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10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说宫里除了曹皇后以外,就数张氏姐妹最富。
  她们也不像是贪财的人,怎么可能为了一点点钱财,去帮张秉升官?
  就算是要为张贵妃膝下的皇子培养几个心腹,也不该扶持张秉才对。
  更重要的是,就算要培养心腹,也不该将其塞到武臣堆里。
  武臣在夺嫡的事情上,很多时候都起的是一个震慑的作用。
  话语权远远没有文臣大。
  而且有寇季、杨文广、狄青三人在,其他武臣在朝堂上也起不到半点震慑作用。
  所以将心腹塞到武臣队伍里去,就是一步废棋。
  唯一能做的就是,借着职权之便,找一些地方镇府将军的弱点,逐个击破、逐个拉拢,为兵变做准备。
  可地方兵马很难集合在一起,就算瞒天过海的往一起凑,也凑不出多少兵马。
  除了地方府城镇守的一万兵马外,其他的兵马几乎都分派到了地方。
  集合起来十分困难。
  地方上的文臣又不是瞎子。
  就算买通了地方上一部分文臣,勉强集合起地方兵马,侥幸的冲到了汴京城,面对着天武军、捧日军这两支武装到牙齿的禁军,也得跪。
  想要干翻天武军、捧日军,以及御林卫。
  地方兵马得凑好几倍,勉强才能一试。
  毕竟,一群从撕杀场杀出来的悍卒,还装备着火器。
  远远比是地方上那些没见过什么大的撕杀场,且拿着刀剑的兵马能抗衡的。
  至于找出禁军将领的弱点,那不是张秉一个兵司的人能够办到的。
  张秉就算升任到了兵司司使,也不好过问禁军的事情。
  更不可能查阅禁军司的军机密文。
  所以,张贤妃为了一点钱财,帮张秉升官,完全说不通。
  张秉若是说张贤妃的父亲和叔父贪财,帮他谋官的话,那倒是勉强说得通。
  但问题是,张贤妃的父亲和叔父,可没那个能里将张秉放在一部副部的位置上。
  如今的外戚大不如前,后宫更是不允许干政。
  张氏兄弟又不是寇季这种强人。
  如何能将张秉安插到一个从四品的位置上?
  他们要有那个能耐,他们自己坐了。
  还能轮得到张秉?
  至于房美人的请托,张贤妃会在乎?
  房美人有那么大面子让一个张贤妃费尽心思将一个不成材的东西扶持到从四品的位置上?
  再说了,房美人跟张秉仅有一面之缘,而且还没有钟情于他,怎么可能费尽心血让张贤妃帮助张秉?
  所以,有问题。
  要么是张秉的话有问题。
  要么就是这件事绝对没有张秉说的那么简单。
  “既然不肯说实话,那就动点真格吧。”
  寇季淡淡对冯四吩咐,而他看张秉的目光,像是看一个死人。


第1000章 终于查出了一点真相了?
  冯四的刑罚手段很高明,甚至可以说是寇季见过的诸多刑法手段中最干净的一个。
  在寇季的注视下,冯四在张秉身上用了不下十种刑具,没有一种刑具将张秉弄的血刺呼啦的。
  即便是用刑的时候会出一些血,冯四也会立马收拾的干干净净。
  张秉身上明明不见半点损伤,但张秉却痛的死去活来。
  审到了最后,张秉已经崩溃,他不断的冲着寇季呐喊,让寇季速速杀了他。
  寇季却无动于衷。
  张秉企图自尽,但却被冯四轻而易举的给约束住。
  寇季在张秉彻底崩溃了以后,追着张秉审讯了一番,得到的答案和之前的没有两样。
  寇季觉得从张秉口中不会再问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所以就将张秉丢给了冯四,自己和陈琳离开了刑房。
  站在刑房外黝黑的石道上,寇季深思着没有说话。
  陈琳脸色凝重的道:“此事牵连到了贤妃娘娘身上,我们该怎么办?”
  寇季随口敷衍了一句,“你派人去将贤妃娘娘抓来审讯一番。”
  陈琳惊恐的瞪大眼,“你疯了?”
