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鼓乐激荡,秦风高亢,俄而军中鼙鼓巨响,无数双眼睛直视着手持湛卢,策马缓行的扶苏。

    自秦国一统,天下归一,这是第一次如此规模的阅兵。

    尽管很多参阅的胡人骑兵和越人勇壮听不懂身边的秦军在唱什么,但歌声中所传达的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之意,还是深深的震撼到了他们。

    这一刻,他们为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而感到骄傲,为能够列阵在这里,让身穿金甲的皇帝检阅自己而感到荣幸!

    这一刻,他们不由自主的挺直腰杆,抬起胸膛。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是为了利益而为秦卖命。

    这一刻,他们已截然不同,他们在心中起誓:

    此生将为守护这种荣誉而战!

    为守卫赐予他们这种荣誉的皇帝而战!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策马缓行中的扶苏,耳边充斥着震耳欲聋的‘秦风·无衣’,心中感动莫名。

    这一万两千名参加受阅的良家子中,无不是所谓的‘老秦人’。

    自商鞅变法后,他们已经经过六七代人的军爵传承,其中最低的也是上造!

    其中军吏全部参加过灭六国的战争,士兵中也不乏有追随过蒙恬北击匈奴的锐士。

    尤其是当扶苏开始阅军之后,列阵在队伍最前端的一大群骑卒,他们在当年对匈奴作战中,曾创下过以七百人之力,击溃匈奴近万骑兵的辉煌战果!

    扶苏策马经过他们的时候,湛卢高举,用剑身撞击着他们手中的长戟,发出一连串的金铁交鸣之声。

    “万胜!”

    “万胜!”

    远处看台之上的宗室大臣们高举双手,发出了欢呼,一时间竟隐约盖住了激昂的鼓乐之声。

    俄顷,阅军完毕,扶苏在蒙恬和数十名军将的簇拥下,策马返回点将台。

    当扶苏重新登上点将台之后,蒙恬单膝下跪大声喊道:“禀陛下,阅军已毕,请还!”

    扶苏再次微微颔首,礼官拉长声音喊道:“陛下曰,可!”

    于是,军中升起偃旗,步兵单膝跪,骑兵下马。

    郎中令蒙毅亲率数百名郎骑和一千两百名宫门禁卫列阵在点将台之下,车府令杨喜将金根车停在点将台前,等扶苏上车后,车队起驾离开阅兵区。

    至此,腊祭阅兵正式结束。

    扶苏坐在马车上向外望去,突然觉得此时的欢呼声,似乎比他刚刚阅兵时的更加高亢,旋即哑然而笑。

    按照秦律,阅兵结束之后,士卒可以后得酒一升,肉二斤,赏百钱。

    如果换做是自己的话,应该也会很高兴的吧。

    毕竟这时候的酒可是奢侈品,除了民间自己偷着酿一点用于祭祀之外,私自酿酒贩酒可是重罪。

    不过扶苏的眼睛,逐渐被一群牵着黑色战马的骑兵所吸引了。

    准确的说,是被他们身边的战马吸引了。

    刚才阅兵的时候,既要控制住身下的乌骓马,让它不要被激荡的鼓乐声和欢呼声惊到,而且还要检阅军队,以至于扶苏根本没有看清骑兵们骑的都是什么马。

    现在仔细来看,那些黑马大约只比乌骓低半尺,耳根粗大,颈长且充满肌肉感,更重要的是,它们四蹄粗壮,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长毛。

    这就和扶苏印象中的很多种重型挽马有些类似了!

    嗯,看他们的打扮,好像是驻守在云中郡的骑兵……扶苏敲敲车窗,对马车外的李承交代,等下各军带回之后,牵两匹黑马到蕲年宫。

    ……

    看台上,张良看着远处有条不紊离开的军队,久久不语。

    在他看来,秦帝国虽然庞大,但却已经如风中朽木,一推就倒。

    昔日他在博浪沙的惊天一击,就是看准了这一点,秦国的强盛,全系于始皇帝一人之身!

    至于彼时的秦皇公子们,土鸡瓦狗耳!

    所以即便是后来扶苏继位,和他在沙丘宫看到的一幕并不相符,但他也毫不在意。

    天下苦秦久矣,换谁来都一样!

