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丢下了卷宗,又翻开了第二卷卷宗,扫了两眼,又扔到了一边。
  一连翻了十几个卷宗,寇季都只是看了两眼丢在了一边。
  寇季眯着眼,屈指敲打着案几上的卷宗,自语道:“一个个明里看着都是能臣干吏,背地里却是一群腌臜货。七八年前的悬案、疑卷,都敢丢在我面前,让我处理。
  糊弄谁呢?”
  寇季瞥了门外一眼,又自语道:“我猜到了张纶在提刑司有心腹,会给我使绊子,只是我没想到,你们这么多人一起给我使绊子。
  原本我还觉得,让曹佾、刘亨、范仲淹三人入提刑司,顶替了你们的位置,有点对不起你们。
  如今看来,我没有对不起你们,反倒是你们对不起我。”
  “左右?”
  寇季呼喊了一声,门外立马进来了两个差役,等候差遣。
  “属下在。”
  寇季吩咐道:“一个去济阳郡王府,招曹佾过来,一个去金明池畔的刘府,招刘亨过来。”
  差役对视了一眼,齐声道:“喏……”
  寇季又道:“告诉他们,多带一点人,有用的人。”
  “属下明白。”
  差役们离开了正堂以后。
  寇季缓缓起身,在提刑司正堂内踱步。
  案几上的卷宗、文书,他没有再多看一眼。
  提刑司的知事们,联手给他使绊子。
  那他也没必要再给他们留面子。
  他们既然不愿意好好处理政务,那寇季就不介意,找一批人,过来取代他们。
  寇季在提刑司正堂走了一会儿,似乎觉得曹佾、刘亨二人带来的人手有可能不够。
  他又招来了一个差役,吩咐差役去寇府,传他口信,招一批人过来。
  同时,寇季又差遣差役,让他们去招提刑司各班各房的人,到正堂问话。
  提刑司一角的公房。
  几个知事坐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封桩知事干笑着说,“咱们这么为难寇判官,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过分?我看一点儿也不过分。”
  刑狱知事撇嘴道:“他动张大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过分?外面不知情的人,称赞他有情有义。可我们提刑司,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张大人之所以被调走,就是因为他。
  是他不服张大人,这才使了诡计,调走了张大人。”
  钱谷知事重重点头,“说的对。我们中间有不少人,是靠着张大人一手提拔上来的。张大人受了委屈,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论有情有义,张大人才是真的有情有义。寇季只是一个会耍手段的卑鄙小人。”
  “……”
  “可……可他祖父是宰相。碾死我们,比碾死蚂蚁还容易……”
  众人都在声讨寇季,巡边公事冷不丁的开口说了一句。
  众人闻言,哑然无声。
  良久以后,刑狱知事咬牙道:“他祖父是宰相又如何?宰相还能一手遮天不成?内庭里除了他祖父,还有丁公、李公。再往上,还有官家和娘娘。”
  巡边公事干巴巴的道:“可现在……寇公在朝堂上,那是一言九鼎。他要动我们,丁公、娘娘也护不住我们。”


第0123章 丁谓和刘娥的阳谋
  众人闻言,陷入到了沉默。
  刑狱知事见众人如同霜打的茄子,恼怒道:“为难寇季的事情,我们都做了,现在怕,有用吗?”
  巡边公事瞧着他,干巴巴的道:“我们只是帮张大人出一口气而已,但也没想过太为难寇季。一会儿我回去以后,立马就开始处理政务……”
  刑狱知事闻言,愤怒的瞪着他。
  巡边公事低下头。
  刑狱知事瞧了一圈,发现众人都低着头,他就猜到,众人跟巡边公事一个想法。
  他咬了咬牙,冷声道:“我敢让你们对付寇季,自有依仗。你们真以为,寇季借着寇准这棵大树,就能稳坐朝堂吗?”
  众人闻言,一脸愕然的看向他。
  刑狱知事见众人看向了他,就冷冷地笑道:“要是寇准这颗大树倒了,他还能稳坐朝堂吗?”
  众人瞪大眼珠子,一脸难以置信。
  钱谷知事,张了张嘴,愕然道:“寇公如今如日中天,怎么可能会倒?”
  “哼……”
  刑狱知事冷哼了一声,不屑道:“寇准如日中天不假,可丁公和娘娘,是那种甘心一直屈居于人下的人吗?”
