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起身,将酒壶递给了种世衡,然后出了帐篷去吩咐此事。
种世衡就在帐篷内喝酒吃肉。
朱能吩咐完了送信的兵卒以后,回到了帐篷。
坐定以后,陪着种世衡一起吃肉喝酒。
二人吃了个七成饱,停下了吃肉喝酒。
种世衡对朱能道:“风琶部不战而降,我们失去了震慑大理使节的手段,所以必须用其他的办法。”
朱能沉声道:“建昌府府城就在风琶部西边三十里外。我们五万兵马,抛下辎重,一路急行的话,明天晌午就能赶到建昌府。”
种世衡闻言,翻了个白眼,“建昌府终究是一座府城,哪有那么好打的?里面驻守的兵马,足足三万左右,加上附近的那些蛮兵,数量很有可能会跟我们持平。
如今我们攻破了建昌府治下的四座城池,建昌府府城那边肯定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做了部署。
我们现在杀过去的话,很有可能正中人家下怀。
所以,冒然进攻建昌府,不可取。
我若是猜测的不错,明日天亮以后,建昌府内的府主,就会派遣使臣过来跟我们交涉。
到时候我们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吓一吓他们。
然后让建昌府的府主,将此事告知给大理王。
等大理王派人过来跟我们交涉。”
朱能微微皱了皱眉头。
种世衡见此,继续道:“拿下大理容易,可是治理大理却很难。你既然提出了用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法子,朝廷也采纳了,那就得依照着法子来。
朝廷派遣给我们的官员不多,我们手里的兵力也有限,所以我们不能涉险。
我们得等到朝廷派遣的官员到了,等他们在阿都四部的城池内搭起了架子,挑选出了一些能帮着他们治理大理的心腹以后,再继续攻城掠地。
只要他们能勉强维持着阿都四部的城池不乱。
我们就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也不用担心被人断了后路。”
朱能皱眉道:“可大理王在知道了此事以后,一定会向建昌府增兵的。
建昌府增加的兵力越多,我们攻打建昌府的难度就越大。”
种世衡沉声道:“我们此次用兵,重在一个奇字上。我们用兵,要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攻打建昌府府城,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是攻方,我们又的是时间和精力去挑选我们进攻的地方。
大理跟我们交涉,跟朝廷交涉,中间花费的时间长达月余,我们有的是时间去谋划建昌城。”
说到此处,种世衡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现在不拿下建昌城,也是为了避免彻底跟大理王撕破脸皮。”
朱能听完了种世衡的话,眉头略微一展,他郑重的点了点头,道:“明日我就将军中的斥候派遣出去,好好的探查一番建昌城。”
“好……”
商量完了此事,二人就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军帐内睡下。
虽然风琶部首领给他们准备了舒适的卧榻之处。
但种世衡和朱能都没有接受。
他们身为一军之脑,在作战的时候,绝对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地。
谁知道风琶部首领会不会是假意投降,准备在他们放松警惕以后搞刺杀……
翌日。
种世衡和朱能起床以后,巡视了一下大营,然后吃了一些饭,就坐在帐篷内静等建昌府派遣的使节。
一直等到晌午的时候。
建昌府派遣的使节,才骑着快马到了风琶部城池下。
宋兵为何侵入大理,建昌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了,建昌府派遣来的使节,自然知道的更清楚。
虽然说宋兵发兵侵入到大理的条件和理由在大理人眼里都十分荒诞。
但终究是大理理亏在先。
所以建昌府的使节进了风琶部城池内以后,对种世衡和朱能二人毕恭毕敬的。
