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又因为假币的事情和蒙毅舌战一番……

    纯粹是累的!

    造孽啊!

    扶苏微微摇头,将自己内心尊老的想法驱散,指着托盘上的钱币说道:“这就是朕准备用于取代半两钱之物,每钱重五铢,所以朕命名为五铢钱。”

    对不住了刘小猪,朕会对你有所补偿的!

    扶苏所说的补偿,就是有机会了派人去将他曾祖母魏媪之女薄姬请到宫中享福。

    据说疑似为野生穿越者的许负曾预言薄姬为天子之母,唯一不妙的,也许就是这时候她已经做了魏豹的侧室……

    嗯,这其实是优点!

    新妇,既保持了少女的清纯,又增添了少妇的妩媚!

    天不生曹公,万古如长夜啊!

    郑国闻言,拿起一枚五铢钱仔细打量起来。

    和上面印着半两二字的秦半两一样,五铢钱正面也印了五铢二字。

    扶苏在制作钱范的时候,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抄袭了五铢钱的设计原理。

    在外观上使用了外廓和内廓的双重设计。

    其中外廓技术,是在钱币边缘凸起小小的一道边,这样就能在流通中保护钱文,使文字不易磨损。

    不过在扶苏看来,这样的一道凸起可以有效避免奸诈之人偷偷磨损一部分钱币,将磨下来的碎屑收集起来,重新铸造牟利。

    后世里硬币边缘的凸起和花纹,大多就是用来防止这个的。

    蒙毅拿起一枚金灿灿的五铢钱,上下看了一番,故意对扶苏说道:“陛下,新钱是不是太小了些?”

    扶苏笑着说道:“经过朕的反复试验,这样重量的钱币,可以在根源上杜绝假币的流通。”

    “因为在此规格之上,如果再小一些的话,就会显得特别明显,而如果大一些,则私铸钱币者就会无利可图!”

    扶苏所说的反复试验,其实是历史的选择。

    古希腊货币德拉克马和古罗马货币德纳留斯,其重量也是4克左右,和五铢钱的重量几乎相等。

    而汉朝的五铢钱,一直用到唐高祖年间,属于是国家没了,但钱还一直流传。

    更加传奇的是,之后各朝代虽然也铸造本朝货币,但形制和五铢钱几乎一样,这种规制延续使用到清朝末年才结束。

    受华夏影响,亚洲周边国家的基础货币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铸造的,比如隔壁的宽永通宝。

    可以说五铢钱的出现奠定了整个东方基础货币的重量标准。

    而圆形方孔钱退出历史舞台,和外来侵略没多少关系,主要是因为已经有了工业化的产物,铸币机。

    冯去疾拈着一枚五铢钱,沉默不语,内心充满了恐惧。

    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些钱是从何而来!

    作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右丞相,国家要发行新钱币之事,居然直到现在他才知道!

    冯去疾深呼吸一口,转而看向坐在帝座之上的扶苏,他的语气一如往常:“不知陛下一共铸造了多少五铢钱?”

    “嗯……”扶苏略一沉吟,说道:“传水衡都尉田巍。”

    “水衡都尉?田巍?”

    冯去疾微微皱眉,田巍是扶苏最近极为宠幸的一个田姓宫妃的胞弟,据他所知,此人为田齐王族之后,新近在上林苑为皇帝养狗,水衡都尉是个什么官,听起来不像是养狗的啊!

    少府公子衍解释道:“这是陛下新设的一个官署,归属于少府,但却直接听命于陛下。”

    “水衡都尉秩比八百石,下辖三令,主管铸造新钱的名为钟官令;主管制作钱范的名为技巧令,主管铜、碳等铸钱原料的名为辨铜令,此三令均秩比六百石。”

    冯劫大声说道:“朝廷新设官署,为何不上报至丞相府!”

    公子衍则嗤笑一声说道:“秦律,八百石一下官员任免,皆由陛下自决,勿需与大臣商议!”

    “况且少府的官职,外臣本就不应该干涉,少府之下新设官署,何须丞相府批准?”

    “御史大夫此言未免有些不当吧!”

    冯劫正要反驳,却被冯去疾呵止了。

    在冯去疾心中,这又是一场扶苏早就蓄谋已久的廷议。

    现在看来,假钱的由来都很是存疑!

