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大宋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婿:大宋驸马爷-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题突然一转,祁辰看到章成道的笑容收敛,刚才那句话也问得很没些头脑,但他却是猜到问的是什么,“大人是想问魏王这个如何?”说着手指在身前指了指上天。

    章成道略微一点头。“当今皇子有三位,桓王、魏王和三皇子。而成年的有两位,能够坐上位置的,祁大人如何看?”

    “这种大事,我能有什么看法,自然就是陛下属意谁就是谁了。”

    听到此言,章成道笑着摇了一下头,“祁大人啊,真是谨慎啊。”

    妄议储君之事,这是大忌。

    至于为什么不算上三皇子,是因为如今的三皇子年纪较小。

    要等他成长起来,时间太久了,乾兴帝现在看着好似身体健康,但是朝中一些重臣都知道,陛下的身体早就大不如前了。

    恐怕难以等到三皇子长大,而储君之位也不可能空置这么久。

    现在桓王和魏王手下的人都在造势,为的就是登上太子之位。

    “其实啊,桓王魏王两人我也只是见过几面,都不太了解,你问我我也说不出什么啊。倒是章大人,你怎么看?”祁辰这时候又摊手说道。

    章成道是唐俭的人,而唐检现在又是他的准舅舅,也没必要过于提防他。

    “嗯,无论是桓王和魏王,在朝中都有不少支持的人。两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礼贤下士。而且在民间的名声也不错,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还真别说,除了那些因为有关系而不得不站队的人,从一个毫无关系的旁观者看来,还真的难选。”

    跟祁辰的想法一样,章成道是跟着唐俭走的,虽然刚才唐俭对祁辰好像不大喜欢的样子,但是他能感觉到,那并不是真的不喜欢。

    或许是因为婚事已经定下了,他就算是真的不喜欢,两家之间的关系是一定存在的。

    加上祁辰最近的名声的确是不错,所以唐俭或许是认命了吧,才会对他嘱咐一声。

    既然是这样,那就没必要那么小心了。

    祁辰哎了一声,“你也看出来了,既然局势还未明朗,那就再看看呗。”

    “哈哈,祁大人说得有道理。”

    聊了一下这么忌讳的问题过后,两人反而更加熟络了些……

    走了半日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了,车队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驿馆,在这稍作休息。

    自从有了大铁锅,做菜就方便许多了,一口大锅同时开炒,正在做着饭。

    祁辰也是趁机来到一个阴凉地方,取出了怀中那份魏王给他的信。

    打开之后,上面写着“祁兄,此事原本想当面跟祁兄说,但是没想到事出突然,祁兄要前往赈灾,只好以这种书信方式阐述……”

    书信的开头很正常,但是越往下看祁辰的脸色从原本的放松慢慢到认真,最后抓住纸张的手用力,整个人也坐直了起来,看向书信的眼睛不时疑惑,茫然,神情最终变成了沉重。

    信在开头之后,便提到了一个人,崔成霍。

    这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在魏王的信中才对,带着疑惑,祁辰看下去。

    信中写到了他去了桓王的宴席,听闻跟崔成霍相交甚好,这让他很是欣慰,说他已经放下了执念。

    的确,崔成霍给祁辰的感观很好,是个非常有教养的人,从来不以身份压人,也没有那种五姓子弟高高在上的傲气。

    但是执念是什么?

    而后,祁辰便看到了信中写着崔成霍的一些事情。

    身为五姓子弟,他来过汴京数次,第一次是在很小的时候。

    而在那次,他见到了当时的永嘉永兴两位公主,因为年纪相仿,便在一起玩了数日。

    也就是看到这里的时候,祁辰的眉头紧皱。

    取过另外一页信纸,越看,脸上的惊讶越多。

    崔成霍在那次进宫之后,每次来京城,都会去找永嘉永兴,几人之间一来二往便相熟了,后来因为潜心读书,一直到两年前才再次来到了京城。

    而他来到京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进宫求亲,而他所求之人就是永嘉公主!

