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借助于现代的音乐和舞蹈体系知识,把大明帝国的音乐与舞蹈整合,到崇祯二年的十一月份,才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量。
如今的教坊司,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当的官方组织,管理大明帝国的娱乐事业,初步在北方各布政司建立了分司,切实保证文娱从业者的利益。
文娱从业者包括不限于乐师,舞者,说书人等,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这个部门建立之后,算是对女性的一次维护。
皇后周莹一直在为大明帝国的妇女解放做努力,因为之前萧升和她们说过,这件事不能太着急去做,所以她如今做的也就是支持一些妇女的权益。
比如平等的入学受教育权,虽然大部分的百姓让自己的女儿去上学,还是为了可以让她知书达理,将来好嫁一个更好的人家,但至少,这些女孩有了开拓视野的机会,那么也就有了获得真正的平等自由的希望。
再有就是规定大明帝国的百姓,男女都对父母有着一定的赡养义务,如果子女不能在身边侍奉的,要求每个月给予一个最低赡养费用。
这个钱,是由政府代发,然后向子女征收的。
因为现在基本上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很少有可以侍奉在双亲身边的,所以这也就是说,女儿出嫁之后,还是要给家里每个月一笔钱。
这样一来,生女儿也是可以养老的了,只要多生几个,每个月到手的钱做什么不行。
当然,儿女的侍奉也是老人所需要的,但至少这么做,可以减少一些思想守旧的人对女儿的不重视。
最后就是这个文娱事业的发展了。
大明帝国取消了青楼,实际上却没有完全禁止皮肉交易。
青楼主要还是卖艺,卖身的则是待价而沽的,而真正做皮肉交易的地方叫做娼馆。
所谓“暗娼”便是由此而来。
皮肉交易的取消还是要一步步来,从取消青楼以及娼馆登记管理制度开始。
取消青楼,并不是说让这个娱乐产业消失,而是废除了其中的奴隶关系,让所有人和其中的管理者变成雇佣关系,给予她们自由选择的权力。
而青楼这个产业则是换了一个名字,叫做“文娱会所”。
虽然萧升和朱由检也是支持文娱发展的,但却对这个产业进行重税的征收,月净利润达到百两以上的,就要征收百分之二十的税款,达到千两以上的,征收百分之三十五的税款,达到五千两以上的,征收百分之五十的税款!
越是支持,越是要严加控制,不能让什么臭鱼烂虾都加入到其中,否则就会荼毒大明百姓的灵魂,纸醉金迷的生活,会引起很多的犯罪。
文娱事业之中,还包括博彩业,其中著名的就是蹴鞠比赛的赌博了。
这是真正大明帝国获准参与的赌博,大家下注哪一家获得冠军,亚军,季军,亦或者下注某一场比赛哪边获胜,更甚者,下注比分是多少的。
赌博行业当然不仅限于此,但大部分都被关停了,少部分被监管开设,利润收税款比会所更多。
有一种说法,就是“朝廷不让百姓开青楼赌场就是为了自己开”,事实上就是这样。
这种赚钱的快,容易滋生罪恶的行业,在无法彻底而直接取缔的情况下,只能进行朝廷干预。
现如今,大明帝国积极推动文娱事业的进行,努力丰富大明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文娱下乡”,组织一批人到乡村之中,为那些百姓,那些真正的国家基础以精神上的愉悦。
这个国家的强大,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付出,就应该享受到这一份福利。
于是,教坊司组建了“文工团”,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算是一份官方认定的职业身份,可以领取朝廷发放的工资。
基础工资并不多,但每一场演出都有演出费,就算是一个普通的伴舞,一个月拿到的,对比普通人家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当然,比起那些青楼大牌当然是不如的。
尽管如此,这一份“公务员”工作还是吸引了不少的从业者加入。
她们其中,有一部分人真的就是为了支持这个组织而加入的。
仗义每多屠狗辈。
青楼之中涌现出很多“性情中人”,是那种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天真”。
文工团下乡之后,不少的百姓感动得朝着皇城所在的方向跪拜。
当今皇帝陛下真是天下一等一的好皇帝,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皇帝会如此重视他们这些大明帝国的百姓的精神世界。
从古至今,当今圣上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善意,他们立刻就对自己这一年的付出感觉没有白费。
文工团很好地接纳了一些因为不和规矩而被取消的青楼出来的女子们,进入文工团,虽然还是以艺愉人,但却比之前的场所干净多了。
遍地开花的文工团,很快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当莱斯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他无比震惊地说道:“大明帝国已经开始为民众增加精神娱乐活动,而我们那里连洗澡竟然还都是亵渎神明。
欧罗巴的人真的是太落后了,和强大的大明帝国是无法相比的。
我留在大明帝国,成为大明帝国百姓,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不只是他,那些被大明帝国扣押下来的战俘以及之前请来教导学员的红毛鬼等等,在听到大明帝国的安排之后,也是万分的震惊。
他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于欧罗巴来说,大明帝国真是一个更加文明的国家。
于是原本只想着做苦力,好获得早一点减刑的他们忽然有了干劲儿。
他们要加入大明帝国,成为大明帝国的百姓,如此,就能继续生活在大明了。
在京师,还设立了一个大明帝国皇家音乐厅,就是专门为了进行音乐和舞蹈表演的。
能够进入皇家音乐厅演奏的,那都是被国家承认的。
他们出来之后,就会在一段时间之内获得一张由朝廷颁发的音乐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等等一些等级证书。
这样的人,之后去外面演奏的出场费可就非常高了。
总的来说,大明帝国的文娱事业,非常健康地发展着。
(
第246章 没有哪个国家比大明更正义