    蒙毅主动跳出来和姚贾的辩论,无非就是故意为引出新钱做铺垫罢了!

    自从扶苏搞出了内廷制度之后,自己这个丞相越发处于边缘地带了!

    冯去疾看了看老神在在,始终一言不发的尉缭,心中更是懊悔将这个老狐狸推荐为左丞相!

    正当冯去疾想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股刺骨的凉意席卷而来,让在场的所有人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

    门外,身穿黑色锦袍,鼻头冻得通红的田巍脱下鞋子,昂首而入。

    因为没有爵位,田巍本应以黑布包头,然后用簪子扎起,但他姐姐是扶苏的宠姬,因而头上特许带着只有皇帝近臣才可以戴的高山冠。

    这是秦灭六国之前齐王所戴的王冠,齐灭之后,高山冠就成了皇帝近臣专属。

    田巍走到殿中,团团而拜:“臣,水衡都尉田巍拜见陛下,见过左右丞相及诸大臣!”

    扶苏对自己小舅子摆摆手,示意让他站直了回话。

    冯去疾问道:“不知水衡都尉共铸多少五铢钱?”

    田巍拱手说道:“回右丞相,至今为止,共铸钱五千四百二十九万。”

    嘶!

    在场众人,除了早就知道内情的蒙毅和公子衍外,无不惊叹出声。

    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只有六十四亿钱,而现在扶苏所铸的新钱,已经有近百分之一了!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货币宽松政策

    听到田巍所说的具体数字,冯去疾等人沉默良久。

    他们知道,朝廷一直在用锻打的铁质环首刀和长枪,逐步取代咸阳武库中的青铜剑和戈矛,甚至于扶苏将兰池上的鲸鱼熔了,他们也只是嘲笑扶苏穷疯了,丝毫不顾及皇家体面。

    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扶苏回炉了青铜器之后,得到的并不是半两钱,而是铸造了一批重量小,但制作精良的五铢钱!

    不过他们对于五铢钱的数量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兰池上那条鲸鱼的体型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

    让冯去疾等人感到吃惊的是,熔铸新钱的地方在哪?

    冯去疾突然想到,不久前扶苏以操演阅兵为由,征发了关中各郡的良家子,屯驻在上林苑外围外演练军阵。

    而上林苑内部,则用郎中令下辖的诸宫门卫士保守,免得良家子侵占内部的皇家园囿。

    他微微颔首,青铜鲸鱼拆分,送入蓝田工业区熔为铜锭,之后肯定被秘密送到了上林苑进行铸造新钱!

    二者本就近在咫尺,物料转运也不会引人瞩目,再加上大军操练,内部信息也传不出来!

    冯去疾暗自叹气,先皇帝在时虽然王绾、李斯先后执掌大权,但他这个右丞相还是能够参与国事的,要不然……

    可现在扶苏搞了个内廷,参与国事制定的就只有他和内廷的一群人。

    想到这里,他斜瞥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尉缭,以及假装很是震惊的蒙毅,和面无表情的公子衍等,知道参知政事的必然还有他们。

    自己这个理论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右丞相,除了先皇帝离世之后的那几个月,短暂的掌握了朝政之外,已经完全沦为了国政的执行者!

    冯去疾攥着一枚五铢钱,指节微微有些发白,看来姚贾和自己儿子走的那一步闲棋,如今要到了派上用场的地步了!

    郑国注视了一眼面沉如水的冯去疾,转过身向扶苏问道:“不知陛下准备如何推广新钱?”

    扶苏想了想,按照早就商议好的规矩向郑国转述:

    “先以咸阳诸县为试点,封存府库半两钱,熔为铜料送到上林苑。然后在县衙门前设一兑换点,不分良莠,每一枚半两钱,可兑换三枚五铢钱。”

    “由各里典(避始皇帝讳,里正改为里典)组织里聚之人统一前往,县府组织文无害(文吏)进行登记。”

    “并且在兑换之时,需要廷尉府和御史大夫派员监督,将每日记录抄送宫中审阅。”

    “为推广新钱,凡是开放新钱兑换点的地方,食盐售卖之时,一律使用新钱,并晓谕众人,兑换期结束之后,无论新钱旧钱,全部按一钱计价!”

