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立在一旁的蒙恬有些微微动容,虽然这些小孩子现在还是些战五渣,但假以时日,他们必然会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军团!
扶苏翻身上马,向他们微笑招手示意,引得齐声欢呼之声甚至压过了隆隆的战鼓之声。
不过和蒙恬想的不同,他是不会把这些小孩子派到战场上的。
在他看来,这些小孩子才是他彻底改变秦国的底牌。
上林苑中的羽林军,是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存在,这里的小孩子虽然由百家士子教授识字,但却并不学习百家之经典。
他们只学习四门课程,《仓颉篇》、《格物篇》、《几何篇》和《代数篇》。
其中《仓颉篇》是用来识字,而后三个是扶苏忙里偷闲编纂出来的,全部学会之后就可以颁发一本小学毕业证书……
至于传授后三篇的老师?
嗯……相比于《墨经》,扶苏编的这三篇这算不得什么。
当然了,要是其中能有几个举一反三之人,扶苏也不介意亲自为他们传道受业解惑。
他对于这些知识并没有敝帚自珍的念头,毕竟人皆如龙,总比人皆如虫要强得多!
在扶苏的安排下,这些小孩子的日常教学方式,也和现在的秦国截然不同。
对他们采用的,是类似于后世普鲁士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服从精神’、‘纪律性’以及‘忠君观念’。
腓特烈威廉三世曾经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办教育办穷了的。
扶苏对此深以为然,他准备等到这些小孩子毕业之后,将他们撒到各郡县中办早读班,逐渐消灭文盲。
免学费,两人共用一本书,每天只学习一个时辰。
这样应该可以吸引大量的平民加入其中了吧!
其实在扶苏看来,现在的秦和后世的普鲁士很像,都是起点偏低,然后通过水平远高于其他君主国的王室才得以富强。
比如在腓特烈大帝之前,普鲁士的国王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欺负一下波兰,然后打通柏林和柯尼斯堡的联系。
而在秦孝公变法之前,秦国困守西垂,欺负着周围的戎狄、羌人,试图东出,霸而不强。
然后不到两百年,普鲁士人就迫使英法俄这种世仇抱团取暖了。
英法,英俄,法俄,这种国家的联盟在当时的诡异程度上,并不比后来的苏德互不侵犯低多少。
而秦国比他们高明一些,秦国主导了六国攻齐,一举打废了这个二号种子选手,为自己的夺冠奠定了基础。
扶苏骑在乌骓上,向蒙恬招了招手,示意他和自己并行。
不过蒙恬很懂规矩的控制着马速,落后了扶苏一个半马头的距离。
扶苏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阡陌纵横的田地说道:“再过些许时日,从南海郡弄来的棉花就可以播种了,等过几年北边的大馋鱼就是跑到北极去, 朕也能把他抓回咸阳跳舞!”
“棉花?北极?”跟在扶苏身后的蒙恬一头雾水。
嗯,不小心说漏嘴了!不过这也证明了蒙恬不是穿越者!人生还真是寂寞如雪啊……扶苏头也不回的说道:“棉花就是子婴从南海郡弄来的一种农作物,它的果实从中间裂开,里面长出的东西类似于木棉。”
“不过和木棉不同,棉花的棉絮是一种很好地保暖材料,嗯,就像是你从匈奴人那里带回来的卷毛羊!”
“你可以将棉花理解为地里种出来的羊毛!”
至于北极的问题,扶苏随口说是在宫中藏书中看到的,就糊弄过去了。
而蒙恬也不疑有他,毕竟在这个时代,山海经还是绘本,并且画有一张逻辑自洽的地图。
要不是扶苏是个穿越者,说不定就会相信山海经中的地图,才是地球真正的样子!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实验田(加更1/3)
上林苑,长池之畔,一队顶盔掼甲的骑兵迤逦而来,接替了宫门卫士的守卫工作。
他们就是新设的期门军,负责在皇帝出行的时候但当护卫。
领军而来的蒙颖看了看扶苏挺直的背影,缩了缩头没有上前。
无他,妹控不可怕,可怕的是妹控是皇帝……
“看,那些就是棉花的种子了!”扶苏指着远处晾晒中的棉籽说道。
“如今正是春播之时,放在这里晾晒是何意?”蒙恬微微皱眉。
嗯,紫外线杀菌这种事该怎么给古人解释……扶苏在心中编好托辞说道:“朕听说棉花晒种可以提高出苗率,嗯,就是每一把种子可以长出更多幼苗。”
蒙恬不明觉厉的点点头,随即指着不远处稀稀疏疏的麦苗问道:“陛下这里也种有小麦吗?”
