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今日不能再以动乱的名义弹劾鉴冰台,那些御史们便换了种方式。
“因为要查到之前的货物送到了哪,是否是背后有人操纵,所以多方调查,花费的时间多了些。”永兴和祁辰早就模拟过他们会问的问题了。
“那查到了没有?”
这个问题永兴没有回答他,只是说了一句乃是机密。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还不够资格知道。
被呛了一句,御史气势被就断了。
此次抓人,合理合法,还有陛下的首肯,加之的确是案情重大,所以他们也没法说什么。
只能是调转了风头,说他们鉴冰台抓人就抓人,为什么要这么大肆喧闹。
搞得鸡飞狗跳的,如同市井吵闹一般。
实在是有辱朝廷官司威严。
对此,永兴说道:“因为此次抓拿的人数较多,且宫内城内都有,为了避免有人逃脱,所以动静是大了些。不过这样我认为也是有好处的,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让更多的人看到,带着敬畏,免得他们走错了路。”
“胡乱猜测同僚,永兴公主,这可不是为人臣的道理!”言官们这次抓住了她本人的发言来发难。
永兴淡定的说道:“南钊之流,一开始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只是后来为什么动了这个念头?不就是因为贪心嘛,我只是防范于未然。”
“他们只是少数,朝廷数万官员,岂可因为他们十数人,就将贪心的名头安在他们头上!”言官反驳。
见双方又要吵起来了,乾兴帝挥手,马上便有內侍敲了一下铜钟。
“咚”的一声悠长的声音传来。
言官们马上闭嘴,而永兴也是正过身来。
大殿之上安静了下来,乾兴帝说道:“既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行了,今日不是让你们来说什么礼仪问题的。盗取军械达两年之久,参与其中的还有国朝伯爵,难看啊。”
“臣等有罪!”兵部尚书马上带着两位侍郎跪下,“臣等未能及时察觉,令国朝之军械流出,一旦贼人作乱,必使百姓遭殃,臣等之罪!”
“有罪有罪,除了有罪,你们还会说什么?两年啊,足足两年的时间,你兵部居然一定消息都收不到,你这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乾兴帝突然发了火。
他能不恼吗?那是军械!流出去的量足够装备一支全副武装的百人队。
别小看只有百人,这百人是披甲之士,剩下的兵器再拉起数百人的队伍也够,配合起来攻破大城不行。
但是进攻县城,没人能够拦得住。
若是再配上马匹,来去如风,那就变成了流寇,是一颗毒瘤!
想到此,他怎么可能不怒。
呵斥声传遍了大殿,兵部的人都将头低到贴着地砖了。
百官们也不敢说话。
这时,外面有內侍进来从侧边绕到黄随身边,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随后黄随对乾兴帝说道:“陛下,广平郡王携殿前司副指挥使乐毅和孔柏义正在殿外。”
“宣。”
“宣,广平郡王、殿前司副指挥使,乐毅、孔柏义觐见~”
黄随随即喊道。
声音传到外面。
很快广平郡王带着乐毅和孔柏义进来了。
三人进来之后,来到面前跪下,“臣殿前司指挥使,赵隆,有负圣恩,特来请罪。”
乐毅和孔柏义也是跪下,“臣乐毅(孔柏义),有负圣恩,特来请罪。”
“皇兄,快起来,这件事又怎么能怪到你的头上呢,你身体的还不好,整日在府上休养。”乾兴帝说着,马上让黄随去将人扶起来。
乐毅和孔柏义两人苦笑,既然不关赵隆的事,那就是他们两个要背锅了。
果不其然。
让人扶起赵隆之后,乾兴帝就开始骂起了两人。
说他们玩忽职守,殿前司的虞候都参与进去了,两个还被蒙在鼓里。
说着不过瘾,整个人都站起来了,指着他们和兵部的人一起骂。
最后还是两位相爷和皇子王爷一同劝阻了陛下注意身体。
气咻咻的坐下,深呼了一口气道:“现在来说说这件事该怎么办。”
桓王第一时间说道:“陛下,儿臣认为,现在首先要弄明白,这些东西已经运去了哪里。”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后续之事
永兴这时候平静的说道:“关于这事,鉴冰台已经一早就行动了,不然也不至于等了几个月,刚才也已经说过了此事。”
桓王尴尬了一下,脸上有些不虞。
继祁辰之后,她也来落自己的面子?