    看到这里,祁辰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表情好。

    但是求亲之事陛下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

    此时的永嘉并没有落水,在宫中有着端庄成熟的名头,同样也是京中非常有名气的才女。

    求亲没有的得到答复,崔成霍并没有气馁,反而是去接近永嘉。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太狗血了

    

但是距离两人上次相见已经过去数年了,而永嘉也并没有流露出跟他非常亲近的样子。

    据魏王的信中所说,崔成霍多次向陛下求亲,甚至请了一些叔伯帮忙。

    而霍家对于求娶公主也是乐见其成,所以很是卖力。

    只不过陛下一直拖着。

    之后不久,永嘉落水,心智受损,而崔成霍依旧求娶,可见其心痴。

    因为是私下求娶,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而在后来,陛下指婚祁家,崔成霍还进宫求见,最后无功而返。回来之后,就秘密的前往了祁家。然后,婚事就落在了祁辰身上。

    祁辰看完信之后,头上汗都留出来了,信上内容对他的冲击很大。

    整个人靠在墙上,喘着气。

    脑海中回忆起崔成霍那张平和的笑脸,不禁摇摇头,“这也太狗血了吧。”

    取出一个火折子,点燃手中的信。

    如果魏王说的是真的,那这位崔兄,也太能忍了。

    自古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从信上的内容来看,崔成霍对永嘉十分的痴迷,已经到了非她不娶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要是知道了永嘉要嫁给别人,他会怎么做?

    在陛下将永嘉赐婚祁家的时候,他进了一次宫,出来之后便直接前往了祁家。

    去祁家做什么?最有可能的便是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崔家乃是五姓之一,二房三房恐怕不敢得罪他。

    但是同时皇帝的指婚并不是商量,所以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婚事指给了祁辰。

    而他身为大房长子嫡孙,世人也挑不出错来。

    他想起了那场婚事旨意下来之前的刺杀,若是崔成霍疯狂一点,派出杀手杀他,这样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只是,想到崔成霍那张脸,两人相见的时候,他居然表现得如此云淡风轻,若是真的,此人就要更加小心了。

    魏王将这件事告诉自己,是想说桓王那边已经没希望了吗?

    崔成霍背后乃是整个崔家,桓王的得力臂膀,在他跟崔家之间,根本不用考虑,势必是站在崔家那边的。

    而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侯府公子,实力相差太多了,若是自己的父亲还在,并且还担任武胜军统帅的时候还有可能。

    自己曾经问过永兴刺杀的人是谁,而她并没有直接说明,只说自己要想报复只是在找死。崔成霍喜欢永嘉,永兴必定清楚,如此说来,这信的内容恐怕是真的。

    其实这么大的事情,只要想想就清楚,魏王除非失心疯才会骗他。

    他只要一问永兴,她或许不明说,但也能从她的言语中确认是不是,若是作假骗他,对魏王可没有好处。

    双手狠狠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自己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求证,而且还没确认,那批杀手是不是就是崔成霍派来的,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回去,只能是等到回去的时候再问永兴了。

    深呼了一口气,这件事还是要放在一边,眼前最重要还事赈灾一事。

    伍良走过来,看到了他的样子,“少爷,怎么了,看你的样子有些沉重啊,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祁辰摇头,“没什么,第一次出来公干,有些紧张。走吧,去吃饭。”

    起身,就走进了驿站内。

    汴京,魏王府。

    魏王正在和毕思、颜榕卿一同商量着事情。

    “你们说,祁辰要是看了那份信之后,会怎么想?”

    毕思抬起头,跟颜榕卿碰了一下眼神,见他示意自己先说,也不客气,“崔成霍钟情于永嘉公主,自然是不愿意看到他们两人成婚。那怕祁辰不喜欢公主殿下,到了现在,也由不得他了,恐怕会疏远桓王。”

    魏王轻轻的嗯了一声,“崔成霍对永嘉的情意我见识过,所以当我知道崔成霍跟祁辰谈笑风生的时候那可是十分的惊讶,真不愧是崔家最为出色的子弟。在赐婚旨意递到祁辰面前的时候,祁辰曾经遇到一场刺杀,只是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是崔成霍下的手。”

