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1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现在去庆国看看,谁还穿打补丁的衣服?
  庆国的百姓如今不穿一身体面的衣服,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赵杳翻了个白眼。
  庆国小国寡民,自然好治理。
  他外公十几万万贯砸下去,效果自然显而易见。
  再加上庆国很早以前就将罪籍扔到了北海府去充任矿工、苦力,随后又将庆国境内的那些懒汉,强制的扔到了北荒开荒。
  不知道有多少人供养着庆国的国民,庆国的国民过的自然富足。


第0010章
  庆国如今没有农税。
  没有农税?
  谁敢想象?
  大宋别说效仿庆国取消农税了,就是少收一成,也会在大宋境内引起巨大的动荡。
  大宋国土太大了,需要发展的太多了,需要供养的国民太多,十几万万贯扔到大宋各地,仅仅只能掀起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浪花而已,想要改天换地,根本不可能。
  大宋又没有庆国那么多生财之道。
  只能借着官营的一些生意和税收发展,自然比不上庆国。
  而且,大宋人口在十五年时间内,足足翻了一倍多,如今已经达到了一万万六千万之多。
  大宋的疆土并没有扩张,能分的地方,已经分的差不多了。
  如今再有什么归化族叛乱,大宋朝堂上的官员几乎没有一个请安抚的,纷纷请求派兵灭族。
  大宋朝堂上的官员之所以变得如此残忍,就是为了能够把人杀了,把地空出来好分派给百姓。
  也就是说,大宋多出了几千万百姓要养,大宋所需要的花费,也在直线上升。
  能投入到发展中的,自然不多。
  其他几家封地上的人口,在十五年时间内,也暴涨了一圈。
  唯有庆国的人口,在暴涨到了一百万以后,就止步不前。
  庆国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一百万。
  庆国现在的田产,刚好能满足一百万人所需。
  庆国的百姓们在农闲之余,回去其他的作坊内做工,田间的收入和作坊内的收入加起来,十分丰厚。
  一些家中男丁颇多的人家,还会分派家中一两个汉子去作坊内全职。
  收入自然更加丰厚。
  毕竟,现如今庆国包揽着大宋、阳国、魏国、晋国、东天竺、西天竺、北海国所有用船。
  一些近十五年出现的新兴的东西,也由庆国包揽。
  一家独大的生意,赚的自然多,分给那些做工的百姓的钱财自然也多。
  百姓们收入自然高。
  诚如此前张忠在船上所言,如今在庆国,只要肯吃苦,就能过上好日子。
  懒汉在庆国就没有活路。
  你自己要是不变得勤快起来,庆国朝廷就会帮你便勤快。
  庆国朝廷不仅会给你官配妻子,还会在你妻子怀有身孕以后,将你扔到北荒去开荒。
  开荒所得的八成,都会被朝廷送到你妻儿老母手里。
  期限五年。
  五年以后,你若是变勤劳了,可以回到庆国跟妻儿老母一起生活。
  五年以后,你若还是懒汉,庆国就会将你的妻儿老母送到北荒,跟你一起在北荒生活。
  她们到了北荒以后,倒是不会过苦日子。
  毕竟,懒汉们到了北荒以后,都会成为大地主。
  她们到了北荒以后,日子一样会过的十分富足。
  但是,从庆国那个富贵窝,搬到了还处在最初开发阶段的北荒,一般人受不了,邻里也会戳你脊梁骨。
  当然了,也存在一些死性不改的懒汉。
  到了北荒以后,不仅懒,还败家,会很快败光了临海督府分给他们的田产。
  一旦懒汉将田产败光,临海督府就会收回他们的奴隶,然后将其落为北荒籍。
  落了北荒籍,就必须入矿山服役三年。
  一切针对于宋人的优待,也会随之取消。
  不愿意入矿山服役的,可以去敢死军,驱使野人征战,获得了战功以后,可以复籍。
  庆国就是凭借着如此手段,不断的将庆国境内过剩的百姓转移到北荒的。
  也正是因为庆国有如此政令,庆国百姓的数量才一直保持在一百万。
  总之,庆国的富庶,别人学不来,也没办法学。
  寇庆瞧着赵杳直翻白眼,苦笑不得的岔开了话题,“陈翁翁,我来此处的事情,我祖父不知道吧?”
  陈大头笑眯眯的道:“你觉得呢?”
