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大宋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婿:大宋驸马爷-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乾兴帝点头,算是认可了,“五姓呢,他们是什么的情况?”

    “陛下,他们可就没有这般轻松了。当时几个五姓公子听到了是陛下在赠书的时候,脸都黑了。马上便是回去将事情告诉长辈了,估计正在焦头烂额吧。”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有些幸灾乐祸的语气。

    乾兴帝虽然做了多年皇帝,喜怒不行于色是知道的,但是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还是有着淡淡的笑意。

    “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他们让我焦头烂额,也该轮到他们了。密切留意他们,免得他们做出什么危害印书局的事情来。”

    “是,陛下。”

    ……

    陛下赠书赠了几日,送出去数千本书。

    新式的印书方式也得到了验证。

    世家具惊,五姓还有底蕴。

    那些在其下的人,就不一样了,现在还没爆发,但若是以后,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他们。

    于是晚上,印书局那边便多了不少人。

    有人准备了易燃之物,想要烧了印书局,但是被人抓住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二相进言

    

皇家与世家之间的事。

    祁辰没参与进去,这也不是他能参与进去的。

    这些日子,他不是在兵马司就是去了殿前司,但是更多的时间确实陪着永嘉到处去。

    原本想说一同去度蜜月的,但是一听要出去一个月两个月的,永嘉就摇头,说现在府上的事情多,去几天还好,但是一个月这么久,那多少事情挤在府上啊。

    俨然是一副女主人的模样。

    祁辰说交给姨娘就行了。

    然后永嘉就教育他,怎么能够自己去玩,而劳累姨娘,这是不孝。

    没办法之下,祁辰只是带着她去了城外玩玩农家乐。

    新年的气息逐渐过去。

    时间也慢慢的来到了二月下旬。

    京中的学子紧张了许多,因为三月中,春闱就要到了。

    在有了书的情况下,学子的积极性高了许多,客栈会馆处处可听到学子的读书声或者是讨论声。

    而过去了一个多月。

    除了一开始有人想要烧了印书局。

    抓了一些人之后,鉴冰台从他们口中也问出了一些情况,然后又抓了一批人。

    之后,便没有人敢去印书局闹事了。

    同时。

    各处书店也多了起来。

    一些商铺开始来到印书局拿书去买,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各类书籍,若是有人想印书,也可以去印。

    一下子,书籍的价格便宜了起来。

    不少商户都会买上几十本,放在自己那满是古董花瓶的书房里充门面。

    彭东海也是其中一个。

    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辽人使团要到了。

    宋辽自檀城一战之后一直处于微妙的状态。

    两国边境时而摩擦,却也不影响通商。

    不过自耶律重元上位之后,一直说着要为皇兄报仇。

    而年前组织军队叩边,便是如此,一来因为粮食失收,与其饿死不如战死。二来还能堵住一些人的嘴。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边境已经开始使用炸药了。

    边境一炸,血肉齐飞,炸垮了辽人的决心。

    为了搞明白到底是何种神物,这就是此次辽国来使的原因。

    这件事,乾兴帝也知道,底下的中枢重臣也知道,只是大家心照不宣,不说罢了。

    但是今日大朝会,大殿之上,一片寂寥,却不是因为辽使之事。

    而是刚刚沈相洪相共同进言,请立太子。

    整个朝堂之上,瞬间一片安静。

    气氛一下子就冷了许多。

    太子之位空悬,已经四年之久。

    陛下身体抱恙,这百官也是知道的,那么立太子以巩固朝堂,这就是很正常了。

    但是百官都知道,陛下不想立太子,而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慎之又慎。

    当听到了两位相爷一同进谏的时候,百官侧目,就连桓王和魏王也是。

    他们两人脸上虽然没变,但是能够看出,两人多少有些紧张。

    没有声音的朝堂,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

    此事沈相跪下说道:“陛下,太子乃是国本,如今国本空悬,还请陛下早立太子。”

    “臣附议。”洪文益也是跪下。

    除了两位相爷,没人再有动作。

    陛下的脸色越发的冷峻,他看了看众臣,说道:“还有谁有话说的?”

