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颂- 第10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在牛车上的包拯,听着苏洵的话有些发愣。
  喜欢?
  还是不喜欢?
  包拯不太清楚。
  他只是偶尔会想一下娶了赵絮以后的生活。
  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娶。
  娶她就是害她。
  包拯对自己认识很深刻。
  他不是一个喜欢享福的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很吝啬。
  总觉得钱应该花在他该花的地方,而不是用来铺张浪费。
  樊楼里价值高昂的燕窝和街边小摊上的廉价汤饼都能填饱肚子,为什么要吃燕窝?
  它是香,可刨去了口腹之欲,还有其他区别?
  没有。
  包拯觉得他是一个不会把钱浪费在燕窝上的人,所以他觉得赵絮跟了他一定会吃苦。
  他不仅不喜欢享福,还是一个脾气很倔的人。
  赵絮若是带一大堆钱嫁过来,他必然会将这些钱用到做善事上面。
  所以赵絮没办法借着这些钱享福。
  他们两个可能还会因此吵架。
  所以他没办法去赵絮。
  他不想跟赵絮吵架,也不想让赵絮跟着他吃苦。
  包拯觉得所有接近他的人都会吃苦,但是韩琦却觉得所有接近他的人都会享福。
  蜀中的竹园里。
  韩琦盘膝而坐,清风习习,竹叶沙沙。
  闯入到竹园边上杜甫草堂里胡闹的花熊,如今被禁锢在竹园里啃竹子。
  看着它傻乎乎的抱着竹子啃食,韩琦脸上笑容灿烂。
  宠妾在一边烹茶,见韩琦看一个祸害看的如此入迷,忍不住低声道:“夫君似乎对花熊情有独钟?
  它怀了杜甫草堂的篱笆,别人恨不得扒了它的皮,夫君居然救下了它。
  为此还不惜担上一个纵宠行凶的名声。”
  韩琦短期了宠妾烹煮好的茶水,抿了一口气,放在了桌上,“我还是喜欢先生家里的清茶……听说蜀中有茶园,回头你让人去瞧瞧。”
  说到此处,韩琦盯着茫然的在四周寻找新的嫩竹的花熊,哈哈笑道:“它可不是我的宠物,不过先生十分喜欢它。
  先生在府上养了一大群,任由它们在府上闯祸,将它们宠的没边。
  以前在先生府上温书的时候,总喜欢看它傻乎乎的啃竹子,心里总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东西。
  离开了先生府上以后,很少再见到这东西。
  如今再次碰到,自然要搭救一番。
  它是个有福的。”
  宠妾哭笑不得的道:“它比妾身还受宠……”
  韩琦摇头笑道:“你跟一个畜生比什么。”
  宠妾缓缓如了韩琦的怀抱,低声道:“妾身总觉得,夫君的宠爱是妾身一个人的。”
  韩琦吧嗒了一下嘴,诚实的道:“那我可办不到……”
  宠妾娇嗔的瞥了韩琦一眼。
  韩琦哈哈大笑。
  宠妾跟着笑了,“夫君再过几日,就要到河东去走马上任了,你挂在嘴边上的先生,就没叮嘱你什么?”
  韩琦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灿烂,“先生吩咐了,辽地兵户的家眷,必须迁到辽地去,还嘱咐我下手轻点。”
  宠妾狐疑的看着韩琦,不明白‘下手轻点’四个字的含义。
  韩琦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一脸感慨的道:“还是先生了解我……先生若是不叮嘱我,我说不定得学他。
  反正有他扛着,我闹的再大,也无所谓。”
  宠妾沉吟着道:“先生让夫君去河东闹事。”
  韩琦一脸神秘的道:“不可说……不可说……”
  宠妾闻言,很识趣的没有多问。
  韩琦在竹园里待了好一会儿,豪迈的起身道:“下去告诉府上的人,收拾东西去河东,我带他们去河东尝一尝所有的美味。”
  “还是夫君慷慨……”
  “哈哈哈……姓富的那个家伙才是真正的狗大户,我只是让仆人吃好一点而已,他能让一城人吃香的喝辣的……”
  “……”
  赵祯钦点的包拯和韩琦二人走马上任。
  但他们距离赴任的地方路途可不短。
  二人耗费了许久时间才赶到地方。
  只不过韩琦需要治理的地方还好。
  包拯需要治理的地方就有点乱。
  王德用身为赵祯最忠实的拥护者,执行赵祯的命令,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汴京城距离江宁府,远比渤海府距离江宁府要近。
  所以王德用率先一步到了江宁府。
  依照赵祯的吩咐,调遣了镇南军和江宁府地方兵,围困了江宁府。
  江宁府本就因为各种谣言人心惶惶的。
  王德用兵围江宁府,让江宁府彻底的慌乱了起来。
  江宁府内各种谣言四起,闹成了一团。
  人命案频出。
  还有大盗出没。
  行人们走路都是匆匆而行。
  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夜夜笙歌的秦淮河。
  包拯到了江宁府以后,看到了江宁府的乱象,一个脑袋两个大。
  包拯率先赶到了江水上去求见王德用。
  王德用坐在一艘大舰的甲板上,用刀挑着一条鱼在烧烤。
  包拯被人引领上大舰以后,鱼也熟了。
  包拯到了王德用近前,不卑不亢的施礼道:“下官江宁府监察使包拯,见过王同知。”
  王德用没有言语,一手拿着刀啃食着鱼,一手伸进怀里,将一封公文掏出来递向包拯。
  包拯躬身施礼后,拿过了公文,翻开公文一看,略微有些发愣。
  “江宁府知府兼江宁府监察使?”
