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9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润依旧愣在原地。
  一夜无话。
  翌日。
  寇天赐起床以后,就看到赵润呆呆的坐在床边。
  寇天赐见此,赶忙凑上前,伸手在赵润眼前晃了晃。
  赵润低声呢喃了一句,“你别晃……我没疯。”
  寇天赐听到了赵润开口,就知道赵润没事,心里松了一口气,疑问道:“你一夜没睡?”
  赵润情绪低落的道:“换做是你,知道这种消息,你睡得着吗?”
  寇天赐反问道:“为什么睡不着?谁不希望自己的爹长命百岁?”
  赵润哭笑不得的道:“这话还真是没办法反驳。”
  寇天赐笑着道:“所以……别想那么多……踏踏实实的当你的寿王就好了。剩下的就交给天决定。”
  赵润苦着脸点了点头。
  “走!去洗漱!”
  寇天赐拍了拍赵润的肩头,招呼了一声,然后穿戴整齐,出去洗漱。
  赵润也跟了出去。
  由于两个小家伙现在还是兵卒,所以身边没有人伺候,所以一些的生活习惯都得随大流。
  就在寇天赐和赵润二人洗漱的时候。
  寇季等人也相继起了床,洗漱了起来。
  洗漱过后。
  一行人简单的吃了一些驿站准备的膳食,然后踏上了入开封府的路。
  一行人跨马到了开封府的界碑处。
  界碑处,有一群人早就等候在了那里。
  寇季等人临近以后,就看到了陈琳带着一众宦官躬身站着。
  不等寇季开口,陈琳就带着宦官们迎了上来。
  “奉御令,特来为诸位牵马持凳!”
  陈琳带着一众宦官,躬身道。
  寇季知道此事没办法推辞,所以就果断领受了。
  陈琳带着一众宦官上前,接过了马缰绳,牵着便往汴京城走去。
  一路上有无数的百姓涌上来献礼。
  寇季等人架不住百姓们的热情,领受了一些百姓们的礼物。
  陈琳牵着马到了汴京城外三十里处。
  寇季等人就看到了一面面旌旗迎风招展,金甲侍卫们布满了大道两侧。
  在大道正中,赵祯独坐在一辆没有顶棚的御车上,拽着马缰绳。
  在御车背后,满朝文武面容肃穆的站在哪儿。
  寇季等人见此,赶忙策马迎了上去,临近了赵祯以后,纷纷下马施礼。
  “臣等参见官家!”
  “臣等参见官家!”
  “……”
  赵祯从御车上站起身,朗声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诸位爱卿为我大宋开疆拓土,劳苦功高,如今凯旋而归。
  朕当礼敬。”
  寇季等人纷纷施礼道:“不敢……”
  赵祯继续道:“朕愿为诸位爱卿驾车,迎诸位凯旋。”
  寇季等人听到此话,那敢答应。
  寇季率先开口道:“官家厚爱,臣感激莫名。但御车非臣所属,臣万万不敢冒犯。”
  种世衡等人跟着寇季,纷纷开口推辞。
  赵祯正色道:“朕虽为天子,却没办法像是诸位爱卿一样,为国流血。如今诸位爱卿凯旋,朕唯有亲自为诸位驾车,方能了表心意。
  诸位爱卿无需推辞。”
  寇季盯着赵祯,郑重的道:“官家厚爱,臣等领受了。只是官家驾车,臣等受不起。”
  赵祯郑重的道:“朕只是一片心意……”
  寇季苦笑道:“官家是逼臣等自裁吗?”
  赵祯一愣,叹了一口气,道:“罢了,那就由寿王牵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驾车,朕与诸位爱卿同坐。
  如此,诸位爱卿总能领受吧?”
  寇季等人对视了一眼,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当即,赵祯令寿王赵润去换上了王服,头前牵马。
  其实也不算是牵马,毕竟拉车的马有点多,赵润牵不过来。
  赵润只是走在几匹马前面而已。
  赵润就位以后,赵祯邀请了寇季一行人上了御车。
  待到寇季一行人硬着头皮坐定了以后,吕夷简上了马车的车辕,拽起了马缰绳。
  陈琳宣了一声,“开道!”
  满朝文武纷纷对着御车一礼,分别站在了大道两侧。
  御龙直齐出,打出了所有的仪仗,引领着御车往汴京城走去。
  一路上鼓鸣号响,十分威风。
  寇季看着这一切,对坐在身旁的赵祯道:“官家,此举会不会太夸张?”
