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9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私语声传遍了垂拱殿。
  唯有王曾惊愕的盯着赵祯问道:“官家所言可属实?”
  赵祯失声笑道:“朕犯不着用这种事情糊弄你们吧?”
  王曾赶忙道:“臣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赵祯感慨道:“朕最初知道此事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所以特地派人去查探了三次。
  得到的结果却是一致的。
  所以朕不得不相信。”
  王曾沉声道:“即使如此,那交趾就合该归我大宋所有。”
  鸿胪寺卿在王曾说完这话以后,小声的嘀咕着道:“此前我大宋征讨辽地的时候,交趾也算是出兵帮过我们的,冒然兴兵,有损我大宋声誉。”
  王曾毫不客气的开口道:“我大宋将交趾纳入王化之地,那是交趾的荣幸。”
  鸿胪寺卿听到如此强盗逻辑,苦笑了一声,没敢再说话。
  王曾盯着赵祯急切地问道:“官家,何时兴兵?何人掌帅?寻常人怕是一时半刻拿不下交趾,臣举荐寇季为帅,狄青、杨文广为左右先锋,王德用为督粮总管。
  若是不够,可临时征调朱能、种世衡二人回京。”
  王曾知道交趾产粮就像是往出冒一样,也是急了。
  如此宝地,早日落到大宋手里,大宋百姓早日就能获益。
  其他的,王曾才不在乎。
  什么不可礼法、有损声誉、没有出兵借口之类的鬼话,王曾一点儿也不在意。
  那些鬼话,是大宋羸弱的时候,用来自欺欺人的。
  如今大宋前所未有的强大,兵锋前所未有的锐利,还讲什么礼法、讲什么声誉、讲什么借口?
  拳头大,就是一切。
  礼法、声誉、借口,都能通过拳头打出来。
  赵祯见王曾如此着急,忍不住笑道:“王爱卿不必着急,此事还需要徐徐图之……”
  王曾朗声喊道:“官家,我大宋有的是兵马,小小交趾,根本不需要徐徐图之。”
  赵祯幽幽的道:“我大宋是有兵马,可兵马要坐镇四边,要镇守辽地。如今辽地刚平,辽地各处都是罪籍,需要兵马镇压。
  解决不了辽地的隐患,你让朕怎么放心大胆的出兵去征讨交趾?
  万一朕刚将兵马派遣出去,辽地有人起兵谋反呢?
  到时候后院起火,朕害怕救不过来。”
  王曾刚要开口。
  蔡齐抢先一步喊道:“官家,我大宋面对黑汗、青塘、辽国,三方侵犯,尚且能应付的游刃有余。
  对付交趾和一些辽地的叛军,更是轻而易举。”
  赵祯感慨道:“话虽然这么说,可如今能征善战的将帅,朕都封了出去。召他们回来一用,固然可行。
  只是诸位爱卿应该明白,请神容易送神难。
  他们到时候若是赖在汴京城不走,又或者让朕给他们加赐封地。
  那朕就不好应对了。
  而如今留在我大宋的将帅,每一个身上都肩负着重任。
  轻易不能调动。
  朕的难处,诸位爱卿应当体谅。
  朕若是可以现在发兵,也不至于一个劲的招募兵马。”
  赵祯一番话说完,王曾和蔡齐皱着眉头站在了原地沉思了起来。
  赵祯的话总结下来就是两点。
  辽地不安,他不敢出兵。
  而辽地要安定,就需要大批兵马坐镇。
  问题的关键,还在募兵上。
  王曾思量过后,沉声道:“官家此前不是已经招募了两百万……”
  不等王曾把话说完,赵祯就打断了他,“两百万怎么够?辽地可是有上千万的罪籍。辽地更是地域广阔,两百万人,洒在辽地,也是杯水车薪。
  你们和张知白共事多年,你们可以去信问一问张知白,看看两百万人,够不够辽地用。”
  王曾咬着牙道:“那就募!”