  监政施政一把抓?
  权力有点大。
  其他各府的监察使和知府都是互相制衡的。
  如今两个官位全部落在了包拯头上,包拯等于是总揽了江宁府所有大权,除了兵事,剩下的他说了算,没有人制衡他,也没人监督他。
  王德用一边嚼着鱼肉,一边瓮声瓮气的道:“寇帅说了,只给你监察权,不给你施政权的话,你做事难免束手束脚。
  官家原想着给你找一个好一点的同僚。
  可惜那厮不识趣,刚到了江宁府,就跟那些豪门大户混在了一起。
  还上书给官家,让官家召回那些在辽地服役的将士。
  官家看到他的奏本,恼了,就让他去黑山威福府去放羊。
  顺便把知府的大任也交给你了。
  由于时间紧急,没时间派内侍过来传旨,就派人快马加鞭过来送了公文,让老夫交给你。”
  王德用虽然从没有在寇季麾下打过仗,但是对寇季赫赫战功却十分佩服。
  曹玮收回了燕云,寇季灭了辽国。
  他服曹玮和寇季,所以就称呼他们二人为帅。
  最主要的是,他身为武臣,称呼寇季一声寇帅,能显得亲近一些。
  包拯听完了王德用一席话,脑子有些嗡嗡叫。
  王德用见包拯不吱声,就狐疑的看着包拯,“是觉得官家没有派遣内侍传旨,你有点不敢相信?
  你也是朝廷命官,拿过圣旨的。
  你应该明白,内侍出京,繁琐的很,不像是八百里加急那么便捷。”
  包拯缓缓回神,沉声道:“官家将江宁府的一切交给下官,是不是有些不妥。”
  王德用一愣,听出了包拯话里的意思,他大大咧咧的道:“你是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独自处理不了一府的事情?”
  包拯摇头,正色道:“官家和先生既然敢将江宁府交给下官,就说明他们相信下官能处理好江宁府的一切。
  只是下官年幼,独掌一府,怕有人不服。”
  王德用沉吟着道:“仔细说说……”
  包拯郑重的道:“江宁府不比其他地方,自东吴孙权定都于此,江宁府就一直繁华到了今日。豪门大户大多都是树大根深,不仅将地方控制的死死的,对朝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江宁府多读书人,许多人在士林里的影响也不小。”
  王德用瞪着眼,喝问道:“你小子怕得罪人?”
  包拯正色道:“下官不怕得罪人,下官只是怕闹的太大,有人借机煽动,容易出民变。一旦出了民变,朝廷就需要给地方一个交代。”
  王德用沉声道:“寇帅就没给你交代什么?”
  包拯坦诚道:“先生说了,不迁户,不封刀。”
  王德用朗声道:“那你怕什么,只管放手去做。无论是有民变,还是有人造反,自有老夫帮你看着。
  老夫倒是想看看,江宁府那个贼人脑袋够大,会跳出来让老夫砍。”
  包拯对王德用躬身一礼,道:“那就请王同知借下官一千兵马。”
  王德用眉头一挑,一脸认真的打量了包拯一番,“你小子借兵马做什么?”
