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9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滋味,恐怕比天下任何一种刑罚都让人难受,比下地狱都让人痛苦。
  她若是五内俱焚,那就是孽,大宋所有人造的孽。”
  向嫣的话对寇卉而言,有些深奥,她听不懂。
  所以她只能挠头。
  向嫣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道:“你哥哥够聪明,同龄人中能比得上他的没几个。可惜学问不够,懂的道理也不够多。
  所以遇到的事情以后,就容易如此。
  咱们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多想想。
  想不通的话,就只能找你杨伯伯过来开导他。”
  寇卉沉吟着问道:“若是爹在的话,他会怎么做?”
  向嫣略微愣了一下,迟疑道:“大概会将你哥哥扔出府去,让他玩去,别想太多。”
  寇卉愕然的道:“那娘您为何不这么做?”
  向嫣叹气道:“娘是个女人,没办法让你哥哥安心。你爹不同,天塌下来了,他顶得住,娘却顶不住。”
  “……”
  一大一小在寇天赐房门外说这话,寇天赐躲在房内,蹲在墙角,像是一个失了魂魄。
  寇天赐的魂魄迟早能找回来。
  但是杨家老太君的魂魄,此刻恐怕已经跟杨老将军携手去了黄泉。
  杨家老太君的丧事,杨文广没想过大操大办。
  但到杨府内吊唁的人很多,场面就变得大了起来。
  杨府所在的几条街道,全部都挂上了白绫。
  除了杨府的白绫是自己挂的外,剩下的都是百姓们自发的挂上去的。
  杨家老太君的遭遇,大宋几乎人人皆知。
  他们都在为杨家老太君故去感到哀伤。
  杨家老太君故去的消息,一夜吹遍了大宋。
  许多百姓家中当家的老太君,都吩咐家里的仆人在门口挂了一盏白灯笼。
  千千万万的白色的灯笼,犹如一场雪,覆盖了大宋。
  寇季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
  那一日。
  大雪漫天。
  寇季正站在山头上赏雪,陈琳嘎吱嘎吱的踩着雪,走到了寇季身边,一脸哀伤的道:“寇季……老太君去了……”
  “哎……”
  寇季身躯一颤,长叹了一口气。
  杨家老太君的音容笑貌,皆浮现在了寇季眼前。
  寇季收回了欣赏大雪的目光,落在了陈琳身上,哀声道:“我记得她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笑起来的时候很和善。
  不论对谁家小辈,都是笑脸相迎。
  每次她笑起来,总是让人忍不住去亲近她。
  感觉她就是自己的亲奶奶。
  她明明是我大宋笑起来最好看的人,但却是我大宋最苦的一个人。”
  陈琳抹了一把眼角的泪花,重重的点了点头。
  寇季深吸了一口气,“陈琳啊,大宋若是再出现这么一位老人,我们都该被活埋。”
  陈琳红着眼,抿着嘴,没有言语。
  寇季继续道:“陈琳啊,我不高兴。”
  陈琳盯着寇季,问道:“你想做什么?”
  寇季沉吟着道:“没有见到老太君最后一面,实属遗憾。若是再不吊唁她,我恐怕会抱憾终生。”
  陈琳愕然的瞪起眼,“你要……回去?!”
  寇季瞥了陈琳一眼,“我丢下几十万大军,我回去?我疯了还是你疯了?”
  “那你……”
  “你去给我弄一个灵堂出来,让我们吊唁一番。”
  “荒郊野地的,咱家上哪儿……”
  “你就说办得到办不到吧?”
  “办!”