种世衡并没有对建昌府的使节说太多。
他对建昌府使节直言到,建昌府上上下下,还没有人有资格跟他平等对话。
此事要谈,得大理王派人来。
建昌府的使节还要跟种世衡扯皮。
种世衡直接带着他去看了一场炮轰石门的大戏。
建昌府的使节,眼看着一座高大的石门,在火炮轰击下,碎成石块以后,一句话也没敢多说,灰溜溜的跑回了建昌府。
此后,建昌府府主派人送了一份十分丰厚的厚礼给了种世衡和朱能。
并且告诉种世衡和朱能,他已经将此事上奏给了大理王。
大理王不久以后就会有回复,还望种世衡和朱能二人息怒。
种世衡和朱能二人拿了建昌府府主送的厚礼以后,开口又向建昌府府主讨要了一份更丰厚的厚礼,并且承诺拿到了厚礼以后,绝不动建昌府府城。
建昌府府主被迫,又送了一份更丰厚的厚礼给他们二人。
他们二人拿到了厚礼以后,果断的收缩了兵力。
营造出了一种不动建昌府府城分毫的假象。
五日后。
朝廷派遣,跟随种世衡和朱能二人赶赴大理的地方官,到了阿都部四部的城池。
种世衡和朱能果断的将四座城池,交给了地方官治理。
被派遣到大理的地方官,在大宋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个个都是脸厚心黑的东西。
在大宋为祸的时候,被抓住了,原本是打算流放的。
但大理这边需要用人,所以赵祯和寇季合计了一下,就将他们全部派遣了过来。
不仅如此,一些流放沙门岛和邕州等地的犯官,也相继接到了朝廷的旨意,正在往大理赶。
就是因为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他们治理新得的四城之地,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
朝廷给他们定下的规矩很简单。
就两条。
一条,狠劲帮朝廷捞钱。
一条,维护好治安,必要的时候还能抽调出一些能武装、能信赖的人手帮朝廷当打手。
他们在得知了这两条规矩以后,就彻底的放飞了自我。
为何?
因为朝廷给他们定下的规矩,跟他们在大宋境内为官的时候,奉行的理念、做事的风格,别无二致。
他们在大宋境内当贪官的时候,经常干的就是朝廷定下的两条规矩。
使劲捞钱,培养一批口舌、打手,关键的时候帮自己引导言论、镇压百姓、杀人灭口。
如今,让他们做他们最喜欢、最习惯的事情,他们自然放飞了自我。
地方官入大理的第五日。
就搭建起了治理阿都四部的架子,也招揽了一大帮愿意跟着他们一起为虎作伥的狗腿子。
第六日的时候。
大理正治帝段素真派遣的大理使节杨允贤,到了风琶部所在的城池。
正治是段素真的年号。
他刚即位没多久,就撞上了大宋兵进大理的事情,慌的不行,然后跑到了皇家寺院里,找了已经禅让帝位为僧的两个长辈请教。
在长辈的指点下,他派遣了年轻的心腹杨允贤,赶往了风琶部所在的地方交涉此事。
杨允贤虽然年轻,但出身大族,而且有些干才,所以颇得正治帝段素真的器重。
杨允贤到了风琶部以后。
种世衡出面见了他。
种世衡在跟杨允贤攀谈以后,知道了杨允贤是一个聪明人,就没有跟杨允贤绕圈子。
他果断的告诉了杨允贤。
大理必须拿出一大笔钱给他用于劳军,然后再派遣人赶往汴京城,向赵祯请罪,得到了赵祯的谅解以后,他才会撤兵。
杨允贤得知了种世衡的条件以后,也没有在风琶部多待。
杨允贤返回了大理的都城,将种世衡的条件告诉了正治帝段素真。
正治帝段素真在得知了种世衡的条件以后,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
他一面派遣人给种世衡去送钱,稳住种世衡,一面派人携带着重礼,拿着他的请罪书,赶到汴京城去面见赵祯。
代替他去向赵祯请罪的,正是他的心腹杨允贤。
杨允贤带着重礼,到了大宋汴京城以后,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杨允贤携带着重礼赶到汴京城的时候,寇季刚跟跟大食人做完了第二笔交易。
杨允贤入了汴京城,被鸿胪寺的官员请到了驿馆内,等候召见。
寇季在杨允贤入汴京城的时候,被赵祯召入了宫内。
一入宫。
到了资事堂。
寇季就看到了吕夷简三人早就到了。
寇季入了资事堂,向赵祯施礼过后,赵祯笑着道:“四哥,大理使节进京了……”
寇季笑着道:“带了不少财货?”