  包拯开门见山的道:“如今江宁府闹成了一团,江宁府知府衙门的人,却坐视不理。可见江宁府的乱局,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而江宁府知府衙门的人坐视不理,必然也被人买通了。
  下官肯定指示不动江宁府知府衙门里的人。
  所以需要从您这里借调兵马。”
  王德用忍不住道:“兵马出行,可是要杀人的。”
  包拯毫不犹豫的道:“该杀之人,下官绝不手软。”
  王德用眼睛一瞪,哈哈笑道:“好小子,老夫喜欢。”
  夸赞完了包拯,王德用回头对身边的亲随吩咐道:“去,点一千悍卒给包拯,瞬间再从府上的人里面挑选两个机灵的,护着包拯周全。”
  亲随答应了一声,下去传令。
  包拯躬身答谢道:“多谢同知厚爱。”
  王德用笑着道:“老夫一直都不喜欢文臣,因为文臣总算计老夫。不过你小子对老夫的脾气,老夫难得喜欢上一个文臣,你可别算计老夫。”
  包拯郑重的道:“下官不敢。”
  王德用大大咧咧的摆手道:“行了,别在老夫面前讲那些虚礼。在你入城之前,老夫只叮嘱你一件事。
  城里的局势,你若是能控制就控制。
  控制不了就交给老夫,老夫自会料理。
  还有,遇到了危险就让老夫这里跑,老夫自会保护你。”
  包拯再次躬身一礼。
  态度十分诚恳。
  王德用见此,笑的更大声。
  没过多久,包拯要的人到了,包拯也没有久留,带着人就下了大舰。
  包拯走后。
  王德用的亲随上前,低声询问,“老爷,您可从没有如此宽厚的对待一个文臣……”
  王德用脸上的笑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不满,他嘟囔着道:“那是因为从没有文臣真心实意的给老夫施礼。
  虽说现在朝局不同了,寇帅掌了权,咱们武人的地位高了些。
  可那些文臣还是用鼻孔看人。
  就这小子把咱们武人当人看,老夫自然也把他当人看。”
  亲随点点头,感叹道:“别人都以为老爷是一个不知变通、只知道闷头为官家做事的人,但却没几个人知道老爷您这一双眼,能看透人心。”
  王德用翻了个白眼,瞪着亲随,“还看透人心?老夫的眼睛又不是刀子。”
  亲随低声笑道:“老爷的眼睛虽然不是刀子,但却比刀子管用。
  前些年朝中乱局丛生,别人都趁机谋事,唯有老爷您看破了迷雾,决定一心一意跟着官家走,肯定不会吃亏。
  如今,那些谋事的都死绝了。
  老爷您却安然无恙。”
  王德用幽幽叹息一声,“不是老爷我眼睛亮,是老爷我心亮。老爷我虽然没经历过乱世,却听不少人讲过乱世。
  前些年朝局虽然乱,可民心却依旧向着朝廷。
  所以朝堂上那些人无论怎么闹。
  这大宋江山,依然是官家的。”
  亲随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
  王德用吩咐道:“去,给老夫弄点酒来。常年征战在外养成的习惯,不喝两口总觉得心里不痛快。”
  亲随答应了一声,就要下去给王德用弄酒。
  走了两步,似乎想起了什么,顿住脚,回到了王德用身边,低声道:“老爷,军中如今不让饮酒,令还是寇帅在枢密院的时候下的。”
  王德用瞪了亲随一眼,“寇帅只是不让将士们在行军途中饮酒,再说了,像是老夫这种老将,只要不饮醉,寇帅也不怪罪。”
  亲随沉吟了一下道:“那就……一斤?”
  王德用吹胡子瞪眼的道:“漱口呢?老夫的酒量你又不是不知。”
  亲随赶忙道:“最多二斤,再多您可就要糊涂了。那个小子可刚进城,说不定就会出事,您可不能糊涂了。”
  王德用迟疑了一下,道:“二斤就二斤,速速去拿酒。”
  亲随痛快的答应了一声。
  没一会儿,一个酒坛子就出现在了王德用手里。
  王德用虽然年迈,可是酒量不浅,抱着酒坛子就是一通豪饮。
  酒坛子见底了,吐了一口气,吧嗒着嘴还想再要一坛子。
  却见亲随固执的摇头。
  他就只能吹胡子瞪眼的在船上瞎溜达。
  溜达了许久,甩开了亲随以后,准备再去顺一坛子,却见随着包拯入江宁府的兵马中,有一人策马赶到了江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