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国并不缺少高大的种马,为了避免低矮的草原马混淆了秦马的血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它们杀了吃肉。

    至于马肉不好吃的问题,呵呵,这里是公元前210年,大多数人连温饱都做不到,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分分钟抢购一空!

    嗯,熏马肉马肠好吃!朕饿了……扶苏看着远去传诏的陈平,决定过几天杀马的时候,派人弄点马肉回来制作香肠。

    演武场上的手持木棍捉对厮杀的郎骑们,浑然不觉扶苏早已魂游天外,依然在奋勇的表现着自己的骑战之术。

    至于王元,则怀抱战弓,排队等候着展示射术。

    公子衮等到陈平离开,从怀中摸出一卷帛书递到扶苏手中,神秘兮兮的说道:“臣有一法献与陛下,据说此乃当年广成子授予黄帝之术……”

    广成子?黄帝?朕看你这样子,倒像是个卖毛片的小贩……扶苏接过,打开一眼。

    嚯!

    好大的胆子!此等糟粕你也敢献给朕……扶苏将帛书小心收入袖中,准备拿回去好好批判一番。

    虽然这些和他后世在聊天群里传的涩图不可同日而语,但……文物,文物!

    “相传黄帝御女三千白日飞升,先皇帝若是早听臣言,修黄老而远方士,只怕也不会那么早就……”公子衮边说边摇头叹息。

    他要听你的,死的更早……扶苏在心中吐槽一声,随即说道:“朕听闻,古之贤臣都是劝谏君主不要沉湎女色,多将时间用在朝政之上,公叔为何反其道而行……”

    公子衮笑着摇头说道:“陛下不解其道,是臣之错。臣所献之法,乃方技家不传之秘,并非只是单纯的男女之欲……”

    扶苏点点头,觉得这也许类似于阿三那边流传的瑜伽亦或是某密宗教派……

    毕竟在这个年代,天人感应、怪力乱神是很正常的。

    公子衮接着说道:“臣乃宗室,和外臣不同。在臣看来,对于陛下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繁衍子嗣,使国家宗庙社稷有人继承。”

    “臣再倚老卖老的说一句,相比于先皇帝那样的宠信方士,大修宫殿,君王沉湎女色是对国家有利无害之事!”

    “所以臣始终觉得,陛下设立内廷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了贤才的帮助,陛下就可以将处理政务的时间,用于后宫……”

    懂了,这就跟不怕富二代吃喝嫖赌抽,就怕他瞎创业是一个道理……扶苏拈着胡须微笑,lsp原来是一种美德!

    “譬如蕊儿,臀圆且挺,这就是个标准的能生儿子的体格!”公子衮在最后还是把话题饶了回来。

    臀圆且挺和生儿子有什么直接联系吗?不过戚姬在历史上确实生了个儿子,虽然最后母子都死了……扶苏沉默不语,脑中突然浮想起田姬隐匿在裙摆之下的圆润丰挺,不论手感,单以面积和视觉冲击而论,那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是拍马也赶不上如成熟的水蜜桃般的田姬。

    他晃了晃脑袋,将自天外向他靠近的神兽逼退,转而看向公子衮:“朕若真是沉湎后宫,恐怕朝臣会将商之纣王,周之幽王来和朕并列!”

    公子衮两条粗壮的眉毛纠缠在一起,有些疑惑地说道:“陛下怎么会做此联想?”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联姻

    “商纣专宠妲己,而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击鼓戏诸侯致使镐京被犬戎攻破……”

    扶苏回想起他在《吕氏春秋》上看到的,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上还是击鼓戏诸侯,只有到了西汉之后,才改成了烽火戏诸侯。

    毕竟烽火传讯这一套通讯系统,是修建了长城之后的产物。

    公子衮抚须说道:“臣对纣王之事知之甚少,就不妄图以臣之昏昏,使陛下昭昭了。”

    “臣单为陛下解说幽王褒姒,不知陛下可愿听否?”

    好呀,我最喜欢听人讲故事了……扶苏不动声色的示意公子衮继续。

    “周王室的规矩,王之诸子以‘孟仲叔季’排位,但没多久之后,王之诸子以‘伯仲叔季’排位,其主要原因,就是庶长子频繁出现,于是将‘伯’定为嫡长子。”

    扶苏微微点头,回想起看到的有关周室的资料。

    周天子后宫规模庞大,按照礼制,共有除王后外,还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然而实际操作中后宫规模远超这个数,要不然西迁后周王室能穷成那样?

