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大宋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婿:大宋驸马爷-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伍良,带着叶姑娘先回府上,好生招待着,我进宫一趟。”

    “是。”

    吩咐过后,祁辰便骑着马往皇宫而去。

    在路上却遇到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一人。

    今日的她穿着的是鉴冰台台司的服饰。

    “台司大人。”看到她,祁辰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又活跃了一下。

    永兴则是没好气的看着他,好像觉得他很碍眼,但是又慢慢靠过来道:“你没有及时汇报信息给我的过错我先留着,跟你说一下情况,石家有个叫石腾的,应该是石崇的弟弟,他敲了登闻鼓,告了御状。”

    接着永兴给他快速说明了一下。

    “所以现在朝中大臣都在等着你进宫,殿前辩解。”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就算说得再感人肺腑,假的就是假的。”祁辰平静的说道。

    永兴看着他这镇定的模样,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不要小看了世家,石家只是世家

    “我知道的,对了,台司大人也是要上殿吗?”祁辰问道。

    永兴点头,“既然石家状告的是鉴冰台,那我这个鉴冰台台司,自然也是要去的。”

    “有台司大人在,我感觉更加安心了。”祁辰看着她,给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去了一趟阳曲,你怎么贫了这么多。”永兴则是完全不感冒的样子。

    祁辰讨了个没趣,也不灰心,而是说道:“这不是太怀恋在台司大人的保护之下“为非作歹”了嘛。”

    “好了,别贫了,前面的应该是章成道了。”

    两人骑马看着前方不断前进的队伍,正是章成道的钦差队伍。

    此时他显然也收到了陛下的消息了,正在带着人快速往前走。

    祁辰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颇为愤怒。

    一见面,先是见过了永兴,然后就开始对他抱怨,“祁大人,这石家颠倒黑白的本事够厉害的啊,什么罗织罪名。我堂堂御史中丞,被人状告了!嘿,真是有意思啊,平日里我们不状告人就不错了……”

    然后对着祁辰便是一通话,其实也能理解,他们御史台干的就是弹劾的工作,没想到有一人居然被人弹劾了,这就给人一种关公面前舞大刀,虽是不自量力,但是也恶心人啊。

    又发现自己这样说好像平日里就是随便弹劾人的,特别是在鉴冰台台司面前,好像不太妥当,于是又笑道:“二小姐,我什么人,唐大人可是很清楚的,不然陛下也不会让我出巡对不对?”

    “好了,别说了,陛下既然让我们抓紧进宫,我们便先进去,让队伍自己在后面赶上就行。”永兴这个时候就变得冷冷冰冰的,不复刚才的对祁辰那边随意。



    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辰罪大恶极

    

皇宫之内,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站列左右,乾兴帝如同往常一样,坐在龙椅上,一只手撑着脑袋。

    而在文武百官的中间,正跪着一人,正是敲登闻鼓的石腾。

    大殿之上的气氛有些沉闷,压抑。

    “陛下,血书控告,一词一句,犹见其哀,请陛下即刻拿下祁辰和章成道二人!”谏议大夫褚茂才捧着血书,严声说道。

    乾兴帝用另一只手招了招,黄随便马上下去,拿过血书,递给了皇帝。

    他倚着龙椅的身体没变,一只手抓住血书一边,抖了抖,血书便已经张开。

    看后将其放在了案桌上。

    开口说道:“既然是敲了登闻鼓,那般按章程来,祁辰和章成道如今已经进城了,正在往这边赶。你说他们陷害你石家,那也不能单听你的一面之词。”

    说着石家的事情,实际上却是看向了褚茂才。

    这是说给他听的。

    见了血书之后,这位谏议大夫便已经是针对起祁辰和章成道了。

    褚茂才一拱手,“陛下所言甚是。”

    一内侍这时从侧面进来,对着黄随耳边低语,而后黄随说道:“陛下,鉴冰台台司、鉴冰台指挥使祁辰以及御史中丞章成道,已经在殿外。”

