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最怜悯的就是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最敬佩的也是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
谁敢拿那些将士的骸骨说事,寇季就敢跟他们拼命。
随着寇季的军令送到了狄青军中。
狄青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率领着兵马踏着高丽人为辽人搭建起的桥梁,渡过了鸭绿江。
辽人在第一次爆锤了高丽人以后,为了方便以后爆锤高丽人,就要求高丽人在鸭绿江上修建了一座大桥。
高丽人明知道辽人要他们修筑大桥做什么,但还是乖乖的修了。
并且在随后辽人爆锤高丽人的过程中,高丽人只敢在桥上做手脚,却愣是没敢拆。
狄青突然对高丽发起了进攻,高丽根本来不及反应。
狄青进军高丽第一日,就攻克了高丽三城。
同一日。
姜邯赞和崔东浩两个高丽使臣,被人押送到了寇季面前。
二人再无初次面见寇季时候的仪态。
姜邯赞盯着寇季破口大骂。
崔东浩则盯着寇季大喊,“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寇季根本就没有在意。
吩咐人直接将两个人拉出去砍了。
脑袋送去给狄青,让狄青拿去吊唁鸭绿江边上的那些隋唐的将士。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葬送了数十万大隋将士。
高丽人用数十万大隋将士的骸骨筑成了京观。
唐太宗李世民对此引以为耻,所以在大唐安定以后,就率军征讨高丽。
在攻入到了高丽以后,毁了高丽人用大隋将士骸骨筑成的京观。
但是因为天气缘故,导致草枯水冻、士马难留,再加上粮草的问题,李世民两次征讨高丽,皆以退兵告终。
高丽人捡回了大隋和大唐将士的骸骨,重筑了一座座京观。
并且将其当成举世无双的荣誉,炫耀了千百年。
不仅如此,还编排出了射瞎李世民眼睛,以及李世民兵败跪地讨饶,割地求和等传言。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
史书上记载,李世民破高丽的新城、建安、驻跸三城,斩首四万馀级,仅仅敷出了几千将士的性命。
由于天气原因和粮草原因,最终不得不退兵。
所以并没有什么李世民被射瞎眼,并且跪地求和的事情发生。
李世民顶多算是战略性撤退。
李世民若是知道高丽人会如此编排他的话,九成九会冒着风险将高丽人杀干净。
不过,大唐在李世民两征高丽的以后,并没有放弃对高丽的征讨。
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派老将李勣为帅,领兵征讨高句丽,一共费时两年,横扫了高丽全境。
随后在高丽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首任都护,便是大唐名将薛仁贵。
高丽人对自己的战绩,那是放大十倍百倍的吹嘘,可是对自己挨揍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更重要的是,吹着吹着他们自己都信了。
并且还是深信不疑的那种。
寇季对高丽人实在没什么好感。
加上高丽人在他面前拿已经亡故的隋唐将士说事。
那寇季就必须对高丽下狠手。
寇季给狄青的将领是,不必留手。
但凡是跟寇季一起打过仗的大宋将领,都知道寇季口中‘不必留手’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不必留手的意思就是放手去杀,能杀多少杀多少。
只要地,不要人。
寇季其实很少让大宋的将士去干这种绝户的事情。
他一般都喜欢驱使别人去干。
尽量让自己不担恶名,也不让大宋将士担恶名。
但是高丽人实在是把寇季恶心的够呛。
寇季就只能当一次恶人。
唐高宗李治在攻破了高丽以后,没有拆除那些京观。
大概是为了警示后来人。
让后来人记得此地。
让后来人永远守住此地,守住已故的将士们的骸骨。
只是他没想到,后辈不争气。