  顿了一下,王曾又补充了一句,“一百万不够,那就再募一百万。”
  大宋人口足有数千万。
  为了能彻底解决粮食的危机。
  为了子孙后辈能衣食无忧。
  募三百万兵马,不算什么。
  赵祯缓缓点头,“所以此事还得仰仗吕爱卿。”
  满朝文武的目光瞬间落在了吕夷简身上。
  吕夷简在刚才,就像是一个局外人,心里别提有多悲凉了。
  如今成为了垂拱殿里的焦点,心里更悲凉。
  赵祯抛出了一个交趾,瞬间将朝堂上的那些中立的,以及亲善寇季的,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政事堂三宰,有两个人已经坚定的支持赵祯继续募兵了,他就算是再反抗,也是无用。
  虽说那二人的权柄不如他。
  可两个人一起发声,总是强过他。
  吕夷简几乎可以肯定,在大宋没有征灭交趾之前,王曾和蔡齐都会坚定的站在赵祯一方。
  民间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
  粮食对大宋百姓而言,就代表着一切。
  王曾和蔡齐这种心怀百姓的官员,绝对不会错过一个大粮仓的机会。
  像是蔡齐这种讲原则的人,为了让大宋得到交趾这个大粮仓,都还是无脑的支持赵祯成百万成百万的募兵了,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说了。
  吕夷简一瞬间感觉到心都凉了。
  他感觉赵祯就是在逼他,逼他离开中枢。
  吕夷简在满朝文武注视下,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了御阶前,对赵祯郑重一礼,沉声道:“官家,朝廷此前已经募兵两百万,募兵期间的艰难,官家通过各地奏报上来的文书,应该能了解到。
  臣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招募到了一百四十万兵马。
  再募一百万,臣没办法做到。
  臣也相信朝野上下,没有人能做到。”
  赵祯听到此话,眉头一挑。
  满朝文武听到此话,神色各异。
  吕夷简这话什么意思,赵祯和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
  吕夷简是在告诉赵祯,朝野上下没人能招募一百万兵马。
  赵祯若是要寇季接替他的位置的话,那寇季就得招募齐全一百万兵马。
  若是招募不全,那就不是他吕夷简无能,而是赵祯刻意为难和打压他吕夷简。
  王曾听出了吕夷简话里的深意,忍不住开口道:“老夫可以尝试一二……”
  吕夷简看向了王曾。
  目光犀利。
  似乎在质问王曾,为何要保寇季。
  王曾没有理会吕夷简的目光。
  他为何保寇季,他心里清楚。
  寇季做事的手段或许激烈了一些,但是大宋朝有很多事情,非寇季不能完成。
  寇季若是为了募兵的事情,颜面扫地,被吕夷简重新取代。
  那此前赵祯和寇季谋划的种种,恐怕都要烟消云散。
  王曾可不愿意看到此事发生。
  赵祯倒是没有因为吕夷简过激的话生怒,也没有答应王曾提出来试一试的要求。
  赵祯笑着道:“吕爱卿既然觉得没人能做到,那朕就找一个人试试。若是此人能够做到,吕爱卿怕是要丢一些颜面了。”
  吕夷简咬牙道:“若是真有人能为我大宋办成如此大事,臣丢一些颜面又算得了什么。”
  赵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明日就宣他入朝。”
  吕夷简沉声道:“何必明日,今日不就挺好的吗?官家召他入宫,臣等也好向他领教领教为官之道,学习一下如何为朝廷办差。”
  说完此话,吕夷简深深一礼,“还请官家成全……”
  赵祯听到此话,脸上的笑容一淡,他对身边的陈琳淡淡的吩咐道:“吕爱卿既然执意要请教,那陈琳你就跑一趟吧。”
  赵祯也没说去召见谁。
  陈琳却已经心知肚明。
  陈琳答应了一声,匆匆出了垂拱殿。
  垂拱殿内,赵祯坐在座椅上没有言语,满朝文武站在殿中没有言语。
  场面十分的诡异。
  陈琳出了垂拱殿,到御马监挑了一匹好马,跨上了马背以后,直奔宫外。
  没过多久以后,就出现在了竹院外。
  竹院里。
  寇季和赵润正在分赃。
  一沓厚厚的交子放在二人的面前,寇季拿起一张,放在了赵润面前。
  “你一张……我一张……我一张……你一张……我一张……我一张……你一张……”
  赵润眼看着寇季面前逐渐堆积起来的比自己厚了不少的交子,撇着嘴道:“先生,您至于吗?您是觉得学生是那不懂事的稚子顽童,还是觉得学生太傻?”
