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帮着赵传将鱼肉的骨挑出来,然后放在他的碗里。
赵传抓住筷子说道:“母后,今日我出宫去东城玩了。”
皇后只是嗯了一声,还在默默的为他挑刺,他去东城的事,一早就有人回来禀报了,所以并不惊讶,得知了是祁辰带着他的时候更是不惊讶。
“我还认识了祁辰的妹妹,叫祁馨,她对我可好了,给我糖果吃,还陪我玩。”然后便开始讲述他跟祁馨的事,三句不离她。
最后说道:“母后,我以后还能出宫吗?”
皇后又将鱼肉放在他碗里,“你现在还小,能不能出宫我说了不算,要你父皇说了才算。”
“啊。”赵传一脸的失望,“可是想跟祁馨玩,她不像那些进宫的小孩,我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一点意思都没有。”
第一百四十七章 老李头的加入
皇后看着他一脸纳闷的脸色,若有所思的说道:“陛下说你最近用功读书,那些大臣也都赞扬你尊师重道。”
赵传抬起头,不知道自己母后为什么说这些。
“皇子读书,是可以有伴读的,你现在这个时候,正好。”皇后说道。
赵传还是不懂,歪着头。
皇后见状,笑道:“伴读都是一些同龄人,可以是那些原本跟你玩的勋贵子弟,也可以是祁辰家中的妹妹。”
说道最后一句的时候,皇后看到赵传的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真的吗?母后,我可以让祁馨也进宫来一起读书吗?”
皇后没有回答他,而是说道:“抓好筷子,乖乖吃饭。”
为了然祁馨进宫,赵传马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老老实实的吃饭。
见他这么乖巧,皇后调笑一句道:“看你多情的样子,好了,不逗你了。要想祁馨一个人进宫,那难度有些大,不过一群人进来,顺带上祁馨,那就简单多了,我去跟陛下说一声。”
“多谢母后。”赵传高兴的说道,然后进入了快速扒饭的阶段,来哄皇后开心。
皇后只是摸摸他的头,心中却想着祁辰这个名字。
……
户部的事情完了之后,祁辰又变回原来那边悠哉了,东城这边也没有什么大事,小事
晨练一翻之后,来到街上,依旧是刷一波任务,拿点积分。虽然少,但好歹蚊子再小也是肉,作为屯屯鼠,从来不看多小。
现在很多商铺掌柜已经习惯了这位都知大人的热心肠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他勒索。
习惯性的坐在路边的一家路边摊,拿了点包子带给在墙角处的何笙。
“也给我一个呗。”身后一道声音响起,祁辰转身过去,发现是老李头。
依旧衣着破烂,满头凌乱,正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肉包子。
可有些日子没见过他了,祁辰让老板再拿了些包子过来,递给他,问道:“老李头,你这段时间去哪了?这么久没见你,还以为你死在外边了呢?”
何笙给人分着包子,也在一旁说道:“他啊,九成九是去找酒喝了。”
“哎,知我者何笙也。”老李头一副见到知己的傲娇样子。“我这次是去了应天府找美酒去了,那酒啊,香啊。”
应天府在汴京城的东南方,两地相隔不远。
祁辰想了一下问道:“汴京城身为皇都,酒楼林立,商人来往,什么酒没有,你要到应天府去?”
