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玮盯着寇季,认真的道:“这一次出征,恐怕是老夫这辈子最后一次出征了。老夫不想身边有一个恶心的人跟着,让老夫碍手碍脚的打不痛快。”
寇季认真的道:“我会劝解我祖父的。”
曹玮拱了拱手,“那就有劳了……”
寇季叹了一口气。
寇季拱手还礼,迈步往府里走去。
走了两步,就听到曹玮在他背后高喊道:“老夫此次出征,若能侥幸获得一些功勋,老夫可以一丝不取。只求朝廷别把林特派给老夫。”
寇季没有说话,没有回身,闷着头回到了府里。
回到了府里以后,寇季直奔正堂,在正堂里等寇准回府。
一直等到夜半,寇准才迟迟从宫里回府。
寇准一见到寇季,长叹了一口气,不等寇季搭话,他就开口道:“收拾收拾东西,准备随曹玮出征。”
寇季还想追着寇准询问监军一事,听到寇准这话,微微一愣,疑惑道:“我随着曹玮出征?”
寇季疑惑过后,猛然起身,瞪大了眼珠子,愕然道:“我是监军?!”
寇准撇着嘴道:“监保州兵事,随军北上。”
寇季愣愣的道:“这不就是监军吗?”
寇准冷哼道:“跟林特比起来,你算个狗屁监军。林特是真定府兵事都监!”
寇季皱起了眉头,沉声道:“林特还真当了监军?祖父您就没阻拦一下?”
寇准沉着脸道:“老夫拦了,可没拦住。满朝文武在听到了林特主动请缨担当监军以后,一个个都像是鹌鹑一样缩着。
老夫找了三四个人,他们都不愿意担任监军。”
寇季冷哼道:“我看他们是一个个被辽人吓怕了,不想对上辽人。”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祖父为何不让王曾担任监军?”
寇准沉声道:“老夫也想过让王曾担任监军,可如今正值年底,刑部事务繁忙,王曾脱不开身。原本老夫想让陈琳跟你一起担任监军,可李太妃不放人,刘娥也不愿意放人。”
寇季疑惑道:“为何?”
寇准冷哼一声,“还能为什么?他们害怕陈琳效仿王继恩、周怀正旧事。太后还想让郭槐担任监军,老夫当场就否决了。”
寇季缓缓点头,道:“所以祖父想让我随曹玮北上,制衡林特。”
寇准点头道:“不错……”
寇季沉吟了片刻,仰着头,盯着寇准询问道:“以林特的身子骨,他要是出了汴京城,一路上随军劳顿,要是出了意外,该如何处置?”
寇准听到这话,绕有深意的看了寇季一眼,淡淡的道:“若是他因为舟车劳顿,死在了路上,那也是他自找的,跟朝廷无关。”
寇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寇准见寇季若有所思,就提醒了一句,“小心点……”
寇季缓缓点头。
当即,寇季对寇准拱了拱手,回到自己院子里睡下。
翌日。
寇季起床以后,就开始为自己随军出征做准备。
寇季吩咐府上的仆人们从匠人们所在的院子抬出一个个密封的箱子搬上了大车,用皮毛缝制的毯子裹上,严严实实的。
除了寇季,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总之,寇季从匠人所在的院子里搬出来的东西,装满了十六辆大车。
寇忠在府上的护卫中挑挑拣拣,挑出了十八个武艺高强,且能为寇季挡刀挡箭的。
一应物品准备妥当以后。
寇忠带着张元,到了寇季身前。
经过了寇忠一年的调教,张元身上再也没有半点跋扈,他异常乖巧,温顺的跟在寇忠身后。
寇忠指着张元,对寇季道:“小少爷随军出征,带上此人,他一定会成为您的得力帮手。”
寇季打量了张元一眼,询问寇忠,“他能听话。”
寇忠笑着点点头。
寇季又看向了张元,淡然道:“那我得试一试,看看他能不能成为我得力的帮手。”
张元温顺的道:“小少爷尽管吩咐。”
寇季对寇忠道:“给他三贯钱,让他现在就出府。”
寇忠、张元皆是一愣。
不明白寇季话里的意思。
但他们以然顺从的点了点头。
寇忠在府上的账房,支取了三贯钱,给了张元。
在张元离府的时候,寇季喊住了他,低声提醒了一句,“我不想看到林特活着出现在真定府。”
张元会意,一句话也没有多说,揣着三惯钱,离开了寇府。
张元走后。
寇季皱着眉头问寇忠,“这人心思阴沉,狡诈多奸,你确定他脱离了寇府,不会反复?”