不仅没守住此地,还让人将他留下来警示后人的耻辱,当成了功勋炫耀。
寇季最初的想法就是毁了京观。
但仔细想了想以后,还是决定让人收敛了那些骸骨,就地埋葬,建立一个数十万骸骨的巨大陵园,用来警醒后人。
至于此地随后会不会被人夺走,会不会被人当成功勋炫耀,寇季一点儿也不担心。
因为其他人想要翻身,想要炫耀,也得从他刀口下活下来才行。
寇季在狄青率军进入到高丽的第三日,就带着一帮子人赶到了京观所在的地方。
寇季在后世并没有见过京观,但是到了大宋以后,倒是见过几次京观。
只是规模并不大。
最大的便是辽国的宋国王耶律休哥用大宋将士的尸骸筑造起的京观。
在大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以后,赵祯就亲自主持迁葬,让那些将士们如土为安。
只是即便是辽国宋国王耶律休哥筑造的京观,也远远不及高丽鸭绿江边上京观的规模。
数十万人骸骨堆起来的京观,看着十分震撼。
后世人大概是很难见到。
一个巨大的砖石砌成的四方台上,立着四个砖石柱子,四个柱子顶天的一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尖角。
一个庞大的四棱锥体。
只是里面填充的不是砖石,而是骸骨。
脚骨铺一层,腿骨立一层,手骨铺一层,臂骨交叉铺一层,头骨堆放一层。
如此往复,直至顶端。
这便是京观。
如此京观,寇季面前有十数座。
“青山有幸埋忠骨……青山有幸埋忠骨……我没看到青山,我只看到了京观……”
寇季盯着那些京观,有些眼红。
“李治啊!你当年就该让他们入土为安!若是你让他们入土为安话!他们也不会被人当成功绩,炫耀千年!
你想警示后世人,可后世人不争气啊!”
寇季站在京观前,呢喃自语。
“拆了这些京观,将那些骸骨收敛,让他们入土为安!”
寇季在京观前站了许久,沉声下令。
跟随在寇季身后的人答应了一声,然后立马动身。
寇季就那么静静的站在边上看着。
看了足足大半个月。
他心里充满了悲哀。
他阴差阳错魂归大宋,才带着大宋崛起,带着大宋打到了此处,才有机会拆除这些京观。
他若是没有魂归大宋,这些骸骨便永远也没有入土为安的时候。
不仅没办法入土为安,甚至连他们的存在,都慢慢的被人遗忘。
后世一些人,连埋葬在自己国土上的烈士,都不见得经常去吊唁,更何况埋葬在国外的。
英雄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埋骨他乡,英雄最可悲的是被他们所保护的人给遗忘。
寇季在京观前站了大半个月,脑海里浮现的最多的只有两个字。
李治!
李治太高看后世人了,所以以至于让这些忠骨曝晒了千年,依旧没有入土为安。
后世许多人都觉得,唐太宗李世民坐朝的时候,是大唐最鼎盛的时候。
其实不然。
李治最初坐朝的时候,才是大唐最鼎盛的时候。
李治坐朝的时候,大唐兵锋所指,无人可挡。
他不仅完成了为一个国民,屠灭蛮夷一部的壮举。
也真正做到了想打谁就打谁。
不是有人冲大唐叫嚣,他才动手。
而是他想打谁就打谁,而且没有一个是对手。
他坐朝期间,其实做了许多大事。
比如灭了高丽,设立安东都护府。
虽然他一切的功绩,都是建立在他爹李世民给他留下的庞大的家底的基础上。
但即便如此,你也不得不承认,李治其实是一个明君。
只是他爹的成就太高,他纵然做的再多,也没办法跟他爹相比。
当然了,寇季心里念叨着李治,并不是因为李治是明君的缘故。
他之所以念叨李治,是埋怨李治没有让这些忠骨入土为安。
寇季原想着一直看着忠骨们全部入土为安以后再离开的。
但是他最终没能如愿。
狄青在攻破了高丽的建安城以后,陷入到了一个囧境。
狄青手下兵马太少,挡不住高丽兵马不断的滋扰。
高丽以前用滋扰的手段逼退了辽兵,对上了大宋兵马以后,没办法正面抗衡,就选择了故技重施。
狄青虽然打的高丽兵马没有还手之力。
但是面对高丽兵马的滋扰,他也只能暂时放缓攻势。
寇季在知道此事以后,只能离开了京观所在的地方,赶回辽阳府去,催促种世衡等人。
第0896章 禁军之中无好人
(PS:关于高句丽和高丽解释几句,文献中提到的高句丽,指的是公元668年以前的高丽,但公元668年以前的高句丽也有一定的区分,五世纪以前,高句丽就是高句丽,没有其他称呼,五世纪以后高句丽改称高丽,虽然在隋唐的文献中,依然将其称之为高句丽,但是在其本国,一直称呼自己为高丽,本国国王一直称呼为高丽王。