“是啊,那些全是朕亲手播种的!”扶苏一脸骄傲的神情,他顺应了自己DNA中的律动,既锻炼了身体,而且还有其他妙用。
蒙恬微笑点头,心中却很是不以为然:到底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潢贵胄,糟蹋了一片好地!
扶苏不经意间眼神扫过蒙恬,从他的职业性微笑中捕捉到了他的真实想法。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按照这一时期的秦律,谁要是把地种成了这种模样,不等他自己饿死,负责指导他耕作的田典至少要打断好几根竹鞭……
不过扶苏这里种的几块麦田,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为了做一个类似于‘孟德尔豌豆实验’的试验场。
具体就是将各郡县中挑选出一些麦种播种后观察长势。
从中挑选出一些长得相对低矮,还有结穗多的苗株,然后把二者的种子进行杂交,以期望能获得遗传稳定的后代。
既长得矮,但结穗多的小麦。
前者抗倒伏能力强,而后者在同样播种面积下,要比其他品种的小麦产量高一点。
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化肥、农药、实验室,但哪怕每亩地能多产一小把粮食呢!
可一百亩呢?一百万亩呢?
全天下的麦田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而在上林苑中,不止有小麦实验田,还有种植着菘菜和芜菁的菜田,这是用来杂交出白菜的。
扶苏考虑到菘菜有很多种,而他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才是白菜的亲爹,所以就零零散散的开垦了好多块实验田。
反正大白菜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也确定是菘菜和芜菁杂交的产物。
那么就试试吧,就算是没有成功,菘菜和芜菁也可以给羽林军改善伙食。
而一旦杂交出了大白菜!
杀猪菜了解一下!
扶苏本来不想解释太多,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悄悄发育,然后惊艳所有人。
但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需要群臣,或者说大部分朝臣的支持,而他身边的蒙恬,可以说是他的铁杆支持者了。
于是扶苏回头笑着说道:“宫中密档所藏之农书说过,小麦等农作物,和牛马等牲畜一样,都是有血统之论,譬如秦马和燕马,二者虽然都是马,但却截然不同。”
“太仆在九原军中选育过秦马,那么和马匹一样,两株各有所长的小麦若是杂交之后,也许就能产生继承二者优点的后代。”
蒙恬点点头,随即嘿嘿一笑说道:“陛下论及燕马,让臣想起了舍弟蒙毅……”
嗯,你老弟是个名家的杠精,我听说你小时候没少揍他……扶苏微笑摇头:“白马非马,虽是诡辩,但却有其独有的逻辑。”
蒙恬皱眉:“逻辑?”
扶苏回看他一眼,说道:“嗯,朕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具体的太仆回去后问蒙毅,或者读一读《墨辩》就知道了。”
见到蒙恬一头雾水的沉默不语,扶苏在心中长叹。
其实在历史上,逻辑这一块只有两个民族最为优秀,一个是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另一个是古印度的因明逻辑。
这一时期的中国除了名家那一群杠精之外,就只有墨家和道家浅显的涉及了一点。
后者虽有庄子辩鱼,但是没有刨根问底的习惯,只是庄子惠子各自表达观点就点到为止了。
毕竟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诸子百家的任何思维都是追求实用的。
你叨逼叨的再厉害,我沙包一样大的拳头你了解一下。
所以儒墨两家除了教授经义之外,都很注重个人技击的训练。
孔子: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公孙龙:白马非马……
孔子:上勾拳!