    “无论如何,就算刺杀不是崔成霍做的,祁辰恐怕也不会再接近桓王。而桓王也不可能为了祁辰而舍弃崔家。只是我们这么做,痕迹着重了些,恐怕他也猜到了王爷的想法。”颜榕卿抬手道。

    魏王摆摆手,“不妨事,如今朝堂之上,不是我就是他桓王,他没得选择。”

    “崔成霍多次求娶,甚至不惜拉动了族老,而陛下依旧是不答应,那是因为唐家?”颜榕卿想了一下问道。

    魏王点点头,“唐家在江南的势力日益渐大,如果崔成霍求娶永嘉成功,那么就会极有可能将整个唐家拉进了桓王的阵营当中,而朝堂之上,以唐俭为首的一些大臣也会倾向于他。

    这也是我要拉拢祁辰的原因,他虽然只是驸马。但是唐贵妃十分在意自己女儿,而在唐家,她也是嫡女,说得上话。更重要的是,祁辰已经是鉴冰台指挥使,他对我们的用处十分之大。等他回来之后,与永嘉成婚,一切就成定局。”

    ……

    吃过饭之后,钦差的队伍休息过后,便再次上路了。

    他们是在赶路,不是在郊游,而且皇帝也不是发了张旨意,然后让他们随便走的。要是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到太原,这就是失责了,这可是要罚的。

    所以在稍作休息之后他们便又继续赶路了。

    越往北走,在过了驿站之后,人烟也逐渐减少了。

    这个时代,人口还是较少,地广人稀,而且很多地方没有开发出来,还是猛兽的天下。

    他们现在就是走在连接两个地方的中间,道路也没有之前那般好了,主要是整修道路的也是每隔一段时间才会过来。

    期间枯枝落叶的,掩盖了道路。

    队伍中除了章成道和他手下的几名官员,一来年纪大了,二来是文官,体力有些吃不消以外,其余人长途跋涉都没有问题。

    祁辰也曾经历过从老家回到汴京,有过一次经验,所以除了有些不好受以外,并没有其他感觉。

    章成道对于这次的公干非常的上心,即便是在马车上被颠的七荤八素的也照样没有停下做太久的休息。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寻常之处

    

在三天之后,他们也终于来到了南关县。

    从这地方再往北走,只需大半日的路程就能够到达祁县,也就算是进入了太原府的地界内了。

    到了这里,时间已经是很充裕了,而且天色已晚,于是章成道打算在这里歇息一晚,等明日直接前往太原府。

    找到了驿馆,县令知道了京城来了钦差大臣知乎,马上带着手下的县丞县尉过来打招呼。先是对着汴京方向行礼,以示对皇帝的尊重,然后便是嘘寒问暖的。

    跟地方官员打交道的事,交给章成道就行,祁辰正在屋外活动一下身体,骑了一天的马,他感觉自己快要散架了。

    袁台吉这时候上来,“大人,马匹马车已经安顿好了。”

    “嗯,那就休息一下吧。”祁辰看着远方的高山说道。

    没有了现代城市的高楼建筑,汽车尾气,看到的是一片片的葱葱郁郁,传入鼻中的是一整整的芳草气息。

    袁台吉没有离开,而是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大人,那是胡甲山。”又指着旁边另外一座,“而那……便是麓台山。”

    麓台山,便是在那,袁台吉弄丢了封丹延。

    “人丢了之后,台内现在是什么反应?”进入鉴冰台核心还没两天,祁辰很多事情都不了解。

    袁台吉说道:“在发生人丢了之后,南关县和祁县其实都组织过守城军卒打算清剿山匪,但是他们据山而守,易守难攻,在尝试几次之后,发现无法突破,两县也就偃旗息鼓了。”

    其实这也是常态,并不是只有麓台山这边这样,大部分的山匪占山为王之后,附近的县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那是因为他们在山上,的确是易守难攻,其次县城的兵力有限,而且装备也不占优势,所以对于山匪他们大多有心无力。

    没有大量的兵力封山围剿,或者突袭,很难根除。

    除非周围的驻军出动,但是驻军没有军令的情况下是不能随便动的,所以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