“哎,此言差矣。”老李头吃着包子摆出一副你不懂的样子,“京中虽然多酒,但是并不是所有酒那么好弄的。应天府有自己独特的酒,自己每日出酒都不多,到了汴京那更是难得,藏着掖着都来不及,我一个乞儿怎么弄。还是亲自去一躺比较容易弄到。”
祁辰伸出一个大拇指,虽然汴京跟应天府相隔不远,但是老李头一个乞儿要走过去,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老李头嘿嘿一声,“我今日回来,就是在应天府那边知道,京中最近出现了一种新酒,叫作什么满庭芳,据说是琼浆玉液,透白无瑕。我却是不信的,我谁啊,人称酒中鬼见愁,什么酒没喝过,这酒居然这么嚣张,一定要见识见识。”摆出一副‘我超勇’的动作。
祁辰的表情变得微妙,“那祝贺你成功喝到。”
“放心,这酒就在满庭芳买,就在东城,我熟。”老李头自信满满。
对着何笙挤挤眼,热情的说道:“老何,最近听说东城成立了丐帮,专门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乞儿过上不被人欺负的日子,让我也加入呗。到时候我们去满庭芳一躺,要是不给酒就不走了。”
何笙对于他的热情视而不见,一只手对着自己和身边的乞儿虚空画了一个圈,“是我们,跟你没关系。你根本就不算是一个乞儿,应该算是一个流浪汉。而且,你敢去满庭芳躺,别人就敢叫军巡铺的人来,敢闹事,第一个将你抓起来。”
“抓我进去好啊。”老李头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抓我进去管吃管住。”
“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祁辰忍不住调侃一句。
奈何两人听不明白,昂了一声,满脸疑问的看向他。
祁辰摆手,表示没事。
老何头继续跟何笙纠缠,“我怎么就不能加入了呢,你看看,多好的人才啊。”说着展示了一下自己拿引以为傲的破衣服。
“你进来的动机不纯。”何笙轻轻的说道:“你是为了自己,我们丐帮是个大家庭,你就是一粒老鼠屎,进来了会破坏我们一锅粥的。”
老李头不爽了,“喂,老何,没必要说到这么绝吧?”
“好。”何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你说,你能为我们做什么?在丐帮,偷抢拐骗可不能做。”
“不做就不做。”老何头斗气一般瞪着眼,然后眯着眼睛一笑,“现在东城这么繁华,想来其他地方很多乞儿涌进来吧,能过来抢地盘的,恐怕不会害怕你们丐帮,打架想必少不了吧。”
“你想说什么?”何笙问道,的确,因为东城现在秩序好,环境好,人多了,乞儿也跟着过来了。
丐帮宗旨虽然是不抢地盘,保持和谐。但是别人可不一样,你东城这么大一块肉,别人肯定是想来啃一口的。
也的确,来了不少人,丐帮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也跟他们打起来。
东城这边虽然有军巡铺,但是也不可能每日就看着这些乞儿,所以他们斗殴还是时有发生,只不过在一些人少的巷子里而已。
而丐帮最近也伤了不少人,打退一些试图进来的势力,但一家走了一家又来,仿佛是要车轮战耗死他们。
何笙最近也颇为烦恼,也幸亏祁辰留下了不少钱,让帮内兄弟能够治疗伤口,不然丐帮恐怕就要被人打没了。
老李头一看,就知道自己猜对了,掏出一本书说道:“我有一个本秘籍,上面记载着一些合击之术,有三人,有五人,最适合我们丐帮了。只要组成小小的战阵,对付那帮子没章法的绝对没问题。”
第一百四十八章 前因后果
何笙还是不太相信他,不过如果是真的话,那就太有帮助了,“你先拿来给我看看。”鉴于对他以往的行为,还是先看看为好。
“你看了偷学了去,然后不让我进我不就亏了?”老李头却躲开了他的手,一边说道。
何笙拿不定注意,不经意间瞄了一眼祁辰那边,见他手指点了两下桌子,于是道:“行,只要你做坏事,不欺压帮内兄弟,我让你进丐帮。”
“呵呵,怎么会呢。”老李头一脸奸笑,然后将破书给了何笙。
祁辰之所以同意,那是因为他见识过那晚,辽人三人组成了战阵,连伍良一时之间都难以奈何。
老李头虽然看着不靠谱,但是之前他卖的的武功秘笈的确是真的,就算战阵的威力没有辽国的那个大,对付这些乱打群殴的乞儿,应该还是很有效的。
何笙打开书翻了几下,也就短短的几页纸,粗制滥造的,上面的图案像是小孩涂鸦一样,将书丢给了老李头,“那从今以后,你来教他们。”
“什么!?我教?”原本笑嘻嘻的老李头瞬间就惊愕,指着自己。
何笙却是老神定定的说道:“你既然是丐帮中人,这个东西最懂的就是你,不是你教谁教?”