    “宣。”乾兴帝淡淡道。

    “宣~,鉴冰台台司、鉴冰台指挥使祁辰、御史中丞章成道觐见~”黄随长喊。

    随即这一句话,被各个位置的黄门重复,一直传到了殿外。

    祁辰虽然多次进宫,但还是第一次进来议事大殿,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臣。

    因为有永兴在,所以他落后半步,跟在后面。

    跟着进去大殿,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满堂朱紫。

    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臣。

    一进去,就发现几乎所有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们身上。

    大殿肃穆,但是祁辰还是乱瞄了一下。

    左边的文臣当中,他认识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比较靠前的御史大夫唐俭。

    而武臣那边,除了一个早年见过的董靖山也是没有了。

    在文武大臣前面,还站着桓王和魏王,他们身为皇子,虽只在六部,但身份尊贵,所以特列与前。

    来到殿前,永兴拱手行礼。

    “儿臣见过父皇。”

    “臣章成道见过陛下。”

    “臣祁辰见过陛下。”

    三人当中,他的品阶最低,只能是最后一个说话了。

    上首的乾兴帝嗯了一声,“起来吧。”

    随后三人站直,而永兴这时却是往一旁桓王魏王的方向走去。

    原本祁辰想做个小透明的,躲在永兴的后面,但是现在她走了,自己的身影就显露出来了。

    此时章成道行礼说道:“臣章成道,持陛下之授意,出巡太原,至十月初九,终返,特向陛下述职。阳曲之灾,之乱,经臣与祁大人,及下之意已平,奏章如下。”

    说着拿出了奏章,双手举高。

    黄随将奏章取走,放在了案桌上。

    乾兴帝坐直了身子,“两位爱卿辛苦了。”

    打开了奏章,扫了一遍。

    其实阳曲的事情,早就通过了别的方法送到了他面前,这份只不过是给中书省归档的。

    将奏章合上,拿起。

    旁边的黄随便已经过来,拿起了奏章,送到了沈重文的手上。

    这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丝毫的停顿,一切如同行云流水般。

    这说明这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也表达着一个意思,沈相还是陛下看重的。

    沈重文一边看着奏章一边瞄了向了祁辰。

    而上方的乾兴帝这时候指着石腾说道:“就在你进城的时候,有人敲了登闻鼓,状告你……”他看向了祁辰,“说你伙同章爱卿,罗织构陷,……这是血书。”

    说罢,让黄随将血书拿给他看。

    祁辰此时瞪大了眼睛,自己只不过是个协助的,你告你去告章成道啊,怎么我变主使了?我又不是钦差。

    随后他接过血书,摊开一看,上面写着的就是他是主谋,因为想立功,所以陷害了石家,将石家抄家灭族,所做之事乃是人神共愤。

    文字激昂,看得出来写这血书的时候对方是有多恨,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了。

    闻了一下,还真是血,就是不知道是谁的血了。

    见章成道看过来,于是便将血书递给他。

    乾兴帝说道:“既然是敲了登闻鼓,朕自然是秉承太祖之意,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是什么说法?”

    祁辰抬头,看了一眼脸色淡然的皇帝,突然想起这是冒犯天颜,又马山放下。

    拱手说道:“陛下,这血书当中说的人那可是人神共愤,天怒人怨,我怎么是这样的人呢。”

    “这么说来,你是不认了?”旁边文臣队列中,一人出列看向祁辰。

    紫袍耶,祁辰一看,还是站的这么前的,腰间还有金鱼袋,看向自己的眼神也好犀利啊,就好想要射穿自己一般。

    一股大佬的气息压来,上位者的威压看似很玄幻,但其实是他们的内心休养和自信,能够穿紫袍挂金鱼袋的人,自然是一个有格局有气势的人。

    若是对上那些对外界缺乏认识的人,自然是在气势上就压倒了。

    只是祁辰或许阅历上比不上他们,但是有一种事情他们是未曾尝过的,那就是死亡再复生。

    兼之前世的他因为信息发达,也不是这个世界那些一生所过之处不过一村一县的百姓。

    这种威势就影响不到他了。

    “这位大人,这没有的事,我怎么认?下官担任指挥使不长,还未问大人是?”祁辰笑着问道。

    “本官谏院谏议大夫褚茂才。”褚茂才昂首说道。

    “谏院?”祁辰心中想着,他对朝廷的各种官署其实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一些什么尚书省中书门下和六部,很多部门别说见过了,听都没听过。