    秦,二世必亡!

    张良自临淄一路而来,所见景象,皆如他预料的一样。

    六国故地的平静之中,蕴藏着惊涛骇浪般的怒啸。

    反秦之士所积聚的力量,已如一颗被放在山巅之上的千斤巨石,只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就会滚滚落下,将暴秦砸的粉身碎骨!

    然而这一切,直到他看到变了一个模样的函谷关后,秦国必灭的信念开始动摇。

    秦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八百里秦川沃土,更有巴蜀膏腴之地。

    若是不能打破函谷,扣关直入,斩秦皇于咸阳,则要想复六国社稷,无疑是镜中观花,水中捞月!

    不过在他和楚国大将项燕之子、以及一个极为神秘的黑衣人彻夜而谈之后,动摇的信念变得重新坚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然而……

    张良从项梁煞白的脸上可以看出,经过此次阅兵之后,项梁的信念也已经动摇了。

    项梁蹒跚着向观礼台下走去,呢喃的说道:“子房,你说吾等今日来此,是不是个错误……”

    “当然错了!把手伸出来!”

    蕲年宫中,扶苏手持戒尺,面前站着的是假装哭泣的嬴阴嫚。

    一共四句大雅,背错了三句,始皇帝若是泉下有知, 只怕会立刻拉着扶苏的母亲去做亲子鉴定!

    扶苏抓住一只软绵绵,胖乎乎的小手,戒尺高高抬起,轻轻落下,压弯了自家妹妹手背上的几根汗毛之后,惩罚结束。

    嬴阴嫚哭哭啼啼的蹦蹦跳跳走了,扶苏无奈摇头,将戒尺丢给一旁见怪不怪的韩让,转身向殿外走去。

    距离晚上的夜宴大约还有两个时辰,所以扶苏想要借着这个空档,去看看送到蕲年宫的黑马。

    现在的东亚和后世的美洲一样,有着大片没有开发的沃土平原。

    也因此,马耕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尽管饲养马匹的费用会比耕牛要高,但耕作的速度却是耕牛的好几倍!

    特别适合推广到湟中、河套、以及辽东等地广人稀的地方。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者的游戏

    蕲年宫,几名甲士牵着数匹身材高大的战马站在花园广场上。

    在他们的身前,是扶苏、羌瘣、李信,以及蒙氏兄弟。

    “此马是从何而来?”扶苏指着一匹黑色的战马向蒙恬询问。

    不比不知道,黑马和乌骓站在一起之后,除了肩高略逊一筹之外,二者的对比就像是举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一样。

    蒙恬正要说话,羌瘣却说道:“臣知此马来历,此马乃臣和已故通武侯伐燕时,从燕人手中大量缴获,后来攻伐代国之后,因燕马比秦马耐寒,故将缴获的燕马留在了云中郡。”

    “哦?还有这种来历吗?”扶苏看着黑马蹄子上的长毛,心说如果这是燕国培育的马匹,就说得通了。

    毕竟欧洲那边的挽马,比如阿尔登马、夏尔马也多是高纬度地区培育出来的。

    蒙毅等到羌瘣缅怀完和王贲一起出征的峥嵘岁月之后,笑着对扶苏说道:“陛下可知千金市马骨这一典故?”

    扶苏点点头,表示知道。

    虽然这时候《战国策》这本书还没有编纂出来,但其中的典故大多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年燕王以千斤易马骨之后,东胡王听闻此事,于是将自己境内的好马搜集了一批,前往燕国,欲赚取大利!”

    蒙毅脸上带着几分讥笑接着说道:“东胡,化外之蛮也,他哪里晓得燕王深意?”

    “当东胡马入燕境之后,东胡使者就向燕王索取卖马之资,燕王大怒,斩东胡使者于宫门之外,反手将那一批东胡马扣了下来。”

    “之后数十年的繁育,于是就有了陛下看到的这一批燕马。”

    扶苏微笑颔首,他没有想到简简单单的一个千金市马骨,居然还有这么一段插曲。

    好嘛,燕王收拢了人心,燕国得到了优良的马种,只有东胡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不过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用来凑数的,但战斗力还是足够吊打北边的东胡,东边的箕子朝鲜。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华夏文明施加最大压力的,是来自西北方的游牧民族。

    也因此,扶苏一直想要尽快从西域弄到更加优良的马种,尤其是波斯人手中的阿拉伯马。

    比如后世里英国人搞出的纯血马,它们就是引进阿拉伯马繁育而成的。

    纯血马的平均肩高在165厘米,相比于现在秦马平均肩高不到140厘米,高了不止一星半点!