扶苏晃了晃脑袋,将浩克山东欢迎你这句词甩了出去。
他抬头看了看渐渐西斜的太阳,于是决定留宿上林苑。
至于晚饭,则正好用从夏陵县买到的海货和去年冬天做的腊肉、熏鸡一起,做一个简易版的一品锅。
只可惜现在还在孟春禁令中,要不然正巧可以在上林苑举行一次田猎,一则训练骑兵,二来可以弄点野鸡野猪獐子之类的,搞一搞篝火晚会!
…………
九江郡,寿县,双桥里。
这里和秦国其他乡野之间的里聚一样,高大的坊墙之内,是一间间按照爵位大小而建成的民居,因为里聚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小溪,于是就命名为了双桥里。
虽然双桥里只建成了不到二十年,但因为里民的贫穷,所以绝大多户的房屋都可以称之为危房。
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里聚里的宁静。
过了好一会,一个身穿短衫的青年打开房门,先是检查了一番门的受伤情况,然后怒视着来人:“干甚?”
“苟富贵,趁着刚下过雨,明天跟哥上山挖茶树吧!”来人笑嘻嘻的说道:“我家婆娘已经备好了咱俩吃两天的干粮!”
被称之为苟富贵的,自然是庸耕为生的陈胜。
陈胜挠了挠头说道:“咱俩想一块去了,我家婆娘也准备好了几天的干粮。”
来人抽了抽鼻子假装生气的说道:“好你个苟富贵,家里吃肉,居然不叫乃公!”
陈胜摇摇头说道:“你闻错了,味道是从旁边传出来的!看,就是刚搬过来的那一家,据说护主叫做吴广……”
ps:感谢‘吉吉国王’、‘转徒’、‘好好读书天天开心’的月票!(*^▽^*)
………………………………
第一百九十章 窃钩者诛(加更2/3)
诺水东岸,右大当户本部。
风雪稍歇,穿过云层,可以隐约的看见太阳的影子。
一名冻得受不了的牧奴从帐篷中走出,趁着下雪天大家都龟缩在帐篷中的时候,去自己的主人那里偷一点牛粪回来烧。
他裹紧了身上的羊皮袄,这是他的阿爸留给他唯一的一件遗物,虽然他穿在身上的时候快要垂到了脚面,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今年才十三的原因。
像是听到了什么,牧奴回头向自己的家人摆了摆手,示意她们赶紧回到帐篷离去。
在他看来,主人这里的牛粪堆积如山,他偷拿一点也绝对不会有人发现。
而且,如果没有这点牛粪烧来取暖,他们一家很可能就熬不过今天了!
于是他蹑手蹑脚的向主人家的帐篷走去,当他靠近粪堆的时候,胸腔中那颗急速跳动的心脏才稍微慢了下来。
“还好,下雪天主人家的狗都缩在帐篷内取暖,要不然……”
他有些庆幸的喘了口气,看了一眼向外散发着热气和煮肉香气的毡帐,然后轻手轻脚的取下了几块牛粪,仔细的放进怀中。
当牛粪入怀的一瞬,他的五官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这不仅仅的是牛粪已经被完全冻住,更要命的是身上的破皮袄绷紧之后,触碰到了背上的鞭伤。
“只拿三块……不,四块,这样刚好拿完这一层,不会被发现!”
他强忍着后背的疼痛,将四大块牛粪装在怀中,将衣领扎起,根本顾不得后背传来的刺骨的疼痛。
怀中的这些牛粪,是他们全家能不能活过今天的希望!
就在他蹑手蹑脚的准备开溜的时候,主人家的帐篷打开,一个身体宽度是他两倍大小的女人走了出来。
“糟糕!”他屏住呼吸,将身体缩在牛粪山后一动不动,以期望能够不被发现。
然而一条从屋内摇着尾巴窜出的黄色大狗打破了他的幻想。
汪!
大狗向他躲着的方向吠了一声。
紧接着,屋内窜出了好几条大狗,每一条都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
汪!汪!汪!
犬吠之声接连响起,牧奴在一瞬间就被狗群包围。
唯一庆幸的是狗儿们认得他,只是围着他吠叫,并没有扑上来对他发动攻击。
“谁!谁藏在那!”
主人手中握着短弓,弓弦上扣着一支骨制的箭矢,被打磨的很是锋利的箭头闪烁着几分金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