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我们趁机去看看官仓。”祁辰对于她出手并没有说什么,自己要是有她那么厉害,也会出手。
丫的太嚣张了,居然做了自己想做而做不了的事。
官仓附近,还没到祁辰就看到有府衙的人在守卫了,甚至围起了围栏。其实这也正常,不久前才发生了**之事,要是那些灾民成团冲击的话,被抢一空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些人可拦不住祁辰他们,找了个地方,趁他们不注意便溜进去了。
而到了仓库门口的时候,只有几个守卫看大门的,翻墙就能翻进去。
仓库里面就没人了,一进来之后就闻到了一股味道,这是粮食大米的味道,只不过里面好像还有一些别的气味。
其实里面摆放了不少用粮食,一袋袋的垒起来。
而地面也的确是摆放着开过的粮食袋子。
观察了一遍之后,祁辰就发现有不同了,仓库里面是有粮食,且不少,不过粮食分成了两堆,一堆偏多,一堆略少一些。
一开始他以为只是为了通风和便于搬运才分开的,但是看了一下之后发现,两堆粮食的袋子不一样。
略少的一堆是写着粮字,这是官府的习惯,说明是官粮,而剩下的那堆只是一个麻布袋装着,什么也没写。
靠近的时候气味也有些怪。
于是他拆开其中一袋,打开之后奇怪的气味更浓了。
抓起米一看,发现发现米粒偏黄,拿在手上还会沾上一层粉,一些甚至已经是长霉,祁辰将米丢下,狠狠的说道:“这是陈化米混着霉米,难怪那些灾民会肚子痛,长期下去,是会死人的。”
他又去到那些官粮那,打开一袋,发现里面全是白米。将米捧到叶若楠面前,“这才是赈灾米,他们给百姓吃的,是陈化米。那我想知道,之前运送过来的那么多白米,全去哪了!”
将米甩进米袋里。
“我以前总以为,他们拿点钱也就算了,没想到居然这么狠。这是百姓的最后一条生路啊,他们居然也不放过。”
叶若楠第一次看到如此失态愤怒的祁辰,就算是当初在山上,他面对死亡,或许内心惶恐,但是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愤怒过后,祁辰平复了一下心情。“粮食过来的时候的的确是进了仓库的,现在少了这么多,既然不是被百姓吃掉,那就是说被运出去了。白日运出去的话,恐怕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那最好的时间就是晚上了。”
将粮食绑好,放回原处,“我倒要看看,他们是如何胆大包天的。”
离开仓库之后,他并没有走,反而是在暗处躲着,只要仓库有车经过,他都能发现。
这一等,就是到了晚上。
这一次祁辰嚼着冷饼子,就这水吃,一边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到了入夜之后,虽然视野变窄了,但是行人也不多,所以他还是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觉到外面的情况。
就在他喝了口水的时候,外面便传来了声音,并不是一个人,是多人的脚步声,而且也车轮压在马路上的声音。
来了!
