加入到大明帝国,表示愿意成为大明帝国开拓西伯利亚地区的马前卒。
后半年,他在努力地学习大明官话。
事实证明,大明语言并不是那么难学,在半年之后,别凯托夫已经可以和大明人进行简单的日常无障碍交流了。
崇祯三年后半年,大明帝国西伯利亚矿产商会成立,由大明帝国朝廷直辖,专注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
同时,煌夏西伯利亚交通建设商会成立,第一条任务是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网,先后两条铁路,第一条东西方向贯通西伯利亚,第二条由北部林区向南,分岔入山西布政司和辽东布政司。
这两条铁路的修建特点都很明显,沿线很长,道路崎岖,绝对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程。
工程总造价估计至少四千万枚银元,这是在人力成本最低的情况下。
因为,修建这个铁路网,主要的工人萧升并不打算使用大明帝国的百姓。
这里太危险了,条件太艰苦,适合那些劳动改造的俘虏,而不是善良的大明百姓。
当下,也只有煌夏商会可以承担起这样的工程,关于人力的需求,商会也是向军机总参反应了。
人口贸易是一直都存在的,欧罗巴已经运行了那么多年,流程方面,非常的成熟。
而煌夏商会考虑的则是更多,包括卫生,工人的心里状态等等。
一个工人健康的活着才可以为商会创造最大的价值,死了一点作用没有,而且人死多了,还可能搞出瘟疫。
保障俘虏劳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义不容辞的。
西伯利亚铁路网第一阶段的工期是两年,面对紧张的工期,煌夏商会急需大量的劳工同时进行多段修建工作。
商会想尽办法从各处获得战俘,就连扶桑的战俘也是被利用起来。
虽然他们矮小,但是用起来非常好用。
他们非常善于去压迫自己的族人,管理起来,只需要给几个头人甜头,剩下的人完全不需要担心,事情都办的很好。
当然,就扶桑那么点人也是不够的,劳工的缺口远远没有被满足。
只有通过战争才可以获得新的俘虏,廉价的俘虏真的是太香了,只要用一份钱,就可以让一个劳工一直干到死。
其在过程中消耗的粮食或者住所等费用,和雇佣的价格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煌夏商会不是萧升一个人的,事实上,在其规模壮大到万人级别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团体。
更不要说,现在商会的员工数量达到了恐怖的三十万人,而且这还是说在职的正式员工。
像那些劳工或者临时工,都没有计算在内。
这么庞大的一个组织,肯定是有着一群管理层存在的。
他们占据着核心的利益,不需要萧升去做什么或者安排去做什么,为了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就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们非常的支持大明帝国对外战争,甚至早就想把李朝直接吞并灭国。
只是大明帝国军机总参的决定不会受到他们这些人意愿的裹挟。
但是,当大明帝国决定要对沙皇国动手的时候,他们可是百分百赞同的,而且绝对是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去做这件事。
利益相关,他们绝对会尽心尽力。
现在大家已经不是像之前那样热衷于朝堂的明争暗斗了,那种活动除了会消耗脑细胞,让头发掉的更快之外,对本身的生活质量没有半分的提高。
况且,那么做也是为了捞钱而已。
而现在,有更方面的,更容易,更安全的赚钱方法,谁还会傻乎乎地去顶风作案?
战争,他们要的是战争,是获取巨大利益的战争。
最先接到战争指令的就是煌夏雇佣兵团的马大勇,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边境游荡,执行大明帝国委托给商会的巡查边境的任务。
巡查边境是很苦的,在草原交通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的时候,最方便的还是骑马进行巡查,而大明帝国的士兵是需要训练的,虽然也会有任务到边境巡查,但主要的责任还是交给了煌夏雇佣兵这边。
另外的一个目的,也算是给了他们盘踞在这一带一个很好的理由。
现在有了更加直接的理由。
马大勇早就知道这次的计划,萧升在崇祯三年的二月份就给了发了电报,让他派人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叶尼塞河,鄂毕河附近派人侦察地形和当地沙皇国的军力部署。
西历1582年,俄罗斯落魄贵族斯特洛甘诺夫组织了一支由八百哥萨克人组成的雇佣军,他们翻过了高耸的乌拉尔山脉,进攻西伯利亚汗国。
西历1586年,俄军在图拉河口附近建立第一座城堡“秋明城堡”。
次年,俄军在鄂毕河水路的交通枢纽位置,建立了托波尔斯克城堡。这座城堡具有军事据点和行政中心双重性质,是沙皇国侵占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据点。
西历1604年,沙皇国在额尔齐斯河岸建立托木斯克要塞,这代表着沙皇国彻底完成了对西伯利亚汗国的侵占。
沙皇国的足迹已经越过了叶尼塞河,到了东北亚一带,贝加尔湖周边更是他们重要的活动区域。
不过,在马大勇将雷宾斯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