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看着眼前乌央乌央的宗室、公族们,觉得推行白鹿币的时候到了。
ps:这一段大傩可以参看一部老电视剧《汉武大帝》,大约是第一集。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扫六合曲
大傩祭礼过后,官员中不属于秦宗室、公族之人在喝了一碗腊八粥之后,就自行离去了。
至于剩下的上千人,则经过宫门卫士的检查之后,按照大小宗及食邑多寡的顺序进入蕲年宫正殿。
所谓秦宗室,指的是那一大票的嬴姓宗亲,其中以嬴为姓的,是扶苏的一群兄弟,也即是始皇帝的儿子。
他们这一代以公子XX或嬴XX相称,到了下一代,如果不能有封地的话,就只能以秦XX自称。
自始皇帝之后,真正的嬴姓,只有皇帝及其亲子。
至于其他的嬴姓宗亲中,有严氏,这是严君樗里疾的后人;
白氏,这是秦武公之子,公子白的后人,名将白起就是出自这一支;
梁氏,这是秦仲之子秦康的后人,秦仲战死后周天子封秦康为梁伯,其后人就以梁氏自称;
谷氏,这是秦非子的支系后裔;
缪氏,这是秦穆公庶子的后裔;
秦国以右为上,所以这些宗亲们坐在了扶苏的右手边,至于扶苏左侧坐着的,则是秦国公族,孟、西、白三族。
孟族的先祖是穆公时的名臣百里奚之子孟明视;
西、白二族的祖先分别是百里奚同时期的名臣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将曾一起进攻晋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成功雪耻。
虽然这三家公族的领头人在商君变法之后屡屡遭到打击,但对于他们中很多的底层之士来说,军功封爵正好让他们得以出人头地。
虽然这些年没有出过什么彪炳史册的名将,但秦军中有相当多的中下级军官却出自其中,可以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按照惯例,老公族每年需要向皇帝进献名马十匹,名犬十条,美女十名。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马和狗扶苏欣然笑纳了,至于老公族们进献的美女,他只是让赵姬和戚蕊儿去挑了几个善于纺织刺绣的,以及能歌善舞的,至于其他的花瓶……
扶苏考虑到宫中的花瓶已经够多了,于是准许她们自主嫁人。
俄顷,众人坐好,赐宴正式开始。
丝竹之声响起,一大群身穿六国甲士服装,手持戈矛盾牌的舞女们从门外涌了进来。
“陛下这是作甚?”
“男人甲胄居然穿在女子身上,真是世风日下啊!”
“在这间大殿上奏靡靡之音,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看着在丝竹之声中翩然起舞的女版甲士,一些上了岁数的宗亲公族纷纷摇头,小声议论。
扶苏隐约间听到了一些,心中想起那个著名的伶人,优旃。
他曾劝谏过始皇帝不宜扩大猎场造成国力损耗,
而在扶苏用舞女排练战阵之舞时,他也曾有过劝谏:
“陛下让舞女穿甲,习练阵战,颇有孙武之风!等到他日国有战事之时,正好让这些女子披坚执锐,上阵杀敌!”
扶苏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让那厮哪凉快哪待着。
他一个伶人,懂个屁的制服诱惑!
扶苏用筷子夹了一块剃掉骨头,炸的金黄酥脆的炸鸡放进口中。
嗯,不愧是纯天然的走地鸡,只用葱姜调味也能有如此滋味……扶苏闭上眼睛,心中略有些遗憾,只可惜等下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不然炸鸡配酒,岂不美哉!
就在宗亲公族们一边批判,一边又目不转睛的欣赏着舞蹈的时候,不知从哪传出了一声鼓声。
咚!
进而,十多面大大小小的鼓被依次敲响。
刹那间,从门外涌进上百名身穿秦国甲士服装的舞女,她们手中同样手持戈矛盾牌等武器。
与此同时,一群嗓音比较洪亮的伶人开始伴着鼓声,大声吟唱起来。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
伶人们唱诵的是诗经中的一首小雅,原意是描写灾异频现,上天谴告幽王自省,但后来演变为描写战国纷争,群雄兼并天下。
在鼓乐和诗词的附和之下,身穿各国服饰的舞女们开始捉对厮杀。
当然了,身穿秦人服饰的舞女自然是所向无敌。
很快,到了乐曲的末尾,场上站着的就只剩下了身穿黑甲的舞女。
就在此时,被‘杀死’的舞女换上了六国王侯的服装,匍匐着进入大殿。
乐曲声再次变化,编钟、琴、萧等乐器和鼓乐一起奏鸣。
这是扶苏改编自《秦王破阵乐》的《一扫六合曲》,具体的谱曲和编舞则是由戚蕊儿完成。
歌女们齐声颂唱扶苏从李白那剽窃来的一首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至于后面那几句或讽刺始皇帝骄奢淫逸,寻求长生不老的诗句,自然被扶苏省略了。
春秋笔法,懂?
一时之间,满座的宗亲公族们到处是击著而歌,一些参加过秦并六国战争的更是潸然泪下。
慢慢的,一曲终了。
当鼓乐之声停止的时候,不知是谁带了个头,大家又开始唱起了秦风·无衣。
只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和台下热泪盈眶的宗亲公族们不同,扶苏只是觉得炸鸡凉了就不好吃了……
闹腾了好一会之后,赐宴结束,所有人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扶苏考虑到这种宴会上是不可能吃饱的,于是在他们每个人离开的时候,都给他们打包了一份炸鸡,让他们带回去慢慢享用。
于是, 蕲年宫外爆发出了长久的欢呼声。
炸鸡这种东西虽然早已风靡咸阳,但对于很多居住在乡下的土老财们,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稀罕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离开了蕲年宫。
还有近百个宗亲公族们代表跟随在扶苏身后,向偏殿走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饿狼之见肉!
ps:感谢‘难过!’、‘纪献涛’、‘秦赢风云’的月票!Thanks?(?ω?)?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糖文化
偏殿中,数十只巨大的蜡烛照的房间内亮如白昼。
正对着殿门口的地方,数十块帛布拼成一张硕大的舆图。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上面画的正是秦国淮河以南的几个郡县。
在偏殿正中的一张案几上,摆放着一摞摞的,好像是砖头一样的东西。
‘砖头’用厚厚的竹纸包裹,上面赫然用小篆写着两个大字,黑糖!
