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何人?”张良见房门关上,于是边走边问。
“张子所说,莫非是门外跪着的?”田横笑笑说道:
“那是本县县令,秦狗一个。他的狗儿子在郊外走马时,踩踏了农人秧苗,农人无奈求告到兄长门上,兄长自己掏钱赔付了农人损失后,言道子过父偿,于是就罚那秦狗在门外跪两个时辰!”
项伯听着田荣讲述,心中呲笑,田儋一言罚跪县令,县令之子怎敢在县中狂妄,这背后啊……不过与我无关!
走了一会,他们经过一片宽阔的演武场,远处立有箭靶,凉亭周围摆着几个武器架,上面斧钺钩叉一应俱全。
演武场用细沙铺就,此刻正有数十个赤着上身,浑身油光水滑的壮汉角斗在一起。
在另一边,几名身材矫健的骑手半露肩膀,正骑在马背上绕场而行,不时张弓搭箭,练习着骑射。
狄县远离咸阳,所以秦朝的收兵令在此地毫无作用。
“来人可是张良张子房!”凉亭下一个身材魁梧,下巴上蓄着短须的男子快走几步迎了上来。
张良双手合拢,抢先长揖及地:“见过田儋吾兄!”
田儋上下打量一番,微笑摇头:“数月不见,子房黑了不少!”
张良面露苦涩:“如今诸侯皆为秦所灭,王道崩坏,霸道横行,天下无我辈容身之处。”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于是当日一别,我跟随徐福出海一游,后来徐福与我打赌,他说那人必于数月后死于沙丘。为验证赌约,弟遂乘舟而返,果然亲见他吐血而亡……只是不知怎的,帝位居然由扶苏继承了……”
田儋听着张良侃侃而谈,背脊上似乎有一条黏黏腻腻的爬虫自颈后向下爬去。
徐福最后一次出海,正是去岁,在出海之前,徐福跟随在那人身边巡视天下,张良能够跟随徐福出海,难不成当时张良亦在那人身边?
如果张良所言不虚,徐福居然能预言那人死期!
而张良亲见那人吐血而亡!
太可怕了……
田儋长出一口气,正色问道:“不知张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张良环视着演武场上的壮汉,笑着说道:“今日此来,本为叙旧。可现在看来,田兄有吞吐天下之志。所以那一件大事,便可告与田兄。”
“何种大事?”
“只待咸阳传来讯号,兄助我复韩,我助兄复齐!”
ps:感谢‘林间流星’、‘CXDHG’的打赏!感谢‘小杨广’、‘起点活动’、‘林间流星’的月票!(*^▽^*)
………………………………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2 。 c o m
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律细则
咸阳城,天刚蒙蒙亮,尽管市旗还没有升起,长阳街南市的一扇角门便已经打开,等候在外面的人们潮水般涌入。
今日休沐的陈婴被钟离眛拉着来这里改善伙食,他和季布一左一右的将钟离眛护在中央,顺着拥挤的人群向内走去。
等到挤进南市,陈婴才看到,距离他上次来的时候,整个南市已全然不同。
上次他来的时候,南市虽然规整,但却繁杂,卖篾筐等竹制品的,挨着的可能是个卖粮食的官营店,再旁边的,可能是个卖薪碳的。
现在不同了,整个南市按照规划,将卖食物的和卖手工制品的店铺隔开,井井有条。
比如现在赶在市旗未举便特许开门迎客的,是几家经营各色吃食的店铺。
陈婴还注意到,之前那个排队凭票供应的官营豆腐店,已经关门歇业了,经营店面的几个市人,好像到了隔壁的丸子店帮忙。
他微微一笑,做豆腐不是什么了不得秘诀,上次在季布亲戚家做客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有小贩挑着扁担在里坊间售卖,不,大多时候是换,用干豆子换豆腐。
不过他最爱的是豆渣,羊油煎炒,甚是美味……
“兄长,吾等今日吃羊汤大饼,还是丸子泡馍?”钟离眛看着紧挨着一起的两间店,选择困难症顿时发作。
陈婴也开始犹豫吃什么这个终极难题。
不过季布到是干脆许多,直接走上前:“老规矩,一碗羊杂两张大饼,少放葱花多放辣油!”