原本还想据理力争的老李头一口气提上来,准备找借口,但是话到嘴边的时候却是一改,笑眯眯的说道:“我教,当然是我教,舍我其谁啊。”
“嗯?”怎么态度变了,难道有什么阴谋?何笙见状想道。
老李头则是想着,自己教的话,就能拉拢一拨人,在帮内打响自己的名声,以后吃的喝的还不接着往下砸。
他已经幻想着那些手下的人排着队给他送吃送喝的画面了。哇哈哈,真够爽的啊。
他们两还在交锋着,祁辰则是说了一声就走了,丐帮的事就交给何笙吧,自己只需要统筹大局就行。
实际上就是个甩手掌柜。
回到了兵马司,在关松山满脸笑容的马屁声中回到了自己的廨室,现在东城的人越来越有干劲了,他也很是欣慰。
无甚公务,祁辰就会在廨室外的院子里躺在躺椅上,沏上一壶茶,好好感受这即将到来的秋风和落叶……
“大人,台司大人到了。”还没坐下多久,他还没来及感叹,就有人来禀报。
唉,我还没来得及躺下,还没来得及歌颂一翻生命,就结束了。
无力的摆摆手说道:“让她进来吧。”
“已经进来了……”守卫抓了抓有些痒的脸,有些窘迫的说道。
台司可是兵马司所有人的头,难道他还能拦着不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快一步进来禀告,免得自家大人不方便,就像是现在这样。
但是永兴的脚步很快就过来了,守卫一看,连忙告退,剩下的就交给大人吧。想来台司大人来了这么多次,两人的关系应该很好吧。
看到她一脸沉重又憔悴的样子,祁辰给她倒了一杯茶,“来,喝点水。补充一下水份,看你的样子,是一晚没睡啊,怎么了,我的法子不好用?”
永兴坐在另外一张躺椅上,拿过茶杯,“你的法子很好,昨日你离开后一个多时辰他就什么都说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不是说了嘛,**的伤害他顶得住,精神可是从内部瓦解,一旦精神奔溃,他整个人就……”祁辰握着的手猛地张开,“……碰,什么都说了。”
永兴还是不明白了,“那他为何会奔溃?”
“我绑住了他的手脚,然后在他耳边说我在他手上划了一口血口,很快他就能听到自己的血一滴滴的滴落在地上,因为无法碰到手指,他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在安静的环境里,只听到了滴落的声音,慢慢的,他就会恐惧,就会不停的想起我说的那句话。最后,他就奔溃了啊。”祁辰喝了一口茶,轻轻的说道。
永兴歪着头,“就因为这?这么简单?”
“你看到了自然觉得简单,但是他没看到,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祁辰感叹一句之后,又看向她,“既然他都说了,但是你还是一脸沉重的样子,想来他说的事情比较严重吧。”
永兴整个人躺在躺椅上,看着天空,然后转向祁辰那边,“半好半坏,好在事情不关五姓的事,坏在事情的确是由世家弄出来的。”
祁辰伸了一下懒腰,“事情不是最坏的局面,你就偷着乐吧。”
见她准备将事情说出来,连忙摆手,“哎哎哎,你不用跟我说,这种绝密的事情,听多了容易被人灭口。”脸上心有戚戚的。
然而永兴完全不理会他,依然说道:“封丹延说,是石家的一人找到了他,将粮食运往阳曲的事情告诉他,并且还将那条小路也告诉了他。”
紧接着,她将了解到的事情告诉了祁辰。
石家是太原府世家之一,属于老牌家族,老巢就在阳曲,家中良田万顷,已有上百年历史,阳曲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姓石,乃是当地乡绅大族,在京中也有人为官。
可以这么说,石家动一动,阳曲就得跟着动一动。
鉴冰台此前便侦查到消息,因为受灾的原因,石家一早就让人收割了地里的庄稼,并且将开始收购市面上的粮食,家中的粮店更是以缺少粮食为由,开始减少售卖。
“这是之前鉴冰台在各地查到的上报的异状,我已经下令,让人深入调查。”永兴说完之后呼了一口气。
祁辰拿着杯子,来回旋转着,里面的茶水已经空了,“看你的意思,这个石家是想哄抬粮价?”
永兴点点头,“因为天灾,阳曲那边的百姓本来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