  钱谷知事闻言,急忙追问道:“你是说,丁公和娘娘,要开始反击了?”
  刑狱知事缓缓点头,“不错……”
  钱谷知事皱起眉头,沉声道:“可如今朝堂上上下下,皆是寇公党羽,丁公和娘娘拿什么反击?”
  众人跟着点点头。
  “拿什么反击?”
  刑狱知事幽幽道:“为何要反击,等寇准自己倒下不就行了。”
  “啊?”
  众人闻言,一片哗然。
  刑狱知事微微眯起眼,说道:“满朝文武,皆是寇准党羽不假,可他们也是借着寇准的威风在行事,一旦寇准倒了,那些个猢狲,自然也就散了。”
  钱谷知事摇摇头,苦笑道:“寇公又不傻,他怎么可能看着自己倒下?”
  刑狱知事不屑地骂道:“那是因为你无知。”
  钱谷知事当即瞪起了眼。
  刑狱知事却不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娘娘和丁公对付寇准,用的是阳谋,纵然寇准明知是计,也不得不往里面钻。”
  “阳谋?”
  “不错!”
  “什么阳谋?”
  众人追问。
  刑狱知事脸上露出了一个阴沉的笑容,说道:“寇准不是喜欢处理政务吗?寇准不是喜欢独掌大权吗?娘娘和丁公就顺了他的心意,让他处理政务,让他独掌大权……”
  刑狱知事的话没有说尽,众人已经明白了刘娥和丁谓用的是什么阳谋。
  巡边公事颤声道:“熬死……累死……这计好毒……”
  刑狱知事冷笑道:“不错,熬死他,累死他。据我所知,寇准的身体可不怎么好。他每日要处理大量政务,每日要熬到深夜。
  你们觉得,以他的身子骨,能熬多久?”
  钱谷知事吧嗒了一下嘴,叹息道:“我今岁三十有七,熬夜熬个三五日还行,超过了三五日,就会犯晕……”
  言外之意,他比寇准年轻,尚且熬不了三五日。
  寇准身子骨那么差,肯定熬不了太久。
  巡边公事阴沉着脸,犹豫道:“点灯熬油的事情,寇公会做?”
  刑狱知事冷笑道:“他不得不做。他不许娘娘插手政务,也不许丁公多干涉政务。太子年幼,又帮不到他。内庭唯一能帮他分担政务的,只有李公一人。
  偏偏,李公每日还要教导太子,没那么多时间帮他处理政务。
  所以,内庭的政务,自然就落在了他一个人头上。
  他是能臣,也是干臣。
  政务全落到了他头上,他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更不可能荒废政务。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点灯熬油处理政务。”
  钱谷知事愣愣的看着他,“难怪你从一开始,就说娘娘和丁公用的是阳谋。娘娘和丁公的心思,只怕寇公早已看穿,只是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往里面钻。”
  刑狱知事点点头,道:“不错……”
  巡边公事张了张嘴,嘀咕道:“娘娘和丁公这么做,未免也太……”
  “嗯?”
  刑狱知事瞪向了他。
  巡边公事识趣的闭上嘴。
  钱谷知事看向刑狱知事,沉吟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莫非你背地里投靠了丁公?”
  刑狱知事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我不止投靠了丁公,我还投靠了娘娘。”
  钱谷知事愕然道:“一臣怎侍二主?”
  刑狱知事撇嘴道:“丁公和娘娘已经联手,投靠娘娘,就是投靠丁公;投靠丁公,就是投靠娘娘。”
  钱谷知事恍然大悟,沉吟着点点头。
  其他人也低着头,暗自思量。
  刑狱知事说的话,信息量太大,他们需要好好思量。
  刑狱知事瞧着他们,沉声道:“有丁公和娘娘护着,我们还需要怕一个快要倒下的寇准吗?”
  刑狱知事的话里,有拉拢之意,众人听出来了,可没人应答。
  钱谷知事犹豫道:“寇公如今虽然在点灯熬油,可也没那么容易倒吧?”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
  刑狱知事冷声道:“那我就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
  众人纷纷侧耳倾听。
  刑狱知事冷笑道:“今早宫里传出消息,昨夜二更天的时候,寇准在资事堂里,呕血了……”
  “嘶……”
  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不敢相信,可又不得不信。
  瞧刑狱知事信心十足的样子,此事八九不离十。
  钱谷知事犹豫了一下,看向刑狱知事,“不知道哥哥何时闲暇,能为我引见一下丁公?”