  赵祯笑道:“朕一口气要封好几位王爵,场面不大一点怎么行?”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官家,其实……”
  赵祯不等寇季把话说完,就抬手打断了寇季的话,“四哥不必多言,四哥和诸位爱卿的功劳,当得起朕如此礼敬。
  若是为我大宋开疆拓土十五成的功臣,朕不礼敬的话,那以后谁还愿意为我大宋立功?
  朕不怕我大宋有人立下大功劳,就怕我大宋无人肯立功。”
  寇季听到赵祯这话,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言。
  赵祯上下打量着寇季道:“大半年没见,四哥你清瘦了不少。”
  寇季笑着道:“辽阳府等地可没有汴京城里的诸多美味。”
  赵祯哈哈笑道:“朕在宫里设了大宴,四哥可以将这大半年没吃的美味都吃回来。”
  寇季笑着附和了一句。
  君臣二人有说有笑的。
  坐在他们身旁的种世衡等人,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
  他们在心里不断的提醒自己,自己是石头人。
  寇季可以和赵祯有说有笑的交谈,他们可不行。
  御车越临近汴京城,大道两旁的人就越多。
  百姓们纷纷高喝着,赞颂着寇季等人的功绩。
  声音的浪潮一浪盖过一浪。
  簇拥的人群密密麻麻的,多到数不过来。
  场面之壮观,时所罕见。
  若不是御林卫拦着,一些百姓恐怕要当道点燃拿多到令人发指的爆竹。
  大宋收复了燕云,又覆灭了辽国、高丽,一跃站在了天下之端。
  身为大宋百姓,心里自然无比的激动和骄傲。
  寇季、种世衡几个大功臣,自然值得他们慷慨相迎。
  大宋的百姓们迎人,最喜欢做的就是披红挂彩,载歌载舞,敬酒鸣炮。
  汴京城外没办法披红挂彩。
  所以汴京城外只有载歌载舞。
  寇季等人跟赵祯同坐,所以百姓们没办法敬酒。
  所以百姓们只能鸣炮。
  在得知了寇季等人要回京的时候,汴京城里的几家爆竹作坊内的爆竹被抢购一空。
  一些大户甚至提前一个月就定了爆竹。
  一些有身份有背景的,从朝廷的火药作坊,搬出了许多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大爆竹。
  爆竹在大道两旁摆满了。
  由于爆竹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所以御林卫约束着百姓,不让百姓点燃。
  待到御车从百姓们中间走过以后,百姓们才点燃了爆竹。
  一时间,成千上万的爆竹齐名,场面十分壮观。
  如此壮观的场面,也许今生只能见到一次,所以百姓们异常的激动和热闹。
  在路过汴京城南城门外的皇家园林的时候。
  赵祯突然笑着对寇季道:“四哥,一会儿有惊喜……”
  寇季狐疑的看向了赵祯。
  赵祯笑而不语。
  御车行了没几步,寇季就听到了一声尖锐的呼喊声。
  “爹?!”
  寇季下意识的往去,就看到了寇卉站在一处高地上冲着他一边挥手一边大喊大叫。
  在寇卉脚边上,放着几个大箱子。
  箱子边上守着寇府的豪仆。
  寇卉看到了寇季望向了她,脸上流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冲着身边的豪仆吩咐道:“快!撒出去!”
  然后。
  在寇季惊愕的目光中,寇府的豪仆打开了大箱子,露出了一片黄白之色。
  紧接着,一场黄白之雨,在寇卉所站的位置倾盆而下。
  无数的金叶子和银叶子在空中飘荡,十分光彩夺目。
  寇卉站在金叶子和银叶子当中,冲着寇季一个劲的呐喊,仿佛要告诉所有人,她是寇季的女儿。
  寇季一瞬间脸黑的像是锅底,嘴角不断的抽搐。
  赵祯大笑着问道:“四哥,惊喜不?”