  陈琳咬着牙,答应了寇季的要求,匆匆下了山头,去找白绫等物。
  寇季一个人站在山头上,吹着风、伴着雪,低声嘟囔,“其实我想掘了萧燕燕、耶律休哥几个人的墓,报复一把。
  但仔细想了想,人家没错。
  人家是为了守他们的大辽国。
  真正有错的是赵光义和王侁。
  赵光义的陵墓我是没办法掘。
  王侁的墓穴前些年被黄河给淹了,尸骨都给吹没影了。
  我也掘不了。”
  说到此处。
  寇季自嘲的一笑,“说起来还真怪,罪魁祸首赵光义和王侁没担恶名,反倒是让潘美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寇季的自语,随风吹散,消失在了天地间。
  寇季在山头上站了许久,大雪在寇季身上落了一层。
  寇季抖了抖身上的雪,迈步下了山头。
  在山腰处,有一排窑洞,足有数十个。
  军中有身份的人,都开辟了一个窑洞住了下来。
  寇季回到了窑洞以后,派人召来了军中最有学问的种世衡。
  两个人在窑洞里折腾了大半日,写出了一片悼文。
  在陈琳弄好了灵堂以后,寇季带着军中有心吊唁杨家老太君的人,一起吊唁了杨家老太君,诵读焚烧了悼文。
  因为杨家老太君的缘故,整个一冬,大宋都处在哀伤当中。
  直到杨柳吐息、春风拂岸的时候,大宋才多了一些生机。
  只是伴随着生机出现的,不是一个个新生儿。
  而是一个个老人离世。
  最先传来噩耗的是文昌学馆。
  文彦博的业师史炤,在柳芽儿刚刚吐出了点点新绿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自己的居所。
  此后,文昌学馆内有三位老夫子离世。
  汴京城内有七个辞仕的老臣离世。
  就在情况稍微好转一些的时候。
  曹玮病倒在了榻上,再也没起来。
  赵祯知道此事以后,立马带着人赶往了曹府探望。
  进入到了曹玮的居所,看到的是一个瘦的只剩下了一身骨头的老人。
  “曹爱卿?!”
  看着床榻上瘦的皮包骨头,出气比进气多的曹玮,赵祯惊呼了一声。
  曹玮的嫡长子曹旭伺候在床前,一边抹着泪,一边努力的听着曹玮无声的说这话。
  曹玮嘴唇一张一张的,吐漏不出一点儿声音。
  只能通过唇形,辨别曹玮要说的话。
  曹旭努力的盯着曹玮说完了话,含着泪对赵祯道:“启禀官家,家父说,他已经不能起床,没办法向您全礼,请您勿怪……”
  赵祯急忙走到了曹玮床榻前,摇着头道:“朕不怪……朕不怪……”
  曹玮再次张口。
  曹旭急忙观看。
  曹玮说了很多话,曹旭看了许久。
  待到曹玮闭口以后,曹旭才哽咽着开口,“官家,家父说,寿王聪慧,应择良师教导,以后方能担当大任。
  枢密使寇季,精通百艺,学问高深,可为寿王业师。
  家父还说,官家正值壮年,不该过早立太子,太子之位,当缓一些年在立。”
  赵祯听完了曹旭的复述,点了点头,对曹玮道:“朕明白了……朕答应过你,只要你帮朕拿下了燕云十六州,朕就封寿王为太子,若是你拿不回燕云十六州,朕就让寿王去寇季身边做一个长随。
  只是没想到,你帮朕拿下了燕云十六州,却没要奖励,反而要了惩罚。
  此事朕可以答应。”
  曹玮听到此话,眨了眨眼,无声了说了几个字。
  曹旭赶忙复述,“家父说,谢主隆恩。”
  赵祯摇头道:“你也是为了朕的子嗣着想,朕该谢你才是。民间常言,外甥亲舅。朕却觉得,舅也亲外甥。
  朕之前说过,让你做一个活着的异姓王。
  原想着等寇季等人班师回朝以后,一并封赏。
  可朕瞧着你,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曹玮闻言,嘴唇快速启合。
  曹旭立马复述,“家父说,封王只事,他并不奢求。官家也没必要为他破例,为后人留下祸端。”
  赵祯坦言道:“曹爱卿不必担忧,朕自有考量。只是这活着的异姓王,怕是不好做。”
  说到此处,赵祯摆了摆手,让房大部分人下去。
  只剩下了他、曹玮、曹旭三人。
  赵祯盯着床榻上的曹玮,沉声道:“为我大宋立下盖世功勋的人,不只有你,还有其他人。朕若是不赏,恐怕难以服众。
  朕若是赏,非异姓王,不得彰显隆恩。
  只是异姓王,放在我大宋腹地,对我大宋有害无益。
  所以朕就想将你们分封出去。
  让你们帮朕守着四野的边陲。”
  曹玮闻言,惊愕的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的盯着赵祯。
  曹旭更是惊的张大了嘴。
  赵祯继续道:“爱卿也不必如此吃惊。我大宋在拿下了辽地和青塘以后,疆域会远超从前。
  比强汉盛唐,只大不小。
  地方大了,就不好管了。
  一些偏远的地方,朕根本就鞭长莫及。
  与其扶持野王,使其坐大反噬我大宋。
  不如将那些地方分封给你们。
  有你们镇着边陲,驯化那些蛮夷,朕放心。
  也许百十年后,你们坐镇的地方,就会变成一个说汉化、着汉衣的汉土。
  到那个时候,我大宋随不治百地,但百地皆以我大宋为宗。
  到那个时候,天下之大,也只有我宋人说了算。”
  曹玮盯着赵祯看了许久,迟疑了许久,嘴唇轻启,吐出了一句话。
  曹旭一脸惊恐,磕磕巴巴的复述,“家父……家父……”
  曹旭一连说了两个‘家父’,愣是没将曹玮说的话复述出来。
  赵祯瞥了曹旭一眼,道:“放心大胆的说,朕不会怪罪。”
  曹旭迟疑再三,吞吞吐吐的道:“家父说……官家就不怕十几路反王进京?”