    扶苏边说,边观察着下方众人的脸色。

    熟知内情的蒙毅、公子衍、尉缭等人脸色不变,甚至有些暗喜,而冯劫、姚贾等人则隐约透露出如丧考妣的神情。

    很明显,这一次他们又要做工具人了……

    在扶苏眼中,下面的三公九卿中,除了不在场的太仆蒙恬之外,剩下的十二人中,可以大致分为三派。

    一派自然是和扶苏关系较近的郎中令蒙毅,和利益相连的少府公子衍、宗正公子衮,以及只想退休养老,但为了家中子嗣,不得不上了扶苏战车的左丞相尉缭。

    第二派则是以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为首,廷尉姚贾、治粟内史郑国组成的胸有二心党。

    这是扶苏重点打击的对象,这段时间出台的很多政策,就是要将他们手中的权力夺走。

    第三派则是以太尉羌瘣为首,奉常胡毋敬、卫尉杨端和、典客顿弱组成的骑墙派,这些人名义上已经倒向了扶苏,但内心深处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本人知道了。

    在扶苏的计划中,等到处理了冯去疾等人之后,下一步就拿他们开刀!

    郑国想了想,微微摇头说道:“老臣认为陛下此举不妥,半两钱重十二铢,五铢钱三换其一,恐有虚耗国力之嫌……”

    扶苏举起手,制止了郑国的长篇大论:“治粟内史多虑了,此事朕已经考虑多时,卿等照办就是!”

    虽说五铢钱换半两钱,每换一枚朝廷要亏三铢,但……

    老秦人实在,虽然强行推广半两钱,是为了搜刮民脂民膏,但在半两钱的用料上,却一点折扣也不打,并没有像后世那样往里面参杂其他成分,降低贵金属的含量。

    而扶苏新铸的五铢钱就不同了,他吸收了后世的优良传统,将五铢钱的铜含量定为七到八成,剩余的则用铅铁补足。

    这样三比一兑换比例,朝廷并不会吃亏。

    当然了,这是理论上的数值。

    新旧钱兑换之后,肯定会有大量劣钱流入府库,这就是扶苏让廷尉府和御史大夫府介入的原因。

    实名兑换下,黔首们手中的几百几千钱即便是有劣钱,扶苏也不会跟他们计较,但那些家里建了钱窖的大户,以及偷偷铸造的假钱的不法分子……

    呵呵!

    虽然扶苏是个半瓶水的工科男,后世里也是个炒股炒成股东的韭菜,但在这个时代,他掌握的金融知识,对土著是呈碾压之势的。

    此时的秦国与周边国家,与其说是粮本位,不如说是盐本位。

    谁掌握了食盐,谁就掌握了一切!

    新旧币兑换之后,扶苏只需要调整食盐的售价,就可以稳定住市场上其他商品的售价,进而保持住秦国脆弱的私营工商业。

    一比三的兑换比例,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魔改版的货币宽松政策。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多了,民间交易就可以不用以物易物了,这有利于扶苏在西域国家推行秦半两体系!

    其实在扶苏看来,将铜料铸成铜钱简直浪费。

    与其让人们拿着当钱用,不如留着用来制作电线,或是铜炮!

    他心目中的理想货币,其实是白银。

    只可惜中国是个贫银国,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扶苏在穿越之前曾听说,隔壁某岛国的石见银山,储量丰富且埋藏的很浅!

    他决定在国家稳定了之后,在辽东造船,组建舰队出海,把徐福抓回来问罪!

    顺便组织当地人挖点矿……

    至于自家的矿山嘛?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了解一下!


………………………………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当人子!

    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

    昨夜铺满咸阳城的降雪在阳光下已经化了大半,此时虽已接近正午,但空气却既冷又湿,一阵凉风吹过,让搀扶着离开勤政殿的冯氏父子的背影,看起来越发萧瑟。

    在他们身旁,是大袖飘飘,走路带风的蒙毅和公子衮等人。

    从中捞了一笔的公子衮等人自不必说,蒙毅的喜悦在于蒙家多年来对扶苏的投资,终于见到了回报。

    虽然蒙恬至今无缘相位,但爵封关内侯,开府建牙已经和丞相无异。

    至于他本人,则以郎中令的身份,得以越过左右丞相而参知政事,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