他曾经试过拉拢唐家,只是唐家一直都是一个说辞,那就是为陛下马首是瞻。
说白了就是不站队。
但是这种事情到最后谁知道呢,为了避免将唐家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桓王并没有说什么。
魏王这时说道:“儿臣认为,可以从已抓的人身上,查到买家的身份。”
“关于此事,我鉴冰台也已经在做了。”永兴又是说道。
这一下子,就显得两位皇子很呆。
不过永兴倒是不在意,说道:“陛下,关于军械的下落,鉴冰台的人正在查。只是如今人赃并获,涉及的又有爵位之人,该如此处置?”
这个朝代讲究刑不上大夫,同时面对爵位之人,同样不上邢。
“褫夺。”乾兴帝冷着脸说道:“既然他们敢做出这等事,就得承担自己所作的一切,不想要爵位了嘛,那就成全他们。参与此事的人,有爵位的全部褫夺,依律处置。兵部尚书及侍郎未能及时察觉,罚俸一年。殿前司,他们可是你的直属虞候,你们两人都没察觉,失责,降为代副指挥使,若再出错,削职。”
兵部众人和乐毅孔柏义叩头谢恩。
罪也降了,罚也罚了。
这件事,在朝堂上,就算是过去了。
紧接着,沈相说了一些事情,枢密使董靖山说了北边边境辽人袭边的事情。
“陛下,张家口传回来了战报。”
不少官员顿时都下意识的伸直了身子。
就连乾兴帝也是身子前倾。
张家口乃是北边边境,出了张家口,便是辽地了,同时这里也是抵御辽人的关口。
不久前,辽国组织了十五万人进攻张家口,想要夺取过冬的物资。若是真的被攻破,那张家口附近,必遭劫掠。
董靖山说道:“因为辽境同样失收,所以在冬日来临之前,有大部队集合,想要冲关。好在我军威武,特别是动用了火药之后,炸伤炸死不少辽人,甚至很多人不是被炸死的,而是声响惊动了马匹,踩踏而死,经此一役,辽人退兵。”
“好!”乾兴帝大声说道:“总算是有个好消息了。”
听是听出来大胜仗了,但是百官不是很明白话语中的火药是什么,炸死?
见到他们一年茫然,乾兴帝觉得也是,火药之事,他没有告诉几个人。
除了董靖山,便是边军的一些将领知道。
但也只是知道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忌讳,至于是怎么造出来的,一概不知。
就连董靖山当初见到爆炸的威力的时候也是很惊讶,范围之内,人马皆碎。
乾兴帝说道:“火药乃是一种非常霸道的武器,是新研制出来的,诸卿也不必过去理会。”
他并不想太多的人过于关注这种东西。
百官们听到之后,一部分人认为都是杀人的兵器,与他们读圣贤书的不同路,就没多去纠结。
而一些官员却是听出了陛下并不希望他们过多的关注,虽然好奇,但是也必要去得罪陛下,也就没去关注。
董靖山这时候又说道:“陛下,臣昨日还收到了辽国方面的书信。辽皇希望在年后以交流之名出使我朝,关于国书不日就将随使臣一同过来。”
“呵,估计是被火药吓怕了吧。”乾兴帝坐在这个位置多年,哪能想不到辽皇想做什么。
若是自己知道对方有这样恐怖的武器,也会想办法摸清楚是什么的。
“等他们国书来了再说吧。”
这件事过后,便无什么事情要启奏了。
铜钟再响,黄随高声喊道:“散朝。”
百官散去。
永兴则是被乾兴帝叫了去福宁殿内。
从袖子中取出一本奏本,永兴递了上去。“父皇,这是事情的经过整理。”
黄随递上去之后,乾兴帝打开,内容跟在殿前说的差不多,只是更加的详细,从布局到最后抓人。
一丝不漏的说了出来。
当看到他们为了灭口派人去刺杀祁辰的时候,他冷哼了一声,“一名国朝侯爷,殿前司虞候,在天子脚下,他们一点顾忌都没有,想杀就杀,胆大妄为!”