    所以庶长子的出现是很正常的。

    公子衮问道:“陛下可曾记得襄公?”

    扶苏再次点头,正色说道:“当然记得,那是我秦之先祖,护佑平王东迁,因功封伯,此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秦国!”

    公子衮眼中满是赞许之意,虽说秦襄公是秦人开国之君,但毕竟距今好几百年了,宗庙祭祀也多从非子开始算起,所以即便是在宗室中,秦襄公也知之者甚少。

    他接着说道:“襄公有一妹妹,名为缪(miào)嬴,嫁与丰王。其封地就在今咸阳附近,《秦记》中所写,丰王乃戎人君主,但据臣考究,丰镐之间乃宗周重地,怎么可能会容忍戎人称王?”

    “所以臣认为,丰王就是伯服!”

    “伯服?”扶苏略一迟疑,随即问道:“可是褒姒所生之子?”

    “然也!”公子衮点头说道:“据臣推断,褒姒乃周幽王正妻,先于申后嫁与幽王,伯服也早于平王出生,且被立为丰王,即是储君。”

    “公叔莫不是搞错了?”扶苏摇摇头说道:

    “褒姒者,姒姓,禹王之后。然是褒国姒姓公主,但当时的褒国国君不过是一个大夫,他的女儿怎么能成为幽王的正妻?况且在周幽之前,并无王立二王之先例,朕猜想丰王也许是戎人之君占据丰镐之后自封为王的吧!”

    “非也非也……”公子衮接连摆手说道:“秦人与戎人有血海深仇,断然不会与之和亲。”

    “缪嬴所嫁丰王,正是伯服,唯有如此荣耀,方可解释秦之先君在鼓文上所刻下的记录。”

    不和亲吗?这倒让我想起了后世里的某个王朝……扶苏点点头,毕竟现在老秦人所在的地盘,是几百年的时间一点点从戎人手中夺取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秦人的鲜血!

    当然,更多的是戎人的鲜血和尸骸……

    所以他更倾向于公子衮所说,缪嬴为伯服之妻,而非和亲戎人。

    “至于陛下所质疑的褒国公主如何成为幽王正妻,则是因为周宣王晚年多次作战失利,尤其是在千亩之战中大败而归,最精锐的西六师全军覆没,失去了震慑天下的强军之后,周天子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所联姻的王后,也从之前的姜姓,变成了姒姓。”

    “后来迫于犬戎的袭扰,所以幽王和申国联姻,立申国公主为后,以换取申国的军事支援。”

    公子衮说到联姻的时候,在这两个字上有意无意的加重了读音,似乎是想要提醒扶苏什么。

    扶苏只是笑而不语,他很明白公子衮这是何意,不过他有自己的考量。

    他是始皇帝长子,且已经继位为二世皇帝,只要不损害宗室的利益,天然就会获得他们的支持。

    他的母系是楚国公主,这就使得他同样很轻松就可以获得楚系力量的支持,毕竟秦楚联姻数百年,楚人贵族帮着秦国收拾自己母国的多不胜数。

    他在后宫中专宠田姬,并且给她的父兄赏赐、封官,不仅仅是因为贪恋床笫之间的欢愉,绵软丰腴,紧致多汁;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借助田氏在齐地的人望,继而稳住人口数量庞大的齐地诸郡。

    至少将来田儋杀县令起兵的时候,齐地的田氏可以多观望一下,或者响应扶苏的诏命,和朝廷一起绞杀叛军!

    不过那是他之前的想法了,毕竟要收拾豪强,需要强大的军队和酷吏,二者缺一不可。

    现在酷吏已经有了,田儋自然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所以在扶苏的构想中,隐藏在民间的七国势力中,秦、楚、齐三股最强大的力量,将会汇聚在他身边。

    至于韩、赵、魏、燕……

    三晋离秦最近,地狭民多,所以只需要将他们移民实边,授田百亩,免赋税徭役,平民有活路了,自然不会和朝廷过不去。

    至于燕国嘛,真不是扶苏瞧不上它,燕国在战国七雄中,主要是用来凑数的……

    所以可以完全不用管它。

    “陛下?”公子衮见扶苏有些出神,出声唤了一声。

    “公叔继续吧。只是朕有一点不明,申国,国力很强大吗?他们和齐国貌似都是姜姓,但是否为后来被楚国所灭的南申国,其国在宛邑,也就是现在秦国的南阳郡?”