史料中又称其为高氏高丽。
在六世纪末,九世纪初,那一片疆土一直处在被统治阶段。
九世纪初,高丽太祖王建再立高丽,有大臣直言‘我国即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所以高丽国号为高丽。
史料中又称其为王氏高丽。
也因此,文中为了便于理解,所以将两个阶段的高丽,统一称作高丽。
关于读者在评论中提到的两个王朝几乎没有多少关系,稻草也说明一下。
因为两个王朝中间有一个长达两百多年的断层,所以不存在王氏承高氏江山的说法,所以在很多文献中,才会提到两个王朝没有多少关系。
但并不代表在疆域、文化、百姓上,完全没有关系。
虽说王氏高丽不及高氏高丽庞大,但是王氏高丽是建立在高氏高丽的一部分旧土上的。
此外,唐高宗李治在灭了高氏高丽以后,先后迁移了高氏高丽的所有贵族,以及数十万的百姓,并没有将高丽的人全部迁移完。
无论是在高氏高丽期间,还是王氏高丽期间,高丽的人口都在一百多万以上。
所以有很大部分高氏高丽的百姓依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传承着高丽的文化。
在王氏高丽建立以后,也继承了一部分高氏高丽的文化和百姓。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的高丽才会将高氏高丽、王氏高丽的历史,皆当成他们高丽的历史。
至于关于盛唐的问题讨论,到底是唐高宗李治初期的时候最鼎盛,还是唐明皇李隆基开元盛世最鼎盛,稻草就不做过多的解释,具体可以看一看大唐安东都护府变迁的历史。)
寇季从鸭绿江东回返了辽阳府的时候,朱能刚巧率领着麾下兵马赶到辽阳府。
寇季立马派人邀请朱能到了辽阳府城主府内。
朱能到了以后,寇季立马开口发问,“东海女直全都解决了?种世衡呢?”
朱能有些幽怨的道:“没有……”
寇季一愣,愕然道:“东海女直还没解决,你怎么退兵了?”
朱能瞥了寇季一眼,没好气的道:“自从你下了不留俘的军令以后,种世衡那厮就疯了。他骗我率军帮他将东海女直的人逼到了海角,然后堵住了人家所有退路,逼着人家出来让他杀。
我根本就插不上手,他也不让我插手。
我原想着带兵去韦室帮一帮高处恭,谁知道高处恭那厮居然威胁我,说我要是敢过去的话,他就死给我看。
我一片好心被人当成了驴肝肺,我气不过,就带兵过来了。”
寇季听完了朱能的话,感叹道:“高处恭那厮有点为老不尊了。”
朱能撇嘴道:“那可不……”
寇季哼了一声道:“我可是给他下了军令的,一个月内拿不下韦室,我就让他好看。”
朱能听到此话,叹了一口气,“那你可能要失望了。自从你下令让他们不必留手以后,他们一个个算是放开了。
他们不用抓俘虏,也不用在意攻占了那些地方以后,还剩下多少人。
所以他们就变着花样的杀人。
你也知道,在战场上,杀人远比抓活人要轻松。
如今他们手里都有足够的火器,再加上弹药充足,兵多将广。
敌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估摸着再有七日,他们就能彻底消灭所有敌人。”
寇季皱眉道:“敌人不是一直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吗?”
朱能点头道:“敌人确实一直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只是敌人的骚扰很麻烦。你要俘虏,我们又找不到躲在山林里的那些敌人,所以就需要借着骚扰我们的敌人引路,所以在对付他们的时候,我们总是留着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进攻的速度才会变得很慢。
你下令不要俘虏以后,我们自然不用留手了,敌人自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寇季眉头一挑,“所以敌人不断的骚扰,对你们其实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