崇祯三年的大阅兵要比崇祯二年更加宏大,毕竟仅仅是京师的人口,在一年之内就暴增了三成。
这只是算的定居的人口。
而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更是在这一年之中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勇卫营已经全部换装栓动步枪,骑兵也是可以使用长枪进行快速射击。
原本骑兵的一大战力就是在于他们的骑射能力上,但之前的火器无法满足这一条件。
可全新的栓动步枪,无烟火药定装子弹,不仅射程更远;而且精准度更高。
经过练习之后,勇卫营骑兵团的火力威胁程度早就超过了原本的水平。
弓箭毕竟是有着它的局限性的,风向等等自然条件对它的影响程度太大了,而且,你不能奢望每个士兵都是臂力惊人的天才,所以他们的射程更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而枪支的射程是枪械的精良度决定的;受到士兵个人素质的影响程度较小,这样;在相同的单兵素质之下;无疑装备枪支的士兵更胜一筹。
之前因为前膛枪装弹比较麻烦,所以不能进行换装。
而现在,栓动后装步枪,不仅解决了后装子弹的问题,在射击方面也是更加简单,堪称“傻瓜式”操作,完全不需要什么过硬的操作技巧,也可以快速的进行军事战斗。
他们还没有使用新式武器去作战过,作为一支强大的骑兵,朱由检可不会看着他们在这里拱卫京师,然后内部腐朽。
这一次阅兵之后,他们就会被派往北边。
西伯利亚大平原就是他们最好的跑马场,虽然那边天气很冷,但欧洲那边暖和;在把北方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地区的无主之地占领之后;接下来就是向邪恶的沙皇国宣战。。
他们竟然那样对待可怜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作为曾经的宗主国;现在的祖国,大明帝国有义务为他们争取一片居住地。
并且,鉴于沙皇国如此贪婪无耻的行径,大明帝国要对其进行征讨和审判。
没有哪個国家比大明更加正义!
阅兵式正式展开,各个兵团的士兵分别亮相。
这一次观礼的人之中,有着新征服的漠北喀尔喀蒙古诸部布政司的布政使和大牧场主,朝鲜国主李倧亲自到来,扶桑北海国特使,德川幕府特使,琉球布政司现任布政使,也就是曾经的琉球国王等等。
这一次的阅兵,集中展示了新式武器,跨越时代的栓动步枪,高精准度,超远距离大威力狙击步枪,以及大型火炮等等,强大的武器展示,军容之盛,让那些原本有些小心思的人全都断掉了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扶桑幕府;他们原本还想着可以收复被大明帝国占据的地方,毕竟在获得了新式火器之后,他们感觉自己又行了。
但在今天,他们才猛然发现,原本大明帝国的商人卖给自己的,那些被自己视为宝贝的武器,竟然都是被大明帝国的正规军队淘汰的产物,和这些先进的武器一比,什么前膛燧发枪简直就是垃圾。
而李朝那边更是满眼的火热,李倧看向高位上年轻的朱由检,就像是看到了老父亲一样,现在就有一种上前抱着大腿大叫“爸爸,我要那个!”的冲动。
当初大明帝国以“抗倭援朝”的名义攻打扶桑,一口气吞掉了扶桑的一个大岛,着实让李朝震惊不已。
李倧想着跟着大明帝国捞点好处,于是驾船去攻打扶桑北部地区,结果被打得凄惨无比,而且,后来,他们的本土再次遭到了北海国的入侵,幸好后来大明帝国的军队在李朝的海防设立了军事据点,才让李朝之内恢复了安定。
李朝也向煌夏商会采购了一批前膛燧发枪火器装备,训练了第一支人数大概一万左右的近代化部队,军事实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是需要大明帝国来守护的。
在见识到大明帝国的钢铁战舰之后,李朝完全放弃了抵抗大明帝国任何行动的想法,只想着跟在大明帝国后面获得一些福利。
事实上,在如今,李朝境内使用煌夏银钞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四成,煌夏银行成为了李朝第一大经济组织,几乎掌控了李朝的经济。
在这段时间之中,其境内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的李朝可是第二个拥有铁路的国家,虽然这些铁路第一百年是属于煌夏商会所有的,但却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经济发展速度。
而且,因为平安道租地特区的建立,大量的工厂在这里建立,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很多大明商人的涌入。
虽然现在大明帝国的劳动力也并不是很贵,但因为大明帝国正在不断提高劳动权益保护,他们的平均工资也是不低的。
而在李朝,则是可以肆意压榨那些工人的劳动价值,同时,因为尽管被压榨也是比之前生活更好,他们也不会反抗。
于是,这里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
除了租地之内,李朝其它地方的矿产业和林业等也都发展迅速,大明帝国鼓励对外开采,所以对外购进入的矿产有着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得这边的采矿业非常发达。
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发展起来,肯定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还是会给李朝带来一定的税收的。
因而,在这样的好的条件下,它得以迅猛地发展起来。
一起得到发展的还有扶桑地区,只不过,相比于李朝,那边发展的更加缓慢,最发达的还是当地的风俗产业,以至于为了规范其产业,不得不由大明帝国这边进行指定一些消费场所,以防止可能产生的疾病。
两地的捕捞业也是非常发达的,得益于大明帝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各户也不要等到过年才可以吃一次鸡鸭鱼肉,平时也可以隔三岔五地来一顿鱼肉了。
所以,大明境内的海产品消费数目每个月都是呈指数式爆发增长的,当然,除了鱼肉海鲜之外,什么鸡鸭牛羊之类牲畜也是需求量非常的大。
崇祯时期还是小冰河时期,很多地方可能减产甚至没有产量。
崇祯二年设立了“农业种植受灾赈济专项款”,作用就是专门用来给那些受灾的民众给予补贴的。
这样一来,虽然可以减少伤农的情况,但对粮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