    百官沉默,两位相爷可以这么说,那是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若是其实其他人敢出声,或同意,或反对,都是僭越。

    乾兴帝见没人回声,便看向了两位相爷,“那不知两位相爷,属于谁呢?桓王?还是魏王?”

    要说立太子,也就是这两位王爷中选了。

    桓王和魏王在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

    但是还是双手用力握着,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

    “这当然是陛下来定。”沈相说道。

    乾兴帝的脸色这才好了些。

    沉默片刻,“退朝。”

    说了一句,自行离开了。

    百官见陛下走了,这才松了口气。

    刚才的那股气势,着实是吓人。

    两位王爷这时候也是快速离开了大殿,朝宫外走去。

    他们甚至没有给看两位相爷一眼,更不敢跟他们说话,今日是他们进言,这么敏感的情况下,若是知道自己跟两位相爷有接触。

    你让陛下怎么想?会不会以为是你蛊惑的?

    太子之事,他们当然急,但是不能由他们提出来,唯一能提的,自然就是两位相爷了。

    所以他们感激,但是这时候不能接触。

    现在抓紧回去,找幕僚说说此事。

    大殿之上,百官已经走了。

    两位相爷是在之后才被人扶起来的,然后请进了宫内。

    永兴收到消息之后,马上就是来到了兵马司。

    这时祁辰正在看雨,春雨绵绵,打在树木上,也别有一番趣味。

    所以他正坐在廊上,一边喝茶一边听雨。

    见到永兴过来,问道:“下雨怎么过来了?”

    “今日沈相洪相进言,请立太子。”

    祁辰正伸手在玩着躲雨水,等水滴落下来的时候闪躲,闻言手一顿,来不及躲开,雨水滴落在手中。

    瞬间散开。

    “两位相爷本来就有着这个职责,且他们都不是桓王魏王的人,只是出于需要才进言的,陛下应该不会怪罪他们。”

    祁辰想了想说道。

    永兴嗯了一声,“父皇听到了之后,说了退朝,便离开了。之后,两位相爷被请了进去。”

    “你看,这就是了嘛,陛下如今的情况不乐观,年纪也大了。按情理,也该是立太子的时候,若是两位相爷不进言,这才是失责呢。”祁辰将手上的水甩了甩说道。

    “桓王和魏王现在应该很开心,也很紧张吧。”

    永兴坐下,看着他的脸,“他们两个在大殿之上,倒是能够控制得住自己,散朝之后,便马上回府了。只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镇定呢?”

    “我?”祁辰指了指自己,“我紧张死了好吧,只是表露出来除了让人小看了之外有什么用。无论是谁上位,估计都不会放过我的。”

    祁辰这倒是实话,现在的他还没有多少实力,若是真的选出了太子,他就会很被动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永兴问道。

    祁辰眼睛飘了飘,“没事,做了太子并不是说他就为所欲为了,甚至还要更加谨慎,因为看着他的人更多,一旦出错,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在成为皇帝之前,只要我不犯错,应该是不敢搞我的。”

    “那你说,宫中会选谁当太子?”

    “桓王和魏王,说实话,两人不相上下,的确是很难选。”



    第四百五十八章 陛下的不满

    

此时的桓王府和魏王府中。

    两位太子候选人一回来,便召集了所有的幕僚,将在朝会上的事情说了出来。

    幕僚震惊。

    随后开始分析起来。

    一些人甚至开始想着,若是当上了太子,那自己离从龙之功就更近一步了,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两位王爷也开始整合自己手上的资源,看看这件事要怎么做。