  寇庆干笑着道:“我祖父应该不知道……”
  陈大头装腔作势的道:“那可说不准。”
  寇庆尴尬的道:“陈翁翁,您就别吓唬我了。”
  陈大头哈哈一笑。
  寇庆见到陈大头笑了,松了一口气,“看来我祖父真的不知道,不然陈翁翁也不会笑的这么畅快。
  陈翁翁打算如何处置我们兄弟?”
  陈大头将老枪抱在了怀里,笑着道:“既然被我撞见了,自然要依照规矩办。”
  寇庆急忙道:“陈翁翁就不能当作没看见小子,放小子一马吗?”
  陈大头笑容更灿烂了,“你爹五年前被我撞见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寇庆愕然的看着陈大头。
  陈大头笑道:“你别这么看着我。十五年前你爹就想逃家,被你高祖父给拦下了。你高祖父去世以后,你爹再次想逃家,被你祖父给拦下了。
  五年前,你爹写了一份国书,准备将国主之位传给你,然后逃家,却被我给撞见了。
  你爹当时可是苦苦哀求,还许下了重利给我……”
  陈大头说到此处,没有继续再说。
  寇庆脸色却变得十分凄苦。
  陈大头的话他听明白了。
  陈大头是告诉他,他爹诱之以利,都没能成功的从陈大头手里逃走,他想空口白牙的让陈大头放他一马,根本不可能。
  “陈翁翁……”
  赵杳在一旁轻声喊了一句,一脸哀求的看着陈大头。
  陈大头立马摆手道:“别,咱们可不是一家的。”
  赵杳义正言辞的道:“我现在叫寇杳!”
  陈大头一愣,愕然道:“为了跟我攀关系,你连祖宗都不要了?”
  赵杳大义凌然的道:“我母后姓寇。”
  陈大头一拍额头,感叹道:“我突然想起了老皇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赵杳愕然的看着陈大头道:“什么意思?”
  陈大头吧嗒着嘴道:“你们两个难道就从没想过,我一个身负重任的远征大将军,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码头,又恰巧撞见你们两个吗?”
  赵杳愣了一下。
  寇庆却立马反应了过来,“有人跟着他,还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给你传递了消息?”
  陈大头笑着点头道:“你小子说的不错。不过还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自从老皇爷离开了汴京城以后,就不怎么待见大宋的官员,私底下也不会见大宋的官员,更不会收他们的消息。
  所以,大宋有资格给我们递消息的人,只有四位。”
  寇庆惊愕的道:“不会吧?!”
  赵杳脸色一瞬间就白了。
  不等赵杳反应过来,一个苍老的手就出现在了他肩头,阴恻恻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皇家嫡长子不要皇姓了,还真是天下第一奇闻。难道是咱家这个奴婢当的不合格,没教好皇家嫡长子规矩?”


第0011章
  赵杳浑身骨头瞬间就软了,差点跌坐在了地上。
  寇庆觉得身上冷气直冒。
  他没想到,他和赵杳在船上说的戏言,居然成真了。
  陈琳这个老家伙居然真的跟着他们。
  陈琳一把拽住了赵杳的衣领,没让赵杳瘫坐在地上。
  赵杳和寇庆脖子僵硬回过头,就看到了陈琳那张死人脸。
  陈琳那张脸,跟死人真的没区别。
  眼窝深陷,惨白的脸色上还泛着一些蜡黄,脸上的老人斑和鸡皮看的人浑身不自在。
  特别是他张开嘴一笑,露出一嘴的牙床,看着更渗人。
  小孩子看了都会被吓哭。
  赵杳和寇庆之所以怕陈琳,是因为陈琳乃是内侍首领,有代替皇帝教训宗室子弟规矩的资格。
  老家伙说收拾他们两个,那就真动手收视了。
  寇庆虽然说是庆国国主的嫡子,可他也是大宋公主的嫡子,手上有掌着御前行走的金牌,大宋皇室的规矩也能管到他身上。
  更重要的是,陈琳这个老家伙在老头子面前也能讨几分面子,就算真把他揍了,他也没地说理去。
  “陈……陈大伴……”
  赵杳和寇庆干巴巴的笑着,看向了陈琳。
  陈琳没有搭理寇庆,而是看着赵杳道:“身为皇室子弟,公然抛弃姓氏,该当何罪?”