里面装的,自然是从南海郡运回的红糖。
至于为什么叫黑糖?
蒙恬也问过同样的问题,扶苏笑而不语,蒙毅为他解答道,秦国尚黑,故命名为黑糖。
所以当进入偏殿的宗室公族们看清楚案几上摆放的是什么之后,他们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
这主要是扶苏低估了这一时期的物资匮乏程度,他以为黑糖每斤四五千钱已经顶天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入冬之后,从咸阳流出的红糖在雍地已经炒到了万钱!
也就是说,偏殿案几上摆放的一百块一斤装的黑糖,价值在一百万钱以上!
折合粮价,约等于两万石粟米!
按照秦军士卒每人每月两石的粮食消耗量,这一点点黑糖,可以供一万人吃一个月!
扶苏在听到陈平的汇报之后,只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于是,在今天召开的第二轮融资回忆上,扶苏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尔等都知道这为何物了吧?”扶苏明知故问道。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虽然没有吃过红糖,但听一些吃过的土豪描述过,此乃四帝中的神农氏赐予陛下的神物。
故此需要先以日书卜卦,然后沐浴更衣,吃的时候更是需要心无杂念。
以日出之时的山泉水化开,然后混合津液一点点咽下。
而后就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小腹直冲天灵盖,
此时闭上眼睛,可以看到传说中西王母所在的瑶池……
嗯,糖文化,你看不到就说明你心不诚!
扶苏见到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于是就懒得废话了,他直接说道:
“朕继位之初,派遣子婴携百万钱,在南海郡开辟种植园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朕猜想,尔等最在意的,应该还是种植园的收益问题……”
“朕一直强调,专业的事情就让专业的人来干,子婴,你来给他们好好说说!”
子婴从人群中走出,先是向扶苏拱手一礼,然后转身说道:
“据我在南海郡的调查,甘蔗可是一个高产的植物,若是打理的好了,每亩地至少可以产一千斤以上!”
嘶!
公卿宗室们齐齐惊呼出声,如此价比金玉的东西,亩产居然堪比杂草!
扶苏则笑而不语,后世里甘蔗的亩产随随便便就能达到两吨以上,折合秦斤,至少在八千斤以上!
当然了,这时候的秦亩比后世的市亩小,而且也没有化肥农药育种技术,但土壤要比后世耕种了上千年的肥沃一点。
所以子婴所说大约没错。
“按照陛下所说,再加上此次实际榨糖,大约每十五斤甘蔗可以榨取一斤黑糖。”
宗室们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据说子婴从南海郡返回之时,那里的甘蔗种植面积已经有了一万多亩!
亩产千斤,意味着可以收获甘蔗一千万斤!
可以榨得黑糖近七十万斤!
每斤万钱,可得钱七十亿!
若是留种,然后扩大种植园的面积……
刹那间,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呆呆地看着案几上黑糖。
扶苏看着他们低头算计的样子,再一次觉得在秦国开展扫盲运动的难度不高,这帮肥羊们单以数学造诣来看,应该不亚于后世的初中生。
只是……
扶苏觉得需要打掉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既明年黑糖的价格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的疯狂。
价格应该会回落到他最初的设想,每斤两千钱。
但是,和冬季里粮价上涨后,一石粟米五十钱来比,黑糖无疑是奢侈品!
毕竟无论是现在的秦国,还是这颗星球上其他的地方,人类能够获取糖分的手段都很是单一。
人们想要吃甜食,主要靠蜂蜜,但蜂蜜的产量非常有限,根本就满不足了大家的需求。
而从麦芽中提取出的饴糖,在大多数的时候,是用来祭祀和国宴所用。
白糖,哪怕在后世物资丰沛的年代里,也一直都是国家管控的一种商品!
也因此扶苏觉得,甘蔗的种植可以让民众来完成,但后续的加工和销售,需要由政府来管控。
一方面是为了抑制豪强,另一方面则是将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
比如将现在的夯土驰道用水泥铺一遍,并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
毕竟现在距离汉武时期的大降温,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
尽管宗室公族们被骤降的糖价刺激,以至于沉默了十几秒。
但很快,他们又算了一遍,发现这依然是一笔可以传之子孙万世的天文数字!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秦国可以存续到那时候。
不过他们旋即想到白天看到的阅兵,数万人行进演武之间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而且据小道消息,军中还有一些秘密打造出的重型铁甲,以及新型马具没有演示。
于是,他们心中同时想到了一个词,万世无虞!
唯一让他们有些不明白的,就是扶苏摆在地下的舆图中,似乎少了南海三郡……
少府公子衍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于是主动向扶苏问道:“不知陛下叫吾等夤夜而来,究竟所谓何事?”
扶苏笑着说道:“自然是商讨如何利国利民之事!”
“朕欲效法南海郡之事,在巴郡、蜀郡、黔中郡、长沙郡同时开启种植园计划,朕命将作少府派员参与,尔等出一亿钱,用于购买奴工等费用。”
“至于分成嘛……朕和尔等五五分!”
五五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