祁辰探眼出去,一队车队从外面经过,前面的人提着灯笼,能够看出是五个人,四人穿着一样,一人看上去像是个领头的,身后还跟着叠满一袋袋的板车。
马车来到仓库门口之后,守卫便仿佛是看不到一般,离开了岗位。
领头的男子取出一串钥匙,打开了仓库,然后对着手下挥手,那四人停好板车便扛着板车上的麻袋进去,不一会儿,便又见到他们出来,而肩上同样扛着东西。
借助火光可以看到,他们扛出来的正是印着粮字的麻袋。
第二百二十四章 跟踪
到如今,知道了这么多消息,祁辰也大致能够猜测,应该是有人用陈化粮来换走了这些赈灾粮。
而背后之人,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想的那人了。
四人的功夫很快,不过一会时间就将粮食换好了,重新锁上了门,那两个消失的守卫这时也正好回来了。
两方人没有交流。
领头的人带着四人和板车离开,守卫就默默的站回岗位。
祁辰这期间并没有跳出去,也没有阻止他们,等他们换好之后,悄悄跟了上去。
他们沿着路走,并没有去什么地方,而是连夜出了城。
城门守卫同样是目不转睛,对他们一行人视而不见,显然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但是祁辰他们就不行,只能看着他们出城。
阳曲只是个县城,城墙没有太原府那般高,守卫也不会很多,还是有空挡能够出去的,只不过要绕些路。
看准了巡逻的空挡,祁辰直接一跃,便上来城墙,跑到另外一面,抓住凸起的砖块边缘,一步步的往下。
虽然城墙没有太原的高,但是也是很陡的,祁辰能够下来也是非常惊险,呼了口气,拍拍手掌。
这一上一下也费了他不少力气。
叶若楠倒是气息平和,一点起伏平稳得很。
看着她这么神定气和的,祁辰也是很羡慕,“走吧,赶紧过去跟上。”
他们是从另外一个位置看准巡逻对走开才出来的,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
转回到城门的时候,果然队伍已经不见了。
今晚的天色多云,虽然有月光,不至于他们眼前一片黑,但是也无法通过观察地面来判断他们走向了那边。
祁辰的脑海中计算起了他们现在的位置,然后跟见过的地图一贴合,便知道自己现在在哪了。
转头看向远处的城门,“粮车走的是南城门,他们或许会去那个地方。”
他今日打探到的信息有一个可疑的地方,就是运粮车队进城前有一部分离开了队伍,去往了另一个方向。
凭借那张地图,祁辰大致可以锁定那个方向。
两人沿着记忆中的方向走,在几刻钟之后,终于是找到了之前跟着的那支队伍,见他们进入了庄园。
庄园旁边有不少房子,两人借着夜色和房子很容易就靠了过去,看着车队进来庄园大门。
然后便没有再出来。
想要故技重施翻墙进去,叶若楠却拉住了他,躲进了暗处。
一队巡逻队伍举着灯笼过来,若不是刚才拉住了他的话,现在恐怕已经被发现了。
等队伍过去之后,叶若楠示意他在这等着,然后自己跳上墙头看了几眼,回来说道:“里面的人很多,你进去的话,恐怕会被人发现。你在这等着,我进去看看。”
祁辰拉住了她,“你的武功我信得过,你主要是帮我看看刚才的人将粮食放到哪了,除了刚进去的那些,应该还有同样的粮食。”
叶若楠一点头,一个箭步冲出,在墙面一抬,无比顺滑的就翻了过去,期间一点声音都没有。
看得祁辰整个人呆住了,“有着功夫去参加比赛,金牌那不是拿得手软。”
虽然惊叹于她的武功高强,但是也在留意着周围。
她才进去没多久,巡逻队又过来了,比在守城的军卒还要密集,看来这里面有大文章。
往里缩了缩身子,免得被人发现了,同时看着墙那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叶若楠都还没出来,以她的功夫不应该啊。
就在他看着墙面的时候,感觉到背后有人,一转身,便看到了叶若楠的手在拍他。
转身就看到了个人站在你面前,祁辰被吓了一跳,见到是她才松了口气,“怎么这么久?”