陈婴:“老规矩……这厮背着吾二人来这里吃了多少回?”
钟离眛:(°恪ǎ
片刻后,他们三人一手端着脸那么大的陶碗,另一手端着放在竹筐中的大饼,东张西望的寻找适合的座位。
陈婴啧啧称奇,没想到在宫中见到的矮桌小凳,这里也有,怪不得刚才卖羊汤的市人让吾等和他人‘拼桌’呢……
季布看了一会儿,眼前一亮,迅速带着钟离眛和陈婴向一侧角落里走去。
季布将陶碗放在矮桌上,向坐在一旁,专心致志掰馍的,一个身穿黑色直裾,头戴长冠,唇边留着两撇小胡子的青年说道:“这位先生,大家拼个桌吧!”
青年头也不抬,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手中的动作越发细致,严格按照某种原教旨主义,将馍均匀的掰成一半小拇指甲盖大小。
矫情……季布看了一眼青年的动作,撇撇嘴坐了下来,他只是觉得青年有些熟悉,浑然没有注意到双眼睁圆,身体骤然紧绷的陈婴。
陈婴端着羊汤的手微微抖了两下,但还是硬着头皮挨着青年坐下,后背挺直,身体僵硬。
此时,邻桌几个食客议论的声音传了过来。
“嘿,真是怪了,仲槐这个瓜皮主动给额多加了片肉!”
“二三子难道不知,少府变法,官营市人每月奉米减半,但每日可获得当日营业额的百分之五作为奖励!”
“撒是营业额嘛?”
“就是每天做生意赚的钱!”
“原来是个这,怪不得他给额夹肉的时候,说啥欢迎下次光临!”
……
钟离眛咽下口中的丸子,看向对面动作僵硬的陈婴:“兄长,这就是你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吧……”
陈婴抬抬眼皮,低声说道:“食不言。”
“哦。”钟离眛应了一声,低下头继续干饭。
邻桌的几个食客却没有这样的讲究,他们边掰馍边聊天。
“我邻家一个从上郡回来的戍卒说,咱们这的这个羊汤泡馍啊,是从九原军中传来的。”
“愿闻其详。”季布端着羊杂挤到了另一桌。
“看你这打扮,是材士馆中的先生吧!”
季布点头承认,随即看向那个做不更打扮的秦人:“丈人(大爷)继续说啊。”
“既然先生想听,那我就继续了。”
“据说啊,咱们泡的这个大饼,是庖人做饼的时候,忘放了一样东西,导致烙出来又干又硬,为此还挨了好几军棍。”
“但是庖人挨过打之后,又不能把大饼扔了,干脆就用剩的肉汤泡软了再吃,于是就误打误撞的有了这么个吃食!”
“有意思,等下我再来一碗羊汤大饼!”季布三两下解决大碗中的羊杂,随即在众人的惊叹中向羊汤店走去。
“你们说当时那个庖人到底忘放了什么东西,要是咱能知道就好了,咱在里聚里雇两个市人,也开一间羊汤店!”
“好想法,你要是把店开起来了,我一定去捧场!”
“是碱面,他忘了放碱面。”那个专心致志掰馍的青年头也不抬的说道。
“碱面是啥啊?”
“不造哇!”
“回去问问家里的瓜婆娘,看看她知道不知道。”
“要是不知道呢?”
“揍她!”
他这二字说完,周围对他有所了解的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揍她?你家婆娘大高个、大脸盘子浓眉大眼,粘上胡子跟翁仲一样,你揍她呀还是她揍你?”
“哼,打不过就不打了吗?”
“叔鸠,你知不道,秦律打老婆要判耐刑,就是挂掉胡子!”
“呵,我当然知道,朝廷刚刚颁发的《民律细则》,我买了两本!这样即便是家里的瓜婆娘去告奸,我也可以拿一本出来抵罪!”
“你这机灵劲要是用在耕田上,只怕早就得爵了!”