    不过听名字中的谏字,应该是规劝帝皇的官署吧。

    “陛下,祁辰刚涉朝堂,对一些官署并不是很熟悉。”永兴先是对乾兴帝解释一句,然后对祁辰说道:“谏院主要执掌、规谏朝政得失,其主事之人便是谏议大夫。”

    说是跟祁辰说明谏院的情况,实际上是告诉他,眼前这人所处的位置。



    第二百八十九章 廷辩

    

祁辰的眼睛一挑,难怪气场这么足,原来是一院老大,不过听着这职能,跟御史台有些相似啊,与他对标的岂不是就是御史大夫?这样的人会来诘问一个小小的指挥使?

    不过虽然说品阶比自己高山许多,但是也没必要惧怕他。

    先是拱手道:“原来是谏议大夫,下官眼拙,还请恕罪。”

    “哼,本就没指望你知道。”褚茂才轻哼一声,眼中满是轻视,在他眼中,祁辰不过是幸进之人,非科道出生,就是粗鄙!

    “你刚才说你不认?血书上说,你以叛国之罪施加在石家之上,可有证据?”

    这个……,他手上还真没有。

    他唯一的人证其实就是封丹延,是他放出风声说封丹延与鉴冰台合作才将他送回北地的,但实际上只是调出石崇的诱饵。

    当日石崇见到封丹延,以为是真的,这才叫石姓人动手冲击。

    硬要说证据的话,那就只有鉴冰台手上那份审问封丹延的口供了。

    章成道此时也看完血书了,与祁辰不同,他马上跪倒在地,“陛下,这血书所言,皆是诬告!”

    “章爱卿先起,是真是假,总要说个明白的。既然血书中是以祁爱卿为主,那便让祁爱卿说明吧。”乾兴帝不紧不慢的说着。

    祁辰先是拱手,“臣遵旨……。中秋那日,擒获的辽人当中,已有人供出了石家,是他们给的粮草消息。”

    褚茂才却是摇头,“单凭口供,不足以证明,鉴冰台历来最懂威逼利诱,严刑逼供。”

    祁辰这时候也是明白了,这位谏议大夫,是在针对他鉴冰台啊,冷笑一声道:“好,既然大人说了,要证据,那请大人拿出证据,证明下官所说是假的。”

    你不是要将证据吗,那就跟你论证据。

    褚茂才冷眼看过来,他的年数约莫四十左右,挺正着腰杆,面貌严肃,看上去就像是那种颇有风骨的文人。

    怎么看都向是一个正面人物。

    “证据?是你说石家叛国,现在却问我拿证据?况且,据我所知,抓拿石家的时候,你派兵围住了石家,曾经有百姓冲击你们,若不是你做出此等天怒人怨的事情,怎么会激起民怨?”

    褚茂才厉声喝道,又对着乾兴帝拱手,“陛下,上一次敲响登闻鼓的,乃是先帝朝。状告的,亦是鉴冰台的前身武德台,同样是滥杀无辜,构陷织罗罪名!如今乃是重蹈覆辙啊,陛下!据闻,石家乃是阳曲大善人,每逢节日,都会送米粮于孤寡,常言乃感陛下之恩。如此人家,怎么会叛国?”

    队列中,又有大臣走出,“臣请陛下撤除祁辰指挥使之职,收回爵位,明查此事,还石家一个清白!”

    “臣等附议!”更多的大臣拱手出声。

    “父皇,激起民怨一事事关重要,这对皇家,对朝廷的声誉都是一种打击,若不调查清楚,百姓只会针对与皇家。”桓王这时候也是说道。

    “儿臣也认为,此事需要谨慎。”魏王也在一旁附和。

    祁辰扫了一圈,居然有接近三分一的官员附议,再加上两位皇子,这是要围攻他一人啊。

    心中呵了一声,他想过朝中有人会发难,但是没想到却是由当朝谏院一把手亲自出面。

    整了整衣衫,“陛下,既然是对簿公堂,他们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也该臣说了。”

    乾兴帝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

    祁辰面向褚茂才,“褚大人既然说起百姓,那我也来说说百姓如何,说说阳曲的百姓。我在阳曲,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