  赵杳张着嘴,说不出话。
  寇庆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反倒是陈大头在一旁嘿嘿笑道:“砍脑袋!”
  陈琳瞥了陈大头一眼,阴恻恻的道:“现在不兴砍头了,现在叫枪毙。”
  赵杳打了一个哆嗦,急忙道:“我是胡说八道的。”
  陈琳盯着赵杳,冷哼了一声,“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身为皇族子弟,未经许可,私自离开盛京,罪加一等。
  当杖三十。”
  赵杳一脸苦涩,哀嚎道:“杖三十,会死人的。”
  陈琳没有搭理赵杳,目光落在了寇庆身上,“未经许可,私自逃离庆都,当杖二十。”
  寇庆脸色有些难看。
  陈大头笑呵呵的上前,“我们家的人,自然会有人处置,就不劳陈公公大驾了。”
  陈琳盯着陈大头,“听你的意思,咱家还不能动寇庆?”
  陈大头笑着道:“你要是我们家的人,自然有资格,可你不是。”
  陈琳眯起了眼,“咱家就算当着寇皇爷的面处置寇庆,寇皇爷也不会说什么。”
  陈大头双臂环在胸前,抱着自己的老枪笑呵呵的看着陈琳道:“你可以试试。”
  陈大头话音落地,周遭背着枪的将士们齐齐出现在了陈琳四周。
  陈琳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微微一冷,“这点人,还拦不住咱家。”
  陈大头也不言语,只是摆了摆手。
  围绕在陈琳身边的将士们一起扯开了外衣,露出了一个个酷似爆竹的东西。
  陈琳见此,嘴角抽搐了一下。
  寇庆吓了一跳。
  陈琳瞪着陈大头,骂了一句,“你个疯子!”
  寇庆赶忙劝诫道:“陈翁翁,不至于……不至于……”
  陈大头毫不客气的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我和陈琳同为奴婢,他若是当着我的面,骑在了你头上,那我脸往哪儿放?”
  寇庆哭笑不得。
  他感激陈大头护着自己之余,又害怕陈大头和陈琳真的掐起来。
  然而。
  寇庆害怕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陈琳并没有跟陈大头闹起来,反而向陈大头服了软。
  不仅没有杖则寇庆,甚至连赵杳也一并放过了。
  只是说他回去以后,会如实向大宋皇帝和庆国国主汇报此事。
  寇庆和赵杳暂时逃过了一劫,但却并没有放下心,因为事情并没有结束。
  陈大头则一脸不在乎。
  他根本不在乎陈琳找人去告状。
  大宋皇帝也罢,庆国国主也好,都不管不到他头上。
  能管到他头上的,只有寇季一人。
  寇季根本不会因为这种小事找他麻烦。
  陈大头在接上了陈琳、寇庆、赵杳三个人以后,带着他们离开了码头,坐上了马车,赶往了北荒的临海督府。
  行半日,就到了临海督府府城。
  府城距离码头并不远。
  府城是依托着码头,向东扩散的。
  临海督府治下,足足有四府之地,比庆国还大一倍。
  其中大部分的疆土,都在临海督府府城的东面。
  地广人稀。
  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临海督府和四大府城附近,剩下的地方仍旧在开发和消化当中。
  如今临海督府治下的百姓,有十五万三千人。
  奴隶……奴隶没有籍册,不算人。
  从临海督府府城门口设立的那一块石碑就不难看出奴隶在此处的地位。
  上面写着‘奴隶和夜香车不得入内’。
  除了临海督府,其他各地也有类似的规则。
  魏国和晋国的规矩更绝。
  整个领地内都不允许奴隶出现。
  寇庆坐在马车上,遥看着临海督府府城门口的石碑,有些愕然,他侧过头询问陈大头,“陈翁翁,这是我祖父立下的?”
  陈大头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没有言语。
  反倒是坐在马车深处的陈琳幽幽的道:“你祖父就算把此地的野人杀光了,也不会立下这种落人话柄的碑文。”
  寇庆一愣。
  陈琳继续解释道:“此碑是你那个病怏怏的大舅哥苏景先立下的。咱家以前觉得你那个病怏怏的大舅哥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却没料到,他居然升的比你那个被誉为妖孽的二舅哥还快。
  小小年纪就坐上了临海督府总督的位置。
  军政大权皆掌于手。
  行事更是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