“你不耍机灵,你耕田得爵了?再说,别以为我没看到,你一口气买了四本《民律细则》!”
“好家伙,怪不得新印出的《民律细则》限购,且需要写上购买者的姓名……”
……
钟离眛放下空碗,用手背擦擦嘴,坐到陈婴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兄长,要我说完全不必这么麻烦,直接涨价就是了……而且还能大赚一笔!”
陈婴横了他一样,斥责道:“休要胡说,朝廷刊印秦律,只为了使民众知法守法!”
钟离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听季布兄长说,最近的很多国策,都是内廷决议后发往外庭执行!兄长真了不起!”
“别听他胡说,陛下何等英明神武、睿智过人,我和内廷众人不过是照章办事罢了……”
ps:感谢‘木鱼琉璃灯火’、‘陳加福’的月票!?(′???‘)比心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考据
坐在前往蓝田工业区的马车上,扶苏满脸的哭笑不得。
这大秦的普法让这帮刁民搞得,好像他是卖赎罪卷的某教。
扶苏回忆起后世里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为了给西斯廷礼拜堂筹集建筑经费,某一神教大举兜售赎罪券。
虽然这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但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一如某扑街作者希望大家多投一些推荐票……
教士们也同样是这样的想法,多来一些,再多来一些!
贪婪让他们放松了警惕,让他们接纳了一种来自北方蛮族的一项新发明——印刷机。
于是机器隆隆响个不停,金币叮当滚滚而来。
只是很多时候,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短短的几年过后,事态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了。
印刷机中翻滚而出的不只有赎罪券,还有典(避始皇帝讳)治传单,以及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亡羊补牢的某教无奈之下,创造出了一项制度,出版审查。
当然,历史证明了这一制度的生命力比印刷机要顽强的多……
不过这和现在的秦国无关,我大秦不止收天下之兵,而且还有焚书令……
扶苏回想起《民律细则》刚刚发售的时候,远在雍城养老的一众老秦公族隐晦的向他表明过不支持,并且对他在蓝田搞的一系列工程,也是同样的看法。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核心诉求是稳定,而非改变。
天子代天牧民,黔首们没有必要识字、懂法,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务于耕战就好。
扶苏本来不想理会,心说让这帮死气沉沉的家伙们终老乡野算了。
不过当他将奏疏扔到一边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些奏疏来的时机太巧了。
早不来晚不来,偏巧在南海郡的红糖开始预售的时候,这帮往日里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宗族大爷们突然跳了出来,一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样子。
呸!
无非是看到红糖生意有利可图,想要掺一手罢了!
这让扶苏有一种恍惚间回到了后世学生时代的感觉。
任嚣从南海郡带来的土特产,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之后在兰池宫在宗室们面前的熬糖,就像是他和几个室友做了个PPT,一起忽悠投资人做天使轮……
现如今见到产出了,于是更多的人想要做A轮、B轮……
这帮老贵族和田姬一样,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却很诚实……不,不对,应该是和赵姬一样,每次想要侍寝,但又不好意思明说,于是就以送各种汤为由,各种暗示。
不过对扶苏而言,怕的是他们不加入!
他准备等到雍城祭祖以及阅兵的时候,将这帮宗室大爷们召集起来,找他们谈一谈第二轮融资的问题。
开发的重点,要放在巴蜀和江南,毕竟那里的气候也同样适合甘蔗生长。
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深山老林里,和岭南一样,同样生活着数不胜数的廉价劳动力……
而且也可以借此机会,从这帮老贵族的地窖中,把那些发霉生锈的秦半两掏出来,用于在市面上流通。
至于他们因此而赚到的钱,则用其他方式再赚回来!
比如豪华的四轮马车,比如西域的骏马,比如扶苏此行要见证的另一项产业,瓷器!
作为一名穿越者,扶苏并不知道瓷器该如何烧制,直到某天他美滋滋的盘点着宫中藏宝库中,看到了一对据说是商纣王用过的白色瓷瓶……
据掌管府库的一个内侍交代,这对白瓷瓶是昔年武王伐纣时期,从朝歌缴获的战利品,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