  寇季缓缓了闭上眼,咬牙切齿的低声喊了一句,“败家啊……”
  赵祯听到这话,笑的更开怀。
  只是没笑几声,就看到了宝庆公主站在另一处高地上,一样大呼小叫的干着同样的事情。
  赵祯脸一下子就黑了。
  寇季见此,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不少,盯着宝庆公主赞叹道:“宝庆真是一个好丫头……”
  赵祯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重新浮起了笑容,道:“四哥说的不错,宝庆是一个好丫头。”
  说到此处,赵祯似笑非笑的盯着寇季道:“就是不知道四哥有多少家财,朕的宝庆嫁过去以后,够不够散。”
  寇季闻言,不甘示弱的道:“宝庆的嫁妆应该不菲,足够她散了。”
  赵祯撇撇嘴道:“朕也拿不出多少嫁妆。”
  寇季笑着道:“官家如今可是天下唯一的主宰,怎么可能拿不出多少嫁妆呢?官家第一次嫁女,若是太寒酸的话,肯定会有损威名的。”
  赵祯叹了一口气,“朕说不过你……”
  君臣二人斗着嘴,入了汴京城。
  汴京城里的百姓更加疯狂。
  四处披红挂彩的,远比城外热闹十倍。
  有宿老居然拦下了赵祯的车架,非要向寇季等一众忠勇献酒。
  赵祯虽然为大宋主宰,可是面对那些八旬上下的宿老们,也只能命令吕夷简停下了马车。
  献酒的人很多。
  寇季等人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坐车,一步一饮,走到了太庙。
  赵祯命人将陈琳此前运回来的耶律宗真的尸骸,以及一众辽国皇族和高丽皇族的首级,一并献到了太庙。
  寇季等人也将一部分俘虏,献了上去。
  赵祯手持着祭文,登上了太庙里的祭坛,语气十分强硬的向天地,向赵氏祖宗,细数了一遍自己的功过。
  然后十分铁血的让人砍了那些寇季等人献上来的俘虏。
  将带血的人头和其他脑袋放在了一起。
  文臣们看着赵祯十分强硬的祭拜祖宗,心里有千般话,愣是一句话说不出口。
  武臣们看着赵祯十分强硬的祭拜祖宗,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赵祯在焚烧了祭文以后,双手负于背后,回过身,面对着满朝文武。
  “朕乃天下之主!”


第0905章 寇季没飘,寇氏先飘了……
  满朝文武,望着祭台上那孤立的身影,缓缓跪服在地。
  太庙祭祖,满朝文武是需要跪服的,谁也不例外。
  赵祯一个人站着。
  要多霸气有多霸气。
  待满朝文武跪服叩拜以后。
  赵祯再次开口,“自朕继位以来,夙兴夜寐,勤勤恳恳,在诸位爱卿的辅佐下,征西域、灭西夏、定大理、复燕云、扫辽国、覆高丽。
  而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我大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朕当犒赏功臣,表彰其功。”
  赵祯说完这话,目光在满朝文武脸上扫了一圈,喝道:“宣旨!”
  陈琳领着一众小宦官,捧着一卷卷黄卷,迈着小碎步出现在了祭台下。
  陈琳在向天地一礼,向赵祯一礼后,才拿起了一卷圣旨,高高的举过头顶。
  “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上前受封!”
  寇季对天地一礼,对赵氏祖宗所在的地方一礼,对赵祯一礼,缓缓上前。
  陈琳在寇季上前以后,展开了圣旨,宣读道:“诏曰……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自出仕以来,为我大宋屡建奇功,斗奸邪、平叛乱、复失地、开疆土,功勋卓著……
  赐雍国公、枢密使、参知政事寇季,入昭勋崇德阁,位列第三……
  赐王爵一等,号韩……
  赐封韩地……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永镇韩地……”
  赵祯册封寇季的诏书很讲究,寇季功劳虽然高,称之为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功,也不为过。
  但是赵祯再赐寇季入昭勋崇德阁的时候,只将寇季列在了第三位。
  因为文臣第一位是寇季的祖父。
  寇季身为人孙,在挂像的地方,不可能挂在寇准之前。
  武臣第一位是高怀德。
  那是太祖太宗两朝公认的开国第一功。
  赵祯将寇季列在高怀德之上,容易被人说闲话。
  所以赵祯将寇季列在了第三位。
  至于韩地,并非是战国时期的韩国旧地。
  而是高丽。
  在东汉的时候,中原便称呼高丽为韩地。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
  所以赵祯诏书中此封的韩地,便是高丽。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王爵一等。
  王爵一等那可是亲王爵。
  亲王爵是王爵最高的一等。
  其次是嗣王。
  再次是郡王。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宋只有皇族,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