寇忠自信满满的道:“小少爷尽管放心的用,他若是反复,小少爷尽管来去老仆的脑袋。”
寇季好奇地问道:“你对他用了什么手段?”
寇忠淡然笑道:“请小少爷恕罪,老仆用在张元身上的手段,说出来恐怕会污了您的耳。”
寇忠不肯说。
寇季也没再追问。
晌午过了以后。
寇季领着自己的人,押解着装满了东西的大车,骑着一头毛驴,往汴京城外的军营走去。
行军途中,不许坐轿。
寇季就没办法坐着轿子去西北。
他又不会骑马。
马车太颠簸,寇季怕他还没到西北,就被马车颠簸致死。
所以他选择了骑了一头毛驴。
寇季一行人出了城。
在城外一座草亭口停下。
寇府上的侍卫、仆人,自觉的押解着装满东西的大车,到了草亭口不远的路边停下。
寇季跳下了毛驴,耷拉着脑袋进了草亭。
草亭里有两个人。
两个女子。
她们大概是在草亭里等了许久,所以身躯有些哆嗦。
寇季进了草亭,盯着她二人,笑道:“去年冬日的时候,我送吕夷简离京。没曾向,今年冬日,我也要离京。
我原以为,送我的人,应该是刘亨、曹佾、范仲淹三人。
却没料到送我的人,居然是两个女子。”
而这两个女子中,其中一人跟寇季还有两面之缘。
她就是向嫣。
自上元节后,寇季和向嫣的花边流言在汴京城里四处流传,两个人却并没有交集。
向嫣请寇季坐下,低声笑道:“我到草亭的时候,就看到了范仲淹在草亭里等你。我嫌他碍眼,所以让他去一里外的亭子等你。”
对于向嫣态度突然之间转变,寇季有些不适应。
寇季瞥向了向嫣身旁的姑娘,疑惑道:“这次怎么没带跟你形影不离的小妹?”
向嫣打开了桌上的食盒,取出了酒菜,她一边帮寇季斟酒,一边低声笑道:“小妹知道是要为你送行,所以不肯过来,我就带了二妹妹过来给你送行。”
寇季盯着向嫣,沉吟道:“第一次见你,你指着我鼻子骂我,第二次见你,你掩面而走。
为何这第三次相见,我们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
向嫣闭口不答,只是缓缓的为自己斟上了一杯酒。
一旁的向家儿妹妹,低声道:“那是因为,我家姐姐今年在府上,时时会想起你。想你想多了,在你面前,就不会觉得生疏了。”
向嫣嗔怒的训斥了向家二妹妹一句,“要你多嘴……”
寇季盯着向嫣低声道:“有点难以置信……”
向嫣没有说话,只是缓缓举起了酒杯。
寇季迟疑了一下,举起了酒杯,跟向嫣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他吧嗒了一下嘴,愕然道:“藏了二十年的梨花白?向爷爷不是说这东西你们向府已经没有了吗?”
向嫣淡然一笑,又为寇季斟上了一杯酒,才低声笑道:“府上的酒窖里,还有三十坛。”
寇季闻言一愣,随后咧嘴笑道:“那以后少不了到府上去叨扰一二。”
向嫣依旧笑着没说话。
寇季端起酒杯,想再尝一尝梨花白,只是端起了酒杯以后,有点喝不下去。
他看向了向嫣,认真的道:“你明明不喜欢我,甚至还有点讨厌我的……”
向嫣微微一愣,沉吟了一下,低声笑道:“我也不知道……只是上元夜以后,回到了府里,总是会想起你。”
寇季一愣,愕然道:“为何?”
向嫣摇了摇头。
顿了顿,她目光落在了寇季腰间的荷包上,低声道:“可能是因为它吧。它是我用发丝绣的,所以它戴在你身上,我总是忍不住去想它,然后又忍不住想起你。”
寇季闻言,有些愕然。
向嫣看向他,笑道:“我在府里,听说你要去西北,对阵辽人。多少有些担心你的安危,所以才过来送一送你。”
寇季失笑道:“你还真是大胆,别的女子说出这番话,或者做出这番事情,恐怕会被汴京城里的那些风言风语淹死。
你不怕吗?”