    “正是,陛下博闻强记,臣不及也!”公子衮顺手拍了个马屁之后,接着说道:

    “在当时,申国和齐国一样,虽然都是姜姓同宗,但申国才是姜姓主支,是大国,而齐国是分支,是小国。毕竟太公望入周之时只是一个世居东海的普通吕国公族,虽是姜姓,却是小宗。”

    “朕明白了。”扶苏点点头,就像是嬴姓一样,在非子重新被赐姓嬴姓之前,赵国的那一支嬴姓才是大宗。

    至于秦灭赵之后,天下的嬴姓就只剩下了秦国这一支,赵国的嬴姓嘛……呵呵,你也配姓嬴?

    ps:感谢‘扶持一生’、‘吃西瓜皮不吐西瓜皮’的月票!
………………………………

上架感言

    嗯,怎么说呢。

    这本书自从八月四号动笔以来,写到现在也已经有两个多月,二十五万字了。

    其实我本来是想写一个西幻类魔法种田文的,但后来因为在网络上做杠精,和别人抬杠说扶苏当年可不可不自杀,直接杀到咸阳,夺了鸟位……

    于是就有了这一本开局起兵靖难……

    最早的时候,我写了五万字左右,内投不过,于是就直接发书了,心中想的就是能签签,不能签算了。

    所以直到我存稿还有三章的时候,才终于接到了签约的短信。

    和那些几千字、一万多字就签约的大佬比,我果然是个扑街到不能再扑街的辣鸡……

    之后的试水推,毫无意外的一轮游了。

    是大家抬举我,亦或是编辑可怜我,才在一周之后有了后续的推荐,收藏数量止步于一万出头,不过现在正以每天几十个的速度稳步下降中……

    嗯,叨逼叨了一大堆,其实我还有很多想说的,但越写我就越觉得,上架感言这东西,尤其是我这种扑街中的扑街写的,根本没人看的好伐!

    (╯‵□′)╯︵┻━┻

    所以,就不再和大家废话了。

    作为一个扑街,只求大家能够支持一下正版,点个首订,让我的收订比好看一些,不至于成为起点之耻。

    ……

    好了,卖惨结束,下面说点正经的。

    中午十二点上架,五连更。

    首订过500加更,打赏过10000加更(画外音,你这是在想屁吃!)

    就酱,小萌新鞠躬退下。
………………………………

正文卷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期门

    “周幽王十年,他在积聚了国力之后,复立伯服为太子,褒姒为王后,废申后、平王……”

    “平王逃回申国后,申侯、鲁侯等拥立平王为天王,之后联合犬戎对周幽王宣战,幽王不敌,与伯服战死与戏,镐京也随即被犬戎洗劫。”

    “那缪嬴呢?”扶苏开口问道。

    “这臣就不得而知了。”公子衮摇摇头继续说道:

    “之后就是二王并立,其一是被诸侯拥立的周平王,另一个是被邦君诸正,也即是羌、髳等西部盟国拥立的携王,后来携王被晋文侯所杀,秦襄公护卫平王东迁……”

    二王并立……扶苏听到这四个字,心中想起了另外四个字,季君之乱!

    那是始皇帝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期的事情了。

    秦武王攻拔宜阳之后,跑到周王畿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举重比赛,结果比赛中出了事故,绝膑而亡。

    他和始皇帝一样,死的过于仓促,并没有留下明确的传位诏书。

    于是秦国宫廷分裂为两方势力角逐王位,强大的一方是惠文王后、武王后两个魏女、以及拥护庶长子公子壮的秦国宗族势力;

    相对弱小的另一方则是芈八子、公子芾、魏冉为首的楚国势力以及担任丞相的严君公子疾,也就是‘智囊’。

    这时候的昭襄王还在燕国做质子,他和始皇帝亲爹异人一样,属于可有可无的工具人。

    只是和异人一样,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

    列国之势,犬牙交错。

    秦王庭的剧变传到了山东六国之后,赵国的赵武灵王最先做出反应,他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