赵祯笑容灿烂的点头。
由不得赵祯不高兴。
种世衡和朱能攻入到了大理以后,几乎每日都有进项奏报到朝廷。
朝廷已经先后得到了种世衡送回来的六笔钱财。
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种世衡派人先大理使节一步送回来的敲诈大理王的一百万贯。
如今大理使节又送钱上门了,随后朝廷还要借此敲诈大理一笔。
朝廷借着一场简单的战事,收获了数笔,赵祯自然高兴。
面对寇季的疑问,赵祯笑道:“鸿胪寺的人粗略的点算过,珠宝玉石三箱、金一箱、银两箱、铜锭六箱,还有其他的奇珍若干,粗略估计价值一百万贯。”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那就得让大理再出价值两百万贯的东西,官家便可以饶恕他们。”
“一条人命一百万吗?”
吕夷简摸索着胡须,沉吟了一声,仰着头看着寇季道:“是不是太少了?”
王曾和张知白一起点头,表示赞同吕夷简的说法。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大宋的官员,以前并不知道大理很有钱。
所以大理每次送一丁点东西过来,他们就以为大理献上了厚礼。
还回赠了更厚的礼物给大理。
如今知道了大理有钱,并且在大宋的压榨下,如此痛快的给了钱。
吕夷简等人的胃口也跟着高了起来。
在他们眼里,大理没有被逼到急眼的份上,就有继续压榨的价值。
大理若是一直不急眼,他们可以一直压榨下去。
寇季轻咳了一声,“四百万贯,应该是大理郡王段素真能拿出的极限,再加,他恐怕会兴兵。大理虽然很有钱,但钱财并不全在段素真手里。
就像是我们大宋,钱财多不胜数。
可皇家手里握着的钱,永远都是少数。”
吕夷简皱起了眉头,道:“那下一次呢?下一次大理郡王拿不出钱,我们问他要什么?割地吗?”
寇季点点头,“自然……我们如今已经占据了建昌府四部之地,随后再次爆发战事,就会占据建昌府府城。到时候,建昌府一半的疆土就会归于我大宋,剩下的一半,也会被从大理身上切割下来。
到时候我们问段素真要建昌府,他肯定会答应。”
王曾抚摸着胡须道:“一旦我大宋兵马占据了建昌府府城。建昌府内剩下的大理之地,就夹在了我大宋川府和大理建昌府府城。
大理郡王想要管束那些地方,必须经过我们的地方。
我们不让路,那些地方他也管束不了。
他肯定不会为了那点地方,跟我大宋兴兵。
所以我大宋提出割让整个建昌府的时候,他一定会答应。”
寇季缓缓点头,“拿下了建昌府,消化了建昌府,等我们的兵马彻底站稳了脚跟以后,就可以故技重施,继续从大理身上割肉。
用同样的方法再拿下一府,应该就到大理的极限了。
动第三府的时候,大理必然跟我们刀兵相向。
到时候就是我们动用重兵,一举攻破大理的时候。
有建昌府内归化的大理人帮忙,我们在拿下了大理以后,就能施行大理人治大理的策略。
大理境内,诸如杨家、高家一类的豪族,也可以予以保留。
只要他们向我们献上一定的钱财。”
王曾疑惑的看着寇季,“你不怕那些豪族坐大吗?”
寇季反问道:“他们不坐大,我们如何动手收拾他们?”
王曾愣愣的盯着寇季。
寇季坦言道:“我们是为了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大理、平定大理,才留下的他们。留下他们就是给大理境内的其他豪族做一个榜样,让其他豪族们知道,我大宋只是要将大理纳入版图,不是想清除他们。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善意,他们一定会帮着我大宋,平息大理境内的一些反抗力量。
等我大宋彻底消化了大理以后,自然要清楚他们。”
王曾追问道:“大理境内乌蛮颇多。到时候那些乌蛮如何处理?”
寇季沉声道:“乌蛮跟我们秉性不同,习性也不同,放着他们不管,他们容易跟我大宋迁移过去的百姓起冲突。
所以,我们可以给他们钱,给他们粮,让他们帮我大宋去征战。
他们中间好斗的人不少,只要稍微做一些手脚,他们就会顺着我们的心思,帮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