  刑狱知事闻言,乐了。
  有人有投靠丁谓的心思,就证明他一番话,没有白说。
  拉着提刑司的一群同僚去投靠丁谓和刘娥,他在丁谓和刘娥心里的分量也会变重。
  只要寇准一倒,他肯定平步青云。
  到时候这群同僚见了他,说不定还得称呼他一声上官。
  “人生际遇,可遇不可求啊……”
  刑狱知事随口感叹了一声,笑眯眯的看向了其他犹豫不决的人。
  他这句话,像是在提醒其他人,早决断,早得到好处。
  一瞬间,就有几人下定了决心,纷纷出声,请刑狱知事帮他们引见丁谓。


第0124章 快刀斩乱麻
  刑狱知事等人正忙活着为投靠新主子做准备,寇季这边已经招来了提刑司各房各班的人马。
  黑压压一群人,堆的正堂里满满当当的,细细一数,竟有数十人。
  要说这提刑司,真正办差办政务的,也就是这些人。
  那些个各房知事,平日里到了提刑司衙门,也就审阅审阅文书,盖一盖印信。
  真要论起办事的手段,他们还不如这些人里面最差的那个。
  各房知事想为难寇季,不肯处理政务,寇季也懒得废唇舌去求他们。
  他只需要收服了各房各班的小吏即可。
  有了这些小吏在手,纵然各房知事全部撂挑子,寇季也能挑起提刑司的大梁。
  寇季等人到齐了以后,在他们身上审视了一圈,开口说道:“诸位,本官叫寇季,提刑司新任判官。你们中间有人认识本官,有人见过本官,但也有许多人不认识本官,没见过本官。
  现在本官站在这里,你们好好看看,记住本官这张脸。
  上任提刑司提刑官张纶张大人调任,新任提刑司提刑官还未上任。
  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刑司,将会由本官主政。
  本官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各位能予以配合,配合本官理政。”
  寇季话音刚落,就有人小声的开口道:“大人,小人们哪敢理政,那都是各房大人们才能做的事情,小人们顶多跑跑腿,干点细枝末节的小事……”
  小吏的话,带有明显的推脱之意。
  其他小吏听到这话,纷纷点头附和。
  他们都是各房小吏,管着他们的就是各房知事。
  虽说寇季的直接管着各房知事,可有句俗话说的好。
  叫县官不如现管。
  他们若是听了寇季的调遣,那就把上官晾在了一边,以后肯定会被使绊子,保不齐还因此丢掉饭碗。
  寇季瞥了那个说话的小吏一眼,淡淡的道:“衙门里有那些道道,本官心知肚明。你这套说辞,糊弄一下别人还行,却糊弄不了本官。
  各房知事真要踏踏实实的办公,本官案几上也不会多这么多卷宗、文书。”
  寇季指着身后的卷宗、文书,“在这些卷宗、文书上,本官没有看到他们有理政的痕迹,反倒是充满了你们理政的痕迹。
  他们给这卷宗和文书上留下的,仅仅只有一个红彤彤的印信。
  这说明,这些政务,都是你们办的。他们只是盖一盖印信而已。
  论理政的功劳,你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
  寇季这话说到了小吏们心坎上了,可他们无一人敢答应。
  反而有人还替那些知事们辩解。
  “小人们也是根据大人们的吩咐做的事。若是没有大人们吩咐,小人们也做不好。”
  寇季皱起眉头,破口骂道:“胡说八道!”
  小吏们在寇季训斥下,低下头。
  寇季沉声道:“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本官心知肚明。你们怕说出了实话,得罪了他们,可本官不怕。本官既然坐镇提刑司衙门,就得干出一点成果,总不能空来提刑司衙门一遭。
  本官今日叫你们过来,不是跟你们商量什么。
  而是命令你们。
  从今日起,各房各班的小吏,尽归本官调度。”
  小吏们闻言,抬头瞧着寇季,一脸为难。
  寇季冷冷的盯着他们,喝道:“本官丑话说在前头,但凡有不听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