    在机枪没有普及的年代,骑兵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哪怕到了后期的拿破仑战争时期,炮兵轰、骑兵冲,依然是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战术。

    至于传说中的西班牙大方阵?

    扶苏在看了一部名为《佣兵传奇》的电影之后,曾经去深入的了解了一下,发现故事的原型来自于1643年的罗克鲁瓦战役。

    那一仗,有骑兵优势的法军骑士老爷们难得没有上头,以2。3万人,12门炮的兵力,对阵西班牙军2。8万人,30门炮,打出了几乎全歼敌军的大捷!

    这一套骑兵纵横无敌的战术,直到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才被装备了火帽、线膛枪、米尼弹的英军终结。

    在后世,某开局一个碗的皇帝这样说: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富者,必数马以对。

    而在现在,要想让长城北方的匈奴人乖乖成为大秦的羊毛供应商,就只能大力发展骑兵,以骑兵对骑兵!

    而要发展骑兵,必先有好马,而想要好马,就需要举国之力了!

    秦人养马出身,并不缺少善于喂养马匹的人才。

    扶苏的优势,在于他略微懂得一些后世里相比较现在,更加科学一点的繁育知识,可以让秦人少走弯路。

    在扶苏上下打量着黑马的时候,蒙恬开口问道:“陛下莫不是想要用燕马来组建重骑兵?”

    嗯?也不是不可以哦!只是看蒙恬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对,我要谨慎一些……扶苏装作略微沉思的样子,没有急于表态。

    蒙恬于是接着说道:“燕马虽然体型高大,四肢粗壮,耐粗饲苦役,但反应迟钝,且怯懦,其马就如燕人一般,不堪大用!如果不是用于阅兵,燕马通常都是作为驽马拉车之用!”

    说马就说马,地域黑做什么……扶苏斜撇他一眼,没有说话,只是在心中回想起后世里有关马匹种类的划分。

    体型高大、四肢粗壮、反应迟钝,集合了上述几点的燕马极有可能是一种冷血马,这种马性格相对温顺,正好用来当做挽马,拉车或拉犁。

    扶苏看了一眼在原地站了一会,就显得不耐烦的乌骓,这是从大宛国送来的汗血马,只可惜是一匹阉马。

    汗血马和阿拉伯马同属于热血马,奔跑速度快,容易亢奋冲动,是很好的骑乘马和战马。

    但经过他这些天的骑乘经验,汗血马真的是除了个头高大,毛色有金属光泽之外,却并不比秦马好到哪里去。

    这也难怪后世里无论是马术表演,还是奥运上的马术比赛,都看不到汗血马的踪迹。

    嗯,我有一匹热血马,我有一匹冷血马……扶苏看了看站在一起的黑马和乌骓,于是决定把它们参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呸,是温血马!

    温血马,顾名思义就是介乎热血马和冷血马之间的马种。

    事实上,它也确实是这两种马杂交之后的产物。

    温血马既有相对强健的体魄,也有灵活优雅的身躯;既可以承担一些较轻的农耕工作,也可以作为十分驯良的骑乘用马。

    后世马术比赛中,很多骑手所骑乘的就是温血马。

    而现在的秦马,源自于河曲地区,类似于热血马。

    所以扶苏的计划就是,从云中郡的官马场中,挑选肩高在六尺以上的燕马,送到上林苑中用于繁育体型更加高大的挽马。

    另外再拿出一部分母马,和相对高大的秦马交配,创造出具有双方优点的温血马。

    不能只是官方重视,也要调动起民间养马的热情。

    比如那些现在已经等候在宫门之外的嬴姓宗室、秦国公族。

    这些可都是有钱又有闲的主。

    扶苏想起了一项被后世里被称为‘王者游戏’的一种运动,马球!

    嗯,等到春天的时候,在上林苑召开一场马球大赛!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