取过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又继续看下去。
最后将奏章一合。
“难为祁辰这孩子了,置身于险境,跟在阳曲那次一样,总像个拼命三郎。这次也亏得是他,朕知道殿前司有问题,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敢如此做!整整五个班直啊,坏成了这样!查到货物最终流向那里了吗?”
现在那怕再愤怒,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军械流到了什么地方。
永兴说道:“当初我与祁辰分析过,货物若是流入黑市,久而久之,必然会引起鉴冰台的注意,但是如今却是丝毫都没有查出来,那就说明,南钊的货物一直都是一次卖给一家,或是一直都是买给同一个人。”
乾兴帝眯起了眼,“若是散入黑市,军械就会分散,虽然不好找,但是威胁性也低了。但若是集中在一人之手,那么大量的军械,他要做的,无非就是颠覆朝廷之事。查,一定要查出来!”
“儿臣明白,必定会查出来的。”永兴拱手。
“陛下,广平郡王求见。”黄随这时候收到了外面內侍的消息。
乾兴帝闭目眯了一下,对永兴道:“你先去忙吧,这件事多上点心。”
“是。”
永兴退下。
出去的时候,见到了赵隆,双手抱着一个小火炉,看着像是不耐寒的样子。“见过王叔。”
行了一礼。
赵隆脸上露出笑意,“是小露啊。”
听到他喊自己的名字,永兴有些不太习惯。
不过好在,他很快就进去了。
而永兴也迅速离开了皇宫,刚抓了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此时的宫内外,关于抓人的事情,也渐渐传开了。
殿前司五班直涉及其中,成了这十几年来,殿前司最大的丑闻。
广平郡王赵隆上朝请罪。
两名副指挥使将多了个代字,不知什么时候可能就被人取代了。
兵部那边也遭了殃。
之前因为帮派分子而查出了许多为他们通风报信的,来了一场吏治,如今还没结束,武官系统那边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一时之间,朝廷所有官司老大都宣布,清查内部。
第四百二十章 抄家啊我熟
殿前司内,依旧很多人心怀不安,盖应昨日抓人的时候实在是在迅速了,而且也没说什么,若是有人反抗,也是直接被撂倒。
加之有台司大人亲自签发的文书,诸班直的人也不敢乱动。
所以消息还没传来的时候,他们也是很迷茫,特别是虞候和指挥使都虞侯都被抓了那五班直。
没有了统领,就如同是盲头苍蝇一样。
直到后来消息传来。
他们才知道上头的人居然做出这种杀头的事情。
一些人开始想着,这件事到底跟自己有没有关系。
内殿班直驻地之内也是同样的情况,因为有命令来了,所以诸班直的人必须都在各自的驻地之内,不得擅动。
听到消息之后,他们便聚在一起谈论着这件事。
那么此时的祁辰呢。
这件事可以说是他一手策划的,但是今日他并没有上朝。
其实永兴是想让他上朝将此事说明白的,这样功劳能够更大,但是祁辰却是拒绝了。
事情太大,就算是他,也未必能够兜得住。
所以由身为公主的永兴去说是最好的。
而现在祁辰则是在鉴冰台内。
坐在永兴的廨室之内,烤着火。
只是双目放空,显然是在想着事情。
祁辰现在想的是昨日城外围剿的事情。
在宫中制服了南钊之后,同时鉴冰台的人也控制相关的人员。
送信给皇后之后,他便出宫来看城外的情况了。
根据他们说的,前来收货的那批人非常的凶悍,而且显然是受过训练的,进退有度。
若不是当初正好有班直的人在街上,估计会出现百姓伤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