  陈琳见寇季不言语,跳着脚道:“贤妃娘娘那可是主人,咱家一个当奴婢的,哪敢动她?普天之下能动她的,唯有官家。
  宝庆公主是你儿媳,你要是动她生母,你信不信她在你儿子入睡的时候一刀捅死你儿子?”
  寇季翻了个白眼,“我只是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
  陈琳瞪着寇季,“别人这么说,咱家自然不信。但是你不一样,你是真的敢说敢做。”
  寇季没好气的道:“我敢什么敢,我就算再厉害,也是皇室的臣子。”
  陈琳瞥了瞥嘴,不相信寇季的话。
  皇室在寇季心里有没有分量,陈琳很清楚。
  昔日八王作乱败亡,寇季就是背后推手之一。
  当时寇季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如今的寇季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昔日他地位低的时候,敢将八王推入死局。
  如今他位高权重,还会怕一个妃子?
  寇季没有在意陈琳的心思,他淡淡的道:“此事绝对没有张秉说的简单。背后牵连的局势恐怕很复杂。
  张秉说他之所以能升官,全凭张贤妃提携。
  可他从头到尾都没见过张贤妃。
  所以其中恐怕还有更大的猫腻。
  你派人继续追查此事,但不能声张,更不能透露张秉供出了贤妃的事情。”
  陈琳脸色一正,道:“咱家会如实告诉官家,咱家不会欺瞒官家。”
  寇季叹了一口气,“此事其实不适合告诉官家……”
  陈琳直直的看着寇季没有言语,目光十分坚定。
  寇季摇头一叹,“罢了,随你。”
  二人出了武德司大狱,寇季坐着马车往府里走去,陈琳则匆匆赶往了皇宫。
  寇季回到了府上,就听门子说,包拯来访。
  寇季吩咐新任马夫将马车安置妥当,他赶往到了偏厅里去见包拯。
  到了偏厅,就看到了包拯静静的坐在偏厅内品茶。
  包拯也看到了寇季,放下了茶杯,起身行礼,“学生见过先生……”
  寇季请包拯坐下,“不必客气。速速落座。”
  二人坐定以后,寇季疑问道:“你到我府上,所为何事?”
  包拯脸上浮起了灿烂的笑意,轻声道:“絮儿怀上了,学生前来报喜。”
  寇季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难怪进小子今日喜笑颜开的。此事确实是大喜事,不过你应该先去宫里报喜,然后再来我府上。”
  包拯笑着道:“絮儿自己进宫去了……”
  寇季点头笑道:“那就好,虽说絮儿已经失了公主尊位,可血脉却没办法切割。官家从始至终都是絮儿的兄长。
  絮儿有了身孕,理应向官家报喜,这是礼数。”
  “学生明白……”
  “一会儿回府的时候,我吩咐你师娘准备一些礼物,你带回去。”
  “多谢先生。”
  “……”
  聊过了赵絮怀了身孕的事情以后,包拯脸色微微一变,压低的声音道:“先生,你交代给学生的事情,学生已经查出了一些眉目了。”
  寇季眉头一挑,追问道:“查到了什么?”
  包拯沉声道:“房美人有一位远房表弟,小时候在房氏寄居过。后家道中落,被房氏家主那个眼皮子浅的人给逐出了房府。
  天圣四年恩科的时候,房美人远方表弟举异等科出仕。
  随后在地方上外任多年,四年前调遣回京,在开封府充任判官一职。”
  寇季沉吟着道:“还有这么个人,为何房氏的人并没有提及?”
  包拯笑着道:“那是因为他家道中落以后,他母亲改嫁他人,他换了姓名。
  学生还是在查阅官员卷宗的时候,找不到他十五岁以前的过往,所以特地派人去他的原籍调查了一番,才知道的此事。”
  母改嫁,子更名,在大宋朝十分寻常。
  如今的资事院大院士范仲淹,就有相似的经历。
  寇季思量着道:“改名换姓,倒没什么,开封府判官,也不算是个高官。他会跟房美人有联系?