“我进去找到了他们放粮的地方,但是有人守着,我要找时机去检查,加上出来的时候这边有人了,我是从另外的方向过来的,所以才晚了些。”
“呼,还好,我以为你被人抓了呢,就差亮明身份进去闯进去了。”
叶若楠轻松的说道:“里面的人还拦不住我,好了说正事,我找到了他们的放粮的地方,的确除了今日新运来的,还叠起来不少,都是同样的袋子装起。”
“所以,所谓的乱贼抢走粮食就是假的,实情就是有人偷走了这些粮食,并且还用旧的陈化粮换取新粮,他们做的事情可真多啊,煞费苦心啊。”祁辰最后嘲讽一句。
叶若楠又说道:“除了这个,我还意外看到一个人。在昨晚酒楼中,他也出现在那场宴席中,就是跟在石重身边的那人。”
祁辰眉毛一挑,“所以说,这其实是石家的庄园。”
感觉到又有巡逻队过来了,“先离开吧,回去好好整理一下信息。”
两人离开了庄园,用同样的方法回到了城内,回到了客栈之中。
祁辰回想着自己得到的信息,“石家真是够狠的啊,以前也是农户出身,没想到发家了之后这么肆无忌惮。勾结辽人,试图使粮价上涨,现在又勾结官府,偷粮换粮,逼得百姓造反。方鹏说过,五日之后,阳曲县令就要从去太原请罪,还有两日的时间。看今日他们运出来的粮食,正好再来两趟便能够运好。一旦他们将粮全部运走,换掉之后就麻烦了。叶姑娘,我想麻烦你一件事……”
……
早上,祁辰推开门,打着哈欠的小二正打扫好一间空的房间,心里埋怨着掌柜,都没客人,干嘛每日打扫这么麻烦。
走过的时候正好看到祁辰开门出来,习惯性的点头哈腰,“客官早上好。”但是突然想起他们昨日打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回来的啊,今日怎么在房间了呢。
低头去看看一楼的门锁,还没开呢。
“早。”祁辰也跟他打了招呼。
小二挠挠头,难道是自己去后厨忙的时候回来的?反正是客人,管他呢,自己又不是掌柜。
想起一件事,“哦,对了,客人,你们的房钱要结了,小本买卖,住一天付一天。”
祁辰直接取去一块银子丢给他,“帮我准备好一份早膳。”
接过银子,小二笑道:“没问题,还是两位是吧。”
“不,这次一位,她有事出去了。”
“好嘞,没问题,马上去后厨帮你安排。”
祁辰在等着吃早点。
而在北方某个地点,一队人马奔跑而过,来到了一个刚刚熄灭的火堆前,为首的人检查片刻,然后就往某个方向走了。
就在他们走后,高仓一个人从不远处的草堆上站起,看着他们离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堂之上
此时的汴京。
文德殿之上,乾兴帝正坐在龙椅之上。
下方,枢密使董靖山正在汇报着关于边境之事,“陛下,封丹部陈兵边境,并没有马上进军,恐怕此次出兵只为震慑。当然,若是处理不好,演变成大战,也是有可能的。对方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封丹延。”
“陛下,当务之急,就是找回封丹延。”右相洪文益说道。
这时,一名官员站出来,“陛下,封丹延丢失,应当问罪鉴冰台。”
不少人听到这句话之后,都将视野看到前方的一道身影,虽以年老,但依旧挺拔。
说是问罪鉴冰台,实际上指向的人就是这位老人,当朝左相,沈重文。
北边的战事虽然未起,但也还未算安全,这个时候,恐怕不是一个问罪的好机会。
唐俭看了看那位站出来的御史,心中说了句蠢货,简直就是丢他御史台的脸,看来回去之后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果不其然,乾兴帝挥了一下袖子,“如今北方未稳,此事先不谈。”
沈重文这时候却是走出一步说道:“陛下,关于此事是老臣的过错,是老臣的疏忽导致。不过关于此事,老臣得到了赵台司的信息,封丹延已经找到了,正在秘密安排北上。”
此言一出,众人惊讶,丢失了才几日,这就找到了?
“原来如此啊。”乾兴帝抓着扶手的手指有节奏的点着。
不少人听到沈重文的话,也明白过来了,难怪他们不等到北边平稳了再发动,原来是人找到了,既然人找到了,那么沈相的罪责就无关紧要了,最多就是陛下申饬一句。
陛下的原来如此,恐怕就是如此吧。只是,既然都知道人还活着了,那还跳出来干嘛?是想不浪费自己精心的计划吗?
无论他们怎么想,只要人没事沈相就没事。
这时沈相又说道:“还有一事,昨日晚收到了宣谕使的奏章,请陛下过目。”从袖子中取出一份奏章,双手呈上。
黄随过来接过,送到了御案上。
乾兴帝打开一看,平静的脸上突然有了些不虞,眉头轻皱,最后将奏章丢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这一下,让大殿的人瞬间清醒过来。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陛下如坠入寒渊的冷声,“放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