  “哈哈哈……”
  赵祯听到此话,放声笑了,“辽国、青塘、黑汗,三大势力联手攻打我大宋,朕都没怕,还怕什么反王?
  再者说,朕不分封你们,留着你们在汴京城,扔下了边地给那些蛮夷。
  百十年后,难道就没有数十蛮夷攻宋?”
  说到此处,赵祯收起了小脸,正色道:“从秦到我大宋,历朝历代,都在跟蛮夷作战。蛮夷不仅没有彻底消失,反而越来越强,越坐越大。
  朕不想再给那些蛮夷半点机会。
  更不愿意看到蛮夷踏足我中原。
  所以,十几路反王朕不怕。
  朕怕的是数十路蛮夷。
  反王入京,不会屠戮我中原百姓。
  可蛮夷入京,我中原会赤地千里。
  我中原百姓,就算是死,也要成为刀下亡魂,而不是别人腹中的食物。
  所以朕分封你们,反而要比将边地留给那些蛮夷强。
  其中的种种,朕都再三考量过。
  将边地分封给你们,好处远远大于留给蛮夷。”
  曹玮一脸震撼,曹旭觉得自己在做梦。
  “官……官家心胸……宽广如穹……”
  这话是曹玮自己说的,不是曹旭复述的。
  声音很小,小的几乎听不见。
  赵祯闻言,爽朗的大笑了起来。
  笑过以后,赵祯继续道:“你也别急着夸朕,朕分封你们,你们的族人,你们的浮财,都可以带走。
  但是你们手里的良田、宅院、商铺,必须留给朕。
  朕以为,朕给你们一片封地,拿你们一些家财,毫不过分。”
  曹旭听赵祯要无偿拿走曹家的所有良田、宅院、商铺,脸上流露出了肉疼的神色。
  曹玮却毫不犹豫的张口。
  曹旭仔细瞧了一会儿,艰难的道:“家父说,不过分,官家应该连浮财一起留下。毕竟,再大的家业也比不过一片封地。”
  赵祯摇头道:“朕封给你们的地方,几乎都是穷乡僻壤。朕是让你们去镇边陲的,不是让你们去发配的。
  所以钱财朕不会动。
  朕还允许你们离去之前,带一批罪囚过去。”
  曹玮立刻张嘴。
  曹旭立马复述,“谢主隆恩……”
  赵祯点了点头,“朕便走了,明日册封你的诏书会送到你府上。同行的还有内侍省和户部的人。
  他们会清点你曹家的田产、宅院、商铺。”
  曹玮缓缓开口,神色凝重。
  曹旭复述道:“家父说,生而为人,臣羡慕您和寇季的友情,可身为人臣,臣得劝解您,防着寇季。
  臣知道寇季对官家忠心耿耿,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寇季手里握着的力量太恐怖了,足以翻天覆地。”
  赵祯朗声道:“朕明白,回头朕会改任四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待到宝庆和天赐完婚以后,朕会将给四哥的赏赐,赏赐到天赐头上,让天赐离开汴京城,去边陲做一个闲散王爵。
  到时候朕会让寇天赐将四哥所以的旧部带走。
  四哥到时候在朝堂上,就只是一个文臣。”
  曹玮听到此话,脸上的凝重的神色缓缓消散。
  他再次开口。
  曹旭赶忙复述,“家父说,狄青可信。”
  赵祯点点头,没有在说话,迈步离开了曹玮的卧房。
  曹玮在赵祯离开以后,立马吩咐曹旭将曹家的人叫到了自己卧房,开始吩咐举族迁移的事情。
  对于赵祯要拿走曹家的所有田产、宅院、商铺,曹玮没有半点反感。
  甚至还觉得赵祯拿的少了。
  曹家其他人或许会有想法。
  但是曹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