  房氏的人都不曾记得他,也不曾提及他,说明房氏的人早就将他给忘了。
  说不定房美人也将他给忘了。”
  包拯直言道:“房氏的人过两日就被押解进京了,等他们到了以后,学生过去问问,就能推断出房美人是不是将那位开封府判官给忘了。”
  说到此处,包拯又道:“开封府判官,在先生眼里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在其他官员眼里,那是一个好职位。
  依照朝廷的惯例,但凡是出任过开封府判官的官员,随后会被派遣到开封府辖下的县里担任知县。
  随后便是调入朝中担任清贵的言官。
  像是正言、拾遗、侍御史等等,官职不高,但却能在官家面前说上话。
  分量可不小。
  只要稳稳的熬下去,出头是必然的。
  所以说开封府判官的职位看着不高,但是背后的前途还是光明的。”
  寇季听完了包拯一席话,若有所思。
  包拯继续道:“学生先查着,等查清楚了背后的牵扯以后,再告诉先生。”
  寇季缓缓点头,叮嘱道:“此事不能告诉其他人。”
  包拯拱手道:“学生知道轻重。”
  寇季和包拯又商量了一下琐碎,包拯离开了竹院。
  寇季将包拯送走以后,回到了屋中,幽幽的道:“刚审结张秉,又出现了一个开封府判官。
  背后的琐碎还真多……”
  “且等着吧。等到了地方上的改制彻底落实了以后,我就可以主动出击了。就不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
  寇季在府上待了没多久,赵祯就派人将寇季召进了宫。
  询问了一下张贤妃在此事中的牵扯。
  寇季如实作答。
  赵祯有意召张贤妃问话,却被寇季给劝住了。
  寇季觉得此事现在不宜闹大。
  赵祯听从了寇季的劝诫。
  寇季离开了皇宫以后,在府上一待就是数日。
  数日后。
  陈琳依然没有查到一百斤火药的去向,其他方面也没有头绪。
  包拯却已经从被押送入京的房氏族人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
  包拯将消息送到了竹院的时候。
  寇季正在教导太子赵润。
  太子赵润因为房美人的事情,被赵祯勒令在大庆殿内禁足,一直禁足到了今日才被放出来。
  放出来以后,立马就赶到了竹院求教。
  竹院。
  书房里。
  寇季随口解释了一下苏景先算学上的疑问以后,看向了站在自己身侧的太子赵润。
  赵润一脸郑重的盯着寇季。
  寇季淡然笑道:“有事?”
  赵润开门见山地问道:“先生,你觉得是谁要害我?”
  寇季笑道:“此事背后有神有鬼,有些复杂,我现在还没有查明此事,所以不能告诉你。”
  赵润沉声道:“是我的弟弟们对不对?”
  寇季失声笑道:“他们现在连自己要什么都不清楚,他们会跟你作对?”
  赵润毫不客气的道:“皇家子嗣,没有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皇家子嗣,都是依照别人的要求在做事。
  他们现在是没办法跟我作对。
  可是他们背后的人就说不准了。”
  寇季盯着赵润,感叹道:“你在大庆殿内禁足一旬,心思倒是变得活络了不少。”
  赵润面色阴沉的道:“我此番差点被人害了,再不机灵一些,恐怕命都没了。”
  寇季摇头道:“你心思虽然活络了,但是用错了地方。其他皇子背后的是神也罢、鬼也罢,你只要谨守住自身,不给他们陷害你的机会,那你就会平安无事。
  你不要想着去害人,也不要想着去报复谁。
  对你而言,没有意义。
  兄弟相残,你父皇不愿意看到,我也不愿意看到。
  所以你一旦残害了你的弟弟,你的太子之位恐怕就到头了。
  我相信,只要能让你们兄弟和睦相处,你父皇绝对不介意将你们其中一些贬为庶民。”
  赵润咬牙道:“难道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害我。”
  寇季瞪起眼,喝斥道:“你现在是君,占着大义。你的那些弟弟年长以后,得恭恭敬敬的在你面前自称一声臣弟。
  你要欺负他们,何至于用阴险手段?
  你光明正大的借着他们的错处禁足他们,他们也得认。
  你手持着大义之剑,为何要想着用绣花针去阴人?
  只要你不失大义,他们就算是闹出花,也撼动不了你半分。”
  说到此处,寇季已经站起了身,盯着赵润怒喝道:“最重要的是,你们一个个都想争位,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能不能活得过你父皇?
  你父皇如今不过三旬而已,身体强健,无病无灾,以后恐怕还有好几十年可活。
  你们一个个想争位,活不过你父皇,你们争着个屁位?
  你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我不想骂你蠢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