    只是很快。

    宫中就传出了一道旨意。

    这道旨意只是不是给两位王爷中的一位的。

    更不是立太子的。

    而是给死去的前太子,加封前太子为康武太子,称赞其守国门,死社稷的功劳。为我朝边境安定付出了生命。

    同时让三司那边送了一批货物到檀城,送给在还在戍守边关的将士。

    这道旨意一出。

    桓王和魏王就像是被打蔫了的茄子。

    追封的旨意早不来晚不来,正说要里太子的时候,就来了。

    而且还是大肆褒扬了前太子,诵其功德,不就是想说,前太子能为朝廷守关,能文能武,你们呢。

    这道旨意也说明了,陛下对于两位王爷,并不满意。

    这也是正常,见惯了前太子的经天纬地,如今的两位王爷,也不能说他们愚钝。只是对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同时也表明了陛下的态度,那就是,我很不满。

    所以两位王爷也就有些丧气了。

    让他们去达到前太子的高度,那最起码就要去边关一趟了。

    他们倒不是说怕,毕竟去到之后,也不必像前太子一样亲自出征,就是去镀金罢了。

    问题是,一去的话,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

    而陛下的身体又不好,若是一个说不好,那为了稳定朝纲,大臣必然会马上让在京的皇子上位,而不是等到自己从边关回来。

    所以他们这才不愿意去,变数太大了啊。

    反正两个都不愿去,那就一起摆烂呗,反正只能选他们中的一个。

    兵马司内,祁辰和永兴还在说着太子花落谁家。

    旨意传来的时候,祁辰阿噢一声,“猜来猜去,你看,陛下根本就不想立太子。旨意一出,就是摆明了态度了。沈相洪相两人就算是再不愿意,也没有办法。最起码这半年之内啊,是不能再提了。”

    永兴则是疑惑着,“父皇为何这般的执着呢?就算他再不愿意,两位皇兄比不过就是比不过,到最后还不是要选?”

    “这就不清楚了,可能这就是帝皇的心思吧,总是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或许是还想再锻炼一下桓王魏王吧。再阴谋一点,说不定这次提起太子之事,还是陛下跟两位相爷谋定的呢,就是想看看两位皇子会有什么动作。”祁辰说着不禁说出一些阴谋论。

    永兴不满的蹙眉,瞪了他一眼,“若是真的是父皇做的,那为什么才过去半日就传出旨意要追封前太子呢?晚几日看看两位皇兄的动作不更好?”

    “猜猜嘛,又不是当真的。”祁辰摊着手说道。

    永兴对他这种懒散的态度很是不爽,说道:“明日就是辽使和周使进京的日子,鉴冰台也要派人过去,就你吧。”

    “哎,这不是鉴冰台内台的事吗,我一个外台人员,过去干嘛?”

    祁辰不想动,迎接使臣肯定是一桩苦命事,说不定要早起呢。

    “而且,周使又是谁?不是只有辽国人吗?”

    永兴看他一脸懵的样子,呼了口气,“周就是周朝,我朝西南方的那个,今年早来了,是来向我朝朝贡的。”

    祁辰想了想,总算是想起来了,哦了一声,广南西路那边的小朝廷。

    因为北靠西域吐蕃,整日被欺负,就认了大宋当宗主国,有了大宋当靠山,西域那边才收敛了许多。

    算是小弟吧。

    而且,祁辰记得,这个小弟还挺讲究的,每年都送些特产过来,很是羡慕我朝文化。

    永兴这时候又是烦恼的说道:“这次也是麻烦,原本安排他们错开的,只是辽人那边又赶快了路,导致他们两个都是同一日进来。两个使臣,辽人恐怕不会落与周朝人后,免得别人笑话,而周朝又是先来的……,如今只能是一早先让周朝的人进来,再之后到时间去迎辽使他们。”

    都是出使,自然是先进来的有面子,不然别人会说你没牌面,对你不重视,先迎了别人再迎你进来的。

    这时候别人可不会管你先来后到的顺序,你排第二就是第二,说什么都没用。

    永兴在说着,祁辰却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他在想着今晚回去吃什么好呢。

    这样的天气,要不打过火锅?还是烧只鸡呢,好难选啊。

    正在说着的永兴看到他满不在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