  寇季分完了交子,抬手将自己面前的交子揽入了怀中,笑着道:“你小子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先生我全部的家底都被寇天赐那小子搬了个干净。
  如今就指着这点钱财过日子了。
  自然是能多拿,就多拿。
  再说了,你能分润到这么多钱,也是因为我发现了我的字比我祖父的字值钱,所以让你将我字拿出去贩卖赚来的。
  字是我写的、款是我落的、大生意也是我发现的。
  你只是跑了一个腿,能拿那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赵润捏起了自己眼前的交子,哭丧着脸道:“若不是我出面,谁会相信那些字是真迹?”
  寇季反问道:“你不出面,那些字就不是真迹了?”
  赵润被怼的没话说。
  寇季收起了交子,继续道:“你好歹也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子,家大业大的,别那么小气。
  先生我如今连俸禄也没有,就指着这点钱过日子呢。
  你就当是孝敬先生了,不好吗?
  我大宋崇尚孝道,你孝敬先生,传出去了以后,可是美誉。”
  赵润翻了个白眼,道:“先生,您能先将天赐送回来让您赏玩的东珠,以及给您补身的野山参收起来,再说这话吗?”
  寇季瞬间瞪起了眼。
  “我是他爹,收他孝敬难道不是应该的。反倒是你,我给你当了这么久的先生,你别说是孝敬了,一文钱的束脩都没给。
  如今还要我自己想办法收。
  我容易吗?”
  赵润听到这话,知道自己理亏,只能苦笑着道:“是学生不对……”
  寇季撇了撇嘴,不咸不淡的道:“你小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先生我能收你的孝敬,那是看得起你。
  别人的我还不收呢。
  你出去打听打听,我寇季若是收孝敬,主动送上门来的人,能从此处排到开封府外。”
  这话赵润没办法反驳。
  寇季从出仕到如今,就没有收过一文钱的贿赂。
  想给寇季送贿赂,想攀上寇季的人,多的如同牛毛。
  只要寇季稍微漏一漏口风,上门行贿的人,绝对会络绎不绝,多到数不过来。
  寇季在将赵润说的哑口无言以后,从自己书桌上取了一副字,送到了赵润面前,“这幅字,值十万贯,没有十万贯不卖,明白吗?”
  赵润点了点头,郑重的收起了寇季的字。
  虽然寇季分赃的时候总是喜欢占小便宜。
  可分给他的确实不少。
  毕竟,无论是寇季的字,还是寇准的字,拿出去都能卖上大价钱。
  所以,即便他分的少,也是一笔巨款。
  赵润拿上了字,对寇季一礼,匆匆离开了竹院书房。
  寇季在赵润走了以后,随手将那些交子扔到了书桌上,没有多看一眼。
  他略微叹了一口气,“先生真难做,不仅得教授学问,还得把控着学生的经济状况,免得学生出去学坏。
  我已经搜刮了一波了,回头给嫣儿说说,让她入宫的时候跟曹皇后通通气,让曹皇后再搜刮一波。”
  寇季打定了主意,准备去找向嫣。
  刚出了书房,就撞见了竹院的门子。
  门子背后跟着陈琳。
  由于陈琳是奉口谕而来,算是带着圣旨,所以不必通传也能入门。
  陈琳见到了寇季,挺直了腰板,用他那独有的尖嗓,高声道:“官家口谕,召寇季入宫觐见。”
  “草民寇季领旨……”
  寇季略微拱手一礼,走了一个形式,然后直起腰,狐疑的盯着陈琳,“官家为何会突然召我入宫?”
  陈琳不咸不淡的道:“官家让你入宫去主持募兵的事宜。”
  寇季微微皱眉,沉吟道:“募兵的事宜不是吕夷简在主持吗?他不是已经招募齐了官家要的兵马了吗?
  难道中间出了什么变故?”
  陈琳摇头道:“吕夷简主持的前一次募兵,官家今日在朝堂上,又临时起意,准备再征一百万兵马。”
  寇季不解的道:“官家为何会突然做出这种决定?朝廷已经征了两百万兵马了,再征一百万兵马,要比之前困难不少。
  官家应该清楚其中的困难。”
  陈琳叹了一口气,道:“官家也是被吕夷简逼到了那个份上。今日早朝,吕夷简带着自己的门生故旧,奏请官家迁任蔡齐为参知政事,又奏请官家迁任韩阳为户部尚书、吕公著为户部侍郎。
  他这事明目张胆的在推举自己人,在结党,在增加力量,阻止你入朝,官家自然不喜。
  吕夷简既然敢这么做,官家就敢逼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