向嫣一愣,缓缓摇头。
向家二妹妹在一旁撅着嘴道:“自从姐姐的荷包戴在了你身上以后,上向府求娶姐姐的人,一个都没有了。姐姐这辈子除了嫁给你,没有其他归宿了。”
寇季听到这话,微微皱了皱眉头,看向向嫣,道:“所以你才会变成现在这样,而不是我前两次见到的那样?”
向嫣沉吟了一下,认真的想了一下,看向寇季,盯着寇季的眼睛,道:“现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你以前看到的向嫣,不是我。”
第0230章 她美不美,我没在意,我看中的是她的才华
向嫣的话说的很拗口,但寇季却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
她是在告诉寇季,不论是第一次见寇季时的刁蛮,还是第二次见寇季时候的娇羞,都不是她真正的性子。
现在她表现出来的性子,才是她真正的性子。
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慧智兰心的大家闺秀。
寇季瞧着向嫣,缓缓点头。
他从身上解下了厚厚的披风,顺势披在了向嫣身上,低声笑道:“外面冷,早些回去。”
向嫣披上了寇季的披风,不仅觉得身上一暖,心头也暖洋洋的。
她缓缓起身,端起了酒杯,对寇季轻声道:“劝君再饮一杯……”
寇季端起了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把手里的空杯子朝向嫣扬了扬,放在桌上,双手抱拳一礼。
向嫣还了一礼,贝齿轻咬着嘴唇,轻声道:“我等你回来。”
寇季轻嗯了一声,咧嘴一笑,洒脱的离开了草亭。
向家二妹妹瞧着寇季离去的背影,捶胸顿足的低声骂道:“这个死人,只看到姐姐您冷的打哆嗦,却没看到我也冷的打哆嗦。
他给了你披风,可我还在寒风里受苦。”
向嫣俏皮的翻了一个白眼,轻声训斥道:“不许胡说,他这是要去沙场上厮杀,那是个要命的地方,你这话说出来不吉利。”
向家二妹妹不乐意的道:“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躲在汴京城里躲清静,为何要去宋辽边陲涉险?”
向嫣瞧着出了草亭的寇季,爬上了毛驴的背上,他身子压的很低,似乎是在借着毛驴那一颗蠢萌蠢萌的大脑袋,在帮他抵御眼前的寒风。
样子十分滑稽。
向嫣噗呲一声笑了。
向家二妹妹见向嫣目光一直盯在寇季身上,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顿时娇嗔的跺了跺脚,堵在向嫣眼前,挡住了她的视线,一脸埋怨地喊道:“姐姐~”
向嫣的目光被向家二妹妹堵的死死的,这才收回了目光,落在了向家二妹妹身上,轻声道:“他迟早要出京的,现在出京远比以后出京要好。”
向家二妹妹拧着眉头,疑惑道:“为何?”
向嫣淡淡的道:“我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曾外任过的官员,不能入相。”
向家二妹妹惊愕的道:“他想当宰相?”
向嫣晃了晃脑袋,幽幽的道:“他有没有当宰相的心思,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要是这个时候不调出京外为官,以后调出去了,恐怕就很难调回来。”
向家二妹妹一脸懵懂。
向嫣却没多做解释。
因为有些话犯忌讳。
比如向敏中、寇准二人的生死。
向敏中、寇准二人,身子骨本来就弱,在朝堂上撑不了多少年了。
一旦这二人身死,寇季在朝堂上就没有了依仗。
到时候被朝廷外派为官的话,恐怕很难被召回来。
刘娥、李太妃、甚至朝中一大批官员,都不喜欢寇季,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们要是在寇准、向敏中死后,抓住了朝廷的大权,那寇季在他们手里,肯定活不滋润。
所以寇季想要混履历,就只能趁着现在,趁着向敏中、寇准二人活着的时候。
只要寇季在向敏中和寇准二人活着的时候混足了履历,他就能在向敏中、寇准二人死后,稳居朝堂。
别人就算是想借着这个借口为难寇季,也很难撼动寇季半分。
向嫣紧了紧披在身上的披风,对还在发懵的向家二妹妹道:“回府吧。”
向家二妹妹愣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